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特斯拉全球CEO换到中国了?”
“目前还没有官方公布,但从传闻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怎么感觉马斯克在找接班人?”
“请不要自作多情……”
绝非杜撰,上述对话发生在周三晚上,这也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以来的第一个休息日。
至于背后的起因,则是拼万的突然爆发,以及“工作狂人”马斯克决定正式任命朱晓彤为特斯拉全球CEO。
后者原来的职位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当然,如果消息最终得到证实,在这家全球最火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朱晓彤无疑完成了从分公司到总部的完整跨越。
作为一个旁观者,面对变化,我不禁感叹:“很多时候,能力和运气一样重要。”
其实回头看看朱晓彤的履历,肯定不是特别出彩,但是每一步都非常正确。
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后赴美国杜克大学弗卡商学院攻读MBA。
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我参与创办了凯博国际,从事物业管理和项目实施相关的工作,但没有汽车行业的相关经验。
很快,时间来到了2014年,朱晓彤于同年4月加入,担任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负责充电网络的拓展。
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因为特斯拉大中华区前总裁吴碧瑄在中国的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而选择了闪辞,朱晓彤接替了她的位置。
真正让它“一鸣惊人”的,是亲自主导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签约、建设和竣工。疫情持续了三年,后者承担的任务恰恰是救命的“输血机”。
尤其是在特斯拉几乎走到破产边缘,马斯克越来越不知所措的时候,这家工厂的“雪中送炭”无疑更加珍贵。
甚至可以说,公司是靠自己从深渊中拉回来的,彻底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否则,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在首辆国产Model 3的交付仪式上,亲自到场的马斯克也不会真诚地说出那句话:“感谢中国政府。”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想要领先,上述所有的好处都会加在朱晓彤的头上。
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到现在为止,经过升级,马力全开的上海工厂的年产能已经从最初的50万辆攀升到现在夸张的110万辆。
辐射到终端,既满足了中国市场的订单需求,又在德国柏林工厂依然尴尬有用的背景下,保证了部分海外市场的供应。
而这背后,也离不开朱晓彤的亲力亲为。
顺势,业内出现了一种声音。虽然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他和马斯克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在执行力、工作作风、效率上却非常相似,甚至被外界嘲讽为“忠实的马斯克承包商”。
作为老板,马斯克今年也不吝啬赞美,多次在推特上表达对中国队的认可。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11月,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依然十分亮眼。
交付量首次突破10万辆,达到100291辆,仅凭借在售的2款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完成。
截至11月底,这家美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累计交付量,包括出口,达到65万辆……hicles,甚至超过了去年全球的交付总量。
或许正是因为里程碑式的成功成就,朱晓彤履历的“含金量”被加深了。
最终,在通过层层考验后,马斯克下定决心,大概率将特斯拉全球CEO的位置交给他。
但是,和开篇对话中提到的完全不一样。马斯克并不是在寻找所谓的“接班人”,朱晓彤的“特斯拉全球CEO”权利非常有限。
从品万的消息来看,后者只负责成熟的汽车业务,不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前瞻性项目。
换句话说,马斯克将以“董事长”的身份继续把持公司所有的顶层战略规划。
朱晓彤的职责更像是上海工厂的推广,保证特斯拉在全球所有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平衡和增长,解决相应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所以某种程度上,算是特斯拉的全球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似乎更符合他的所作所为。
但是,不管承认与否,朱晓彤已经进入了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高层,甚至成为整个硅谷级别最高的华人高管。
相比之下,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他的“国籍”是什么?
