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真的很可惜。
因为身体原因,我只能在上海,坐在电脑前,看期待了近一年的NIO Day 2022。
但是,不能去合肥,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不忙,一些新的想法涌上心头。
从这开始,我想做一个简单的重复报价。
如NIO Day 2017,蔚来首次正式向世界介绍自己,阐述自己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车企;如果说NIO Day 2018,蔚来会进一步告诉你,要实现很多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如果说NIO Day 2019,蔚来试图向外界证明,黑暗时刻远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它已经转危为安;如果说NIO Day 2020,蔚来真正全方位展现了R&D端、产品端、能量补充端的肌肉。
如果说NIO Day 2021,蔚来严厉回应了那些质疑和批评,用一款新车展示了制造爆款的能力;
那么刚刚过去的NIO Day 2022,结合蔚来打出的“牌”,很想用“全面战争”来概括。
至于背后的原因,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真的见证了新生力量八年的历程,从婴儿到蹒跚学步,再到奔跑前行。在整个过程中,肉眼可见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刻,随着一场年终盛宴,蔚来迎来了彻底的蜕变,她的野心和獠牙也被摆上了台面。
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其实NIO Day 2022结束后不久,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发来消息,和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方面,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春晚”在热度和流量上的口碑。另一方面,也难免被抛入一些争议。
比如“新款ES8和EC7是ES7的六座版和轿跑版?”“相比第二代电站,第三代电站除了堆更多的电池,似乎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升级?”“怎么感觉这次NIO日蔚来开始缺乏新意,不如前两届抢眼了?”
看到这里,我想用这一段的小标题直接回应一下。
关于第一个问题,必须说明的是,或许是因为诞生于NT2平台的蔚来首款SUV ES7于今年6月18日发布,8月底开始交付,所以大家对新ES8和EC7的产品力有了提前的心理预期,才会产生上述“错觉”。
但是,听了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充满领袖气质,亲身感受了两款新车的静态表现,我可以很负责任地保证:“它们的个性完全不同。”
首先,关注新的ES8。
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蔚来品牌几乎是从NIO Day 2017第一代ES8发布开始的。
自2018年5月交付以来,这款具有跨时代意义、顶配价格超过65万元的中大型高端智能纯电动SUV已超过6.5万车主。
毫无疑问,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ES8创造的纪录也是独一无二的。某种程度上,它一直代表着蔚来的“门面”。
这一次,诞生于NT2平台的全新ES8更是进一步武装了牙齿。不管承认与否,蔚来的工业设计水平已经和大多数竞品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同时双腔空气悬架、前六活塞制动卡钳、变相三座的女王专用座椅、机会满满的舒适配置、行政岛双排可选冰箱、整车轴距加长后更大的乘坐空间、与ET7相同的动力系统。
每一次的年轻化都与全新ES8“家族旗舰”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至于全部门买断后52.8万-63.8万的价格,在我看来,他们分别表现出了突出的诚意和决心。
相比之下,EC7其实更好解释。
因为真的够帅够优雅。按照蔚来内部的说法,它要做的恰恰是全球轿跑SUV的“价值标杆”。
那种滑滑的背部曲线,足够流畅性感,没有任何断点;电尾缓缓升起后,下方的“蓝天降临”充满仪式感;EC7的独特魅力在于坐在车顶的巨大智能可变顶篷带来的通透感。
当然,动态性能也不用担心。作为一款轿跑SUV,无疑更爆棚,甚至比“同门兄弟”ES7更夸张。比如3.8秒加速时间0.23,全球量产SUV风阻系数最低。
但对应的价格也略高,后来买断总额达到48.8-57.8万元。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新ES8和EC7都不加区别的继承了蔚来NT2平台的智能配置。
