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像开车一样,跑得快、跑得长决定了增长的弹性和长期回报的确定性。
随着NIO、理想(LI.US)和小鹏已经或即将进入资本市场,曾经让王兴和沈晖下注的“谁是造车新势力前三”的问题有了阶段性的答案。
在这三家车企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后,它们的内部排名也有了可测量的基础。总体而言:
NIO的交付和收入规模仍然遥遥领先;
理想后来者主导市场,依靠理想ONE独特的编程技术路线抢占市场,超越小鹏;
小鹏在上半年略微落后,但在下半年有机会依靠差异化的轿车车型P7实现卷土重来。
新车赛道的竞争依然紧张激烈,但让市场感到欣慰的是,昔日的“碎金怪兽”正逐渐走出疯狂烧钱的阶段,自我造血能力开始显现。
自造车新势力诞生以来,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成立时间相似、创始人背景相似的造车新公司一起受到追捧,一度遭到质疑。他们曾经聚在一起“回忆变革”,现在他们将受到同一资本市场的考验。
由于三家公司不同的汽车制造理念和风格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产品特征和受众,因此一直存在着关于哪一家更好或更差的争论。为了客观评估三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必要从同期业绩数据的比较中寻找线索。
01.蔚来营收规模优势明显,小鹏被理想的后来者成功超越
根据三大新车制造商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NIO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50.91亿元,在三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远高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自2019年12月交付以来,销售业绩稳定,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52亿元;
相反,小鹏汽车虽然在2018年成功交付了NIO之后的整车,但在2020年上半年,其营收规模仅为10.03亿元,仅为NIO汽车的1/5左右,也被后来的理想汽车成功超越。
具体来看,就每家公司而言,NIO汽车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91亿元,同比增长62.1%,主要得益于NIO汽车整车交付量的稳步增长。
2020年已经是NIO汽车实现整车量产的第三年。同时,该公司目前有两款车型在售,分别是ES8和ES6。EC6车型也于今年上半年发布,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始交付。公司整车交付相对顺利,交付能力也进入爬坡期,收入快速增长。
理想汽车虽然发挥了后来者的作用,但由于前期产品定位的变化,其发展步伐相对较慢,但今年以来势头强劲。
尽管理想汽车是三大新车制造商中最新交付量产车的公司,但理想ONE车型自推出以来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认可。自去年12月交付以来,每个季度的收入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9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28.6%,上半年公司累计整车交付量也超过1万辆。
理想ONE之所以在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很大程度上与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的能量输出模式有关。所谓增程动力系统,就是在普通纯电动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增程器,在馈电条件下燃烧汽油给电池充电。
由于目前纯电动汽车电池储能和充电技术的瓶颈,以及国内城市公共充电站分布密度不均,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汽车时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里程焦虑”。由于其特殊的机械结构,理想ONE可以同时使用电动和燃油进行续航,因此不存在“里程焦虑”的问题,这也是其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尽管公司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很可能只有理想ONE量产车在售,但基于理想汽车本身的技术路线和当前的整体外部环境,理想汽车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销售势头。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的表现略显疲软。
小鹏汽车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03亿元,不仅在销售收入上落后于其他两家竞争公司,而且与自身相比也出现了同比下降,降幅达18.6%。根据小鹏汽车的招股书,公司之所以在2019年上半年出现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2019年第一季度交付的许多车辆都是2018年积累的订单,导致2019年第一季收入更高;
同时,由于今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整车交付速度下降,导致上半年收入下降。
然而,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种营收增长乏力的状态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因为小鹏汽车推出的P7车型,目标是特斯拉model 3车型,于今年5月开始交付,而P7车型是目前新汽车巨头中唯一一款量产的轿车车型。
P7车型在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竞争方面比原G3车型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可以预期的是,拥有两款量产车型的小鹏汽车将有机会在下半年的竞争中扫除上半年的“阴霾”。
02 NIO的交付量遥遥领先
小鹏在上半年落后于理想,但仍有机会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收入水平往往与整车交付数量呈正相关,这一规律对三家新车制造商来说也不例外。
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在ES8和ES6两款在售车型的共同努力下,在汽车交付量上遥遥领先于其他两家新车制造商,达到14169辆,远高于理想汽车的9500辆和小鹏汽车的5499辆。
