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长安逸动PLUS安全碰撞试验在重庆长安汽车(000625,Guba)安全碰撞实验室成功进行。自第一代车型推出以来,逸动系列已经积累了近100万的用户信任。作为逸动系列的最新产品,逸动PLUS集成了长安汽车最新的汽车制造技术和工艺,包括业界领先的安全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碰撞结构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在本次实验中,逸动PLUS在传统正面碰撞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严格的“四门拆卸”碰撞后方法,以验证逸动PLUS在没有车门支撑的情况下车身有多“硬朗”,也更直观地展示其内部状况。
长安逸动PLUS的前部100%重叠刚性护栏碰撞试验显示,在经历正面碰撞后,纵梁的前部防撞梁和前部能量吸收箱塌陷并吸收能量,而纵梁的后部弯曲以尽可能吸收碰撞能量。同时,逸动PLUS的A柱、B柱和门槛没有明显变形,车内乘客的Lebensraum完好无损。此外,逸动PLUS的前安全气囊正常弹出,进一步保护了车内乘客的“安全”。
事实上,在2012年第一代长安逸动C-NCAP碰撞测试中,第一代长安易动在2012年上市后以52.9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中国新五星安全第一碰撞”。经过多年的发展,逸动PLUS在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继承了前代车型的优秀传统,并集成了最新的安全技术——高强度车身
逸动PLUS采用高强度吸能车身结构,关键客室区域采用1500MPa超高强度钢板,每平方厘米可承受超过15吨的压力。高强度钢在汽车中的使用占65%。这些高强度钢材可以在各种碰撞场景中形成超高强度闭环结构,尽可能保护车内乘客的Lebensraum-顶盖激光焊接工艺
在制造工艺方面,亿动PLUS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的钎焊强度是普通点焊的3.6倍。每25毫米可承受550-600公斤,抗压能力更强,车体笼式结构稳定性提高。从顶盖到侧壁的过渡流畅,没有传统焊接技术固有的水流凹槽,从而降低了逸动PLUS的风噪和油耗——除了出色的车身结构安全性能外,逸动PLUS还配备了尖端的主动安全配置和驾驶辅助功能,这可以使安全事故的概率最小化。例如,PAB警告辅助制动系统:
它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前方的潜在危险,并对预警进行智能分级。警报最早可提前1.4秒发出,提供安全车距离提醒、前方碰撞警报以及必要时的主动制动。走走停停全速自适应巡航控制:
该系统可自动跟随前车停车和启动,从静止状态激活,智能加速和减速,工作速度范围可从0到150km/h,巡航设定速度范围为30到150km/h。在减少驾驶员疲劳的同时,它还提高了巡航过程中的驾驶安全性。360°全景行车记录仪:
在行驶过程中,360度无死角实时监测车辆周围情况,清晰识别盲点,防止碰撞。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c=“/eimg/jndp/ig/20230310004209209474/1.jpg”/>0
长安逸动PLUS采用了国际优质供应商提供的主动安全系统,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HHC坡道起步辅助功能,大大提高了逸动PLUS的控制和稳定性能。总结:从第一代长安逸动到实现“五星安全”和逸动PLUS的综合安全技术,长安汽车在汽车安全发展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以逸动PLUS为代表的长安汽车,从车身超高强度钢、激光焊接技术,到主动安全配置和驾驶辅助技术,都在不断探索车辆安全的新高度。正是由于长安汽车对造车技术的不断追求和投入,逸动PLUS自上市以来已突破月销万辆的门槛,成为众多用户信赖的首选车型。
近年来,MPV市场相比之前可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作俑者当然就是埃尔法。
1900/1/1 0:00:00前两年,因为车型更新速度太慢,长安福特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销量大幅度下滑。但经过阵痛期过后,再看看这两年的长安福特,推新车的速度明显加快,甚至快赶上了自主品牌。
1900/1/1 0:00:00不知不觉,一股小型化的浪潮在新能源汽车中“传染”开来,长安奔奔EStar、零跑T03、上汽荣威科莱威CLEVER、吉利枫叶30X在曾经的电动微型车王者知豆倒下之后,
1900/1/1 0:00:00ARCFOXT车身采用了多材料混合的“上钢下铝”创新概念,高强钢围成的笼式框架结构提升了车身安全性能。铝合金副车架和复合材料悬置支架,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提升了整车性能。
1900/1/1 0:00:00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很多新车都推迟了发布,而且部分车型还出现了一再推迟的情况。
1900/1/1 0:00:00这段时间来,比亚迪汉EV几乎刷爆了汽车圈。尤其是它所搭载的刀片电池、605公里超长续航以及最快39S的零百加速能力,让行业巨头特斯拉也为之一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