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宋PLUS DM-i的长期霸榜,是自主阵营的完全胜利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融合——新四化正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汽车产品、交通和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7%大幅提升至13.4%。2021年达到增长拐点后,增速在上升,2022年上半年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20%。

在此背景下,随着去年自主市场份额不断突破50%的“红线”,自主品牌借助多年的新能源弯道超车意愿终于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从纯电动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这些都代表了新能源技术的细分。自主阵营在扩张的同时,也迎来了浮出水面的领头羊比亚迪。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这家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新能源技术长期布局下足了功夫的车企,在2022年迎来了突飞猛进。

这一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186.85万辆,比去年增长152.5%,远超特斯拉的131.39万辆,一举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其中,在售车型中,混动车型销量为94.6万辆,同比增长250.3%;纯电动汽车销量91.1万辆,同比增长184.6%。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的年份,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在相对均衡的涌动中迎来了突破的一年,为品牌打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作为比亚迪的代表车型之一,混动车型宋加DM-i的表现是比亚迪全年业绩的缩影。

宋加DM-i:从“突破战”到“阵地战”

2021年3月25日,宋加DM-i成功上市。

从宽体低体的前卫设计到远超同级的舒适空间;从小云的强劲动力到1200公里的超长续航;从超级安静的用车体验到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的流畅体验...

作为首款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SUV车型,宋加DM-i凭借“快、省、静、畅、绿”五大核心优势,在彻底颠覆传统混动车型认知的同时,开辟了SUV市场的新蓝海。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随后的日子里,宋加DM-i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一路突围,2021年交出了近8万份优秀成绩单,在众多同级别优秀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赢家。

当整个市场还在感叹这股旋风的到来时,宋加DM-i进入2022年,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优势,还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从2021年10月的1万辆,上升到2022年3月的2万辆,7月的3万辆,9月的近4万辆,11月的5.6万多辆,12月销量全车市第一。

加上DM-i,月销量屡创新高,月销量破5万辆,也连续几个月蝉联PHEV销量冠军。宋加DM-i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上升。根据知车帝最新公布的数据榜单,宋加DM-i以38.8万辆夺得年度SUV和市场双料冠军。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凭借这样的成绩,宋加DM-i不仅成为了体系内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也成为了国内乃至全球最快的插电式SUV。

所以,如果说2021年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的宋加DM-i,成功拿下了一场与黑马的“突破战”,那么2022年不断提升突破就是其巩固行业基础的“阵地战”。

在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口碑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之前诞生的特斯拉Model Y在短短一年内就实现了32.6万辆新车的销量报告。但随着比亚迪宋加DM-i的异军突起,从销量到用户口碑,在2022年的SUV市场,比亚迪宋加DM-i超越特斯拉Model Y,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车型。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可以说,宋加DM-i正在通过出色的销量和扎实的口碑不断提升用户感知,在刷新存在感的同时扩大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

众所周知,受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2022年各大合资车企和新势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关头部汽车平台发布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库存报告显示,2022年新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

而比亚迪则可以逆势崛起。其中不乏“宋加DM-i”这样的模式贡献。

独立阵营的彻底胜利

紧凑型SUV一直是车企的必争之地。从自主到合资,在这个市场推出了很多重磅车型。甚至可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代表性的细分市场之一。

过去紧凑型SUV市场由日系合资品牌主导。像本田CR-V,丰田RAV4和日产琦君,他们长期垄断了这个市场,使得其他车企难以渗透。

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车型异军突起,试图蚕食合资品牌在紧凑型SUV的市场份额。于是,比亚迪宋家族、哈弗H6、吉利约伯、长安CS75纷纷涌现,代表着自主品牌在燃油时代对合资紧凑型SUV市场的强烈冲击。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时过境迁,那天新能源的大旗满天飘扬,属于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从此而来。尤其是2022年,独立阵营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一举打破枷锁,而……ts市场份额继续达到50%“红线”。

当新能源之风席卷而来,燃油时代竞争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再次迎来洗牌。现阶段宋加DM-i将有机会重新定义15-20万元的紧凑型SUV市场。

对于比亚迪来说,宋加DM-i的到来,把比亚迪全新的名片交给了整个市场,也让DM-i混动的热度空前高涨;对于自主阵营来说,宋加DM-i的出现,让自主SUV突破合资的那一天提前到来。

