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们正在掀起一股新的造车浪潮。2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计划推出自由品牌电动汽车,目前正在与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和北汽蓝谷(600733,股吧。随后,华为回应称该信息不实,并重申不会造车,表示将专注ICT,成为智能汽车增量组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除了华为,最近小米造车的传闻也引爆了汽车界和科技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2月19日,有消息称“小米决定造车,并将其视为一项战略决策”。2月21日晚,小米集团针对“造车”事件发表声明。与此前汽车制造业强烈否认的态度相比,本次公告中“小米尚未进入正式项目审批阶段”的说法意义重大。它既没有否认汽车制造的意图,也没有直接承认汽车制造的趋势。自去年以来,有关科技公司未来制造汽车的新闻经常成为头条新闻。2020年11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将与华为和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涵盖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和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同月,由上汽集团(600104,股吧)、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百亿元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启动。今年1月,智己汽车的两款量产定型车型首次亮相。2021 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汽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并将与其战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组建一家新的汽车公司。2月18日,在百度2020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表示,与吉利合资的首席执行官和品牌名称已经确定。2月20日,在富士康科技集团举行的开工仪式上,董事长刘扬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第四季度左右,将有2到3款根据MIH平台设计的汽车发布;
富士康正在探索未来与吉利和法拉第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此前的1月,富士康刚刚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应用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不再愿意成为汽车行业的“配角”,而是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汽车制造过程中。为什么科技公司最近从产业链涌向汽车行业,进入汽车制造业,背后是什么样的信号?科技巨头将在这一波新的“科技造车”浪潮中扮演什么角色?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科技企业参与造车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格局将如何?为什么科技公司会涌入市场?从行业来看,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市场的需求缺口逐渐扩大,科技公司“造车”抢占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动机显而易见。2020年,尽管新冠肺炎导致汽车总销量下降五分之一,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力和发展潜力超出了市场预期。根据EVvolumes.com的统计,去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逆势增长超过43%,达到324万辆。在国内市场,自去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月大幅增长,不仅以极快的速度修复了自2019年6月底以来补贴衰退造成的市场下滑,而且表现出强大的复苏能力。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9万辆,同比增长238.5%,连续7个月刷新单月销量纪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预计2021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至180万辆,同比增长40%。在国外,欧洲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42%。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的11%,纯电动车型占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4.8%。德国、挪威等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扩大,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根据HISMarkit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2020年智能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仅为45%,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60%;
届时,智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75%。安信证券研究还分析称,智能汽车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次划时代的颠覆,但其规模影响和市场增长将远远超过智能手机。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也是及时的。2020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强调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将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将全面实现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将实现电气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新的路线图还首次提出了行业的“碳排放”目标。同月,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比约2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将在有限区域和特殊场景实现商业化。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将实现规模化应用。市场上行和政策利好的推动,为新能源汽车打开了新一轮发展机遇,资本对新能源车企的热情再次升温。2020年,特斯拉的市值增长了近7倍,市值也从100亿美元增长到8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NIO的最高股价上涨了14倍;
与首次公开募股相比,小鹏和理想的市值增长了300%。从去年12月百度下一步在业内生产汽车的第一条消息到官方宣布,百度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67%,时隔两年市值再次站上800亿美元。小米汽车制造的消息直接刺激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小米集团股价上涨。2月19日下午,距离收盘还有20分钟,小米股价上涨了12%。尽管小米后来表示“尚未回应,正在等待公告”,但小米集团股价仍上涨6.42%,至每股30.65港元,市值7722.8亿港元。业内专家表示,不断扩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增值潜力,加上电动智能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为汽车制造业的新进入者奠定了制造基础,使许多科技巨头渴望尝试“汽车制造”,并试图分一杯羹。合资还是个人离职?尽管汽车制造的巨大蛋糕很诱人,但要真正参与整个汽车制造过程并不容易。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从头开始组建一支团队来制造汽车需要大量考虑资金和时间。根据一般汽车公司的规划,汽车制造最快需要36到40个月才能进入营销阶段,技术前规划、工厂建设等也需要至少1-2年的时间。换句话说,造车的时间成本至少是五年,而对于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企业的产品迭代可能已经经历了几轮,甚至企业战略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许多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或约束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来参与汽车行业。阿里巴巴此前投资了小鹏汽车,并于去年与上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成立了智己汽车。与此同时,斑马系统也在迭代翻新,三条路径同时推进。腾讯正在投资NIO Automotive,并与吉利、广汽和长安在汽车联网系统方面进行合作。但自特斯拉以来,汽车制造的传统逻辑被颠覆,智能驾驶功能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不再能够仅仅通过工厂、装配线和汽车制造资质来“主导”智能汽车时代。但与此同时,科技公司要想快速实现汽车制造,就只能“撬动”传统车企。因此,与之前长安和华为以及上汽和阿里巴巴主要由汽车制造商主导的合作模式不同,百度决定在下一阶段与传统代工吉利合作造车,并将合作领域从车辆系统延伸到车辆层面。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业的收入来源也在发生变化。汽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正在逐年下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利润率已从2014年的9%下降到2019年的6.3%。2020年前9个月,行业利润率仅为6.4%,汽车制造本身已不再是一个高收益行业,智能网联技术正在逐步重塑行业利润链。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数据,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占其市值的三分之一,汽车电子产品已成为Model 3成本价值最高的部件之一,仅次于动力和电池系统。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称,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各类智能应用模块和高价值电子元器件在终端汽车零售中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从2018年到2020年,2020年,主流品牌的ADAS多模块前置小型乘用车车型的整体渗透率逐季上升。它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什么影响?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科技公司制造汽车的背后,其实是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软件定义汽车”正在成为趋势……
未来汽车发展。这一转变也将对已经形成多年的汽车行业产生影响。关于科技公司加速深入汽车行业的现象,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副研究员、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伟表示,已公开表示“跨界玩家往往不受行业现有‘壁垒’的束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产生极具颠覆性的创新想法。赢得智能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是谁能首先生产出真正满足未来用户和社会需求的汽车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公司的进入将挑战新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陈清泰也认为,股价和市值的飙升与互联网基因、产品技术和新车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关。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也标志着汽车行业进入了大转型期。汽车公司的市场地位正在重新洗牌,为新来者提供了机会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3月2日早间消息,蔚来NIOUS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出行技术开发商AsiaMobiliti和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宣布达成合作,将mmWave雷达和LiDAR技术应用于车辆检测和监控的机器学习应用程序的开发中。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继完成对Uber自动驾驶子公司AdvancedTechnologiesGroup的收购后,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高飞昌实习生张安宇2月25日,理想汽车NASDAQLI发布了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的首份年度财务报告。
1900/1/1 0:00:00近日,海外曝光了全新丰田兰德酷路泽的资料信息,这是毋庸置疑的“神车”了,兰德酷路泽,它是丰田最有代表性的一款硬派越野车。
1900/1/1 0:00:00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