智能电动汽车的兴起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下出行方式的改变,主流零部件供应商在过去几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连横”,试图构建更加全面的业务体系,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
佛吉亚收购海拉控股股权后成立的福威亚芙蕾雅,已迅速占领6大事业部和24条产品线,几乎涵盖了智能电动车的所有核心技术,包括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节能和电气化技术。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佛吉亚中国区总裁马川和集团亚太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电子事业部执行董事会成员白,了解到两家公司过去一直在积极探索技术和产品的互补性,以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考虑到现在和长远的未来,人们对旅行的需求会越来越自由、个性化和可持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FORVIA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愿景和全新的使命,以人为本,不断推动道路出行方式的变革。
图片来源:FORVIA
继续深化“智行合一”
智能化和电动化作为近百年来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两次变革,正持续引领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注和布局,佛吉亚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7年,佛吉亚就提出了“智与行融合”的品牌主张,围绕“智慧车生活”和“创造共赢未来”两大核心领域明确进行战略布局,打造安全、可持续、先进、个性化的出行方式。
为此,在过去的几年里,佛吉亚先后收购了中国江西好帮手、瑞典Creo Dynamics、日本格勒等汽车电子领域的多家公司,并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了第四大事业部“佛吉亚格勒汽车电子”,主导佛吉亚驾驶舱电子和ADAS的研发。
今年对海拉的收购可以说是将FORVIA在整个大智能领域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智能驾驶舱为例,FORVIA集团可以说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是为数不多的既能做内饰又能做座椅,还能做汽车电子业务的公司,而我们的汽车电子既能做显示又能做控制。”马川说。
图片来源:FORVIA
例如,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福威亚带来的IRYStec显示器感知质量解决方案,基于佛吉亚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显示技术,可以实时自动调整屏幕显示,让驾乘者始终体验到舒适的显示效果。凭借在汽车电子、座椅和内饰方面的解决方案,佛吉亚还展示了其绿色智臻座舱解决方案,可为用户带来多感官、多场景需求的沉浸式座舱体验。
这些只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和用户有直接互动的部分。其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驾驶体验,还需要很多看不见但却是整车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的关键技术。
“我们洞察了汽车的发展趋势。一是车内空间舒适美观,二是运行安全方便。第二种实际上是依靠自动驾驶,需要隐藏在车内的各种核心部件,比如电池管理系统、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雷达、位置传感器等。这些恰恰是海拉的优势。”白进一步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威亚现有的六大业务中,包括内饰、座椅、汽车电子、绿色智能线、汽车照明和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中汽车电子事业部面临的应用领域……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s,也是唯一由两家公司业务组成的事业部,其整合进度自然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两位受访者在本次采访中也有提及。据悉,两家公司仍在积极探索双方的协同效应。“这是我们在中国的管理层现在最专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先搞清楚协同效应,在业务上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然后再谈第二步。”马川说。
而“赢在绿色未来”主要关注绿色低碳。基于这一战略指导,佛吉亚在过去几年中积极部署超低排放和氢能系统解决方案。为此,佛吉亚还与米其林成立了氢能源出行合资公司SYMBIO,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收购了Slinda Anke,实现了氢能源出行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此外,佛吉亚还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座椅和内饰行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材料使用和设计,从而减少整个座椅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提高可回收性,支持循环经济。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佛吉亚的保护地球座椅创新项目和轻质天然麻纤维门饰板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开发的。
图片来源:海拉
考虑到海拉的产品组合涵盖从混合动力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各类电池电子和电力电子控制器,以及冷却控制中心等热管理解决方案,预计双方将在电动化领域更好地形成合力,共创“智行合一”的低碳未来。
本地化布局是重中之重。
汽车“四化”改造的出现,不仅给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现在,在新兴的智能电动车赛道上,中国的领先趋势正在形成。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的市场需求,各大外资企业都在积极加强国内布局。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FORVIA进一步强调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并在中国六大事业部核心领导团队上集中亮相。
图片来源:FORVIA
过去,佛吉亚和海拉都在中国推进了一系列新的布局。今年年初,佛吉亚宣布其未来驾驶舱的主要开发业务将移至佛吉亚中国技术中心和总部大楼,并成立上海未来驾驶舱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全舱创新解决方案,聚焦中国消费者洞察,从创新内饰设计和全舱工程到App应用和服务开发、机电架构和智能营销。
紧接着,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在江西丰城新建的绿色全智能“未来工厂”于2月正式破土动工。根据规划,未来将承担佛吉亚汽车电子业务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需求,以及部分海外需求的供应。
此外,佛吉亚还与一汽傅生集团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未来的驾驶舱业务,并与深圳佛吉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常州和Xi安的子公司..
