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奥迪白血病事件持续发酵 当事人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举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据《齐鲁晚报》报道,今年3月15日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奥迪白血病”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4月16日,也就是今年上海车展开幕的第一天,事件当事人方太和和和豆豆赶到车展现场准备起诉奥迪,但被拦下无法进入会场。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也卷入了这起事件。

《齐鲁晚报》还报道称,16日凌晨5点,该报收到奥迪的官方回应——“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合格评定认可服务机构(CNAS)、中国计量协会(CMA)

根据《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车型中甲醛、苯等挥发性物质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当事人:更加相信“深圳模式”

对于奥迪官方的上述回应,事件当事人李女士于4月8日向《财经》网站(博客、微博)出示了一份包含8家机构的“检测机构名单”,并声称她是通过奥迪官方客服电话获得这份名单的。“奥迪客服表示,这8家机构进行的测试都显示车辆没事,但她没有提及深圳市消费者协会2017年公开进行的测试活动。

李女士表示,深圳市消费者协会组织的测试之所以令人信服,是因为“包括车主、消费者协会、媒体记者和热心个人在内的各方都参与了测试过程,所以整个过程非常公平”。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消费者协会于2017年7月开展了检测活动,参考了GB/T27360-2011《乘用车空气评价指南》中的文件。在检测过程中,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和乙苯等六种有害气体进行了专业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最终检测结果显示,共有23辆车检测到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其余5类污染物也在部分车辆上检测到。

经过与德国《汽车室内环境标准》和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比较,在所有23辆测试车辆中,有21辆在车辆停放20分钟的情况下超过了甲醛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用于数据对比的《乘用车空气评价指南》发布于2012年,只是具有“推荐”性质的行业技术标准,而非强制性规定,对车企没有约束力。实名制报告:相关部门已签字

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李女士曾在4月8日告诉《财经》,3月21日,她和其他当事人通过快递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交了一份实名制报告,内容涉及当事人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一汽-大众旗下奥迪品牌车内气味的33人名单,这导致了主人生病。

此外,她还与深圳市消费者协会保持联系,该协会曾在2017年检测到奥迪车型存在空气质量问题,并认为后者当时的检测更可信,检测过程也非常公开透明。李女士还出示了快递收据的照片,表明相关部门已经签收了举报材料。她当时表示,这次提交的报告材料不会结束,她将继续寻找更多有类似经历的患者,并收集信息进行报告。“最新的参与方数量已超过70个。据《齐鲁晚报》报道,目前这一数字已达85人。

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相关部门:已上报事项

4月8日,李女士表示,她和其他一些“奥迪白血病”患者收到了中国消费者协会一名工作人员的电话反馈……

表示他们正在组织相关专家讨论相关事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联系了另一位名叫“豆豆”的患者,并表达了类似的信息,即相关部门已经收到了相应的报告材料,“各部门正在采取行动”。

她还表示,在接听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电话的过程中,她提供了两条建议:第一,在寻找病因时,有必要寻求理学专家,并提供权威专家的联系方式;

其次,我们希望采用类似深圳市消费者协会之前使用的车辆检查方法,并对涉事奥迪车辆进行相关检查。

各方回应:尚未明确声明

对于上述情况,财经网于4月9日上午致电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部门进行核实,但未能找到此前联系过李女士等当事人的工作人员。

随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缺陷产品管理委员会不负责处理“举报”,而是“收集线索,分析判断是否涉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批量问题,主要以技术工作为主”。

工作人员介绍了反映车辆问题的操作流程,并表示一旦经过分析和判断发现安全隐患,将启动召回程序。

关于近期是否收到“奥迪白血病”的相关线索,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线索,但“如果提交的材料是纸质材料,会有专人处理”。李女士和她的团队正在提供“纸质材料”。

深圳市消费者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应“奥迪白血病”相关问题,但证实他们在2017年检测过程中邀请了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至于是哪家第三方组织,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当时不对该项目负责,以及“这是其他同事的责任,我不太清楚具体细节。对于上述情况,《财经》也于4月8日联系了汽车制造商一汽-大众奥迪,以核实他们是否就“奥迪白血病”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联系和沟通”事件。然而,后者迄今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司法途径:诉讼费用难以承受

