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旧赛道切换,汽车压力传感器国产替代正当时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对于汽车压力传感器来说,从来都不是负面消息。”日前,在与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恩微电子)总经理王小平先生交流时,他如此表示。

毫无疑问,我们正站在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发生过的巨大变化的十字路口。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预测普及率将分别为50%和50%,纯燃油汽车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主席陈清泰进一步指出,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将使50%以上的传统零部件系统面临改造,内燃机动力系统相关领域岌岌可危,包括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的压力传感器。

在王小平看来,汽车行业新旧赛道的切换,必然会给传统压力传感器带来冲击,但也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拐点之初,百亿赛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压力传感器是指将被测流体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电信号的装置或设备。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系统、热管理系统、胎压监测系统、制动系统、尾气排放系统等相关技术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价值46.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3%。

理念,汉

图片来源:魔多情报

如上所述,智能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直接影响到传统内燃机动力系统对压力传感器需求的减速。这是否预示着这个市场的终结?

显然不是。

以汽车传感器为中心,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大新车展开了环保意识的“军备竞赛”,在性能和数量上比拼。

事实上,智能驾驶时代不仅需要看得更远、更清晰的“眼睛”,还需要能够更准确地感知汽车本身信息的“神经末梢”,做出更快的决策和更准确的执行,从而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提供基础。

其中,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系统的压力传感器非常重要。

“我们坚信内燃机短期内很难退出历史舞台。”王小平指出,现阶段纯电动技术还有很多瓶颈,混合动力技术将是未来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快速途径。在此基础上,传统的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将保持强劲。

理念,汉

王小平先生,费恩微电子公司;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面向未来,在他看来,纯电动汽车带来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节油效果、热泵空调、智能底盘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价值属性。

王小平预测,“随着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加,我相信到2030年,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仍将保持数量和销量的稳定增长趋势。”

打破外资垄断,国产替代正当其时。

产业趋势明朗,但不得不承认,起步晚、技术空心化、人才储备不足等一系列发展困境,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而不强的痛点,尤其是汽车压力传感器。

目前汽车压力传感器大多基于MEMS技术,即基于MEMS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以单晶硅片等传统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芯片为主要部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响应时间短、可批量生产、成本低、易于集成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保健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但时至今日,外资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MEMS压力传感器市场,高技术壁垒下的本土玩家屈指可数,国产化率甚至不到5%。

当然,“很少”也不是完全没有,费恩微电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以费恩微电子为例。它诞生于2011年。是以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整车所有压力传感器应用。早在2017年,我们就与全球知名商用车制动系统制造商Knohl达成合作,并为其提供了首款制动压力传感器,随后进入天纳克、博格华纳、康斯伯格等国际零部件巨头的供应链体系。

在中国,“在2020年之前,本土企业特别难切入安全零部件和法规的供应链体系。”王小平坦率地说。

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当前地缘博弈的背景下,脆弱的全球供应链让中国汽车产业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来不来,买不来,也谈不上。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和安全意识觉醒,多领域国产替代迎来战略驱动的新机遇。

理念,汉

仍以费恩微电子为例,“我们有90名全职R&D人员,约占公司员工的25%。R&D团队涵盖了力学、半导体、热学、流体、电路、软件和其他学科。”王小平说。

截至目前,企业已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还有100多项专利在审。如果算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已经超过200件,而且每年还在快速增加。

理念,汉

完全自主研发中国首款汽车级MEMS压力芯片;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经过多年的研发,费恩微电子在技术、市场、质量等方面具有其他本土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与国内外各大汽车主机厂及一级达成合作。

MEMS+“金属厚膜”,一种局部压力传感器断路器

具体来说,费恩微电子目前专注于MEMS压力传感器,拥有一套自主可控的产业链设计制造实力,近10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可向市场推出数千万个传感器产品,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的多重需求。

但要想进入需求更高的市场,打破外资垄断,进一步打造深度专业化的护城河,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不做‘我也一样’的事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从技术本身寻求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王小平坚持。

基于这一理念,费恩微电子在2013年开始尝试新的压力传感器技术,如基于独特的金属厚膜技术的压力传感器,以弥补MEMS技术对流体高压测量的不足,突破几十年来国内压力传感器信号漂移、稳定性差、寿命短的问题。

目前,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ESC制动压力传感器已在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电液制动系统等领域被部分替代,并与国内几乎所有相关系统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