最近测试了小范围开放的NOP Plus Beta版后,真的很期待超感系统Aquila和超级计算平台Adam,硬件配置和计算能力储备几乎满满的,继续迭代,直到NAD充满期待。
好在在智能驾驶舱,隶属于NT2平台的榕容操作系统一直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长,越来越多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通过高密度OTA衍生出来。
所以,整个行业确实需要正视NIO Day 2022蔚来发布两款新车,这两款车都是在多个维度上全面发力。
至于本段开头第二个有争议的主角,三代电站,我今天不打算花太多的篇幅来解释它的技术方面,比如为什么要配备两个lidar和两个Orin芯片,单个电站的计算能力可以达到508TOPS。
相比之下,我只是想让那些怀疑者知道,新势力蔚来在造车和补充能源方面的绝对优势,更简单的说,遍布全球的1000多个换电站,已经成为它最宽阔、坚不可摧的“护城河”,这也是很多潜在消费者最终订购比例较大的原因。
而且,在这次活动上,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车主使用蔚来日益广泛的高速换电网络,从全国各地驱车来到合肥。
我相信如果分别采访他们,收集到的反馈会是一句话:“用了,真的忘不了。真的很方便。”
随着第三代电站的到来,其能源补充网络的建设无疑更加给力。
更高的单站效率、更快的换电速度、更强的兼容性、更合理的云规划乃至正式开通高速先导换电功能后的体验,都将逐渐显示其优势。
顺手第三个争议也有还手之力。“如果你还固执地认为NIO Day 2022缺乏新意,没有引起前两届的关注,那你一定是没有完全了解蔚来。”
在我看来,随着全新的ES8、EC7和三代电站的到来,这支新生力量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
硬BBA,超越雷克萨斯
请问,既然蔚来选择了全面开战,那么对手是谁?答案很明显:BBA。
毕竟,从这个新汽车品牌最初的愿景来看,就是要通过电气化改造的汹涌浪潮,定位于全球豪华车市场,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如果你想成就奔驰,宝马,奥迪,那是它必须要爬的山。
幸运的是,值得欣慰的是,蔚来此刻无疑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作为论据,直接把记忆拉回到去年4月,也是在合肥。
在蔚来第1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前的专访中,李斌被问及对更远未来的目标,笑着回答:“我们要在中国和BBA之间分天下,豪华车市场规模在400万辆左右,占比25%。蔚来自主品牌将实现单一市场100万辆。”
但是,站在当时那个节点,大多数人会认为李斌根本就是在“画饼”,所谓的“把世界分成四份”还处于不切实际的阶段。蔚来逼近BBA的平均售价只有40多万元。
但很快,从今年2月春节后的一次媒体沟通会开始,秦亲自剧透了ES7上市后最大的传统燃油竞品,矛头直指国产后性价比大增、后排加长的宝马X5。
到3月份ET7的试驾和交付,所有……ommunication words指出,它将挑战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的地位。
当ES7在6月份正式发布时,李斌称之为“50万级SUV的天花板”再次瞄准BBA。
8月成都车展期间,秦官方立旗:“一年内ET5销量势必超越宝马3系。”
2022年NIO Day,李斌后面的PPT明确表示,ES8在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城市的表现优于宝马X7、奥迪Q7、奔驰GLS。
结合种种迹象,如果说蔚来是因为没有太多强有力的支持而无法实现全面开战,那么今年,随着手中积累的牌越来越多,这股新生力量完全有资格打造一个“硬”的BBA。
另外,亮眼的数字不会说谎。
据相关统计,今年1-11月,在成交均价4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蔚来的份额已经超过70%。
针对区域市场,以2022年第48周和第49周上海销量数据为例,ES7和ET5正在赶超宝马X5和3系。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场熊熊燃烧的换人之火还在向江浙其他城市蔓延。
众所周知,在NIO Day 2022后的第二天上午的专访中,秦再次给出了他对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现象的判断。
“我们还有一些历史秩序。如果只看数据,就能看出来。如果把华东开放给城市,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我们逐渐超越的城市,是基于经济发展程度,人均购买力水平,消费观念的进步。是成正比的。风向标越多,第一个赢的就越多,所以这也是NIO Day李斌能够谈论它的原因。这不是侥幸,也不是偶然。这是趋势。”
换句话说,不管承认与否,蔚来已经初步具备了从原点扩张“挑战”BBA的实力。
再看背后更深层次,体现的是其综合体系竞争力的一次胜利。无论是战略规划端、技术研发端、产品创新端、品牌营销端、补能服务端,都已经变得足够成熟和有韧性。
