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21日,2019年第二届全球自动驾驶论坛在武汉举行,主题为“智能驾驶改变未来”。德赛西威技术研究院创新与产品管理部主任章建华发表主旨演讲,内容如下:
张建华德赛西威技术研究院创新与产品管理部部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
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业务发展,包括我们的经验和成就。我们也希望与您讨论和交换意见。
我今天带来的话题是本地汽车电子供应商在智能驾驶浪潮中面临的挑战。我记得去年,我们研究所的黄主任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本地汽车电子供应商在智能驾驶浪潮中的演变的演讲。刚才朱教授也提到,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因此,我们正在积极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成就,也遇到了挑战。
你们中的一些人是德赛西伟的老朋友。德赛西威在该行业已有33年的发展历史。该公司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中德合资企业。2010年,该集团收购了全部外资股份,成为国家品牌企业。我很荣幸能经历这两个时代。在当前的智能驾驶浪潮中,该公司去年提出要踏上第三次创业之旅。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在浪潮中挑战成功,并在创业方面取得成功,我相信我们将取得巨大的飞跃。
首先,让我谈谈产品布局。该公司过去主要专注于导航、仪表、空调控制器等。几年前,德赛西威开始布局智能驾驶的传感器,包括一些软件算法。该公司目前拥有三大业务群,包括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车辆联网。2017年,我们实现了60亿元的收入。在整个收入中,汽车仪表板和导航娱乐系统占大多数,约占70%或80%。我们也在努力让智能驾驶成为下一个收入支柱。
现在让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在2018年取得的一些成就。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园区自动驾驶项目并通过了客户验收,这是一个里程碑,包括传感器融合和控制算法在该项目中的实施。
此外,我们推出了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项目,还实现了国内汽车制造商的量产项目。我相信明年你会看到搭载德赛西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汽车在路上行驶。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一下。我们当时推出这个平台非常顺利,成熟度也很高。在2019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展位上,英伟达将我们的产品放置在其展位上非常显眼的位置,吸引了许多同行和客户的注意,并成为展位上的主要焦点。
此外,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该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发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这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早期从汽车工厂收到的项目是一个疲劳检测系统,这些车辆将于明年年初投入批量生产。此外,我们还获得了新一代自动停车项目,该项目集超声波和图像于一体。今年6月,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登陆当地品牌的汽车。目前,市场上大量生产的超声波自动停车系统在整体可靠性方面存在显著限制,包括其可见性。然而,我们直接集成了这个算法,然后开发了平台,从而产生了一个大规模生产的项目。
这些是去年取得的一些成就。这些成就已经是过去时了。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来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德赛西威实施SMART战略,该战略涉及我们的三大产品线: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在智能驾驶方面,除了传感器和摄像头,我们还包括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和相关算法。
我们可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或单元解决方案的匹配组合,与其他同行合作。随着战略的实施,我们已经明确制定了技术路线图。今天早上,我还听到很多专家说,智能驾驶的普及并没有那么乐观。我们还说,我们的技术在现阶段需要充分准备,并且可以达到量产状态,这可能会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例如停车场或共享交通、物流、采矿等。我们可以为这些服务。我今天早上也提到,还有……
由于技术、法规和道路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真正的私家车在25年内达到L4和L5水平面临着重大挑战。
在智能驾驶领域,它与最初的无线电仪器不同。不仅硬件系统复杂,软件系统也非常复杂,我们不能依靠单一的团队或领域来开发产品。它旨在实现不同领域不同技术方向的团队合作,因此我们也根据不同技术团队的优势,在南京、上海和成都等不同地区建立了研发团队。同时,我们在日本、德国和新加坡也有自己不同的领域或尖端研发,或应用研发。未来我们可能会投资更多的地区,包括办公室、制造基地、研发分公司等。为了加快产品落地,有必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团队,实现更多的跨地区、跨团队协作。这也为德赛西威的本土国际化路线迈出了相对坚定的一步,我们也在坚定不移地执行公司的战略。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智能驾驶的发展。人工智能这个词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经历了起起落落。随着我们硬件能力的提高、大数据数据容量的增加以及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在这一领域,智能驾驶涉及感知、定位、决策和规划,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没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有智能驾驶。
我们的团队拥有大量专家,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物理感知,以及人类状态检测技术,包括雷达目标感知、基于深度学习的可驾驶区域检测以及多传感器和多目标融合。我们都在使用人工智能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研发,以提高研发速度和产品的可靠性。