此外,如果当事人选择司法途径解决,在提供证据方面也将面临重大困难和高昂成本。

李女士是目前唯一一个与汽车制造商一汽-大众奥迪一起进入司法阶段的当事人。根据她提交的一份法庭文件,相关测试项目的评估费用高达8万元,这对她来说就像是一笔巨款,她甚至没有钱聘请律师,而且评估结果不一定对业主有利。曾为了省钱而自行调查取证的李女士表示,法院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甚至没有鉴定设备,还委托第三方出具了鉴定报告。结果显示,她的Q5车内空气质量合格——她对评估结果和整个检测过程提出质疑。评估机构在法庭上承认,它没有检测能力,但无法提供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相关证据。她已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重审。

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当事人:发誓要讨回公道

关于她的诉讼,她透露,一汽-大众奥迪已经委托代理律师找到她的律师,并提出了“回收车辆”的和解条件,但她拒绝了。“奥迪应该也找到了其他病人,确实有人成为了‘叛徒’,并与奥迪达成了和解。我们已经将此人踢出了维权小组。

不过,上述消息尚未得到一汽-大众奥迪方面的证实。

她表示,由于这辆奥迪Q5,她失去了丈夫,负债数百万,已经失去了家人。因此,她将与其他患者一起“完成所有权利保护和法律程序,寻求正义”。对于她目前的核心诉求,她表示想要“事实和真相”,“公平正义,以及真相和实事求是”。

专家:很难直接证明“因果关系”

汽车技术专家万春雷认为,在这起事件中很难证明绝对的因果关系,因为材料中的一些物质必须与疾病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有必要的联系,包括医学和法律上的联系。消费者很难证明这一点。

他还强调,“即使过量的l……

如果检测到els,这种过高的水平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致病后果吗

万春雷认为,这种证明对个人来说太难了,要解决,“要靠行业来推动。

著名维权律师邱宝昌认为,如果车内有害有物质含量过高或超标,肯定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确保生产车辆内部的空气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他说,现在汽车内部的空气质量没有强制性标准。如果车内确实有气味或含量过多,是否一定会导致包括白血病在内的一些疾病?这有很多可能性,可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有些人可能会生病,有些人可能不会生病。如果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鉴定报告并证明因果关系,他们当然可以向制造商索赔,但他也承认,很难直接证明因果关系。

他最后强调,尽管很难确定因果关系,但制造商不能忽视基于此对车辆空气质量的严格管理。

当事人:“奥迪欠我一个道歉”

尽管李女士理解自己诉讼的复杂性,但她表示将“战斗到底”。

她说,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她前后花费了数百万元,一直相信自己能把丈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尽管她最终没有成功,但她“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现在,她没有丈夫,老人生病了,孩子还小,由于诉讼,她无法工作。她认为那辆奥迪车的出现毁了她的生活。

当被问及尽管经历了如此大的变化,她仍坚持的原因时,她说她正在努力向孩子们“解释”。

她最后说:“奥迪应该向我道歉。

结论:

李女士的诉讼非常复杂,但她表示将用尽所有法律程序并保护自己的权利;到目前为止,奥迪还没有公开发表声明,只是通过媒体采访间接表达了一些态度——这场风暴最终会走向何方?没有人知道。

标签:奥迪大众一汽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由于安全气囊隐患 宝马召回36万辆汽车

盖世汽车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获悉,由于安全气囊存在隐患,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及宝马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预计将从2019年8月30日起,

1900/1/1 0:00:00
2019上海车展:哈曼与理想发布战略合作,提供数据驱动的车载体验

2019年4月16日,上海哈曼国际今天宣布与理想达成软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900/1/1 0:00:00
长城多款车型将配备哈曼信息娱乐系统,首款车型WEY VV6亮相2019上海车展

2019年4月16日,上海国际汽车展哈曼国际今天宣布与长城汽车601633深入合作,获得长城汽车下一代智能座舱项目,

1900/1/1 0:00:00
2019上海车展:莱尼展示多款适应于新能源汽车的线束产品

4月16日,全球电线电缆系统领导者德国莱尼集团携新能源汽车线束系列产品亮相上海车展。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1900/1/1 0:00:00
2019上海车展:博泽智能汽车内饰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消费者对车辆内饰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博泽的智能汽车内饰系统可使驾乘者能灵活调节车内空间,动态适应其在自动驾驶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1900/1/1 0:00:00
中消协回应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7日电4月17日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近期的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作出回应,中消协表示,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将聚焦汽车消费问题,推动相关立法完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