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灵魂论”破圈背后:智能汽车“整零关系”生裂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表示,“上汽很难接受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样,它将成为灵魂,上汽也将成为身体。因此,上汽无法接受,我们的灵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最近,上汽集团(600104,股吧)董事长陈虹,很快打破了这个圈子,在股东大会上引发了无数激烈的讨论。有业内人士认为,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态度值得称赞;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车企应该不断扩大“朋友圈”,进行联合运营。在上汽“灵魂论”突围之前,北汽等车企积极拥抱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关注。在智能汽车时代,整车公司应该如何把握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主导地位会发生转移吗?这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2021 4月,北汽蓝谷(600733,股票吧)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冀虎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这款新车由极狐品牌与华为联合打造,是首款搭载华为先进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该车型一经推出,立即在市场上引起热烈反响,与华为有过合作的几家a股上市车企次日均迎来涨停。据统计,今年以来,与华为合作的相关概念股走势强劲,小康股份(601127,股吧)、北汽蓝谷、广汽集团(601238,股吧,)分别上涨338.29%、49.25%和18.74%。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与华为合作的车企有30多家。这些合作已经从最初的车联网系统逐渐渗透到自动驾驶、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个领域。近日,广汽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将与华为共同开发一款车型,于2023年底前量产,该车型将具有L4级自动驾驶功能。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捷途也宣布,旗下新车型将搭载华为L3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接连赢得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型合作订单后,华为逐渐成为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然而,不久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言论,让不少车企对华为的入局产生了“警惕”。陈红表示,上汽很难接受一家供应商为自动驾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样,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将成为灵魂,而上汽集团将成为主体。上汽集团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必须将自己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接受供应商的任何整体解决方案,最多通过合作解决。我们在5G方面与华为有很多合作,未来在互联网生态系统方面也会有很多合作,”陈红补充道。业内人士判断,陈红的“灵魂理论”突出了智能汽车的核心。包括自动驾驶、软件、数据等在内的核心技术都是战略“制高点”“被智能汽车赛道上的新老玩家占据。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制造商争夺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主动参与汽车行业的技术革命时o产业,整个产业可以做大,更有利于国产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过程中,车企需要掌握汽车技术和数据的主导权。这种抓住自己“灵魂”的态度值得称赞。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分裂。“在未来的汽车行业,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会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地位上有更多的发言权。”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整车企业的心态:面对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趋势,他们想要拥抱核心组件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也担心在合作中受到对方的约束和伤害。国金证券指出,在智能化趋势下,车企与供应商的关系将发生变化,大体验的演变将沿着以下路径继续。从……的角度来看……

整车企业,要么选择全栈垂直自研模式,要么完全依赖第三方集成解决方案,要么采用生态共赢模式。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来说,他们要么为华为这样的车企提供智能驾驶的整体解决方案,要么为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地平线、英伟达等只专注于电池、自动驾驶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等单一通用产品的公司提供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显然,像华为这样的供应商不会成为整个汽车企业的二级供应商,而是一级甚至0.5级的战略供应商。曹广平判断,华为的路线必然会吸引更多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新的跨界玩家效仿。此前,华为也明确表示,公司与车企的合作将采用华为Inside模式。华为与车企的联合设计和开发,实际上将为华为在与车企合作中带来更大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华为ADS首席架构师、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静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未来汽车的基础是计算机,汽车只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外围设备。业内人士判断,汽车行业的重大变化引发了汽车产品的变化,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安定下来的“零零点关系”。曹广平认为,尽管从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它们在选择供应商方面仍然具有显著的主导地位,但为了在新技术的趋势中保持其原有的主导位置,汽车公司也需要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在充分竞争之后,他们才能决定彼此话语权的份额。竞争还是合作?面对快速的技术创新,车企是应该坚持全面的自研,还是应该加快扩大“朋友圈”,通过第三方公司补充技术储备?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目前,行业中“整车”为王的最典型案例是特斯拉。在造车过程中,特斯拉坚持使用自己设计的软件和芯片,掌握核心数据,深度布局超级充电网络。崔东树认为,车企必须坚持“整车为王”的理念。只有掌握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整合和整合,参与行业竞争和整合。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整车公司来说,在应对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时,不能深耕所有细分行业,也不能仅仅依靠第三方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相反,他们需要以“竞争和合作关系”与零部件公司互动,同时保持独立的“灵魂”,并更有效地存储核心技术。长城汽车副总裁单红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掌握全栈自研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基础。面对新技术,汽车公司不仅需要“走进去”,亲自了解和掌握技术核心,还需要引入外部竞争,与同行合作。“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技术,我们才能与合作伙伴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优势。”单红艳表示,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一直坚持“双轨制”的理念,即在动力系统、电池、自动驾驶软硬件领域,我们不仅自我保留,还与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曹广平认为,对于努力掌控“灵魂”的车企,整个行业应该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也应该大力欢迎华为等公司积极参与行业竞争。在他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必然会形成“整车强、零部件强”的局面,这不仅需要整车企业中出现更多的造车新势力,也需要在零部件供应商领域出现更多的新势力和新实力玩家。

标签:DS广汽集团长城特斯拉埃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国移动公开车辆控制专利可解决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问题

新浪科技讯7月15日晚间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开“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专利,公告号CN113071486A,申请日期为2021年2月。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行使超额配股权 涉及1208.33万股A类普通股

7月15日消息,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联席代表于2021年7月14日交易时段后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涉及合共12083300股A类普通股,

1900/1/1 0:00:00
缺电池? 何小鹏称从新闻中看到 自己到宁德时代“蹲货”

一场“电池荒”正悄然来袭。动力电池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1900/1/1 0:00:00
聚焦汽车“新四化” 利用资本力量助推公司转型

证券时报记者韩忠楠“当前,汽车的新四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一汽解放在上市前就曾提出了要由传统商用车制造商向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的战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可进一步加速公司的转型。

1900/1/1 0:00:00
上半年汽车出口激增115% 抢滩欧洲新能源车市

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可谓“墙内墙外两开花”。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出口总计828万辆,同比增长115,其中,乘用车出口631万辆,同比增长118。

1900/1/1 0:00:00
比亚迪于合肥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企查查APP显示,7月12日,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志奇,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