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迪达·楚星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由《老虎嗅觉商业集团》作者李玲制作。毫不奇怪,国内共享出行行业的第一股即将诞生。与行业巨头滴滴和有车企背景的叫车平台相比,滴滴的知名度并不高,业务主要集中在叫车和叫车上。但在这个行业普遍不盈利的州,嘀嗒依靠这两项业务成功盈利。
嘀嗒招股书披露,2019年和截至2020年上半年的六个月,嘀嗒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利润率分别为29.7%和48.6%,表明利润整体增长。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为110亿元,其中顺风车业务占比近80%,为85亿元。根据嘀嗒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嘀嗒已实现连续15个月盈利。顺风车作为嘀嗒的摇钱树业务,其贡献可想而知。嘀嗒的高流动性建立在轻资产模式之上,这使得平台能够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运营,但也降低了嘀嗒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使其在后续的规模扩张和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次香港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用户群,加强营销和广告推广。可以理解的是,在目前巨头包围的竞争环境下,嘀嗒正试图通过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因此,上市后二级市场的反馈将直接影响嘀嗒后续的发展步伐。嘀嗒的轻资产货币化业务相对简单,其核心业务是叫车。网约车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一些广告和其他服务收入。嘀嗒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撮合业务,目前主要向为叫车交易提供便利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另一项业务,网约车,自2019年8月以来一直在试点城市实施货币化措施,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嘀嗒的服务费是基于位置和距离的分级费用,每次旅行都有特定的上限。2017年、2018年、2019年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嘀嗒的平均服务率分别为3.7%、4.1%、6.3%和8.3%。嘀嗒的服务费一直在增加,根据财务报告,该业务覆盖的其他城市将收取服务费,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提高。招股说明书的重点是顺风车业务数据。嘀嗒是中国最早从事顺风车服务的旅行服务提供商之一。截至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已覆盖全国366个城市,注册车主约1920万,认证车主约980万。
嘀嗒的累计乘客人数为3670万。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其顺风车交易总额分别为7亿元、19亿元和85亿元,两年同比增长171.4%和347.4%。同期,嘀嗒顺风车的顺风车订单量分别为2360万、4820万和1.79亿,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04.2%和270.5%。具体来看,嘀嗒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月均订单分别为197万单、402万单和1492万单,日均订单分别为6.5万单、13万单和49万单。嘀嗒顺风车在2018年开始快速增长,并在2019年达到订单增长的峰值,订单翻了一番多,突破了1亿大关,接近2亿。财务报告解释了这种增长的原因。2018年,嘀嗒投入10.94亿元用于营销费用,以扩大用户群。在取得成果后,该公司在2019年将营销投资减少了80%。按照这个时间点来看,嘀嗒之所以增长,也是因为滴滴顺风车事件,导致部分用户被转移、分流到嘀嗒、哈啰等平台。嘀嗒的主要货币化方式是收取信息服务费,这是其轻资产的核心。嘀嗒本身并不拥有车辆,只是通过匹配双方的需求信息来获取中介费用。轻资产模式的优点是没有折旧,而且我们……
以及车辆的撕裂成本,并且无需支付补贴来刺激驾驶员的积极性。因此,固定成本和可变风险相对较小。2019年,嘀嗒为顺风车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仅占总收入的4.6%,而在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0.03%。也就是说,只要运营成本能够控制在合适的比例范围内,嘀嗒就能实现盈利。然而,严格的支出控制也意味着嘀嗒的业务扩张将相对被动,尤其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商业模式基本建立,每家公司只能专注于补贴和服务的成本效益来巩固和扩大市场。截至2020年6月30日,滴滴的月均活跃用户为1470万,在公开数据中仅次于滴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00万元、1.18亿元和5.81亿元。在过去三年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嘀嗒的毛利润从2400万元和690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4.6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嘀嗒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2017年为9900万元,2018年为10.94亿元,2019年为2.1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03.0%、93.0.7%和37.7%。而嘀嗒在2019年扭亏为盈,可以推断出嘀嗒的营收数据有所改善,营销成本的降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报显示,在业务发展的早期阶段,嘀嗒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和激励,以获取用户,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随着平台接受度的不断提高和营销措施的战略调整,嘀嗒逐渐依靠口碑来促进平台的传播。2019年上半年,嘀嗒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0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8.2%;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8000万元,占总收入的25.8%。