以我身边的晓晓为例。预算35万,位于杭州,最终放弃宝马3系,转向ET5。在26岁的他看来,原因并不难理解。“谁强谁弱?等试驾和感受过后,我们再来评判。”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在ET5越来越庞大的用户中,这绝不是个案。非常有趣的是,在同一次采访中,李斌也毫无保留地透露。“目前蔚来转型最多的恰恰是原宝马车主。”
言下之意是,“全面战争,我是认真的。”
相比之下,更令人兴奋的是,今年,随着NIO Berlin 2022的成功和柏林NIO house的开业,蔚来将这套东西搬到了BBA的大本营欧洲,潜台词似乎是在说:“全面战争不仅限于中国。”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朋友抛出的一个问题。“昨晚蔚来发布了新的ES8和EC7,交付的ES7,包括ES6和EC6,明年应该也会切换到NT2平台。它的SUV矩阵会不会太过繁琐和多余?”
我的回答更简洁:“请参考宝马从X3到X7安排的五款SUV。蔚来与他们实现了一一对应,在产品力上实现整体超车的同时,汽车板块的后续攻势也不容小觑。”
也正因为如此,李斌在专访中对明年做出了有分量的预测。“随着NT2平台八款产品的全部切换完成,并逐一开启交付,我们将在第四季度展现出足够强的竞争力。”
另外,变相承诺销售目标:“虽然距离超越奔驰、宝马、奥迪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个人对超越雷克萨斯有信心。”
再看乘联会的数据,11月份蔚来居然以14153辆的交付量超过了雷克萨斯,而后者当月只有12643辆。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创下22.7万辆的历史新高。
更形象地说,蔚来明年单月交付2万辆并不奇怪,或将成为常态。
如果我们有……要对这支新势力的造车2022做一个总结,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下蹲,而随着NIO日的结束,我们有理由期待蔚来为即将到来的2023一跃而高。
至于文章的结尾,我突然想起上周的一篇文章《中国新能源市场,不要轻易触碰》,里面提到了BBA在中国新能源转型的困境。
作为旁观者,虽然我能感觉到奔驰、宝马、奥迪对电动化的重视程度更高。但最后的结果只能用不尽如人意来形容。
尤其是最近,随着奔驰EQE上市后不久主动正式降级,宝马i3终端上市后获得了巨大优惠,包括奥迪某经销商店里流出的“我们也有纯电动新能源”海报。除了觉得有点讽刺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BBA在这片红海中的内卷化程度,对他们不知所措。可惜了。真的很可惜。
因为身体原因,我只能在上海,坐在电脑前,看期待了近一年的NIO Day 2022。
但是,不能去合肥,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不忙,一些新的想法涌上心头。
从这开始,我想做一个简单的重复报价。
如NIO Day 2017,蔚来首次正式向世界介绍自己,阐述自己想成为一家什么样的车企;如果说NIO Day 2018,蔚来会进一步告诉你,要实现很多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如果说NIO Day 2019,蔚来试图向外界证明,黑暗时刻远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它已经转危为安;如果说NIO Day 2020,蔚来真正全方位展现了R&D端、产品端、能量补充端的肌肉。
如果说NIO Day 2021,蔚来严厉回应了那些质疑和批评,用一款新车展示了制造爆款的能力;那么刚刚过去的NIO Day 2022,结合蔚来打出的“牌”,很想用“全面战争”来概括。
至于背后的原因,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真的见证了新生力量八年的历程,从婴儿到蹒跚学步,再到奔跑前行。在整个过程中,肉眼可见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刻,随着一场年终盛宴,蔚来迎来了彻底的蜕变,她的野心和獠牙也被摆上了台面。
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其实NIO Day 2022结束后不久,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发来消息,和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方面,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春晚”在热度和流量上的口碑。另一方面,也难免被抛入一些争议。
比如“新款ES8和EC7是ES7的六座版和轿跑版?”“相比第二代电站,第三代电站除了堆更多的电池,似乎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升级?”“怎么感觉这次NIO日蔚来开始缺乏新意,不如前两届抢眼了?”