而接下来的空间,我想谈谈我个人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知道,马斯克之前不止一次表达过“给CEO让路”的想法,原因很简单。
“前者通常被认为是面向业务的角色。事实上,我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开发技术的工程师,确保特斯拉开发出突破性的技术,确保特斯拉拥有一支不可思议的工程师团队,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与此同时,在上月底马斯克被起诉“薪酬过高”的庭审现场,特斯拉董事会成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透露:“马斯克最近提出了由其他人取代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并确定了一个可能的人选。”
当然,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官方收获了Twitter看似光鲜的“烂摊子”后,马斯克有限的精力被进一步转移。另一方面,特斯拉本身恰好处于如何实现更多变革的瓶颈阶段。
最终,在各种激励因素的包围下,朱晓彤的上台绝非偶然。
其次,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苹果。因为乔布斯在决定“接班人”的时候,也选择了来自IBM的供应链管理。
之后,这个故事广为人知。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虽然缺乏一丝所谓的技术创新和领先能力,但无论是设备出货量、总营收、利润率、股价还是市值,都逐渐攀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作为旁观者,无法判断这样的做法是对是错。毕竟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相反,我只是想和特斯拉此刻在做的事情做一些跨越时空的比较。即使两家公司的背景和情况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在某些思维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整个行业一起往前冲很重要,但你还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活得更好。”有时候,务实一点没有错。
此外,我很好奇朱晓彤成为全球CEO后,能给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带来多大的改变。
0
其实回头看特斯拉的2022,更多的还是喜忧参半。受挫方面主要集中在150万辆的产销目标,大概率无法完成。
至于原因,疫情、供应链波动、产能扩张、消费者信心下降,包括终端竞争加剧……而中国订单的锐减,都占了一定的比例。
因此,留给朱晓彤肉眼的挑战和压力只会更多。
另外,别忘了他的身后还站着,时刻关注着“第一原则”,喜欢以结果为导向的马斯克。
真正的调查期可能才刚刚开始……“听说特斯拉全球CEO换到中国了?”
“目前还没有官方公布,但从传闻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怎么感觉马斯克在找接班人?”
“请不要自作多情……”
绝非杜撰,上述对话发生在周三晚上,这也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以来的第一个休息日。
至于背后的起因,则是拼万的突然爆发,以及“工作狂人”马斯克决定正式任命朱晓彤为特斯拉全球CEO。
后者原来的职位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当然,如果消息最终得到证实,在这家全球最火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朱晓彤无疑完成了从分公司到总部的完整跨越。
作为一个旁观者,面对变化,我不禁感叹:“很多时候,能力和运气一样重要。”
其实回头看看朱晓彤的履历,肯定不是特别出彩,但是每一步都非常正确。
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后赴美国杜克大学弗卡商学院攻读MBA。
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我参与创办了凯博国际,从事物业管理和项目实施相关的工作,但没有汽车行业的相关经验。
很快,时间来到了2014年,朱晓彤于同年4月加入,担任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负责充电网络的拓展。
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因为特斯拉大中华区前总裁吴碧瑄在中国的推广效果远不及预期而选择了闪辞,朱晓彤接替了她的位置。
真正让它“一鸣惊人”的,是亲自主导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签约、建设和竣工。疫情持续了三年,后者承担的任务恰恰是救命的“输血机”。
尤其是在特斯拉几乎走到破产边缘,马斯克越来越不知所措的时候,这家工厂的“雪中送炭”无疑更加珍贵。
甚至可以说,公司是靠自己从深渊中拉回来的,彻底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否则,北京时间2020年1月7日,在首辆国产Model 3的交付仪式上,亲自到场的马斯克也不会真诚地说出那句话:“感谢中国政府。”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想要领先,上述所有的好处都会加在朱晓彤的头上。
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到现在为止,经过升级,马力全开的上海工厂的年产能已经从最初的50万辆攀升到现在夸张的110万辆。
辐射到终端,既满足了中国市场的订单需求,又在德国柏林工厂依然尴尬有用的背景下,保证了部分海外市场的供应。
而这背后,也离不开朱晓彤的亲力亲为。
顺势,业内出现了一种声音。虽然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他和马斯克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在执行力、工作作风、效率上却非常相似,甚至被外界嘲讽为“忠实的马斯克承包商”。
