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奇怪,中国外贸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开门红”。根据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21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增长690.6%。外贸强劲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各国经济复苏、外需显著改善以及美国刺激政策的增加;例如,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总额增长了48.5%,对整体出口增长率的贡献率为44.2%,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增长率达到61.3%。另一方面,疫情导致一些国家的生产链断裂,全球供应收缩,全球对外贸易正在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处于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第一季度,包括口罩在内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了30.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3%,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其中手机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38.5%和98.9%。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提振了中国的进口:一季度,中国铁矿石进口同比增长77.7%;铜矿石进口量增长47.8%。此外,中国玉米进口量增长437.8%;进口小麦增长131.2%尽管一季度外贸开局良好,但外贸企业仍面临海运费高、运输能力不足、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就业困难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强劲的出口使与美国的贸易增长了61.3%。在国家海关总署4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9.2%。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数较低是有原因的,但与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基数也分别增长了25.3%和20.5%。由于春节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外贸通常会出现两位数的环比下滑。但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环比降幅仅为7.1%,为近年来最小。可以看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外贸仍保持着持续向好的态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季度外贸强劲增长是由于海外疫情减缓和各国经济复苏所致。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等国仍维持固定的刺激政策,外部需求明显改善。李奎文指出,随着新冠肺炎疫苗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全球经济复苏呈现良好势头。3月,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制造业PMI分别升至64.7、62.5和52.7,创下1983年12月、1997年6月和2018年11月以来的新高,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从海关数据来看,第一季度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总额增长了48.5%,对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4.2%。一季度,东盟、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中国的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1.24万亿元、1.19万亿元、1.08万亿元和5614.2亿元,分别增长26.1%、36.4%、61.3%和20.8%,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1.4%和22.9%。白明指出,对美贸易增长最显著的是在第一季度,部分原因是美国出台了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需求激增;
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美国对中国的一些关税采取了豁免措施。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并没有抑制中美之间日益增长的贸易,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疫情期间加速了。这再次证明,试图用行政手段推动中美经贸脱钩是不现实的,只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最近提高了对经济和贸易指标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1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1月份的5.5%提高到6%;世界贸易组织还将全球货物贸易的预期增长率从上一时期的7.2%提高到8%。从供应侧的角度来看,白鸣指出,疫情导致一些国家的生产链断裂,全球供应收缩,全球外贸正在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供应商处于更加积极主动的地位,而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和稳定的供应,这可能会促进全球制造业回归中国。从政策角度来看,白明表示,去年以来,中国在稳外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政策效果正在不断释放。4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一季度中国外贸开局良好。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政策来稳定外贸,帮助外贸企业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抢占订单、扩大市场。根据我们最近对2万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可以看出,它们的订单与去年相比有所改善,其中约一半的人对减税降费、出口退税等政策有强烈的满意度。“从产品结构来看,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78万亿元,增长43%,占出口总值的60.3%,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汽车出口增长分别为54.5%、38.5%和98.9%。同期,防疫物资出口保持增长,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0.6%。白明指出,疫情后中国外贸的复苏并不同步,最先复苏的是口罩等防疫物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本身就是防疫物资的主要生产国;另一方面,中国的产能恢复最快。需要注意的是,防疫物资的生产门槛并不高。随着各国产能的逐步恢复,这部分出口的增速已降至正常范围。然而,手机和汽车等机电产品正在接管防疫物资,成为中国出口的新爆发点。白明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后“宅经济”和“隔离经济”的流行,以及各种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带来了需求的爆发;另一方面,手机和汽车都是长供应链行业,海外生产容易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瓶颈而暂停,而中国正在这些领域形成新的全供应链优势。进口方面,一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2.83亿吨,增长8%;原油1.39亿吨,增长9.5%;
天然气达到2938.8万吨,增长19.6%。李魁文指出,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截至3月,铁矿石进口价格已连续7个月同比上涨,铜矿石进口价格连续11个月同比下跌,大豆进口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上扬。第一季度,上述产品的进口价格分别上涨了53.5%、28%和11.1%。原油进口价格也结束了连续12个月的同比下跌,3月份同比上涨1.6%。白明表示,价格的快速上涨促进了进口的增长。一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427.38亿美元,同比增长77.7%;进口铜矿石1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47.8%。尽管进口量大幅增长,但进口量并不显著。高价格抑制了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这也是一季度贸易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中国进口大豆2117.8万吨,增长19%;进口玉米672.7万吨,增长437.8%;进口小麦292.5万吨,增长131.2%。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价格出现“9连涨”。在白明看来,从中国进口的玉米和小麦确实大幅增加,但它们在中国消费中的比例很小。而且,玉米和大豆等品种主要用作猪饲料,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粮食供应紧张。高峰日前强调,随着国内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导致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上涨。然而,中国的人均粮食份额超过470公斤,远远超过了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大米等口粮品种可满足一年的消费需求。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支撑条件还不够。运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高峰值表明,尽管一季度外贸开局良好,但外贸企业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海运费居高不下、运输能力不足,影响了订单的接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些地区就业困难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针对外贸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高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运输能力供需不匹配是运价上涨的直接原因,集装箱周转不良等因素间接推高了航运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上海航空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货运指数为1858点,而去年5月不到850点;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从去年1月的996点飙升至2652点,连续刷新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外贸先抑后增明显超出预期,导致外贸航运领域出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极端情况。集装箱短缺、爆炸、集装箱倾倒、港口拥堵、运费飙升、彩票预订等前所未有的现象频频曝光,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白明看来,外贸运力短缺是一个供需问题,随着集装箱等产能的释放,这个问题有望逐步缓解。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长期趋势问题。他认为,外贸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一个周期性、通货膨胀性的问题。一方面,近期原材料出现了近七到八年来最大的周期性涨幅,另一方面,在通胀预期下,原材料价格涨幅进一步加快。“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涨价能否传导到下游取决于行业的集中度。如果一个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对下游缺乏议价能力,他们就会成为原材料涨价的买家。“白明指出,大型外贸企业大多位于产业链下游,产能相对充足,应密切关注上游涨价带来的利润挤压效应。他建议增加原材料储备,抑制部分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降低企业成本se成本。展望未来,李魁文指出,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外贸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持续下去。同时,他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一再发生,国际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例如,最近苏伊士运河堵塞等突发因素对国际贸易物流效率产生了短期影响。此外,去年第二季度中国进出口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16.8%,大幅提高了去年同期的基数,客观上对今年第二季度外贸增长构成了挑战。白明认为,今年中国外贸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同时也存在疫情的不确定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国际环境的复杂性、美元汇率的波动等各种风险。在稳定基本盘的同时,中国外贸应优先提质增效,这显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新任务。
标签:世纪
4月13日,小马智行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搭载小马智行最新一代系统PonyAlphaX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获准在政策先行区范围内进行公开道路测试。
1900/1/1 0:00: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4月13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发布会在京召开,宣布了市政府关于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的批复意见。
1900/1/1 0:00:00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14日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日前北京市正式批复由北京市经信局和北京经开区联合制定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
1900/1/1 0:00:00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1900/1/1 0:00:004月16日报道4月16日,本田中国与AutoX合作启动基于本田车型的公开道路自动驾驶测试。此次测试将使用本田雅阁Accord、英诗派Inspire两款车型,并活用AutoX自动驾驶技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意大利增材制造公司BEAMIT开发了一种全新3D打印工艺,可用于生产Ti6242钛合金。这种合金可用来制造航空航天和赛车零部件,而且性能优于传统产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