与此同时,新能源让汽车市场的竞争变成了燃油和新能源的竞争。具体到2022年,将是喜忧参半的一年。这一年,混动的崛起让独立阵营看起来前途无量,也让合资阵营整体表现惨淡。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从数据上看,混动市场的爆发主要是比亚迪PHEV(插电式混动)产品的销量爆发。事实上,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其他车企的PHEV总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比亚迪在PHEV市场有明显的DM-i先行者优势和供应链优势,稳固了优势。

销量的爆发也透露出品牌上攻的成果——目前比亚迪的单车均价已经超过了最受欢迎的合资品牌大众。2022年年中,比亚迪单车均价近15.6万,比大众高出1万元左右。其中宋加DM-i的表现无疑对比亚迪的单车均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要知道,切入混合动力SUV市场空白区的宋加DM-i,虽然定价与同级别合资车有很大重叠,但却通过均衡的性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才是其销量强劲的根本原因。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宋加DM-i的坚挺终端价格也为中国品牌车型打开了合资品牌的核心市场,让更多自主品牌车型涌入,成为与合资车型竞争的主流车型。

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演进,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届时,技术换市场的自主阵营将从市场转向技术平等,合资阵营将奋起直追,让市场见证自主角色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当然,踏上自己阵营新赛道的参与者,只有以技术创新、品牌效应、规模、用户至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关联新能源的未来,才能在重压之下披荆斩棘,在复杂中抽丝剥茧,在曲折中拥抱光明。而宋加DM-i无疑开了个好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融合——新四化正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汽车产品、交通和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7%大幅提升至13.4%。2021年达到增长拐点后,增速在上升,2022年上半年这个数值甚至超过了20%。

在此背景下,随着去年自主市场份额不断突破50%的“红线”,自主品牌借助多年的新能源弯道超车意愿终于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从纯电动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这些都代表了新能源技术的细分。自主阵营在扩张的同时,也迎来了浮出水面的领头羊比亚迪。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这家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新能源技术长期布局下足了功夫的车企,在2022年迎来了突飞猛进。

这一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186.85万辆,比去年增长152.5%,远超特斯拉的131.39万辆,一举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其中,在售车型中,混动车型销量为94.6万辆,同比增长250.3%;纯电动汽车销量91.1万辆,同比增长184.6%。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的年份,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在相对均衡的涌动中迎来了突破的一年,为品牌打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作为比亚迪的代表车型之一,混动车型宋加DM-i的表现是比亚迪全年业绩的缩影。

宋加DM-i:从“突破战”到“阵地战”

2021年3月25日,宋加DM-i成功上市。

从宽体低体的前卫设计到远超同级的舒适空间;从小云的强劲动力到1200公里的超长续航;从超级安静的用车体验到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的流畅体验...

作为首款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SUV车型,宋加DM-i凭借“快、省、静、畅、绿”五大核心优势,在彻底颠覆传统混动车型认知的同时,开辟了SUV市场的新蓝海。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随后的日子里,宋加DM-i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一路突围,2021年交出了近8万份优秀成绩单,在众多同级别优秀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赢家。

当整个市场还在感叹这股旋风的到来时,宋加DM-i进入2022年,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优势,还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从2021年10月的1万辆,上升到2022年3月的2万辆,7月的3万辆,9月的近4万辆,11月的5.6万多辆,12月销量全车市第一。

加上DM-i,月销量屡创新高,月销量破5万辆,也连续几个月蝉联PHEV销量冠军。宋加DM-i累计销量已突破40万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上升。根据知车帝最新公布的数据榜单,宋加DM-i以38.8万辆夺得年度SUV和市场双料冠军。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凭借这样的成绩,宋加DM-i不仅成为了体系内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也成为了国内乃至全球最快的插电式SUV。

所以,如果说2021年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的宋加DM-i,成功拿下了一场与黑马的“突破战”,那么2022年不断提升突破就是其巩固行业基础的“阵地战”。

在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口碑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之前诞生的特斯拉Model Y在短短一年内就实现了32.6万辆新车的销量报告。但随着比亚迪宋加DM-i的异军突起,从销量到用户口碑,在2022年的SUV市场,比亚迪宋加DM-i超越特斯拉Model Y,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车型。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可以说,宋加DM-i正在通过出色的销量和扎实的口碑不断提升用户感知,在刷新存在感的同时扩大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

众所周知,受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2022年各大合资车企和新势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关头部汽车平台发布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库存报告显示,2022年新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