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ESC制动压力传感器:视频来源:费恩微电子

王小平进一步透露,“2021年底,我们正式通过了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我们已经与一家欧洲客户联合开发了第一款符合功能安全认证的ESC压力传感器。”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斐讯微电子首条乘用车ESC压力传感器智能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致力于到2025年实现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1000万只压力传感器的规划产能。

对于未来自动驾驶时代需要的机电制动系统(EMB),斐讯微电子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我们已经与欧洲和中国的五家以上头部企业达成合作。个人预计2026-2028年将迎来量产元年。”王小平透露。

此外,费恩微电子还推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P+T压力和温度集成传感器,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与市场上的陶瓷电容技术不同,创新性地采用MEMS技术测量制冷剂压力,解决了MEMS芯片贴片在4MPa中压范围内的可靠性问题,为未来进一步缩小传感器尺寸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目前,其P+T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已获得多家国际主流客户认可,今年将陆续投入量产。”王小平透露,“国内市场也被定为合资项目。”

理念,汉

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得益于在R&D、制造等领域的整体实力,飞恩微电子自成立以来获得了众多资本和产业伙伴的青睐,已完成六轮融资,吸引了超过4亿元的风险投资。

如上所述,汽车产业的新旧轨道正在快速迭代,但在高院士和许多业内专家看来,本土企业发展的窗口期正在迅速缩小。对于国内汽车压力传感器行业来说,是否拥有更加完备的R&D和制造实力,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显得尤为关键。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深耕汽车压力传感器数年的技术提供商,斐讯微电子拥有汽车系统所需的几乎所有压力传感器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面向未来,“我们不满足于成为国内压力传感器供应商,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传感器供应商。”王小平的想象力。“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对于汽车压力传感器来说,从来都不是负面消息。”日前,在与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恩微电子)总经理王小平先生交流时,他如此表示。

毫无疑问,我们正站在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发生过的巨大变化的十字路口。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预测普及率将分别为50%和50%,纯燃油汽车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主席陈清泰进一步指出,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将使50%以上的传统零部件系统面临改造,内燃机动力系统相关领域岌岌可危,包括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的压力传感器。

在王小平看来,汽车行业新旧赛道的切换,必然会给传统压力传感器带来冲击,但也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拐点之初,百亿赛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压力传感器是指将被测流体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电信号的装置或设备。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箱系统、热管理系统、胎压监测系统、制动系统、尾气排放系统等相关技术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价值46.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3%。

理念,汉

图片来源:魔多情报

如上所述,智能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直接影响到传统内燃机动力系统对压力传感器需求的减速。这是否预示着这个市场的终结?

显然不是。

以汽车传感器为中心,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大新车展开了环保意识的“军备竞赛”,在性能和数量上比拼。

事实上,智能驾驶时代不仅需要看得更远、更清晰的“眼睛”,还需要能够更准确地感知汽车本身信息的“神经末梢”,做出更快的决策和更准确的执行,从而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提供基础。

其中,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系统的压力传感器非常重要。

“我们坚信内燃机短期内很难退出历史舞台。”王小平指出,现阶段纯电动技术还有很多瓶颈,混合动力技术将是未来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快速途径。在此基础上,传统的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将保持强劲。

理念,汉

M……王小平,费恩微电子;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面向未来,在他看来,纯电动汽车带来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节油效果、热泵空调、智能底盘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价值属性。

王小平预测,“随着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加,我相信到2030年,汽车压力传感器市场仍将保持数量和销量的稳定增长趋势。”

打破外资垄断,国产替代正当其时。

产业趋势明朗,但不得不承认,起步晚、技术空心化、人才储备不足等一系列发展困境,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而不强的痛点,尤其是汽车压力传感器。

目前汽车压力传感器大多基于MEMS技术,即基于MEMS技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以单晶硅片等传统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芯片为主要部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响应时间短、可批量生产、成本低、易于集成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保健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但时至今日,外资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MEMS压力传感器市场,高技术壁垒下的本土玩家屈指可数,国产化率甚至不到5%。

当然,“很少”也不是完全没有,费恩微电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以费恩微电子为例。它诞生于2011年。是以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整车所有压力传感器应用。早在2017年,我们就与全球知名商用车制动系统制造商Knohl达成合作,并为其提供了首款制动压力传感器,随后进入天纳克、博格华纳、康斯伯格等国际零部件巨头的供应链体系。

在中国,“在2020年之前,本土企业特别难切入安全零部件和法规的供应链体系。”王小平坦率地说。

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当前地缘博弈的背景下,脆弱的全球供应链让中国汽车产业清醒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来不来,买不来,也谈不上。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和安全意识觉醒,多领域国产替代迎来战略驱动的新机遇。