看到这里,我想用这一段的小标题直接回应一下。
关于第一个问题,必须说明的是,或许是因为诞生于NT2平台的蔚来首款SUV ES7于今年6月18日发布,8月底开始交付,所以大家对新ES8和EC7的产品力有了提前的心理预期,才会产生上述“错觉”。
但是,听了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充满领袖气质,亲身感受了两款新车的静态表现,我可以很负责任地保证:“它们的个性完全不同。”
首先,关注新的ES8。
不可否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蔚来品牌几乎是从NIO Day 2017第一代ES8发布开始的。
自2018年5月交付以来,这款具有跨时代意义、顶配价格超过65万元的中大型高端智能纯电动SUV已超过6.5万车主。
毫无疑问,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ES8创造的纪录也是独一无二的。某种程度上,它一直代表着蔚来的“门面”。
这一次,诞生于NT2平台的全新ES8更是进一步武装了牙齿。不管承认与否,蔚来的工业设计水平已经和大多数竞品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同时双腔空气悬架、前六活塞制动卡钳、变相三座的女王专用座椅、机会满满的舒适配置、行政岛双排可选冰箱、整车轴距加长后更大的乘坐空间、与ET7相同的动力系统。
每一次的年轻化都与全新ES8“家族旗舰”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至于全部门买断后52.8万-63.8万的价格,在我看来,他们分别表现出了突出的诚意和决心。
相比之下,EC7其实更好解释。
因为真的够帅够优雅。按照蔚来内部的说法,它要做的恰恰是全球轿跑SUV的“价值标杆”。
那种滑滑的背部曲线,足够流畅性感,没有任何断点;电尾缓缓升起后,下方的“蓝天降临”充满仪式感;EC7的独特魅力在于坐在车顶的巨大智能可变顶篷带来的通透感。
当然,动态性能也不用担心。作为一款轿跑SUV,无疑更爆棚,甚至比“同门兄弟”ES7更夸张。比如3.8秒加速时间0.23,全球量产SUV风阻系数最低。
但对应的价格也略高,后来买断总额达到48.8-57.8万元。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新ES8和EC7都不加区别的继承了蔚来NT2平台的智能配置。
最近测试了小范围开放的NOP Plus Beta版后,真的很期待超感系统Aquila和超级计算平台Adam,硬件配置和计算能力储备几乎满满的,继续迭代,直到NAD充满期待。
好在在智能驾驶舱,隶属于NT2平台的榕容操作系统一直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成长,越来越多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通过高密度OTA衍生出来。
所以,整个行业确实需要正视NIO Day 2022蔚来发布两款新车,这两款车都是在多个维度上全面发力。
至于本段开头第二个有争议的主角,三代电站,我今天不打算花太多的篇幅来解释它的技术方面,比如为什么要配备两个lidar和两个Orin芯片,单个电站的计算能力可以达到508TOPS。
相比之下,我只是想让那些怀疑者知道,新势力蔚来在造车和补充能源方面的绝对优势,更简单的说,遍布全球的1000多个换电站,已经成为它最宽阔、坚不可摧的“护城河”,这也是很多潜在消费者最终订购比例较大的原因。
而且,在这次活动上,我们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车主使用蔚来日益广泛的高速换电网络,从全国各地驱车来到合肥。
我相信如果分别采访他们,收集到的反馈会是一句话:“用了,真的忘不了。真的很方便。”
随着第三代电站的到来,其能源补充网络的建设无疑更加给力。
更高的单站效率、更快的换电速度、更强的兼容性、更合理的云规划乃至正式开通高速先导换电功能后的体验,都将逐渐显示其优势。
顺手第三个争议也有还手之力。“如果你还固执地认为NIO Day 2022缺乏新意,没有引起前两届的关注,那你一定是没有完全了解蔚来。”
在我看来,随着全新的ES8、EC7和三代电站的到来,这支新生力量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
