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真的不行吗?
这可能是过去长期熟悉江淮的许多消费者或业内人士对江淮的统一认识。甚至有媒体认为,江淮汽车(600418,股吧)董事长安进应该为江淮的下跌负责。
但最近的江淮潮流让大多数人感到惊讶。
2019年11月,江淮嘉悦A5正式上市;2020年4月,嘉悦X7首次亮相;5月,高能纯电动轿跑车江淮iC5上市。
尽管嘉悦A5目前的销量仍徘徊在四五千台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利基市场是轿车市场,而轿车市场对国产品牌来说一直很弱。而且嘉悦A5自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疫情的打击,从销售趋势来看,它完全有希望取得新的突破。
毫无疑问,江淮汽车正在迎来新的生命。
01
短暂的辉煌
回顾16年前的2004年,在商用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江淮汽车已经意识到了乘用车的未来前景。当时,江淮汽车的负责人左延安带领江淮汽车进入了零基础乘用车市场,与公众舆论背道而驰。在接下来的十年发展中,江淮拥有瑞风MPV和瑞风S3两款出色的车型,这两款车型都曾短暂带领江淮走向辉煌。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汽车市场上,MPV仍然是一种罕见的车型,只有不超过5款车型是用户友好的,并且大多专注于商业用途。随着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江淮意识到了这个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现代汽车的帮助下,江淮迅速推出了瑞风MPV,该车因其实用性和舒适性的特点而迅速脱颖而出。2004年,该公司在细分市场的销售额排名第二;
2005年,瑞风MPV全力以赴,夺得MPV行业首个销量冠军,成为当时众多明星演员的“保姆车”。
瑞风MPV的繁荣极大地刺激了中国MPV市场的发展。接下来,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欧尚等开始向这一领域发起进攻。多年的热销使江淮汽车的发展陷入瘫痪。不仅产品升级缓慢,产品力的提升还停留在修复和修复的状态。质量差,缺乏全面的布局。然而,在几年的时间里,瑞风MPV已经跌至低谷。
2014年,小型SUV刚刚出现,性价比高的国产SUV屈指可数。犀利的江淮再次瞄准了这个新兴市场,推出了瑞风S3。起初,和大多数国产品牌一样,江淮也专注于推广性价比高、空间大的四五线城市。恰逢市场红利,瑞风S3一上市就火了。
不幸的是,当长安和吉利开始推广精品小型SUV以迎合消费者升级时,江淮仍然注重成本效益。于是,趋势逐渐过去,两年内被三代取代的S3的月销量从26439辆下降到1466辆,只用了8个月。
回顾江淮过去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瑞风MPV还是瑞风S3,我们都可以看到,江淮对市场有着卓越的眼光和远见,总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然而,每次它“以王者的身份出现,终极青铜”,为什么?
一方面,深耕商用车领域的江淮一直保持着商用车的商业惯性和做乘用车的思维模式。其产品的起点、定位和操作都有很大不同。例如,大多数商用车都是基于成本效益,但乘用车需要更多地考虑车主的使用场景,质量、性能、设计、舒适性等都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对于江淮来说,它的辉煌只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它并没有建立一个强大、完整、健康的汽车制造体系。因此,当潮流消退,新势力出现时,江淮面临着各种危机。其脆弱的产品质量无法与后来的吉利、长安和长城竞争,自然被消费者抛弃。
另一方面,江淮汽车一直缺乏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支持。地处合肥一隅的江淮不同于一汽、东风等国有企业,它们有着明显的政策偏好。它也不同于广汽、上汽等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国有企业。从一开始,江淮制造的乘用车和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没有什么不同,自给自足,自主研发。然而,江淮无法与吉利竞争收购沃尔沃并押注未来。它受制于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必须考虑风险回报,这可能是当地国有企业的悲哀。
尽管江淮和现代在早期阶段进行了一些技术交流,但仅限于重型卡车和MPV。在乘用车领域,没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级车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体系,这是江淮逆流而上不断挣扎、逐渐衰落的关键。
2016年,江淮汽车的销量达到了64.33万辆的峰值,随后迅速遭遇滑铁卢。销量一降再降,分别只有51.09万辆、46.24万辆和42.12万辆。在该集团的帮助下建立的乘用车业务引领了主要子市场的下滑;随后,利润大幅下滑,2018年江淮亏损超过7亿元。
02
转折点已经到来
2018年11月,全新江淮SUV瑞风S4上市时,有媒体评论称,“告别三天后,我们应该会留下深刻印象。
的确,瑞风S4与之前“低价低质”的江淮SUV标签不同。与S3相比,其时尚的设计在外观上有了质的飞跃;
在德国专家的调教下,S4的驾驶品质不输宾悦、CS35PLUS等主流产品;
重点是智能应用,江淮汽车后来居上,在操作流畅性、反应速度和娱乐应用方面超越了同行。