理念,汉

仍以费恩微电子为例,“我们有90名全职R&D人员,约占公司员工的25%。R&D团队涵盖了力学、半导体、热学、流体、电路、软件和其他学科。”王小平说。

截至目前,企业已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还有100多项专利在审。如果算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已经超过200件,而且每年还在快速增加。

理念,汉

完全自主研发中国首款汽车级MEMS压力芯片;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经过多年的研发,费恩微电子在技术、市场、质量等方面具有其他本土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与国内外各大汽车主机厂及一级达成合作。

MEMS+“金属厚膜”,一种局部压力传感器断路器

具体来说,费恩微电子目前专注于MEMS压力传感器,拥有一套自主可控的产业链设计制造实力,近10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可向市场推出数千万个传感器产品,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的多重需求。

但要想进入需求更高的市场,打破外资垄断,进一步打造深度专业化的护城河,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不做‘我也一样’的事情,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从技术本身寻求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王小平坚持。

基于这一理念,费恩微电子在2013年开始尝试新的压力传感器技术,如基于独特的金属厚膜技术的压力传感器,以弥补MEMS技术对流体高压测量的不足,突破几十年来国内压力传感器信号漂移、稳定性差、寿命短的问题。

目前,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ESC制动压力传感器已在汽车稳定控制系统、电液制动系统等领域被部分替代,并与国内几乎所有相关系统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

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ESC制动压力传感器:视频来源:费恩微电子

王小平进一步透露,“2021年底,我们正式通过了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我们已经与一家欧洲客户联合开发了第一款符合功能安全认证的ESC压力传感器。”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斐讯微电子首条乘用车ESC压力传感器智能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致力于到2025年实现基于金属厚膜技术的1000万只压力传感器的规划产能。

对于未来自动驾驶时代需要的机电制动系统(EMB),斐讯微电子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我们已经与欧洲和中国的五家以上头部企业达成合作。个人预计2026-2028年将迎来量产元年。”王小平透露。

此外,费恩微电子还推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P+T压力和温度集成传感器,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与市场上的陶瓷电容技术不同,创新性地采用MEMS技术测量制冷剂压力,解决了MEMS芯片贴片在4MPa中压范围内的可靠性问题,为未来进一步缩小传感器尺寸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目前,其P+T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已获得多家国际主流客户认可,今年将陆续投入量产。”王小平透露,“国内市场也被定为合资项目。”

理念,汉

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图片来源:费恩微电子

得益于在R&D、制造等领域的整体实力,飞恩微电子自成立以来获得了众多资本和产业伙伴的青睐,已完成六轮融资,吸引了超过4亿元的风险投资。

如上所述,汽车产业的新旧轨道正在快速迭代,但在高院士和许多业内专家看来,本土企业发展的窗口期正在迅速缩小。对于国内汽车压力传感器行业来说,是否拥有更加完备的R&D和制造实力,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显得尤为关键。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深耕汽车压力传感器数年的技术提供商,斐讯微电子拥有汽车系统所需的几乎所有压力传感器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面向未来,“我们不满足于成为国内压力传感器供应商,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传感器供应商。”王小平的想象力。

标签: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定位纯电中型SUV 比亚迪海狮路试谍照曝光

日前,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得了比亚迪海狮的路试谍照。新车是比亚迪海洋网络海洋生物系列打造的首款中型SUV。据悉,比亚迪海狮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布。

1900/1/1 0:00:00
车企进军保险业,并不“保险”

汽车、电池、半导体、光伏没有人知道,下一刻比亚迪的剑会指向哪里,正如没有人料到,今年1月比亚迪全资收购了易安财险。

1900/1/1 0:00:00
雅马哈开发出车内噪音控制系统 实现舒适驾驶

盖世汽车讯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开发控制车外噪音的系统,但其实为车内开发逼真的声音既可以放松又有趣。

1900/1/1 0:00:00
图观车市|1月新能源上险量排行榜及解读

交强险新车上险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新车销量2936万辆,同比下跌614,环比跌5854。

1900/1/1 0:00:00
宝马申请投影仪水坑灯专利 白天也能看清灯光

盖世汽车讯有的汽车用户发现,只有在晚上,才能看清水坑灯的灯光,白天几乎看不见。据外媒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宝马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投射光线的新方法,使人们能够在大多数光线条件下看清图像和信息。

1900/1/1 0:00:00
Targa Telematics整合宝马车辆数据 扩展互联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盖世汽车讯2月14日,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互联移动出行数字平台公司TargaTelematic宣布与宝马(BMW)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扩大其互联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组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