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中国程序员节,这对小鹏汽车的智能属性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小鹏汽车将这一天定为“1024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分享日”,并将于即日起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举行线下分享会,解读其在智能技术方面的进展和趋势。
10月24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首份《数字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智能运营报告》,全面解读智能汽车的概念和购买人群的属性,形成基于功能应用的汽车数据报告,展示小鹏的智能能力。
小鹏汽车开发的XPILOT自动驾驶系统具有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它是中国唯一拥有端到端自研技术并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系统。同时,XPILOT的演进路径与其他企业不同。它结合了中国道路场景,具有清晰的量产研发节奏,可以指定量产的交付时间和城市场景的应用时间;目前,小鹏G3具备XPILOT 2.5自动驾驶辅助能力,而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将于2020年在小鹏P7上量产。
小鹏汽车XPILOT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AI视觉解决方案,实现了智能座舱和外部环境感知的功能。它拥有业界首个支持多人脸登录和启动的人脸识别系统,业界首个基于视觉解决方案的疲劳/分心预警系统,业界第一个专注于驾驶员健康的智能驾驶舱,以及业界领先的基于视觉解决方案的外部环境感知。
在小鹏汽车在北美、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全球研发团队的努力下,P7将搭载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其前瞻性的硬件基础和架构可以支持升级到XPILOT 4.0版本。此外,P7在智能网络层面连接了小米NFC技术,实现了移动汽车钥匙功能,推出了IFAA金融安全技术层面的数字钥匙,建立了智能开放生态系统,并初步与阿里巴巴小程序合作。
小鹏汽车“1024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共享日”于10月24日“中国程序员日”正式启动。随着首份《数字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智能运营报告》的发布,将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举行线下分享会,解读小鹏汽车的智能技术进展和趋势。北京火车站分享会与清华大学车辆研究所联合举办。在分享会上,清华大学车辆研究所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致辞,分享了他对智能汽车的看法;
随后,小鹏汽车负责智能网联的副总裁季宇和负责自动驾驶的副总裁吴新洲以简单有趣的方式揭示了智能汽车背后的秘密,展示了小鹏汽车在自主研发、进化路径、,产品技术架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量产、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和智能网联场景应用,并宣布可以支持升级到XPILOT 4.0的智能硬件基础和多种智能功能将首先在小鹏P7上实现,它将于明年第二季度推出。
发布首份《数字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智能运营报告》,验证智能汽车发展趋势
作为智能汽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小鹏汽车认为“智能是汽车转型的核心动力”,软、硬件、网络、运营、服务的结合是支撑智能的基础。首份《数字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智能运营报告》的发布是对小鹏汽车智慧能力的集中展示,该报告全面解读了智能汽车的概念和购买人群的属性,并基于自动驾驶辅助、,人工智能交互和车内应用、车辆OTA升级、数据运营和智能服务。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用户对智能汽车智能化能力的接受程度,也印证了智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独立开发和实施端到端全闭环,打造适合中国路况的自动驾驶进化路线
作为一家“有互联网基因的智能制造企业”,小鹏汽车一直专注于打造真正的智能汽车,并不断深入自动驾驶领域。它希望通过独特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软硬件的全面深度集成,并以端到端的闭环自主研发能力提供适应中国路况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使用全球领先的自研AI视觉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座舱和外部环境感知功能在车内的落地,形成清晰的进化路径,促进功能的不断迭代,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在自主研发方面,小鹏汽车拥有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等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小鹏汽车在车上和云端都建立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了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通过OTA,不断增强用户的自动驾驶能力,不断优化用户的自动驱动方式。能够在产品上实施这一研发成果,展示了小鹏汽车产品架构的差异化。与行业传统ADAS L2架构因独立运营而无法升级的缺点不同,小鹏汽车的产品是中国首批采用自动驾驶架构的量产产品。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有一个中央计算平台,模块更完整,系统具有升级和扩展的能力。它可以升级其数据能力、地图能力,并通过OTA升级和扩展能力。以自动泊车技术为例,目前搭载Xmart OS 1.6版软件的小鹏G3平均泊车时间为30秒,比1.5版效率高出24%。同时,场景覆盖率也从Xmart OS 1.0版本的62%提高到了现在的80%,让用户的汽车越来越好,真正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驾驶习惯。