硬BBA,超越雷克萨斯
请问,既然蔚来选择了全面开战,那么对手是谁?答案很明显:BBA。
毕竟,从这个新汽车品牌最初的愿景来看,就是要通过电气化改造的汹涌浪潮,定位于全球豪华车市场,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如果你想成就奔驰,宝马,奥迪,那是它必须要爬的山。
幸运的是,值得欣慰的是,蔚来此刻无疑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作为论据,直接把记忆拉回到去年4月,也是在合肥。
在蔚来第1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前的专访中,李斌被问及对更远未来的目标,笑着回答:“我们要在中国和BBA之间分天下,豪华车市场规模在400万辆左右,占比25%。蔚来自主品牌将实现单一市场100万辆。”
但是,站在当时那个节点,大多数人会认为李斌根本就是在“画饼”,所谓的“把世界分成四份”还处于不切实际的阶段。蔚来逼近BBA的平均售价只有40多万元。
但很快,从今年2月春节后的一次媒体沟通会开始,秦亲自剧透了ES7上市后最大的传统燃油竞品,矛头直指国产后性价比大增、后排加长的宝马X5。
到3月份ET7的试驾和交付,所有……ommunication words指出,它将挑战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的地位。
当ES7在6月份正式发布时,李斌称之为“50万级SUV的天花板”再次瞄准BBA。
8月成都车展期间,秦官方立旗:“一年内ET5销量势必超越宝马3系。”
2022年NIO Day,李斌后面的PPT明确表示,ES8在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城市的表现优于宝马X7、奥迪Q7、奔驰GLS。
结合种种迹象,如果说蔚来是因为没有太多强有力的支持而无法实现全面开战,那么今年,随着手中积累的牌越来越多,这股新生力量完全有资格打造一个“硬”的BBA。
另外,亮眼的数字不会说谎。
据相关统计,今年1-11月,在成交均价4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蔚来的份额已经超过70%。
针对区域市场,以2022年第48周和第49周上海销量数据为例,ES7和ET5正在赶超宝马X5和3系。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场熊熊燃烧的换人之火还在向江浙其他城市蔓延。
众所周知,在NIO Day 2022后的第二天上午的专访中,秦再次给出了他对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现象的判断。
“我们还有一些历史秩序。如果只看数据,就能看出来。如果把华东开放给城市,基本上可以看到一个规律。我们逐渐超越的城市,是基于经济发展程度,人均购买力水平,消费观念的进步。是成正比的。风向标越多,第一个赢的就越多,所以这也是NIO Day李斌能够谈论它的原因。这不是侥幸,也不是偶然。这是趋势。”
换句话说,不管承认与否,蔚来已经初步具备了从原点扩张“挑战”BBA的实力。
再看背后更深层次,体现的是其综合体系竞争力的一次胜利。无论是战略规划端、技术研发端、产品创新端、品牌营销端、补能服务端,都已经变得足够成熟和有韧性。
以我身边的晓晓为例。预算35万,位于杭州,最终放弃宝马3系,转向ET5。在26岁的他看来,原因并不难理解。“谁强谁弱?等试驾和感受过后,我们再来评判。”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在ET5越来越庞大的用户中,这绝不是个案。非常有趣的是,在同一次采访中,李斌也毫无保留地透露。“目前蔚来转型最多的恰恰是原宝马车主。”
言下之意是,“全面战争,我是认真的。”
相比之下,更令人兴奋的是,今年,随着NIO Berlin 2022的成功和柏林NIO house的开业,蔚来将这套东西搬到了BBA的大本营欧洲,潜台词似乎是在说:“全面战争不仅限于中国。”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朋友抛出的一个问题。“昨晚蔚来发布了新的ES8和EC7,交付的ES7,包括ES6和EC6,明年应该也会切换到NT2平台。它的SUV矩阵会不会太过繁琐和多余?”
