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涯君
说到日本车企,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丰田、本田和日产。事实上,鲜为人知的是,三菱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主机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0年,当时丰田章一郎还没有出生。
1917年,日本第一辆量产汽车A型由三菱公司生产,正式标志着日本汽车工业的开始。
1973年,三菱向中国出口中型卡车,日本车企也首次与中国市场产生交集。
正是这样一家百年老店,现在正面临着中国乃至世界前所未有的危机。数据显示,2019年1-5月,三菱在华新车销量5.2万辆,同比下降17.5%;
相反,丰田和本田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在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十年里,日本前三大公司一直在向前跳跃,而三菱在2013年至2016年只迈出了一小步,甚至停滞不前。那么,三菱为什么会衰落呢?
战略调整错失发展机遇
三菱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经验与其当地发展战略的变化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三菱汽车正式脱离三菱重工,成立“三菱自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并试图走出国门,在欧美市场上有所作为。随后,三菱与美国克莱斯勒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允许三菱汽车持有三菱汽车15%的股份。作为回报,三菱可以通过OEM向欧洲和美国出口其克莱斯勒车型。
在克莱斯勒的帮助下,三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短短5年内从73年的年产量50万辆突破到了年产量100万辆。在此期间,三菱还投资了韩国现代汽车和中华汽车,开始了自己在资本市场的布局。
20世纪90年代,凭借三菱EVO、帕杰罗、3000GT和戈兰等畅销车型,三菱迅速成为利润最高的日本汽车公司。即使在本田宗一郎去世后,三菱也几乎成功收购了本田。骄傲的三菱于2000年与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结成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集团。
不幸的是,好时光并不长。2004年前后,三菱汽车在日本不断被曝出质量、安全和油耗造假等问题。日本交通省发现,自1977年以来,三菱汽车故意隐瞒客户对产品问题的6.4万多起投诉,并对21个品种的81万辆问题车保密。到目前为止,三菱汽车在国内和世界各地都遭遇了信任危机,销量急剧下降,市场萎缩。戴姆勒和克莱斯勒持有三菱汽车37%的股份,也拒绝为丑闻缠身的三菱提供7000亿日元的救助计划。狡猾的欧美汽车公司从三菱公司赚了很多钱后,他们决定摆脱这个负担。
对三菱来说,剥离老合作伙伴是致命的,更严重的是,其自身的研发团队几乎被掏空,优秀工程师的流失严重制约了三菱的产品开发计划。万不得已,三菱开始逐步退出中高端汽车市场,曾经引以为傲的性能车也逐渐退出了舞台。代表三菱精神图腾的Lancer EVO和帕杰罗也被甩在了后面。三菱的优势资源逐渐转向SUV、皮卡和电动汽车。
在中国市场,三菱在2003年以14.5万辆的销量夺得日本销量冠军后,由于国际市场的信任危机和自身产品战略的变化,三菱对开发中国市场不再感兴趣。这一时期恰逢国内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十年。三菱缺乏及时更新升级的实力和资本,并投资新车型以跟上时代,但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尽管2013款现代和2016款欧蓝德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信心,但依靠SUV单腿行走的三菱,与丰田和本田相比,已经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缺乏强大的合资企业“队友”
不怕对手像神一样,就怕队友像猪一样。在国际市场上被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坑得水泄不通的三菱,在国内市场已经很久没有强有力的队友辅助了。
第一家加入三菱的公司是湖南长风集团,该集团是猎豹汽车的母公司。源自长风的军事背景和自身对SUV的需求,三菱早期将其帕杰罗V31的技术引入中国,诞生了猎豹SUV。当时……
其坚固耐用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也是军队的装备车。标志性的结实保险杠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但这只不急于进步的猎豹很快就被迅速发展的一汽、上汽和奇瑞甩在了后面,三菱也没有发光多久。
在此期间,由于对方与北汽的关系,仍与戴姆勒处于蜜月期的三菱也为北京吉普的国产三菱SUV提供了可能性。2003年,北京吉普先后生产了三菱帕杰罗和三菱欧蓝德。对于当时习惯吉普车型的国内消费者来说,欧蓝德的设计和价格确实吸引了许多用户。然而,随着戴姆勒的撤资,三菱与北汽的合作也告一段落。
2006年,在中华汽车的影响下,三菱正式投资东南汽车,成立东南三菱,进入中国市场相对稳定的发展期。随后,Lancer、Goran、Yishen、Junge、Fengdi Si等车型投产,其强大的技术储备为三菱在中国的销售带来了短暂的辉煌。然而,与丰田找到的一汽和广汽、本田的合作伙伴东风和广汽相比,三菱的合作伙伴东南仍然略弱。资金实力是一方面,公司的管理、营销体系、生产制造实力以及与政府的关系最终都不如一汽、东风和广汽,这也限制了三菱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突破。
数据显示,东南三菱的销量在2010年达到33315辆的最高水平后开始逐年下降,2011年为31337辆,2012年为23505辆,同比大幅下降25%。截至2017年,其销量仅为2395辆,不到本田和丰田最畅销车型月销量的一小部分。
于是,2012年,三菱选择广汽作为合作伙伴之一,先后投产了重量级SUV劲炫和欧蓝德。然而,此时广汽不仅拥有丰田和本田两大巨头,其自主品牌广汽传祺也是其重点发展的核心,这使得广汽三菱无法得到重视。
