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屡次上市被中止,比亚迪:“搞钱”更重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再次坎坷。

11月1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比亚迪还表示,待条件成熟,公司将择机再次启动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工作。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比亚迪官网

关于终止IPO一事,比亚迪对媒体回应:此次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是基于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和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做出的审慎决定,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做铺垫。

以上回复不够具体。详细来看,终止分拆上市主要是由于比亚迪半导体为扩大晶圆产能,在向深交所申请上市审核期间,投资了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投产,产能爬坡良好。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新增晶圆产能仍远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

比亚迪表示,为尽快提升产能供应能力和自控能力,比亚迪半导体计划抓住时间窗口,进行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在济南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额投资,预计将对比亚迪半导体未来的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换句话说,比亚迪半导体更倾向于继续扩大生产,而不是上市。我们也可能会认为,比亚迪半导体暂时不缺大额融资资金,造血能力可以支撑自己继续“搞业务”。

坎坷的上市之路

不过,即使比亚迪表示因扩产决定终止分拆上市,但比亚迪上市不易的事实在业内也不容忽视。

2020年起,比亚迪开始筹划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的独立上市。但其上市并不顺利,多次停牌。

2021年5月,比亚迪半导体向深交所提交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高性能MCU芯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发项目、高精度BMS芯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6月29日,比亚迪半导体IPO申请被受理,但一个半月后,因发行律师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调查,首次申请中止审核。2021年9月,比亚迪半导体因财务信息到期三次申请停牌。2022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召开会议,4月29日提交注册。

今年10月1日,比亚迪半导体因为财务数据过期,暂停IPO进程;随后,又被证监会询问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核心。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

不过,艰难的上市过程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的信心。这与车载芯片市场的繁荣和比亚迪半导体的特殊地位有关。

目前,车载芯片短缺的焦虑依然笼罩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据外媒报道,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1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减产约390.46万辆。AFS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的累计减少量将攀升至427.62万辆。

11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也表示,“今年1-9月,长安汽车因缺芯、贵电亏损60.6万辆”,这是目前汽车行业最痛点,严重破坏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车载芯片行业,比亚迪半导体不可忽视。在比亚迪汽车仪表用半导体IDM的生产中,主要有SiC材料和IGBT材料(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IGBT领域,比亚迪半导体连续两年在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器制造商中排名全球第二,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一,仅次于全球龙头英飞凌。

据Omdia统计,在IGBT领域,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9%。这与其母公司比亚迪汽车不无关系。

离开比亚迪后的市场化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比亚迪交付新能源汽车近140万辆,同比增长239%。相比之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交付量仅为91万辆。

看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281%。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比亚迪手中约有70万份订单。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从“第一辆新能源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车”用了13年,“100万到200万”用了1年,“200万到300万”只用了半年。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演了全新的“加速”。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比亚迪官方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半导体约60%的收入来自母公司比亚迪。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对关联方的销售额分别为9.1亿元、6.01亿元和8.5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7.88%、54.86%和59.02%。且比亚迪的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光电半导体产品、制造和服务主要销售给比亚迪,相关销售毛利率较高。

此前,市委关于创业板向比亚迪半导体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关联交易。这也是比亚迪半导体目前迫切需要回答市场的问题。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说:“我们市场化的1.0战略,就是让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的形式走出去,与同行竞争,拆了钱在市场上赚钱。这就是技巧。”

比亚迪半导体称,公司产品已进入Xpeng汽车、东风蓝兔、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的供应体系汽车级客户方面,目前主要供应IGBT模块、电流传感器、车载图像传感模块、车载系统等产品。

招股书显示,到2020年,比亚迪仍占比亚迪半导体总营业收入的58.84%。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目前来看,比亚迪半导体能否对外供货,能否脱离比亚迪独立生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来自其最大客户比亚迪的订单让比亚迪半导体忙得不可开交。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再次坎坷。

11月1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比亚迪还表示,待条件成熟,公司将择机再次启动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工作。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比亚迪官网

关于终止IPO一事,比亚迪对媒体回应:此次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是基于对市场情况的预判和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做出的审慎决定,为未来的快速发展做铺垫。

以上回复不够具体。详细来看,终止分拆上市主要是由于比亚迪半导体为扩大晶圆产能,在向深交所申请上市审核期间,投资了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投产,产能爬坡良好。然而,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新增晶圆产能仍远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

比亚迪表示,为尽快提升产能供应能力和自控能力,比亚迪半导体计划抓住时间窗口,进行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在济南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额投资,预计将对比亚迪半导体未来的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换句话说,比亚迪半导体更倾向于继续扩大生产,而不是上市。我们也可能会认为,比亚迪半导体暂时不缺大额融资资金,造血能力可以支撑自己继续“搞业务”。