截至今年5月,佛吉亚在中国拥有约20,400名员工,并建立了65个工厂、6个技术中心和11个R&D中心。根据计划,佛吉亚未来将继续“聚焦中国”,深耕本土市场,目标是2025年在中国实现50亿欧元的增值销售额。
因此,佛吉亚正在积极践行“创新在中国,创新在中国”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开放生态系统。据马川介绍,佛吉亚的许多创新解决方案都是由中国的R&D团队开发的。比如在全球工程资源的支持下,它的光影dazzl……g座椅受到了很多车企的青睐,包括欧洲市场的一些品牌。
海拉也在积极实践“在中国,为了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就在去年年底,海拉宣布完成了上海电子工厂的扩建,产能增加了一倍。据悉,海拉上海电子厂现已成为海拉全球网络中最大、最全面的电子厂。
今年4月,海拉宣布与国内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初航科技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系统,提升其在国内自动驾驶感知出行领域的市场地位。
今年6月,海拉领投上海钱毂汽车科技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线控底盘领域,致力于为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下一代底盘的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
白指出,在继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海拉成立了本土风险投资公司,继续投资高潜力初创企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推动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发展。
这不难理解。一方面,中国市场对各大外资零部件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变革驱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业态正在被迅速颠覆。不仅一级、二级和其他供应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固有界限也在不断被打破。甚至很多汽车厂商都喊出了“全栈自研”的口号,企图掌握智能电动车时代的领先地位。
“整车企业蓄势待发,提供技术支持的零部件供应商如何顺应潮流迎接挑战,也值得我们深思。”白问道。目前,两家公司的深度联盟已经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接下来,以FORVIA全新的身份,两大巨头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令人期待。智能电动汽车的兴起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下出行方式的改变,主流零部件供应商在过去几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连横”,试图构建更加全面的业务体系,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
佛吉亚收购海拉控股股权后成立的福威亚芙蕾雅,已迅速占领6大事业部和24条产品线,几乎涵盖了智能电动车的所有核心技术,包括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节能和电气化技术。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佛吉亚中国区总裁马川和集团亚太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电子事业部执行董事会成员白,了解到两家公司过去一直在积极探索技术和产品的互补性,以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考虑到现在和长远的未来,人们对旅行的需求会越来越自由、个性化和可持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FORVIA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愿景和全新的使命,以人为本,不断推动道路出行方式的变革。
图片来源:FORVIA
继续深化“智行合一”
智能化和电动化作为近百年来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两次变革,正持续引领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注和布局,佛吉亚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7年,佛吉亚就提出了“智行合一”的品牌主张,并明确l……d围绕“智能车生活”和“创造共赢未来”两大核心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打造安全、可持续、先进、个性化的出行方式。
为此,在过去的几年里,佛吉亚先后收购了中国江西好帮手、瑞典Creo Dynamics、日本格勒等汽车电子领域的多家公司,并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了第四大事业部“佛吉亚格勒汽车电子”,主导佛吉亚驾驶舱电子和ADAS的研发。
今年对海拉的收购可以说是将FORVIA在整个大智能领域的综合实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智能驾驶舱为例,FORVIA集团可以说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是为数不多的既能做内饰又能做座椅,还能做汽车电子业务的公司,而我们的汽车电子既能做显示又能做控制。”马川说。
图片来源:FORVIA
例如,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福威亚带来的IRYStec显示器感知质量解决方案,基于佛吉亚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显示技术,可以实时自动调整屏幕显示,让驾乘者始终体验到舒适的显示效果。凭借在汽车电子、座椅和内饰方面的解决方案,佛吉亚还展示了其绿色智臻座舱解决方案,可为用户带来多感官、多场景需求的沉浸式座舱体验。
这些只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和用户有直接互动的部分。其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驾驶体验,还需要很多看不见但却是整车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的关键技术。
“我们洞察了汽车的发展趋势。一是车内空间舒适美观,二是运行安全方便。第二种实际上是依靠自动驾驶,需要隐藏在车内的各种核心部件,比如电池管理系统、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雷达、位置传感器等。这些恰恰是海拉的优势。”白进一步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FORVIA现有的内饰、座椅、汽车电子、绿色智能线、汽车照明、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等六大业务中,面向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应用领域的汽车电子事业部也是唯一由两家公司业务组成的事业部,其整合进度自然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两位受访者在本次采访中也有提及。据悉,两家公司仍在积极探索双方的协同效应。“这是我们在中国的管理层现在最专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先搞清楚协同效应,在业务上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然后再谈第二步。”马川说。
