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新进展:中建六局将承建双方厂房建设项目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江淮和华为合作造车的消息又曝出新进展。

2月16日,据中建集团消息,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金额约15.44亿元。该项目位于肥西县新港南区江淮新港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冲焊联合厂房、涂装车间、装配车间、办公用房、餐厅及相关公共辅助设施。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图片来源:中建集团官网

中建集团宣布,该项目为合肥市重点项目,将用于华为与姜奇集团在合肥联合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一消息的披露,意味着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工厂即将开建。

事实上,关于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并未得到双方明确证实。但今年1月,据《合肥日报》官方报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爱华与华为董事总经理余承东就共同推进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官方透露,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能力,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这意味着JAC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基本尘埃落定。中建集团的公告也显示双方合作造车已经在进行中。

江淮多了一根“稻草”

JAC很高兴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毕竟在有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中,华为最终看中了JAC。

事实上,JAC目前的表现在国内自主车企中并不突出。从终端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JAC乘用车终端销量仅为80898辆,与年销量数十万、数百万的自主车企差距较大。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在新能源领域,JAC在独立梯队中的表现基本处于末尾。终端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8368辆,其中包括江淮与大众合资品牌思豪的销量。同期,思豪的销量约占江淮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百分之九十七,其余3%来自江淮品牌。

2022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只销售纯电动汽车,没有插电式混动产品。江淮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包括江淮iEVA50、iEV7、瑞风E3等。,但这些车型并没有爆发力,并没有有效支撑江淮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目前,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江淮显然需要思豪之外的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华为和江淮的合作,让江淮多了一根可抓的“稻草”。

据悉,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能力,在合肥共同研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双方联合推出的新车将主打中高端市场,价格区间为20-35万元,这也将是江淮首次进入如此高的价格区间。此外,双方新车将进入华为终端门店销售,预计最快2023年三四季度上市。

华为智能汽车选择和扩展

江淮和华为合作造车。早在去年6月就有传言。当时有消息称,华为计划与奇瑞、江淮、极狐等品牌合作,进行智能汽车se……在与仙界成功合作后。

华为虽然一直坚持“不做汽车”的立场,但也已经深陷其中。目前华为参与造车的模式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元器件供应模式,即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元器件;二是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从研发到软硬件,华为都将深度参与;三是智能选车模式,即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和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还负责整车营销和终端销售。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江淮与华为的合作显然是智能选车模式,这也是华为参与造车的最深层次。

在江淮之前,华为的智能选车模型已经在天界上进行了尝试。2021年4月,Celeste正式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双方深度整合技术、产品、渠道,共同推出首款合作机型Celeste华为智选SF5,这也是首款进入华为销售渠道的机型。

然而,SF5上市后,好景不长。由于车主投诉产品质量和维权,双方暂停了天界SF5的生产和销售。首款车推出不到一年,双方再次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AITO杰杰,并发布首款中型SUV杰杰M5。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图片来源:AITO汽车

华为董事总经理兼汽车BU CEO余承东当时表示,“AITO询问了M5的整车研发和整车制造,这是小康赛利斯负责的。华为在产品建模、内外饰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提供帮助,包括智能驾驶舱、电机和电子控制。用的是华为的技术和零部件。”

2022年,继M5之后,AITO还推出了纯电动版的M7和M5。数据显示,2022年,在三款车型的帮助下,AITO的年销量已经突破7.5万辆。对于华为来说,相比HI模式,智能选车模式带来的是更快、更显著的效果。

随着与江淮的合作逐渐尘埃落定,华为的智能选车模式将再次拓展。不管未来华为是否真的会自己造车,至少从现在开始,华为已经开始逐步深入尝试完成整车领域。江淮和华为合作造车的消息又曝出新进展。

2月16日,据中建集团消息,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金额约15.44亿元。该项目位于肥西县新港南区江淮新港工业园,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冲焊联合厂房、涂装车间、装配车间、办公用房、餐厅及相关公共辅助设施。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图片来源:中建集团官网

中建集团宣布,该项目为合肥市重点项目,将用于华为与姜奇集团在合肥联合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一消息的披露,意味着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工厂即将开建。

事实上,关于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并未得到双方明确证实。但今年1月,据《合肥日报》官方报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爱华与华为董事总经理余承东就共同推进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官方透露,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能力,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这意味着JAC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基本尘埃落定。中建集团的公告也显示双方合作造车已经在进行中。