2019年11月,嘉悦A5的上市对江淮来说更是惊艳。除了令人惊叹的外观设计外,最关键的方面是质量。在江淮大众的联合生产下,嘉悦A5在用料、生产工艺、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实现了超越同级自主甚至合资车型。
一个全新的、向上的、高质量的江淮地区正在慢慢到来,这得益于以安进为首的江淮体系模式的调整和对外合作的发展。
2018年,江淮NIO工厂建成投产,当时的声音是一致的:江淮将成为NIO的代工工厂。但在安进董事长看来,“与蔚来汽车的全面合作将有助于推动江淮汽车的技术进步和品牌提升,推动江淮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的实现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江淮蔚来共建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是江淮汽车首个轻量化车身制造基地。采用“互联网++智能制造”模式,拥有国内首条自主品牌全铝车身生产线。同时,工厂生产自动化率高达98%,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除了NIO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外,这种新的、面向未来的生产模式对生产管理能力较弱的江淮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其次,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领导者,蔚来科技的管理理念、营销模式以及对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积累也对江淮等传统车企产生了影响。事实上,从2017年江淮在智能领域的零基础,到2018年智能监控系统的推出,不难看出江淮的快速发展。
同年,江淮汽车启动了与大众汽车的合作项目。从2018年2月开始,江淮各制造厂开始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由50名不同系统和领域的审计专家组成的团队,并严格按照德国标准进行质量审计。
与以往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不同,大众管理系统的引入降低了江淮的管理精度。过去,管理是按照每年12个月的标准进行的,但现在是按照每年52周的标准进行,工作细化到每周一次,从而减少了工作错误,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最直观的反馈。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江淮用左手和右手拥抱智能,旨在为大众打造高品质的产品。通过合资企业,它培养了自主性,弥补了过去十年中落后的课程。在性能和质量上逐渐超越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也取得了领先地位。来自3.0时代的瑞风S4以及全新嘉悦A5和X7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总结
回顾江淮的历史,从军用卡车、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到轻型卡车和乘用车的生产,再到商业转移和新能源,再到与大众和NIO的合资企业,没有一家车企有像江淮这样丰富的历史。正是精力的分散、战略的摇摆,以及过去对质量控制的忽视,让江淮一路跌宕起伏,有亮点也有衰落。
如今,从Marchionne到李书福,有人断言,未来全球和中国汽车市场将只剩下个位数的汽车公司。失去了先发优势的江淮能否成为为数不多的落后者之一,对江淮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江淮汽车已经看到了核心问题……
雨水的稳定发展并找到了解决方案。一个浴火重生的江淮正在迅速崛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天下。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跨界造车”这一个话题总能够引起消费者的热议,从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频频“触电”汽车,到恒大等房地产企业以雄厚的资本入局等,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汽车业似乎成为了各业追逐的新风口,现实也很残酷,
1900/1/1 0:00:00这是一款特点鲜明的车,也是一款特立独行的车。4月8日,在一场标新立异的线上直播中,凯迪拉克CT4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国家工信部官网获取了一组海马7X量产版车型的申报图。从外观上来看,量产版车型的整体设计与之前亮相的展车基本保持一致。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国家工信部获得了长安锐程CC15T车型申报图。与现款车型相比,新车最大的变化是搭载了蓝鲸系列高功率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2kW,动力较现款车型有大幅提升。
1900/1/1 0:00:00此前纽约国际车展官方组织宣布,原定于4月10日举办的纽约国际车展将延期至8月28日。
1900/1/1 0:00:00F150是福特最畅销的皮卡车型,目前正处于中期改款阶段。日前,网通社从海外媒体获悉,福特新款F150将于6月15日小范围亮相,随后会在6月19日面向公众首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