而“赢在绿色未来”主要关注绿色低碳。基于这一战略指导,佛吉亚在过去几年中积极部署超低排放和氢能系统解决方案。为此,佛吉亚还与米其林成立了氢能源出行合资公司SYMBIO,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收购了Slinda Anke,实现了氢能源出行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此外,佛吉亚还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座椅和内饰行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材料使用和设计,从而减少整个座椅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提高可回收性,支持循环经济。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佛吉亚的保护地球座椅创新项目和轻质天然麻纤维门饰板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开发的。
图片来源:海拉
考虑到海拉的产品组合涵盖从混合动力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各类电池电子和电力电子控制器,以及冷却控制中心等热管理解决方案,预计双方将在电动化领域更好地形成合力,共创“智行合一”的低碳未来。
本地化布局是……优先。
汽车“四化”改造的出现,不仅给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现在,在新兴的智能电动车赛道上,中国的领先趋势正在形成。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的市场需求,各大外资企业都在积极加强国内布局。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FORVIA进一步强调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并在中国六大事业部核心领导团队上集中亮相。
图片来源:FORVIA
过去,佛吉亚和海拉都在中国推进了一系列新的布局。今年年初,佛吉亚宣布其未来驾驶舱的主要开发业务将移至佛吉亚中国技术中心和总部大楼,并成立上海未来驾驶舱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全舱创新解决方案,聚焦中国消费者洞察,从创新内饰设计和全舱工程到App应用和服务开发、机电架构和智能营销。
紧接着,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在江西丰城新建的绿色全智能“未来工厂”于2月正式破土动工。根据规划,未来将承担佛吉亚汽车电子业务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需求,以及部分海外需求的供应。
此外,佛吉亚还与一汽傅生集团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专注于未来的驾驶舱业务,并与深圳佛吉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常州和Xi安的子公司..
截至今年5月,佛吉亚在中国拥有约20,400名员工,并建立了65个工厂、6个技术中心和11个R&D中心。根据计划,佛吉亚未来将继续“聚焦中国”,深耕本土市场,目标是2025年在中国实现50亿欧元的增值销售额。
因此,佛吉亚正在积极践行“创新在中国,创新在中国”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开放生态系统。据马川介绍,佛吉亚的许多创新解决方案都是由中国的R&D团队开发的。比如,在全球工程资源的支持下,其光影炫丽座椅受到了很多车企的青睐,包括欧洲市场的一些品牌。
海拉也在积极实践“在中国,为了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就在去年年底,海拉宣布完成了上海电子工厂的扩建,产能增加了一倍。据悉,海拉上海电子厂现已成为海拉全球网络中最大、最全面的电子厂。
今年4月,海拉宣布与国内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初航科技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系统,提升其在国内自动驾驶感知出行领域的市场地位。
今年6月,海拉领投上海钱毂汽车科技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线控底盘领域,致力于为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下一代底盘的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
白指出,在继续推进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海拉成立了本土风险投资公司,继续投资高潜力初创企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汽车生态系统,推动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发展。
这不难理解。一方面,中国市场对各大外资零部件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变革驱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业态正在被迅速颠覆。不仅一级、二级和其他供应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固有界限也在不断被打破。甚至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喊着辛苦了……的“全栈自研”,企图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把握领先地位。
“整车企业蓄势待发,提供技术支持的零部件供应商如何顺应潮流迎接挑战,也值得我们深思。”白问道。目前,两家公司的深度联盟已经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接下来,以FORVIA全新的身份,两大巨头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令人期待。
11月16日,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2022年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公司今年年底将形成100GWh(吉瓦时)的交付能力。大圆柱和大铁锂会是未来三年的主导产品,将显著降低每Wh成本。
1900/1/1 0:00:0011月17日电,周三,马斯克与特斯拉董事会关于首席执行官薪酬的诉讼正式开庭。特斯拉董事JamesMurdoch在法庭上作证称,马斯克在过去几个月中已经确定了一个可能的人选来接替他领导特斯拉。
1900/1/1 0:00:0011月16日,世界著名跑车生产商路特斯宣布,上海路特斯大厦正式启动。
1900/1/1 0:00:00与其说是转移投资,不如说是“逃往”中国。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的那架飞机上,藏着德企的过去与未来。
1900/1/1 0:00:0011月14日,在岚图科技日上,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正式发布。岚图汽车首款轿车岚图追光,作为首款搭载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的车型,将于12月首发亮相。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11月16日表示,他预计未来将减少自己花在Twitter公司上的时间,并最终找到一个新的领导人来管理这家社交媒体企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