江淮多了一根“稻草”

JAC很高兴与华为合作制造汽车。毕竟在有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中,华为最终看中了JAC。

事实上,JAC目前的表现在国内自主车企中并不突出。根据……终端销量数据,2022年JAC乘用车终端销量仅为80898辆,与年销量几十万、上百万的自主车企差距较大。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在新能源领域,JAC在独立梯队中的表现基本处于末尾。终端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8368辆,其中包括江淮与大众合资品牌思豪的销量。同期,思豪的销量约占江淮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的百分之九十七,其余3%来自江淮品牌。

2022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只销售纯电动汽车,没有插电式混动产品。江淮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包括江淮iEVA50、iEV7、瑞风E3等。,但这些车型并没有爆发力,并没有有效支撑江淮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目前,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江淮显然需要思豪之外的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华为和江淮的合作,让江淮多了一根可抓的“稻草”。

据悉,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能力,在合肥共同研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双方联合推出的新车将主打中高端市场,价格区间为20-35万元,这也将是江淮首次进入如此高的价格区间。此外,双方新车将进入华为终端门店销售,预计最快2023年三四季度上市。

华为智能汽车选择和扩展

江淮和华为合作造车。早在去年6月就有传言。当时有消息称,华为在与天界合作成功后,计划与奇瑞、江淮、极狐等品牌合作开展智能选车业务。

华为虽然一直坚持“不做汽车”的立场,但也已经深陷其中。目前华为参与造车的模式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元器件供应模式,即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元器件;二是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从研发到软硬件,华为都将深度参与;三是智能选车模式,即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和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还负责整车营销和终端销售。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江淮与华为的合作显然是智能选车模式,这也是华为参与造车的最深层次。

在江淮之前,华为的智能选车模型已经在天界上进行了尝试。2021年4月,Celeste正式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双方深度整合技术、产品、渠道,共同推出首款合作机型Celeste华为智选SF5,这也是首款进入华为销售渠道的机型。

然而,SF5上市后,好景不长。由于车主投诉产品质量和维权,双方暂停了天界SF5的生产和销售。首款车推出不到一年,双方再次合作推出全新高端品牌AITO杰杰,并发布首款中型SUV杰杰M5。

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图片来源:AITO汽车

华为董事总经理兼汽车BU CEO余承东当时表示,“AITO询问了M5的整车研发和整车制造,这是小康赛利斯负责的。华为在产品建模、内外饰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提供帮助,包括智能驾驶舱、电机和电子控制。用的是华为的技术和零部件。”

2022年,继M5之后,AITO还推出了纯电动版的M7和M5。数据显示,2022年,在三款车型的帮助下,AITO的年销量已经突破7.5万辆。对于华为来说,相比HI模式,智能选车模式带来的是更快、更显著的效果。

随着与江淮的合作逐渐尘埃落定,华为的智能选车模式将再次拓展。不管未来华为是否真的会自己造车,至少从现在开始,华为已经开始逐步深入尝试完成整车领域。

标签:江淮AITO问界M5思皓问界M7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特出钱,“宁王”出技术

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福特汽车2月13日表示,福特汽车将投资35亿美元(约2388亿元人民币)在密歇根州马歇尔市建造一座磷酸铁锂LFP电池工厂。

1900/1/1 0:00:00
长安逸达背后的秘密,直播探访长安工厂

分享依靠长安汽车完备的体系保障,确保逸达产品质量一致性,使产品更稳定、更可靠。

1900/1/1 0:00:00
1月终端销量断崖式下降 蔚来ET5/腾势D9/深蓝SL03首上榜

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环比断崖式下降是1月新能源车市最大的特征。

1900/1/1 0:00:00
“点到点领航辅助PPA”细节即将公布,与集度ROBO-01同步交付

2月15日,集度汽车智能驾驶汽车负责人王伟宝分享了集度汽车智能驾驶的进展,预告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功能点到点领航辅助PPA,即将与大家见面,但并未展开介绍PPA具体功能,可以确定的是,

1900/1/1 0:00:00
上海明确新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功能停车位占比要求

2月16日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道路运输局、上海市局、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公共停车场(库)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

1900/1/1 0:00:00
2023,北汽出海步伐再提速

2022年,北汽自主品牌取得长足进步。商用车方面,北汽福田连续12年领跑中国商用车出口;乘用车领域,共有16万名来自全球的客户成为北汽车主。全年销量相比2021年增长97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