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汽创智车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及规划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现有的固态电池系统存在各种问题: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容易短路和热失控,薄膜固态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存在固-固接触持续恶化和空气敏感的问题;氧化物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片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2022年11月16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中车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表示,锂电池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中车创智将目光聚焦在电池材料上,致力于全固态电池。

目前,中汽创智核心产品覆盖60kW~150kW系统,可用于乘用车和49吨以下车辆。

Chang 'an, Dongfeng, FAW

中企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

以下是发言摘要:

中国汽车创智公司成立于两年半前,由一汽、东风、长安、南京政府共同出资,旨在解决56个车尾的技术难题,承担产业化任务。中汽创智主要由智能底盘、智能网联、新能源动力三大事业部组成。今天主要向大家汇报的是中汽创智新能源动力在氢燃料和固态电池方面的工作。

作为一家新兴公司,中汽创智发展迅速。我们平均每周的工作量是70个小时,拿到南京独角兽公司的认证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我带领的团队获得了科技部“十五”专项,是氢燃料芯片膜电极的核心产业化项目。同时,作为牵头单位,中企创智还获得了工信部新能源产业链相关项目。

在业内,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安全性和续航里程,但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矛盾吗?这个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讨论。目前中汽创智瞄准的是全固态电池,主要目标是实现低成本、宽温度范围、高导电率。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1。体积能量密度仍然较低;2、制造环境非常恶劣,从材料到工艺,从实验室到小试和中试,都需要持续的技术攻关;3.现有的固态电池系统存在各种问题:

比如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容易短路、热失控,薄膜固态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存在固-固接触持续恶化和空气敏感的问题;氧化物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片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思路来开发固态电池:从核心材料入手,配以合适的技术才能取胜。

在此基础上,中企创智坚持攻克全固态电池覆盖材料端、工艺端、设备端的核心技术,同时具备由电池组装成电池组的能力。现在的难点主要是材料端和工艺端。下图是材料维度的技术难点列表:

在业务规划上,中企创智全力推进使用硫化物电解液的高安全性、高比能量、长寿命、低成本全固态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由三家股东牵头,CAIC提供技术支持,专注于全固态电池单体开发、电池包开发和整车装载;对于全固态电池电芯的开发,将从核心材料、关键工艺、专用非标设备三个维度进行开发。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氢燃料,这是氢动力汽车的心脏。氢动力汽车的尾部将配备一个燃料电池包和一个氢瓶。和锂电池最大的区别是锂电池的里程(能量)和功率是一体的。氢燃料的动力由燃料电池提供,里程(能量)由氢瓶提供。所以加个氢瓶可以增加续航里程。

更重要的是,锂电池存在很多安全问题。氢能电池虽然可以采用“三明治”结构:正负电极+隔膜+氢气+氧气,但是氢气和整体反应是分开的。即使氢气是可燃的,也能在4 s内扩散到100m以上的空气中,所以氢燃料和锂电池在安全机制上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信氢、锂、非锂电池会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并驾齐驱,并行发展。

回到氢燃料电池的组成原理:整体是一个燃料电池包,里面有一个核心模块(相当于电堆),一个控制FCU(相当于BMS),单电池是膜电极,单电池由膜电极和双极板组成。组成机理和锂电池很像,但是设备完全不一样。氢燃料的概念被称为“剥洋葱”,意思是其结构由车侧系统和中间堆组成。

现在国内70%-80%的车厂都能买到核心零部件组装成系统上车,但核心技术都在欧美日韩。其中膜电极是关键技术,中汽创智的行业使命在于膜电极的核心技术。

中汽创智在氢燃料业务上坚持“1234”计划:一个团队,两只脚,三个产品,四年腾飞。其中,青石品牌打造的三款自主核心产品:Hydro E110、Hydro P130、Hydro MEA,均已落地,并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可,获得工信部认证,可直接登机。

Chang 'an, Dongfeng, FAW

数据来源:中企创智

目前,中车创智新能源动力事业部氢燃料团队已在三省五地同时开展试验研制工作,有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承接从纳米到米级的多维度、多尺度的仿真技术开发,涵盖气、热、电、动力等多个学科。可以说,仿真技术是我们整个开发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千里眼”。在整车监管领域,我们通过大量的DV和PV实验,推出了三款核心产品,确保产业链安全。

第一个关键产品是青石Hydro-P130,这是一个130kW的燃料电池堆,峰值功率为150kW。被誉为南京第一栈,也是唯一一个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的栈。

第二个产品是110kW燃料电池系统,青狮Hydro-E110,目前已经投放到公交车上。这两款产品结合膜电极核心技术,实现60kW~150kW系统全覆盖,可用于乘用车和49吨以下车辆。

总之,中汽创智拥有人才济济的团队,完整的R&D体系,严格的整车法规级实验验证,完善的产业链,充足的落地资金。我们希望将新能源动力业务中的全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从示范运营逐步推向商业化、产业化和规模落地。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2年11月16日,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a指导,中国汽车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发表的《中国汽车创智车氢燃料电池发展与规划》主题演讲……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现有的固态电池系统存在各种问题: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容易短路和热失控,薄膜固态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存在固-固接触持续恶化和空气敏感的问题;氧化物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片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2022年11月16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中车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表示,锂电池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存在不稳定性,因此中车创智将目光聚焦在电池材料上,致力于全固态电池。

目前,中汽创智核心产品覆盖60kW~150kW系统,可用于乘用车和49吨以下车辆。

Chang 'an, Dongfeng, FAW

中企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

以下是发言摘要:

中国汽车创智公司成立于两年半前,由一汽、东风、长安、南京政府共同出资,旨在解决56个车尾的技术难题,承担产业化任务。中汽创智主要由智能底盘、智能网联、新能源动力三大事业部组成。今天主要向大家汇报的是中汽创智新能源动力在氢燃料和固态电池方面的工作。

作为一家新兴公司,中汽创智发展迅速。我们平均每周的工作量是70个小时,拿到南京独角兽公司的认证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我带领的团队获得了科技部“十五”专项,是氢燃料芯片膜电极的核心产业化项目。同时,作为牵头单位,中企创智还获得了工信部新能源产业链相关项目。

在业内,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安全性和续航里程,但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矛盾吗?这个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讨论。目前中汽创智瞄准的是全固态电池,主要目标是实现低成本、宽温度范围、高导电率。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1。体积能量密度仍然较低;2、制造环境非常恶劣,从材料到工艺,从实验室到小试和中试,都需要持续的技术攻关;3.现有的固态电池系统存在各种问题:

比如聚合物固态锂电池容易短路、热失控,薄膜固态锂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存在固-固接触持续恶化和空气敏感的问题;氧化物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片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思路来开发固态电池:从核心材料入手,配以合适的技术才能取胜。

在此基础上,中企创智坚持攻克全固态电池覆盖材料端、工艺端、设备端的核心技术,同时具备由电池组装成电池组的能力。现在的难点主要是材料端和工艺端。下图是材料维度的技术难点列表:

在业务规划上,中企创智全力推进使用硫化物电解液的高安全性、高比能量、长寿命、低成本全固态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由三家股东牵头,CAIC提供技术支持,专注于全固态电池单体开发、电池包开发和整车装载;对于全固态电池电芯的开发,将从核心材料、关键工艺、专用非标设备三个维度进行开发。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氢燃料,这是氢动力汽车的心脏。氢动力汽车的尾部将配备一个燃料电池包和一个氢瓶。和锂电池最大的区别是锂电池的里程(能量)和功率是一体的。氢燃料的动力由燃料电池提供,里程(能量)由氢瓶提供。所以加个氢瓶可以增加续航里程。

更重要的是,锂电池存在很多安全问题。氢能电池虽然可以采用“三明治”结构:正负电极+隔膜+氢气+氧气,但是氢气和整体反应是分开的。即使氢气是可燃的,也能在4 s内扩散到100m以上的空气中,所以氢燃料和锂电池在安全机制上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相信氢、锂、非锂电池会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并驾齐驱,并行发展。

回到氢燃料电池的组成原理:整体是一个燃料电池包,里面有一个核心模块(相当于电堆),一个控制FCU(相当于BMS),单电池是膜电极,单电池由膜电极和双极板组成。组成机理和锂电池很像,但是设备完全不一样。氢燃料的概念被称为“剥洋葱”,意思是其结构由车侧系统和中间堆组成。

现在国内70%-80%的车厂都能买到核心零部件组装成系统上车,但核心技术都在欧美日韩。其中膜电极是关键技术,中汽创智的行业使命在于膜电极的核心技术。

中汽创智在氢燃料业务上坚持“1234”计划:一个团队,两只脚,三个产品,四年腾飞。其中,青石品牌打造的三款自主核心产品:Hydro E110、Hydro P130、Hydro MEA,均已落地,并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可,获得工信部认证,可直接登机。

Chang 'an, Dongfeng, FAW

数据来源:中企创智

目前,中车创智新能源动力事业部氢燃料团队已在三省五地同时开展试验研制工作,有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承接从纳米到米级的多维度、多尺度的仿真技术开发,涵盖气、热、电、动力等多个学科。可以说,仿真技术是我们整个开发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千里眼”。在整车监管领域,我们通过大量的DV和PV实验,推出了三款核心产品,确保产业链安全。

第一个关键产品是青石Hydro-P130,这是一个130kW的燃料电池堆,峰值功率为150kW。被誉为南京第一栈,也是唯一一个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的栈。

第二个产品是110kW燃料电池系统,青狮Hydro-E110,目前已经投放到公交车上。这两款产品结合膜电极核心技术,实现60kW~150kW系统全覆盖,可用于乘用车和49吨以下车辆。

总之,中汽创智拥有人才济济的团队,完整的R&D体系,严格的整车法规级实验验证,完善的产业链,充足的落地资金。我们希望将新能源动力业务中的全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从示范运营逐步推向商业化、产业化和规模落地。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2年11月16日,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a指导,中国汽车创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赢博士发表的《中国汽车创智车氢燃料电池发展与规划》主题演讲……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标签:长安东风一汽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第三届浙江省汽车产业链整零协同创新大会暨汽车整零协同对接会”在杭举办

11月26日,阳光灿烂,微风和煦,在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以“数字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浙江省汽车产业链整零协同创新大会暨汽车整零协同对接会在杭州拱墅区举办。

1900/1/1 0:00:00
恒驰5车机出现文字“叠中叠”等问题

日前,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所购买的恒驰5参数询价车机出现了文字叠文字的现象,并且车辆还存在刹车异响、续航打折、辅助驾驶功能不能用等问题。

1900/1/1 0:00:00
北京市正式印发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

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来了 特斯拉FSD Beta北美开放

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称,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Beta现在可供北美地区的车主使用,只要你购买了该功能,就可以在中控屏上使用。当然,FSD并没有扩展到其他市场。

1900/1/1 0:00:00
福特因起火风险在全球召回63.4万辆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在11月24日表示,由于车辆喷油器可能出现裂纹从而导致火灾风险,该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召回634万辆SUV,并将敦促车主对其汽车进行检查。

1900/1/1 0:00:00
倍耐力亮相2022年意大利品牌设计展上海展

11月25日27日,倍耐力亮相第七届意大利品牌设计展(ItalianDesignIcons)上海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