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去CES 2023的是我的同事老白,这其实不是他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参加CES。疫情发生前的2020年,他和同事来到这里参加CES报告,回忆当时的情况。除去还没调整过来的时差和繁重的工作,他觉得“南馆全是中企”。
但这一次,我们连走进南馆的时间都没有。一方面,南馆实际上是我们拿到展会文件时的一个管理场所;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节奏真的太快了,连离开核心西阁等地去其他地方参观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国内没有那么多企业,这真的是我的直观感受。
中国的企业都在哪里?
从数据上看,中国肯定有很多企业。据媒体报道,CES的11个官方展馆聚集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其中有323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其中,中国有485家企业,占总数的15%。其中,TCL、海信等大型消费产品的展台依然十分抢眼。
这其中,TCL应该是最重要的,布局也很好。他们的展区靠近另外两个超大型展台三星和LG,面积1650平方米,包括Mini LED展区。同时,以QD-Mini LED智能屏X11为代表的近10款Mini LED也强势亮相。
TCL不是车企,但在拉斯维加斯有那么多TCL的广告牌,我们不得不侧目。其实这和TCL自身的营销思路有关。1月16日,CES刚过,TCL宣布成为NFL北美官方电视合作伙伴。NFL的季后赛刚刚结束,下个月将迎来超级碗。TCL和NFL的合作在北美还是能掀起不少声音的。(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可能对NFL并不了解。总之,它是世界上最成功、最赚钱的商业体育联盟,没有之一。)
相对于纯消费电子领域,整个汽车领域,尤其是汽车工厂,与中国企业无关。虽然大家都说有动作:氪把氪001放在Mobileye的展台上,同一个展台上还有蔚来;我们在卢米纳尔的展台上看到了樊菲·R7;另一方面,还有图大通展台的FF91(可想而知,这款车真的很受美国人关注)。
但这似乎毫无意义。汽车厂这次没有完工。奥迪、沃尔沃、丰田都没有自己的展台,但是本田却出现在索尼的展台上,因为SonyHonda Mobility推出了全新的AFEELA,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斯拉不会一如既往的来,越南的VinFast真的很高调。以及中国的汽车工厂...独立展位方面,是集体缺席。
对于媒体来说,走在展馆里的观感是非常直观的。比如你在展厅里和周围看到带徽章的亚裔面孔,50%是韩国人,25%是日本人,剩下的25%有一半是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群体,留给来自中国的朋友,大概不超过10%。
虽然挂胸卡的不仅仅是参展商,也有很多媒体和相关人士报名参加。但LG、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的参展,确实让CES 2023上韩国人的数量激增。不仅如此,我们还多次遇到韩国官方参展商,一批批专业的接待人员和来自韩国的展团一起走过大展台,也是一景。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希望如果明年有机会去CES,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蔚来、、ideal、比亚迪的展台,哪怕他们还没准备好进入美国市场——可是谁让我在拉斯维加斯的停车场见过比亚迪韩一次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激光雷达企业相当齐全。
相比汽车厂,激光雷达企业真的走到了一起。速腾聚创、沃赛科技、途达通都有自己的展位。虽然规模不一样,但至少大家都在。其实我个人对激光雷达这个范畴并不是那么熟悉,这次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一课。另一家在这里有摊位的公司是文远之星。他们的摊位面积不大,但是工作人员很多,很热情,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事实上,上述四家公司出现在CES 2023上并不奇怪。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他们都在美国有自己的办事处,而且数量相当多。其实CES 2023的情况和疫情有很大关系。经过两年的上线和规模缩减,今年终于等到了CES的复苏。当我进入芝加哥时,移民官听说我要来参加CES,甚至想和我多聊聊。
中国的企业在哪里?事实上,在威尼斯人酒店的展厅里有许多中国企业。一方面有专门的场地为一些国家安排专门的活动,比如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德国,这些国家在这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小面积密集展位,而参展商则是应有尽有,从家用电器到手机壳,甚至感觉挂个公司名就能有个展位(强烈推荐AutoLab参加CES 2024)。
参展企业很多,但是阵势不够大。这是CES 2023上中国参展商给我的直观感受。某种程度上,TCL和海信在产品线上比索尼、三星、LG等巨头更加单一,这也使得它们在展位布置上更加传统。
以三星为例,这是为数不多的我可以带着探索的眼光去看的展位。规模就不说了,但是内部展示部分非常丰富。三星涵盖了显示技术、手机、旅行、家居、音乐等各个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理念,演示和体验部分也非常完整。对于观展的人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只需要好好体验就可以了。
应该说CES 2023还是为我们高兴的。除了最知名的品牌和企业,我们还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甚至一些来自纽约或洛杉矶的美国媒体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和我们聊天。
中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在等待一个真正属于中企的CES。和我一起去CES 2023的是我的同事老白,这其实不是他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参加CES。疫情发生前的2020年,他和同事来到这里参加CES报告,回忆当时的情况。除去还没调整过来的时差和繁重的工作,他觉得“南馆全是中企”。
但这一次,我们连走进南馆的时间都没有。一方面,南馆实际上是我们拿到展会文件时的一个管理场所;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节奏真的太快了,连离开核心西阁等地去其他地方参观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国内没有那么多企业,这真的是我的直观感受。
中国的企业都在哪里?