大幅降低营销费用的策略对收入数据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控制营销成本已成为嘀嗒近两年的一项策略。嘀嗒目前通过现有的用户介绍、折扣券、社交媒体、应用商店、搜索引擎等渠道进行营销活动。但正如财务报告所述, “营销措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昂贵,从这些措施中获得可观的回报将变得更加困难。嘀嗒的外部推广和营销努力越来越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依靠广告创收也越来越困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的广告sing和其他服务分别占总收入的43.4%、33.7%和7.1%。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历年来相对较低的水平,分别为12.0%和7.2%。在招股书中,嘀嗒提供了五种增长策略。一是巩固顺风车在行业中的市场领先地位;二是继续推进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三,增强流动性,丰富流动性渠道;第四,提高技术能力;
第五是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但需要面对的事实是,嘀嗒的营销推广和补贴策略意味着其增长只能依靠纯天然的流量。面对滴滴和哈啰等知名、财力雄厚、发展迅速的竞争对手,很难说嘀嗒有竞争优势。我们的几个竞争对手拥有更强的财务、技术、营销、研发、制造和其他资源、更高的知名度、更长的历史或更大的用户群。他们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商业化,这可能使他们能够从现有用户群体中获得更高的利润,以更低的成本扩大用户群体,更快地对新兴技术做出反应,并与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以进一步加强资源供应能力。嘀嗒招股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日新月异,用户偏好不断变化,竞争对手频繁推出新的服务和产品。现有的竞争对手和在市场上拥有更多资源的新进入者具有更多的优势。这种资源优势可以使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回报,获得更多的用户,并积极获得更多的资源供应,从而形成良好的供需循环。而这正是迪达所缺乏的。根据F&S的报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的总交易额将从2019年的711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5年的1100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7.5%。其中,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根据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约为2.07亿辆。中国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正接近使用极限,尤其是一线城市工作日通勤拥堵加剧。随着道路和停车资源越来越稀缺,拼车已经被接受,免费乘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交通方式。顺风车在政策上迎合了绿色出行的趋势,将成为未来最有前途的性价比高的交通方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出租车也被低估了。
2019年,出租车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的市场份额为68.6%,预计2025年将保持53.9%左右的份额。也就是说,出租车将是未来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最大的长期细分市场。2019年,国内出租车促销总交易量占出租车总交易量的96.3%。这意味着阳照出租车的市场潜力巨大,将与网约车长期共存。这就是为什么嘀嗒选择网约车作为另一项重点业务的原因。2019年下半年,滴达推出了一项名为“智能出租车”的新业务,并与西安、沈阳、徐州和南京四个城市达成合作。与在线连接出租车的操作不同,智能出租车推出了“出租车助理”和“智能码”,乘客可以通过码支付、投诉并反馈司机服务质量。出租车公司和管理部门可以审查、运营和管理乘客留下的数据,弥合乘客、司机、出租车计价器、出租车公司和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截至2020年6月,滴达西安智能出租车系统创造了约940万条服务记录,占西安出租车总出行量的64.0%。这些数据将成为出租车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为嘀嗒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但这些发展机会将受到现有法规的限制。中国的顺风车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能否被公众接受或能被多少人接受还不得而知。最重要的是,相关监管规定并不全面,相对明确的叫车规则无法适用于叫车和打车的商业模式。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仅从定义上区分了叫车和叫车,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后续监管动向。目前,各地监管机构已经出台了关于顺风车运营的规定,具体细节、执行规则、合规条件各不相同……
在不同地区运营的平台面临着不同的合规风险,这意味着高合规成本。例如,由于缺乏适用于叫车服务的相关许可证,嘀嗒顺风车共被处以77笔行政罚款,每起罚款5000元至3万元不等,共计207万元。如果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嘀嗒的招股书写道。
标签:大众
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江淮嘉悦X7新增自由车型,新车售价为1028万元。外观方面,延续现款车型设计,针对配置方面进行调整。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比亚迪F3新增豪华版车型,售价为508万元。新车外观与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仅在配置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增加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多功能显示屏等。
1900/1/1 0:00:00广汽传祺全新GA8在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领域,绝对是个厉害角色。
1900/1/1 0:00:00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疑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市场,印度可能是受疫情封锁影响最重的国家。
1900/1/1 0:00:002020年10月10日,网通社从东风柳汽官方获悉,公司9月共销售新车16625辆。其中,商用车单月销量达7550辆,同比大增6470;乘用车单月销量则为9075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