作为老板,马斯克今年也不吝啬赞美,多次在推特上表达对中国队的认可。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11月,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依然十分亮眼。
交货量超过……首次10万辆,达到100,291辆,并且仅凭借在售的2款车型Model 3和Model Y已经完成。
到11月底,这家美国车企在中国的累计交付量,包括出口在内,达到了65万辆,甚至超过了去年全球的总交付量。
或许正是因为里程碑式的成功成就,朱晓彤履历的“含金量”被加深了。
最终,在通过层层考验后,马斯克下定决心,大概率将特斯拉全球CEO的位置交给他。
但是,和开篇对话中提到的完全不一样。马斯克并不是在寻找所谓的“接班人”,朱晓彤的“特斯拉全球CEO”权利非常有限。
从品万的消息来看,后者只负责成熟的汽车业务,不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前瞻性项目。
换句话说,马斯克将以“董事长”的身份继续把持公司所有的顶层战略规划。
朱晓彤的职责更像是上海工厂的推广,保证特斯拉在全球所有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平衡和增长,解决相应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所以某种程度上,算是特斯拉的全球首席运营官(首席运营官),似乎更符合他的所作所为。
但是,不管承认与否,朱晓彤已经进入了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高层,甚至成为整个硅谷级别最高的华人高管。
相比之下,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他的“国籍”是什么?
而接下来的空间,我想谈谈我个人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首先需要知道,马斯克之前不止一次表达过“给CEO让路”的想法,原因很简单。
“前者通常被认为是面向业务的角色。事实上,我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开发技术的工程师,确保特斯拉开发出突破性的技术,确保特斯拉拥有一支不可思议的工程师团队,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与此同时,在上月底马斯克被起诉“薪酬过高”的庭审现场,特斯拉董事会成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透露:“马斯克最近提出了由其他人取代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并确定了一个可能的人选。”
当然,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官方收获了Twitter看似光鲜的“烂摊子”后,马斯克有限的精力被进一步转移。另一方面,特斯拉本身恰好处于如何实现更多变革的瓶颈阶段。
最终,在各种激励因素的包围下,朱晓彤的上台绝非偶然。
其次,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苹果。因为乔布斯在决定“接班人”的时候,也选择了来自IBM的供应链管理。
之后,这个故事广为人知。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虽然缺乏一丝所谓的技术创新和领先能力,但无论是设备出货量、总营收、利润率、股价还是市值,都逐渐攀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作为旁观者,无法判断这样的做法是对是错。毕竟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相反,我只是想和特斯拉此刻在做的事情做一些跨越时空的比较。即使两家公司的背景和情况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在某些思维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整个行业一起往前冲很重要,但你还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活得更好。”有时候,务实一点没有错。
此外,我很好奇朱晓彤成为全球CEO后,能给这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带来多大的改变。
0
事实上,回头看看……esla的2022,更多的还是喜忧参半。受挫方面主要集中在150万辆的产销目标,大概率无法完成。
至于原因,疫情、供应链波动、产能扩张、消费者信心下降,包括比如国内终端竞争加剧、订单锐减,都占了一定比例。
因此,留给朱晓彤肉眼的挑战和压力只会更多。
另外,别忘了他的身后还站着,时刻关注着“第一原则”,喜欢以结果为导向的马斯克。
真正的调查期可能才刚刚开始…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科技信息部下属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oreaInstituteofMaterialsScience,
1900/1/1 0:00:002022年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2月8日,英国反垄断机构对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处以了3万英镑的一次性罚款,外加每天1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的MEB平台将演变为MEB,这是一种改进的迭代,将纯电动汽车架构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900/1/1 0:00:00据比亚迪官方消息,智利当地时间12月7日,比亚迪在智利首次亮相汉和唐两款新能源车型,并宣布与当地汽车经销商集团ASTARA达成合作,将共同为智利市场提供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推动当地汽车电动化进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陶氏集团(Dow)宣布推出其SILASTICSA994X液体硅橡胶(LSR)系列,以用于多种汽车应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