坎坷的上市之路

然而,即使比亚迪表示因扩大生产而决定终止分拆上市,但比亚迪上市并不容易的事实……在业内不可忽视。

2020年起,比亚迪开始筹划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的独立上市。但其上市并不顺利,多次停牌。

2021年5月,比亚迪半导体向深交所提交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高性能MCU芯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发项目、高精度BMS芯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6月29日,比亚迪半导体IPO申请被受理,但一个半月后,因发行律师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调查,首次申请中止审核。2021年9月,比亚迪半导体因财务信息到期三次申请停牌。2022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召开会议,4月29日提交注册。

今年10月1日,比亚迪半导体因为财务数据过期,暂停IPO进程;随后,又被证监会询问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核心。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

不过,艰难的上市过程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的信心。这与车载芯片市场的繁荣和比亚迪半导体的特殊地位有关。

目前,车载芯片短缺的焦虑依然笼罩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据外媒报道,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1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减产约390.46万辆。AFS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的累计减少量将攀升至427.62万辆。

11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也表示,“今年1-9月,长安汽车因缺芯、贵电亏损60.6万辆”,这是目前汽车行业最痛点,严重破坏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车载芯片行业,比亚迪半导体不可忽视。在比亚迪汽车仪表用半导体IDM的生产中,主要有SiC材料和IGBT材料(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IGBT领域,比亚迪半导体连续两年在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器制造商中排名全球第二,在国内制造商中排名第一,仅次于全球龙头英飞凌。

据Omdia统计,在IGBT领域,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9%。这与其母公司比亚迪汽车不无关系。

离开比亚迪后的市场化之路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比亚迪交付新能源汽车近140万辆,同比增长239%。相比之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交付量仅为91万辆。

看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281%。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比亚迪手中约有70万份订单。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从“第一辆新能源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车”用了13年,“100万到200万”用了1年,“200万到300万”只用了半年。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演了全新的“加速”。

BYD, Chang 'an, Beijing, Dongfeng, Tesla

来源:比亚迪官方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半导体约60%的收入来自母公司比亚迪。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对关联方的销售额分别为9.1亿元、6.01亿元和8.5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7.88%、54.86%和59.02%。且比亚迪的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光电半导体产品、制造和服务主要销售给比亚迪,相关销售毛利率较高。

此前,市委关于创业板向比亚迪半导体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关联交易。这也是比亚迪半导体目前迫切需要回答市场的问题。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说:“我们市场化的1.0战略,就是让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的形式走出去,与同行竞争,拆了钱在市场上赚钱。这就是技巧。”

比亚迪半导体称,公司产品已进入Xpeng汽车、东风蓝兔、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的供应体系汽车级客户方面,目前主要供应IGBT模块、电流传感器、车载图像传感模块、车载系统等产品。

招股书显示,到2020年,比亚迪仍占比亚迪半导体总营业收入的58.84%。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目前来看,比亚迪半导体能否对外供货,能否脱离比亚迪独立生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来自其最大客户比亚迪的订单让比亚迪半导体忙得不可开交。

标签:比亚迪长安北京东风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EV晨报丨比亚迪第300万辆下线!仰望明年一季度亮相首款车型;北汽蓝谷任命张国富等三人为公司副经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下调部分EQ车型售价

1、比亚迪第300万辆下线仰望明年一季度亮相首款车型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举行,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1900/1/1 0:00:00
“特斯拉2死3伤事故”车主家属发声:不认鉴定结果

11月5日,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小车行驶中突然失控,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

1900/1/1 0:00:00
钠离子电池救得了车企吗?

锂离子又一次成为了“众矢之的”。刚刚结束不久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动力电池厂商和车企的“吐槽大会”。众多车企抱怨上游原材料锂离子价格暴涨,导致其车辆延期交付、成本升高等等。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马斯克已确定特斯拉潜在接班人;捷豹路虎CEO辞职;普京要求控制汽车价格

特斯拉董事会成员:马斯克已确定潜在接班人11月16日,特斯拉董事JamesMurdoch在法庭上作证时表示,

1900/1/1 0:00:00
图观车市|10月新能源车上险量排行点评

今年车市“金十”成色严重不足,不足到都快掉出铁锈来了10月份国内新车销量16615万辆,同比减少204,环比减少869,其中新能源车销量4468万辆,虽同比增长了56

1900/1/1 0:00:00
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多品牌矩阵首次公布

11月16日,比亚迪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至此,其成为了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