因此,基于这些,我们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前端装载厂项目。刚刚,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一家传统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德赛西威如何适应变革。我们通过一个项目的例子证明,我们确实成功地实现了一个伟大的转变。以前,每个人的概念都是德赛西威负责仪表导航,但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正在作为智能网联的技术推动者。
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刚刚谈到的项目,它集成了超声波和图像,用于全自动停车。目前,超声波雷达和全自动停车有很多种类型,但我们在环境检测产品、图像处理技术等方面都非常熟练,综合了我们的优势。
自动泊车将是一个相对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涉及一些控制。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基于平台的系列化,实现全自动泊车,可以实现自动泊车和代客泊车。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在与国家政府和客户的一些前沿项目中,我们为他们提供了紧急制动、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解决方案,包括前面提到的代客泊车,形成了不同的平台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智能驾驶涉及的行业领域相当复杂,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需要与车联网和智能座舱紧密结合。整个智能驾驶涵盖了各种生态链,包括地图、算法公司、IT行业、基础设施、共享出行等,形成了一个竞争的时代。这就需要我们与整个行业生态系统进行更多的整合与合作。德赛西威秉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与上下游同行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2018年6月,德赛西威与小鹏汽车签署合作战略,11月也与英伟达达成深度合作。除了与不同行业合作,陈春林董事长提出,我们要勇于走出去,敢于在国际舞台上与同行合作和竞争,与合作伙伴进行一些合作和竞争。经过多年的积累,德赛西威也得到了相关方面的认可和尊重……
智能驾驶领域。今年的CES上,我们去了美国,与新思科技首席执行官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德赛西威是英伟达在中国唯一的汽车电子主要供应商,这为我们在国际合作和竞争舞台上赢得了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关注。这为我们在下一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技术,包括我们的产品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可以探讨我们面临的挑战。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你可能会眼花缭乱。这在中国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当我们与许多海外客商交流时,我们也谈到了中国的交通设施和情况,这与国外非常不同。让我们开个玩笑。如果你把奥迪或宝马L3或L4级的车带到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开的。无论谁进入中国市场,都必须根据中国的当地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谁能解决这些问题,谁就能在中国市场赢得未来。
另一个挑战是我们所说的信任。你怎么能相信自己有一辆可以自己开的车呢。因为我也负责用户体验工作,所以我们谈论信任,以及如何让用户愿意使用你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目前正在为人们购买的汽车使用智能语音控制。尽管一些汽车仍然具有相当智能的语音控制,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仍然存在错误率和错误率。当你意识到为了打电话,你需要说三四次才能准确地帮助你打电话时,你就会对它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当存在这种不信任时,无论产品功能做得多么好,你给用户带来的期望都会大大降低,大大影响他们的使用欲望。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自动驾驶系统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在这种类型的交通事故中,谁来证明是汽车的问题,车主自己的问题,还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环节问题。这不仅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挑战。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仍然是一个新手。与国际巨头相比,我们起步要晚得多。那么,我们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赶上他们,并赶上他们呢?这也要求我们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合作。
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首先,我们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市场,提炼更多场景,创造更多解决方案,并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这些问题,为客户带来更多信任。二是高效的跨团队合作,吸引顶尖团队人才,建立更多可操作的研发基地。另一个是坚定实施SMART战略,小步快跑,务实前行,积极参与行业变革。
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上述几点,我们可以实现高效创新、提供专业价值的愿景,并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首选合作伙伴。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了这么多,谢谢大家!
春节刚刚结束,在接下来的3月份将迎来2019年的第一波新车上市,今天天涯君就为大家盘点,
1900/1/1 0:00:002月2021日,2019全球第二届自动驾驶论坛在武汉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驾驶改变未来”为主题。
1900/1/1 0:00:002月24日,由车视界主办,秒拍、车网传媒协办,一锤定音、车友头条、汽车经济网特别支持的车视界2019年度汽车巅峰盛典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
1900/1/1 0:00:002月2021日,2019全球第二届自动驾驶论坛在武汉举办,本次论坛以“智能驾驶改变未来”为主题。
1900/1/1 0:00:00新京报快讯(记者张洁)新京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已于日前获批增资,注册资本由1529亿元增至7029亿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拜腾宣布,将与pmdtechnologiesag公司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