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能源汽车公司之间竞争的关键是看谁跑得更快更远。
写作/百川
生产/每日财务报告
不久前,在发给公司的一封内部信中,李想为理想汽车设定了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目标:他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中占据20%的中国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在未来十年,也就是到2030年,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占领全球25%的市场份额,并位居世界第一。
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这不是商界的梦想,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一战略目标也与风华正茂的李想不谋而合。但如果我们脱离李想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看看现实,目前只有来自中国的NIO和来自国外的特斯拉在李想面前。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理想的目标是实现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击败NIO成为中国第一,到2030年击败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
这条路需要一步一步走,目标需要一个接一个地实现。如果这真的是李湘的想法,那么第一个理想的目标就是首先超越蔚来。当然,这也排除了中途杀死“程咬金”的可能性,毕竟中国也有很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势力,不仅是市场上现有的蔚来、小鹏、威马,还有百度等正在进入市场。这些都是理想未来将面临的竞争对手。当然,怀着雄心壮志,最终还是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资本市场不仅要听故事,还要听财务报告。
01
盈利的理想汽车并不理想
近日,在理想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其营收和销售表现良好:2020年第四季,理想实现交付量14464辆,环比增长67%,创下季度交付量新高,2020年全年交付量超过3.2万辆。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65%,全年总营收达到94.6亿元。
毫无疑问,本次理想汽车财报最大的亮点是终于实现了正净利润。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实现净利润1.08亿元,结束了长期亏损,完成了第一个季度的自我增长。它也成为了最终在国内新车制造商中赚钱的公司。然而,在一年中,理想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在毛利润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的毛利润为7.25亿元,同比增长45.9%,但毛利率从19.8%下降到17.5%。
那么,理想汽车在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正净利率呢?毫无疑问,“省钱”仍然是一种理想的独特技能。在烧钱的新车制造商大军中,理想一直是最吝啬的公司。尽管理想的现金流在增加,但其成本管理仍然很严格。
去年第四季度,理想的研发成本为3.7亿元,研发率降至9%;
销售和管理费费率为4.3亿元,销售和管理费用费率降至10.4%。与第三季度相比,如财务报告所述,由于下一代车型的开发、营销和促销活动的增加,理想运营费用的绝对值持续上升,以及相关员工人数的增加。
然而,与整体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相比,理想似乎在研发和市场活动方面都没有大幅增加预算。再加上股份制薪酬费用的大幅下降,理想的整体运营率已从27%大幅下降至19%。
此外,理想汽车第四季度净利润为正也是由于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的增加。该项目第三季度的收入为7026万,第四季度增至1.7亿,而理想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为1.1亿。
因此,理想净利润转正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其对运营费用的严格控制,以及利息和投资带来的显著额外收入。但更能反映理想汽车制造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效率控制的毛利率实际上已经下降。
这也意味着理想汽车这次的盈利能力是不可持续的。简单地减少开支和提高投资回报来抵消毛利润水平的下降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而这可能也是李湘制定如此“宏大”战略目标的原因,因为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向外界讲一个“好故事”也是一个好策略。这个故事有人听过或相信吗?简言之,《每日财报》认为,有人倾听,也有人更愿意相信。
02
灾难后重获新生的NIO继续遭受风雨的折磨
众所周知,NIO缺乏资金一直是业内公开的事实。2019年,NIO陷入财务困境,其股价跌至一元多。李斌成为当年新车制造商中“最差”的首席执行官,公司的生命危在旦夕。有可能“出卖自己”。但没有出路。在去年的努力下,NIO不仅“活了下来”,市值也超过了1000亿美元。时至今日,它仍然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一哥”宝座。然而,在互联网巨头、传统汽车公司和同行的压力下,它的“老大哥”也不容易。
与理想一样,NIO最近发布了2020年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NIO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增长133.2%,与市场预期一致。其中,共交付车辆17353辆,车辆交付总收入61.7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从全年来看,NIO在2020年共交付了43728辆汽车,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07.8%。
从2020年整车交付量来看,蔚来交付43728辆,同比增长112.6%,单价基本保持不变。在自行车的平均售价方面,NIO坚持整个车系的高端化战略。尽管2020年销量大幅增长,但自行车的平均售价仍稳定在34.7万元,与2019年的平均单价基本持平。
在效率方面,NIO在2020年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在毛利率方面,NIO一改此前的负毛利率,在2020年全年实现了11.5%的正毛利率。从趋势来看,NIO第四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17.2%的历史新高,高于年平均水平。这充分表明,随着交付量的不断攀升,NIO的规模效应逐渐体现,其原材料成本效率以及人工固定资产折旧不断优化。
在亏损方面,NIO在2020年也实现了显著的优化。第四季度,NIO 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3.3亿元,亏损率为20%,而去年同期亏损28.1亿元,减亏率超过一半。从全年来看,非GA项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
2020年为51.1亿元,亏损率为31.4%,而去年同期为140%。该公司的亏损幅度在2020年呈现出持续收窄的趋势。
从财报中的主要数据不难看出,NIO去年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总体上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从整体环境和趋势来看,NIO的未来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未来,理想、小鹏等同行将迎头赶上,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将紧随其后。如果稍有不同,仍有可能重蹈覆辙。
此外,2021年初,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严重打击。在危机之下,汽车公司越来越重视其在上游芯片行业的自主权,并通过与上游公司合作和规划生产来减少芯片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像Ideal和NIO这样缺乏研发的公司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03
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
由于特斯拉股价在1月25日突然开始下跌,它在短短五周内市值损失了3000多亿美元。受特斯拉影响,NIO和理想的股价均从高点暴跌,3月10日的暴跌并没有完全改变新能源汽车的下跌趋势。其中,NIO已从最高点66.99美元跌至目前的41.35美元;理想从47.70美元的峰值跌至23.08美元。
资本也开始撤退。一个案例是,高瓴资本在2020年第四季度末清理了其持有的NIO、小鹏和理想的股票。
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辉煌会破灭吗?还是这个行业已经平静下来了?
当然,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而来。只要我们灵活应对,我们仍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更不用说在这个没有困难、挑战和风险的世界上了。所以,无论是NIO还是理想,为了有一个好的未来,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产品。产品再好,故事也没用,政策再好,也是别人的错。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盖世汽车讯3月10日,瑞典锂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宣布,已经收购美国初创企业Cuberg,本次收购旨在获得可提升其电池续航能力的技术。
1900/1/1 0:00:00为提高品牌宣传力,以往汽车厂商都会考虑在商场租赁临时展位,毕竟在这里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临时展位,可以达到不错宣传效果,再加上特斯拉开店的示范效应,车商们在商圈开固定门店成了新趋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LuminarTechnologies表示,该公司已与沃尔沃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软件子公司达成协议,将向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一套软硬件结合系统。
1900/1/1 0:00:00作者咖啡与茶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新能车崩了,传统造车企业是否迎来机会呢?其实,从宏观视野看,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具有必然性,这不仅是汽车业本身的新旧转换,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方面有一套久经考验的方法:内部设计、自己采购零部件,然后与代工制造商合作组装销售。
1900/1/1 0:00:00凤凰网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有市场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全球电动汽车预计将从2021年的273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6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