从数据上看,中国肯定有很多企业。据媒体报道,CES的11个官方展馆聚集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其中有323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其中,中国有485家企业,占总数的15%。其中,TCL、海信等大型消费产品的展台依然十分抢眼。
这其中,TCL应该是最重要的,布局也很好。他们的展区靠近另外两个超大型展台三星和LG,面积1650平方米,包括Mini LED展区。同时,以QD-Mini LED智能屏X11为代表的近10款Mini LED也强势亮相。
TCL不是车企,但在拉斯维加斯有那么多TCL的广告牌,我们不得不侧目。其实这和TCL自身的营销思路有关。1月16日,CES刚过,TCL宣布成为NFL北美官方电视合作伙伴。NFL的季后赛刚刚结束,下个月将迎来超级碗。TCL和NFL的合作在北美还是能掀起不少声音的。(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可能对NFL并不了解。总之,它是世界上最成功、最赚钱的商业体育联盟,没有之一。)
相对于纯消费电子领域,整个汽车领域,尤其是汽车工厂,与中国企业无关。虽然大家都说有动作:氪把氪001放在Mobileye的展台上,同一个展台上还有蔚来;我们在卢米纳尔的展台上看到了樊菲·R7;另一方面,还有图大通展台的FF91(可想而知,这款车真的很受美国人关注)。
但这似乎毫无意义。汽车厂这次没有完工。奥迪、沃尔沃、丰田都没有自己的展台,但是本田却出现在索尼的展台上,因为SonyHonda Mobility推出了全新的AFEELA,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斯拉不会一如既往的来,越南的VinFast真的很高调。以及中国的汽车工厂...独立展位方面,是集体缺席。
对于媒体来说,走在展馆里的观感是非常直观的。比如你在展厅里和周围看到带徽章的亚裔面孔,50%是韩国人,25%是日本人,剩下的25%有一半是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群体,留给来自中国的朋友,大概不超过10%。
虽然挂胸卡的不仅仅是参展商,也有很多媒体和相关人士报名参加。但LG、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的参展,确实让CES 2023上韩国人的数量激增。不仅如此,我们还多次遇到韩国官方参展商,一批批专业的接待人员和来自韩国的展团一起走过大展台,也是一景。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希望如果明年有机会去CES,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蔚来、、ideal、比亚迪的展台,哪怕他们还没准备好进入美国市场——可是谁让我在拉斯维加斯的停车场见过比亚迪韩一次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激光雷达企业相当齐全。
相比汽车厂,激光雷达企业真的走到了一起。速腾聚创、沃赛科技、途达通都有自己的展位。虽然规模不一样,但至少大家都在。其实我个人对激光雷达这个范畴并不是那么熟悉,这次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一课。另一家在这里有摊位的公司是文远之星。他们的摊位面积不大,但是工作人员很多,很热情,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事实上,上述四家公司出现在CES 2023上并不奇怪。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他们都在美国有自己的办事处,而且数量相当多。其实CES 2023的情况和疫情有很大关系。经过两年的上线和规模缩减,今年终于等到了CES的复苏。当我进入芝加哥时,移民官听说我要来参加CES,甚至想和我多聊聊。
中国的企业在哪里?事实上,在威尼斯人酒店的展厅里有许多中国企业。一方面有专门的场地为一些国家安排专门的活动,比如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德国,这些国家在这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小面积密集展位,而参展商则是应有尽有,从家用电器到手机壳,甚至感觉挂个公司名就能有个展位(强烈推荐AutoLab参加CES 2024)。
参展企业很多,但是阵势不够大。这是CES 2023上中国参展商给我的直观感受。某种程度上,TCL和海信在产品线上比索尼、三星、LG等巨头更加单一,这也使得它们在展位布置上更加传统。
以三星为例,这是为数不多的我可以带着探索的眼光去看的展位。规模就不说了,但是内部展示部分非常丰富。三星涵盖了显示技术、手机、旅行、家居、音乐等各个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理念,演示和体验部分也非常完整。对于观展的人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只需要好好体验就可以了。
应该说CES 2023还是为我们高兴的。除了最知名的品牌和企业,我们还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甚至一些来自纽约或洛杉矶的美国媒体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和我们聊天。
中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在等待一个真正属于中企的CES。
疫情第三年,车市疲软,但新能源成为业界亮点,从迪王一家独大到新势力并起,很多曾经高大上的配置已变成了全系标配,诸如智驾辅助、激光雷达、空气悬架、高算力芯片等等不再固守豪车咖位,
1900/1/1 0:00:002022年,汽车产业经历了什么?这一年,缺芯潮持续蔓延、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疯长、供应链遭受重创、汽车生产受阻。
1900/1/1 0:00:00特斯拉以利润为武器发起价格战特斯拉的单车利润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现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将这种优秀的盈利能力作为发起电动汽车价格战的武器。
1900/1/1 0:00:00市场概述:2022年过去了,很多人说“我一点也不怀念它”。毕竟,三年大疫,年末还来了一拨“杨过、杨康、王重阳”,大家心理上都希望它早点过去。不过,大疫也意味着大的变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1月18日,麦格纳(Magna)宣布其先进的ClearView视觉技术首次搭载在Ram2500和3500重型卡车上。
1900/1/1 0:00:00如果要问2022自动驾驶领域最火的赛道是什么,想必答案一定有AI计算芯片和激光雷达。随着智能电动车“内卷”升级,供应链产业链发生重构,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都将面临一场颠覆。同样,毫米波雷达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