没有优势的产品实力和渠道提供商
除了战略失误导致错过了国内发展的黄金十年,缺乏强有力的队友协助之外,三菱在汽车销售方面的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业务也非常令人担忧。
首先,产品更新速度较慢。随着东南三菱的衰落,三菱在中国的轿车阵营基本上失败了,完全依靠广汽三菱的三款SUV和一款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更不用说日本前三大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120款车型,就连“小而美”的马自达也有5款产品。两军对峙,没有士兵可派的三菱没有获胜的机会。其主要车型欧蓝德5月的销量仅为5623辆,同比下降44.2%。前五个月的累计销量仅为3.16万辆。数据显示,在广汽三菱2018年14.4万辆的销量构成中,欧蓝德占比72.3%。然而,如此重要的车型三菱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口碑,销量持续下滑。
其次,发动机技术已经过时。从一开始的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一家以情感为生的黄昏汽车公司,三菱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获得生存机会,放弃了太多,尤其是发动机技术。目前,广汽三菱的主要车型欧蓝德和劲炫仅配备自吸发动机。4J11和4J12已经使用过时的技术十多年了,现在仍在使用。甚至吉普也开始用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取代牧马人。三菱的情绪能走多远。
第三,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三菱产品的质量问题不仅在国外是个案,在中国也很普遍。自2013年以来,三菱一直有不同的……
从核心发动机到车身部件,每年都有大量召回,金轩和欧蓝德等主要车型也未能幸免。不断曝光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三菱本已岌岌可危的声誉。
0
第四,渠道体系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广汽三菱渠道商的数量稳步增加,从2016年的200家增加到2017年的270家,现在又增加到300多家,但结果是有希望的。然而,由于经销商基础差、资金实力弱、管理服务和专业能力亟待提高等历史原因,大多数4S店都是由过去的东南三菱和三菱中国渠道商转型而来。目前,三菱还没有实现“销售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目标,换句话说,它卖不出去商品。
总结
国际化进程中的反复挫折导致三菱在新技术开发方面落后,错过了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十年。此外,其历任合作伙伴的持续失败,在自身设计和产品力提升方面缺乏雄心,渠道薄弱,以及专注于性能研发而忽视汽车最基本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导致了三菱在中国的地位。
2019年,广汽三菱制定了“实现20%以上的增长率”的销售目标,并努力实现到2020年产销30万辆的目标。在天涯君看来,如果三菱能够真正建立一个销售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营销体系,并迅速推出新车型,丰富产品矩阵;同时,它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力,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三菱在中国仍有很大潜力。当然,前提是三菱需要在中国市场快速奔跑,而不是以目前的速度前进。
完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天下。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6月20日,主题为“蜂起云涌巢动未来“的“2019蜂巢易创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发布会”在长城汽车601633哈弗技术中心举办。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当地时间6月20日,雷诺集团、日产汽车以及Waymo已签署一项独家协议,三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讨并开发无人驾驶移动出行服务,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在法国和日本运送乘客及货物。
1900/1/1 0:00:00安全、续航、寿命、价格,这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正面交锋时必须翻越的“四座大山”。而这“四座大山”,都与作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直接相关。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国领先交通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设备制造商之一AGDSystems在6月2日至6日,于荷兰埃因霍恩举行的ITS欧洲大会上展出了几款新产品。
1900/1/1 0:00:00在无人驾驶爆发的前夜,传统主机厂频频牵手科技公司,加速在新赛道上抢跑。很多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将是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元年,尤其是自主品牌的自动驾驶产品,有望从明年开始真正普及。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2019年度北美汽车OEMTier1供应商工作关系指数研究,电子技术给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带来了全新挑战,两者关系日益紧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