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年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六连冠,中国厂商赢麻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几年来,全球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蓬勃发展。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已从2018年的200万辆上涨至2022年的1,000多万辆,市场份额也从2.5%涨至14%。电动汽车浪潮席卷全球也推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从2017年的59GWh大幅增长至2022年的518GWh,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市占率高达37%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517.9GWh,同比增长71.8%,延续了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增长趋势。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竞赛中,中国电池企业再度创下了优异的成绩,占据了全球60.4%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装机量高达191.6GWh,市占率为37%,连续第六年卫冕冠军;比亚迪更是从2021年的第四名强势闯进前三,装机量和市占率与LG新能源持平。中国二线电池厂商中,中创新航装机量一年内从8GWh增至20GWh,进一步缩小了与三星SDI的装机量差距;国轩高科装机量首次突破10GWh大关;欣旺达成为榜单前十的常客;孚能科技也在年末赶上“末班车”。虽然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未能在年末进入榜单,但也是2022年2月至11月月度榜单的常客,实力也不容小觑。相比之下,日韩电池企业的成绩则稍显逊色。日本松下自2022年初开始就与榜单前三名无缘;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SKOn和三星SDI电池装机量的同比增幅有所放缓,市场份额也较2021年有所下降,被中国二线电池厂商步步追赶。其中仅LG新能源就损失了6.1%的市场份额。对比中日韩电池厂商,从同比增幅来看,除宁德时代外,其余中国电池厂商装机量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0%,而韩国电池厂商的增幅均未超过100%,日本厂商的增幅甚至已不足10%。从市占率来看,2021年,中日韩电池厂商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分别为48.2%、12%和30.2%。短短一年时间,中国电池厂商市场份额增至60.4%,日韩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分别缩减至7.3%和23.7%。中国电池厂商在全球电池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并逐渐形成了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

图片来源:SNEResearch虽然宁德时代连续六年夺得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冠军,但在2020年前也并未形成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电池市场一直在进行洗牌,从最初的“双雄争霸”,到期间的“三足鼎立”,再到如今的“一家独大”。2017年,宁德时代和松下是全球电池市场的“双雄”,虽然宁德时代略占优势,但松下也紧追不舍,市场份额均超过15%,几乎并驾齐驱。“双雄”并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19年,宁德时代和松下并驱争先,双方的市场份额也持续增长至近25%。2019年,LG新能源蓄势待发,突然快速增长,并在2020年与宁德时代和松下几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和松下在这一年似乎增长放缓,市场份额均有所下跌。尤其是2020年市场份额不足20%的松下,自2019年到达顶峰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至2022年期间,随着松下继续走下坡路以及LG新能源的增长放缓,“三足鼎立”之势逐步被宁德时代“一家独大”所取代,曾有机会与宁王一争高下的LG新能源也遭遇了新的危机,正在与比亚迪展开激烈的亚军争夺战。未来,全球电池市场的格局将会持续变化,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企业凭借什么领跑市场?宁德时代连续六年卫冕冠军,并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实力可见一斑。作为特斯拉等主要电动车企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客户数量庞大,并且仍在不断增加。其次,宁德时代还在不断开发新的电池技术,例如钠离子电池和麒麟电池。此外,根据相关研报,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电池产能有望达到1000GWh。借助全球电气化的“东风”,背靠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外加手握订单、新技术和产能以及多年的蓄力发展,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似乎是必然之势,这种趋势很有可能会延续至2023年。LG新能源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以电池业务出身的比亚迪正在全国建设电池生产基地,目前已投建深圳、惠州、青海、西安等20多个生产基地。比亚迪今年电池产能实际产出预计达200GWh,全部投产后将超过600GWh。比亚迪核心产品“刀片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可靠性高等优势,获得主流市场认可,客户队伍也在持续扩大,包括丰田、特斯拉、福特、红旗等国内外企业。比亚迪很有可能在2023年夺取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亚军的称号。中国二线电池厂商的发展也不容小觑,过去一年也在积极融资扩产。例如,欲在五年内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前三的中创新航去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筹资约101亿港元,并计划2025年实现动力电池产能达500GWh的目标。国轩高科于去年7月成功登陆瑞士证券交易所,融资6.85亿美元。背靠最大股东大众汽车集团,国轩高科计划在2025年将电池产能提高两倍以上,达到300GWh。欣旺达也于去年11月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约4.4亿美元,此外还获得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有电池需求的企业的投资。与此同时,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On和三星SDI手握大量高额的积压订单,正在北美、欧洲等地加速产能布局。其中,LG新能源截至2022年12月底的电池积压订单价值高达385万亿韩元,是其2023年预期收入的逾11倍。LG新能源重点布局北美电池产能,计划与通用汽车在美国建设三家电池厂,还计划分别与Stellantis和本田在北美建立电池合资工厂。SKOn也将从母公司SKInnovation和韩国私募基金手中筹集2.8万亿韩元的资金,以扩大电池业务规模。日本电池厂商松下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之一,并且已经与其合作了十多年。虽然松下从早期开始就为特斯拉提供产品,但与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相比,松下规模化的速度比较慢。不过,利润和安全性在松下看来比市场份额更重要。松下也在扩大产能,并希望加强与特斯拉的供应关系。松下正在美国堪萨斯州建设一座新的电池工厂,计划在2025年3月前开始量产,初始年产能约为30GWh,瞄准特斯拉得州工厂以及北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全球电气化大势所趋,并加速发展。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再创新高,达到1360万辆。SNEResearch则预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将从2022年的518GWh增长至约749GWh,再创历史新高。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本田大众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2月乘用车召回15.3万辆,新能源占比超六成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2月,国内共有9家品牌累计发布10起公告,共召回乘用车152618辆,同比增长23083,环比下降5019,依旧延续低位运行。

1900/1/1 0:00:00
丰田/大众/通用为什么干不过黑客,“防火墙”吃干饭的吗?

数据,正成为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以至于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数据已成为一种新型燃料,同锂矿一样具有高开拓价值”。

1900/1/1 0:00:00
中国车出海量飙升,1月上海累计汽车出口破10万辆

上海海关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两大汽车出口码头海通码头、南港码头,今年1月累计出口汽车近11万辆。其中南港码头1月累计验放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43。

1900/1/1 0:00:00
比亚迪“先涨后降”,王朝系列迎来降价潮

近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武汉等地纷纷出现了传出比亚迪王朝系列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北京地区汉EV最高能降22万,秦PlusEV降价幅度在141

1900/1/1 0:00:00
长安官宣与百度文心一言达成合作

2月27日,长安汽车官宣与百度文心一言携手合作,目前,双方的合作细节还没有公布。此前,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在国内疯狂刷圈。

1900/1/1 0:00:00
福特电池供应商称F-150 Lightning起火非常“罕见”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电池供应商表示,导致F150Lightning电动皮卡起火的缺陷并不是动力源设计上的根本缺陷。据悉,2月早些时候,起火事件导致了F150Lightning暂停生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