众所周知,中国的道路条件非常特殊,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和中国式的过马路行为使车辆驾驶效率非常低。这也是许多国外自动驾驶方案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的原因。在研发之初,Xi……
鹏汽车对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道路环境、国内驾驶员的习惯以及复杂的交通环境进行了研究。它有明确的量产研发节奏,能够明确定义量产交付时间和自动驾驶功能在国内城市场景中的落地时间表。目前,小鹏G3在年内具备XPILOT 2.5自动驾驶辅助能力。未来,搭载高速自动驾驶和360度感知系统的XPILOT 3.0将于2020年在小鹏P7上量产。2021,XPILOT 3.5将具备自动换道功能,用于高速自动驾驶和停车场停车。2023年,XPILOT 4.0将为城市路况提供自动驾驶辅助,允许在有限或部分场景下逐步实现全自动驾驶。
全球领先的自研AI视觉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座舱和外部环境感知功能在车内落地
为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使用自动驾驶的驾驶体验,小鹏汽车自主开发了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其AI智能视觉系统将执行感知车内智能座舱和外部环境的功能,与驾驶员、乘客以及内部和外部环境形成闭环互动。目前,小鹏G3拥有业界首个支持多次面部登录和激活的人脸识别系统。截至2019年9月,在所有完成Xmart OS 1.5软件升级的车辆中,超过95%的车辆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登录进行用户识别和个性化车辆配置。同时,小鹏G3还配备了业界首个基于视觉的疲劳/分心警告系统。DMS系统可以通过汽车摄像头实时、连续地监测驾驶员的状态,并在发现分心行为和疲劳状态时提供警告提示,提高驾驶安全性。
此外,小鹏汽车可以通过车内智能摄像头监测驾驶员健康状况,扩展智能座舱功能。在5G时代,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硬件终端,在智能座舱中实现人与车的强关联,形成了端到端的功能扩展,成为“真智能”的外在表现。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汽车的标准装备,这些只有小鹏汽车才能实现的顶级技术成为区分“伪智能”的最佳标准。为了减轻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车辆的自动化水平,业界领先的基于视觉解决方案的外部环境感知能力将在未来继续扩大外部环境感知的范围,例如识别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道路、车外静止物体、实时路况等场景。在识别过程中,将结合实时定位、动态预测等功能,推送最佳路线和相关服务。例如,感知用户前往机场时可以实时调整最佳路线,以及激活自动驾驶辅助时,车辆会询问是否有必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选择飞行座椅和其他服务。
顶级硬件架构,顶级研发团队,多项智能技术将率先在小鹏P7上落地
小鹏汽车的研发团队布局全球,结合北美、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人才,发挥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AI视觉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全球研发人才资源,结合顶级产品硬件架构,将使小米NFC钥匙和IFAA金融安全技术级数字钥匙等多项功能在未来的小鹏P7上率先实现。此外,阿里巴巴小程序生态系统将率先实施小鹏P7智能汽车系统,从车主服务功能开始,逐步扩展到交通、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内容信息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智能汽车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智能出行的新体验。据悉,小鹏汽车“智能汽车应用开发大赛”于10月24日正式落幕,开发者可以围绕智能汽车系统验证自己的创意……
s,进一步推动了小鹏汽车智能开放生态系统的发展。未来,小鹏汽车的开放生态系统将与更多合作伙伴对接,共同构建高质量的客户智能服务体系。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宣布P7搭载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为了支持该系统,小鹏P7拥有两套360°感知环形摄像头系统、业界最高精度的集成定位精度硬件模块、中国首个Xavier芯片量产项目,以及用于中国首个量产项目的新一代高分辨率雷达。前瞻性的硬件架构可以保证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迭代。未来,这个硬件基础可以支持升级到XPILOT 4.0版本。
此次,小鹏汽车的“1024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共享日”北京站活动充满了“干货”分享,不仅展示了小鹏汽车在智能技术方面的差异化和领导力,也体现了小鹏作为“智能汽车”新赛道领军者的开放包容心态。通过此次活动,小鹏汽车分享了其智能优势背后的秘密,这样的小鹏汽车在未来更值得期待。
本文仅代表合作贡献者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有趣有料,轻松解读汽车圈“2019年10月24日9时25分许,大渡河路金沙江路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据悉,当日驾驶员陈某某驾驶一辆白色沪牌小客车从吴中路驶出。
1900/1/1 0:00:00在全球车企向电气化发展的背景下,福特旗下的传统美式跑车Mustang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
1900/1/1 0:00:00瑞风M3是江淮汽车600418股吧旗下的一款MPV车型,在今年成都车展亮相了该车型的加长版。
1900/1/1 0:00:0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的汽车行业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汽车产量下降9,其中新能源车下降24。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在硅芯片上打造了一种基于金刚石的量子传感器,从而能够为低成本、可扩展的量子计算、传感和通信硬件铺平道路。
1900/1/1 0:00:00“目前,虽然中国氢燃料电池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车辆购置和运营成本较高、政策标准不完善、企业作用有待充分发挥等一系列瓶颈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