与去年同期相比,尽管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但工厂关闭,车辆无法线下交付。然而,在第二季度复工复产后,NIO的汽车交付量实现了爆炸式增长。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总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9%,而仅第二季度就实现了同比增长191%,交付量为10331辆。
进入7月,NIO延续了强劲的交车势头,7月单月交付3533辆,同比增长322.1%;
根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预计整个第三季度的整车交付量将在11000-11500辆之间,同比增长129.2%-139.6%。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NIO的第三款量产车型,以及新车巨头中的第一款轿跑SUV车型EC6已于今年7月成功发布,其量产车也将于9月交付。EC6的交付也将使NIO能够带领其竞争对手实现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并满足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来,轿跑SUV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无论是宝马的燃油动力X6、X4,还是梅赛德斯-奔驰的GLE、GLC轿跑车车型,其年度销量数据都远低于其常规车型,同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给EC6的销售前景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如果与最初的交付表现相比,理想ONE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新车制造领域表现最好的产品。
自去年12月正式交付以来,理想汽车的交付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除去今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的影响,Ideal ONE在第二季度平均每月交付超过2200辆。截至7月,该公司每月交付2516辆,与蔚来的3533辆相差约1000辆。
与NIO和理想最初追求中高端路线不同,小鹏最早的紧凑型SUV G3车型专注于实用的中低端路线。其2020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为14.68万至19.08万元,不到NIO ES6和EC6的一半。
尽管与NIO和理想相比,小鹏汽车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但就最终销量而言,价格优势并不能直接带来销量优势。小鹏G3车型在2019年全年交付了12728辆,远低于NIO的20565辆。
2020年,随着理想汽车的成功量产交付,小鹏G3车型在产品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放大。与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在2020年上半年大踏步不同,小鹏汽车在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实际上大幅下降。该公司今年上半年仅交付了5499辆整车,同比下降23.3%,几乎是理想汽车交付量的一半,也是NIO汽车交付数量的三分之一。
对小鹏汽车来说,好消息是,其最新量产轿车车型小鹏P7在5月开始交付后,7月的交付量已攀升至1641辆,小鹏汽车7月的整体交付量也达到2451辆,与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基本持平。可以预见,下半年两家公司在车辆交付数量方面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3.NIO和理想成本控制和限制毛利已转换为常规
小鹏的毛利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2020年上半年,国内新车制造业最大的利好消息是,头部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头部企业,理想和蔚来实现了正毛利;
尽管小鹏汽车上半年的毛利率仍为-3.6%,但与2018年和2019年的-24.3%和-24%相比,已经实现了大幅增长,毛利率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新车制造商过去“亏本卖一辆车”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顶级玩家已经进入下一阶段,等待规模效应继续放大,直到足以摊薄所有运营费用。
在毛利控制方面,作为业内知名的“吝啬鬼”,理想汽车在毛利水平上表现出色。自量产车交付以来,该公司的毛利润一直处于正水平,并在今年前两季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8%和13.3%,这也反映出成本压缩的规模效应可以继续体现在车辆交付量增加的情况下。
当然,与NIO和小鹏的纯电动系统相比,理想ONE车型的增程动力总成在整体制造成本上仍具有一定优势。增程电动汽车“小电池+燃料发动机+驱动电机”的完整驱动系统与纯电动汽车“一个大电池+双变频器+双驱动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相比,成本更低,使理想汽车自交付以来实现了正毛利。
尽管如此,尽管大规模销售,毛利率仍在持续提高,这仍然反映了理想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实力。
0
对于一向以豪放风格著称的NIO汽车来说,今年第二季度成功实现了正毛利,远超市场预期。李斌的“夸夸其谈的海口”在上一季度也能够超标。
本季度,蔚来汽车的综合毛利率为8.4%,而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的综合毛利润率分别为-33.4%和-12.2%;
该公司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9.7%的历史新高,而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别为-24.1%和-7.4%。
公司第二季度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出色表现也导致NIO汽车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达到2.9%,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下半年,随着EC6车型的逐步交付以及ES6和ES8车型的不断增加,公司将有更大的成本优化空间。
