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王晨,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第一张图片来自依图。通用域名格式。
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其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最近国产化的逐步实施引发了中国各界的讨论,特斯拉的产业链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那么,特斯拉为什么成为行业领导者呢?其产业链如何?我们能从本地化过程中受益吗?下面,我们将分析特斯拉的优势和相关产业链。
特斯拉的优势分析
特斯拉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它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以下优势:
众多技术提升车辆价值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例中,动力电池组的成本比例最高,约为50%。锂电池的主要成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它们在电池成本中的比例各不相同。其中,正极材料约占40%,电解质约占16%,隔膜约占21%,负极材料仅占5%。特斯拉在电池领域拥有技术优势,这使特斯拉能够在确保车辆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与其他汽车公司相比,特斯拉使用的电池个体能量密度更高。其中,Model 3
从以前的18650电池升级到21700电池,与以前相比,单个容量增加了约35%,能量密度增加了约20%,成本也降低了。此外,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也是特斯拉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BMS是一种保护动力电池安全使用的控制系统。通过不断监测电池状态,有效排除故障单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保障,实现性能与续航的良好平衡。特斯拉还采用液冷热管理系统,确保电池在最高效率和最佳状态下运行,从而在不影响电池组放电容量的情况下延长电池寿命。
除了电池,特斯拉还拥有许多来自同行的其他领先技术。例如,人机交互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在用户体验方面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同行。
产品线不断丰富,产销量居世界前列
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产量约为10.5万辆,同比增长21%;
全球交付11.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3%,产量和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特斯拉在2019年全年交付了近3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0%,超出了市场预期。该公司预计,2020年交付量将超过50万辆。
特斯拉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该公司目前的车型包括Model 3、Model S、Model X等,未来还会增加车型
Y.电动卡车Semis和其他产品。Model S/X定位于高端轿跑车/SUV,Model 3/Y定位于中高端轿车/SUV
不同的产品定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产品销量。2019年,Model 3的销量超过3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其他电动车型。
强大的营销模式和品牌服务
特斯拉的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利用软件+OTA为用户提供整个汽车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在节约渠道运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此外,根据2018品牌
根据Z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榜单,特斯拉的品牌价值已接近数百亿美元,品牌效应显著。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如果苹果推动了一个产业链的发展,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特斯拉将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繁荣。新能源汽车上游涉及锂矿、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中游包括电池、电子控制、电路系统等,下游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充电站。
从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特斯拉的产业链远超苹果,从而惠及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
特斯拉的产业链中有众多供应商,包括动力总成、车身、中控系统、内外饰、充电、电动驱动系统、底盘等配件,涉及的直接和间接供应商超过100家。
2019年底,特斯拉推出了一款车型
交付仪式上表示,目前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为30%,到2020年年中达到80%,年底可实现国产化。如果特斯拉在年底前实现国产化,那么国内产业链将受益更多。那么,在这么多供应商中,哪些供应商受益更多呢?哪些产业链更关键,更值得我们关注?
从特斯拉的成本构成来看,锂电池占39%,电池管理系统占17%,其他占44%。因此,锂电池占比最高自然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板块之一。
锂电池是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与普通电池相比,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颗粒更细,能量密度更高,输出电压更高,循环寿命更长。
中国锂电池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市场集中度高。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过1GWh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国轩高科(002074,股巴)、比亚迪和亿纬锂能(300014,股吧。上述四家企业的总出货量占比均超过90%。
锂电池行业格局相对稳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具有全球竞争力。据高工锂电池统计,2019年1月至12月初,锂电池产业链并购仅20起,涉及总金额277亿元,数量和金额均较此前有所下降。
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大,产能和有效产能均居世界前列。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国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总产能……
该地区已经覆盖了世界的50%以上。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率先受益于特斯拉的国产化进程。宁德时代目前主要支持国内车企,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它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定位在特斯拉和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中。目前海外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渗透率约为1.8%,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产量和销量最大、具有高度确定性的公司。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是对其产品和技术优势的认可。
除了宁德时代,LG化学也是特斯拉供应链的一部分,这将使LG化学产业链受益。作为LG电池的上游原材料,锂、钴、铜箔等行业也将成为特斯拉的潜在供应商。
除了锂电池板块,充电桩板块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领域之一,充电站等充电设备的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充电里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充电站等设备的建设也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目前,特斯拉大约一半的直接供应商是充电设备和运营公司。由此可见,充电设备在特斯拉的产业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9年,特斯拉共开设了112个增压站和874个充电站。目前,特斯拉的充电站覆盖了中国100多个城市,拥有2000多个增压站和目的地充电站。预计到2020年,特斯拉将在大陆地区增加4000多个超级充电站。随着特斯拉产业链国产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充电设备运营商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延迟复工对特斯拉的影响
近期,市场更加关注延迟复工对企业的影响。如前所述,特斯拉漫长的产业链可以为更多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弊端。
产业链越长,延迟复工的影响就越深。零部件缺失可能导致产品供应短缺。尽管特斯拉在2月10日宣布复工,但整个产业链能否达到预期产能还有待观察。此外,疫情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阻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短期来看,供应和需求都出现了收缩。
从长远来看,供应商产能将逐步恢复,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预计将刺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一方面,疫情只会延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为私家车提供独立空间更方便、更安全,这也会刺激一些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向供给驱动。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预计将给国内新能源汽车供应和驱动需求带来质的变化,成为特斯拉及其产业链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新型冠状病来势汹汹,对中国境内的企业而言,首要关注的就是员工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900/1/1 0:00:00双车战略在今天已经不稀奇了,如今除了这种战略的“始作俑者”大众汽车外,丰田也非常积极,其在紧凑级轿车市场布局了卡罗拉与雷凌两款车,在小型SUV市场布局CHR和奕泽,
1900/1/1 0:00:00车身的侧面线条和普通版车型看上去应该变化不大,效果图中采用了大尺寸的轮圈,但预计量产后会是高配或顶配专属。车尾同样采用了“L”造型的尾灯,与车头形成了呼应。
1900/1/1 0:00:00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攻坚期。
1900/1/1 0:00:00雪佛兰在新能源产品方面一直没有特别亮眼的产品,尤其是纯电动车型,一直是雪佛兰的空白区域。
1900/1/1 0:00:00一场绝大多数公共交通停摆的全国封城行动,加上众多长途奔袭、外地求援的故事,想必让不少人开始思考添置私家车的重要性了。恰逢此时,关于电动车的舆论鼓吹又开始崛起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