而比亚迪则可以逆势崛起。其中不乏“宋加DM-i”这样的模式贡献。

独立阵营的彻底胜利

紧凑型SUV一直是车企的必争之地。从自主到合资,在这个市场推出了很多重磅车型。甚至可以说,紧凑型SUV市场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代表性的细分市场之一。

过去紧凑型SUV市场由日系合资品牌主导。像本田CR-V,丰田RAV4和日产琦君,他们长期垄断了这个市场,使得其他车企难以渗透。

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车型异军突起,试图蚕食合资品牌在紧凑型SUV的市场份额。于是,比亚迪宋家族、哈弗H6、吉利约伯、长安CS75纷纷涌现,代表着自主品牌在燃油时代对合资紧凑型SUV市场的强烈冲击。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时过境迁,那天新能源的大旗满天飘扬,属于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的机会从此而来。尤其是2022年,独立阵营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一举打破枷锁,而……ts市场份额继续达到50%“红线”。

当新能源之风席卷而来,燃油时代竞争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再次迎来洗牌。现阶段宋加DM-i将有机会重新定义15-20万元的紧凑型SUV市场。

对于比亚迪来说,宋加DM-i的到来,把比亚迪全新的名片交给了整个市场,也让DM-i混动的热度空前高涨;对于自主阵营来说,宋加DM-i的出现,让自主SUV突破合资的那一天提前到来。

与此同时,新能源让汽车市场的竞争变成了燃油和新能源的竞争。具体到2022年,将是喜忧参半的一年。这一年,混动的崛起让独立阵营看起来前途无量,也让合资阵营整体表现惨淡。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从数据上看,混动市场的爆发主要是比亚迪PHEV(插电式混动)产品的销量爆发。事实上,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其他车企的PHEV总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比亚迪在PHEV市场有明显的DM-i先行者优势和供应链优势,稳固了优势。

销量的爆发也透露出品牌上攻的成果——目前比亚迪的单车均价已经超过了最受欢迎的合资品牌大众。2022年年中,比亚迪单车均价近15.6万,比大众高出1万元左右。其中宋加DM-i的表现无疑对比亚迪的单车均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要知道,切入混合动力SUV市场空白区的宋加DM-i,虽然定价与同级别合资车有很大重叠,但却通过均衡的性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这才是其销量强劲的根本原因。

BYD,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Honda

宋加DM-i的坚挺终端价格也为中国品牌车型打开了合资品牌的核心市场,让更多自主品牌车型涌入,成为与合资车型竞争的主流车型。

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演进,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届时,技术换市场的自主阵营将从市场转向技术平等,合资阵营将奋起直追,让市场见证自主角色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当然,踏上自己阵营新赛道的参与者,只有以技术创新、品牌效应、规模、用户至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关联新能源的未来,才能在重压之下披荆斩棘,在复杂中抽丝剥茧,在曲折中拥抱光明。而宋加DM-i无疑开了个好头。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大众Model Y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疑似NIO WATCH设计图曝光,与智能手环相似

1月11日消息,网上曝光了一组疑似NIOWATCH设计图曝光,外观与智能手环十分相似。从设计图上来看,“NIOWATCH”或将在屏幕上可以对于蔚来车辆进行远程控制。

1900/1/1 0:00:00
乘联会公布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1月11日,乘联会公布12月零售销量排名,12月新能源汽车共计销售64万台,同比增长352,环比增长66;全年累计销量5674万辆,同比增长90。

1900/1/1 0:00:00
比亚迪宋成最大赢家 乘联会12月SUV销量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169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314;112月份累计销量2054

1900/1/1 0:00:00
头上山高,风卷红旗过大关

“兄弟,你开奔驰、宝马或者奥迪来,我只会感觉你挺有钱的。可突然就开上了红旗感觉深不可测啊”去年年末笔者驾驶家中长辈的红旗H9,去机场接了回站。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不能玩虚的

当下的中国车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一片绝对的蓝海。但也正因为此,众多新能源车企在里面短兵相接。一边是比亚迪、特斯拉的持续高涨,一边是威马、自游家等车企的摇摇欲坠。

1900/1/1 0:00:00
indie Semiconductor与Seeing Machines合作 为DMS研发视觉处理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加州的indieSemiconductor公司宣布与澳大利亚计算机视觉技术公司SeeingMachine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