我的回答更简洁:“请参考宝马从X3到X7安排的五款SUV。蔚来与他们实现了一一对应,在产品力上实现整体超车的同时,汽车板块的后续攻势也不容小觑。”
也正因为如此,李斌在专访中对明年做出了有分量的预测。“随着NT2平台八款产品的全部切换完成,以及陆续开放交付,我们将在第四季度展现出足够强的竞争力。”
另外,变相承诺销售目标:“虽然距离超越奔驰、宝马、奥迪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个人对超越雷克萨斯有信心。”
再看乘联会的数据,11月份蔚来居然以14153辆的交付量超过了雷克萨斯,而后者当月只有12643辆。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创下22.7万辆的历史新高。
更形象地说,蔚来明年单月交付2万辆并不奇怪,或将成为常态。
如果我们有……要对这支新势力的造车2022做一个总结,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下蹲,而随着NIO日的结束,我们有理由期待蔚来为即将到来的2023一跃而高。
至于文章的结尾,我突然想起上周的一篇文章《中国新能源市场,不要轻易触碰》,里面提到了BBA在中国新能源转型的困境。
作为旁观者,虽然我能感觉到奔驰、宝马、奥迪对电动化的重视程度更高。但最后的结果只能用不尽如人意来形容。
尤其是最近,随着奔驰EQE上市后不久主动正式降级,宝马i3终端上市后获得了巨大优惠,包括奥迪某经销商店里流出的“我们也有纯电动新能源”海报。除了觉得有点讽刺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BBA在这片红海中的内卷化程度,对他们不知所措。
三者中最痛苦的是曾经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赛道后迅速被蚕食,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留,传统燃油车业务也在遭受巨大冲击。
那么,我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BBA的困境?毫无疑问,答案的很大一部分一定是写着“蔚来”这个名字。
简而言之,就是那句话:“随着一场年终盛宴,这支新生力量迎来了彻底的蜕变,它的野心和獠牙也摆上了台面。”
在全力进军BBA后,蔚来希望成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
三者中最痛苦的是曾经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赛道后迅速被蚕食,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留,传统燃油车业务也在遭受巨大冲击。
那么,我不禁要问,是谁造成了BBA的困境?毫无疑问,答案的很大一部分一定是写着“蔚来”这个名字。
简而言之,就是那句话:“随着一场年终盛宴,这支新生力量迎来了彻底的蜕变,它的野心和獠牙也摆上了台面。”
在全力进军BBA后,蔚来希望成为全球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
日前,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朱晓彤卸任法定代表人,由王昊接任。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467亿元人民币,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1900/1/1 0:00:00日前,据外媒报道,韩国投资机构KBSecurities的分析师KimDongWo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苹果公司正努力打造自己的环保智能汽车,
1900/1/1 0:00:00自前任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捕以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再加上对2023年的利润预期不佳,投资者们希望雷诺日产两家公司早日解决好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联盟结构。
1900/1/1 0:00:00近期,第43届JCOTY日本年度风云车大赏出炉,全新日产奇骏成功赢得日本年度技术车型大奖。
1900/1/1 0:00:0012月21日,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第五工厂正式投产,产能规模20万辆年。随后在12月26日,广汽丰田正式达成年产100万台里程碑。
1900/1/1 0:00:00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IPO的热潮一波接着一波。近期,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冲击A股。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递表科创板,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