1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尽管上半年其综合毛利率保持在-3.6%,并没有像蔚来那样成功转正,但公司的净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6个百分点,毛利率增幅甚至超过蔚来。因此,随着小鹏汽车新车型的上市和产品力的提升,销量提升后,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2
整体盈利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们自身的造血能力已经开始显现
尽管NIO汽车和理想汽车在上半年都交付了出色的销售数据,公司的汽车销售毛利润已经转正,但要实现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半年,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家新车制造公司分别亏损28.69亿元、1.52亿元和7.96亿元。除了理想依靠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优势外,损失相对较小。蔚来和小鹏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代表,仍然遭受了重大损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前几年相比,每家公司的亏损幅度都大幅增加。
3
NIO汽车作为传统的“砸金怪兽”,今年上半年的亏损率已收窄至-56.3%,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高达-18.2%。2019年全年的亏损率也为-144.4%,表明该公司的亏损大幅收窄。
4
在亏损收窄的同时,蔚来汽车也在今年二季度实现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历史上首次转正,这也标志着蔚来汽车实现了正向的自我造血能力,单纯依靠“融资求生存”的时代也结束了。
5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本着“一扣到底”的精神,该公司在利润端也是几家新车制造商中最接近实现盈利的。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净亏损分别只有7710万元和7520万元,距离利润端转正只有一步之遥。与NIO一样,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转正,达到4.52亿元。
6
与NIO和理想相比,尽管小鹏汽车的亏损幅度明显缩小,但其自身的造血能力仍然不足。
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经营活动净流出12.13亿元,高于净亏损规模,表明小鹏汽车仍处于烧钱状态。
然而,考虑到公司在5月份交付了新车型,生产、研发、渠道、销售等方面的整体费用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
7
在资金储备方面,受国家和各地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影响,今年上半年新车行业的融资情况与去年大不相同。三大新车制造商也采取了行动……
完成巨额融资。
上半年与蔚来汽车和合肥政府相关的融资已逐步落实。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现金储备112亿元,短期内不存在现金流风险。理想汽车于7月底成功完成美股IPO,成功融资超过11亿美元。此外,该公司在6月底完成了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使公司的财政储备同样强大。
就连经营状况暂时落后的小鹏汽车最近也宣布完成近8亿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3亿美元来自卡塔尔主权基金,5亿美元来自Aspex、Coat、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除了公司未来IPO完成后将获得的融资外,小鹏汽车也没有短期资金压力。
今年,无论是政策、市场还是资本环境,新能源汽车都有一定的优势。新造车三巨头利用这一局面,在自身盈利和外部融资方面进入了新的发展节点。
但挑战仍在继续。
自8月11日特斯拉宣布分拆以来,其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超过3400亿美元。特斯拉的高口碑,一方面重新点燃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但也一再挤压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Lebensraum。正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所说,与特斯拉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已经赢了,没有改变任何结果
此外,魏玛从未放弃对新建的TOP 3发起冲击。据公开报道,威马也已启动IPO程序,最快将于年底登陆科创板,有可能成为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对于蔚来、理想、小鹏来说,无论是内部排名还是外部竞争,他们仍将面临一场持久战。
8
9
0
1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作室。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2020年7月,在车市回暖和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助力下,时隔一年之后,比亚迪重返深圳市单一品牌销量冠军,个人上险量达2108台,是深圳汽车市场7月唯一上险量突破2000台的车企。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外媒获得了一组保时捷911Targa4GTS车型的路试谍照。新车的外观造型比普通版Targa更加运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与印度总理莫迪的愿景保持一致,移动出行技术初创公司EVage推出了印度首个国产“外骨骼结构”,可为SUV、面包车、送货车和卡车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1900/1/1 0:00:00“三化战略”已具备全国落地推广的能力和条件。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日本政府有意“撮合”日本第二大、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与本田汽车合并。8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
1900/1/1 0:00:00“时代变了”是诸多参加“2020中国汽车论坛”汽车厂商的一致感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