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财联通讯社报道,根据乘用车协会数据,2021 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45.3万辆,同比下降14.7%,与2019年8月相比下降了7%,增长乏力。今年1-8月累计零售额1290万辆,同比增长17.1%,较1-7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7月至8月高零售基数的影响。在今年1-8月188万辆的同比增幅中,新能源汽车的增幅达到100万辆,占总增幅的54%,对1-8月的同比增速贡献了9个百分点。以下是乘用车联合会发布的《2021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全文:
1、8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额回顾:2021 8月,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额达到145.3万辆,同比下降14.7%,与2019年8月相比下降了7%,增长乏力。8月份,零售额环比下降3.3%,与往年相比异常低迷,环比正增长在6-10%之间。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7月的特殊因素更高之外,本世纪中国汽车市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环比下滑。国内消费因素对汽车市场零售的影响相对较小,而7月下旬的南京疫情对8月的汽车市场没有明显影响。然而,马来西亚疫情的加剧导致8月份某些类型的芯片突然断供,这严重削弱了国内制造商和渠道的信心。库存超低的零售商在8月底的零售销售疲软。今年1-8月累计零售额1290万辆,同比增长17.1%,较1-7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7月至8月高零售基数的影响。在今年1-8月的188万辆同比增长中,新能源汽车的增幅达到100万辆,占总增幅的54%,对1-8月同比增速的贡献率为9个百分点。8月,豪华汽车零售额达到20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3%,但与2019年8月相比增长了9%。豪华车继续保持稳定的结构特征,反映消费者升级的高端换代需求依然强劲,竞争影响不大。8月,自主品牌零售额达到60万台,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5%,与2019年8月相比增长10%。自主品牌在国内的零售份额为42.1%,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批发市场份额为45%,较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
而且,领先的自主品牌企业具有较强的产业链韧性,有效解决了芯片短缺的压力,化劣势为优势,实现了新能源的显著增长。因此,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等传统汽车品牌均呈现出较高的同比增长。8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5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4%,与2019年8月相比下降22%。8月日本品牌的零售份额为2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美国市场零售份额达到9.4%,同比小幅下降0.8个百分点,表现良好。由于供应缺口巨大,德国品牌仍处于调整和积累阶段。出口:8月,乘联会出口1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82%,其中新能源汽车占出口总额的25.9%。其中,自主品牌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106%,合资品牌出口2万辆,增长209%。外国品牌特斯拉出口31379辆汽车的增量贡献显著,表明中国制造体系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产量:8月,乘用车产量148.4万辆,同比下降11.2%。其中,豪华品牌产量同比下降18%,合资品牌产量同比减少24%,国产品牌产量同比增长10%。1-8月,共生产125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1%。近期芯片短缺影响了生产节奏,但自主品牌的传统和新能源车企加强了供应链优势,有效化解了芯片短缺压力,并在8月份的生产环比增长中取得了良好的表现。批发:8月份,制造商批发销量达到151.2万台,与上月相比保持不变,同比下降12.9%,与2019年8月相比下降7%。1-8月累计批发销量1284.3万台,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减少26万台。库存:今年,库存大幅下降,近几个月来,制造商的库存一直较低。8月底,制造商库存环比减少3万台,渠道库存环比减少8万台;
2021 1-8月,制造商库存减少28万台,与往年相比大幅下降,形成了连续四年去库存强劲的特点。2021 1-8月渠道库存减少86万台,较2020年同期31万台的去库存水平大幅增加。短期来看,上游生产端芯片短缺,逐渐影响整车生产节奏。在终端销售层面,随着库存水平的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些畅销车型无车可送、折扣回收、销售政策考核指标更加宽松等现象。一些合资企业失去了大量订单,士气受损,同时也为独立企业和新能源企业留下了窗口。8月,家庭对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大,比如买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以及为暑假开车的当地大学新生买一辆车。平价电动汽车的趋势尤为强劲。新能源: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0.4万辆,同比增长202.3%,环比增长23.7%。1-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64.3万辆,同比增长222.5%。8月,新能量乘用车零售额24.9万辆,环比增长167.5%和12.0%。1-8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传统燃油车的趋势具有较强的差异化,对燃油车市场产生了替代效应,推动了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1) 批发:8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批发渗透率为20.1%,1-8月的渗透率为12.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有显著提高。8月,新能源汽车在国产品牌中的渗透率为35%;新能源汽车在豪华汽车中的渗透率为24.1%;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2.7%。8月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为24.9万辆,同比增长200.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211.3%,占比18%。8月,高端电动汽车车型销量呈现强劲增长,中低端趋势强劲。其中,A00级批发销量达到8.3万辆,占纯电动汽车的33%;A级电动汽车占纯电动汽车的27%,从底部反弹;B级电动汽车的数量达到6.1万辆,与7月份相比增长了23%,纯电动汽车的份额为24%。2) 零售: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17.1%,1-8月渗透率为11.6%,较2020年5.8%的渗透率大幅提升。8月,新能源汽车在国产品牌中的渗透率为35%;新能源汽车在豪华汽车中的渗透率为10%;
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2.8%。3)出口:8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特斯拉中国出口31379辆,上汽乘用车出口4074辆,比亚迪781辆,爱知汽车出口103辆。其他汽车公司也在准备出口新能源汽车。2021,比利时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目的地。4) 车企: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展,大集团在新能源方面表现差异化,上汽和广汽表现相对强劲。批发销量超过1万辆的公司包括比亚迪60858辆、特斯拉中国44264辆、上汽通用五菱43783辆、上汽乘用车16998辆和广汽埃安11613辆。8月,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30476辆,环比增长24%,推动平价插电式混动汽车增长成为新亮点。5) 新势力:8月,理想、小鹏、蔚来、合众、零跑等新势力的销量同比和环比普遍表现出色,尤其是随着内扎、零跑等第二梯队新势力的逐渐崛起。在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批发11756辆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69%。BBA豪华汽车公司的纯电动汽车已全面量产,产品接受度仍需大幅提高。6) 通用混合动力:8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38.9万辆,8月同比增长37%,7月环比下降14%。8月,日本系列的整体业绩受到芯片短缺的显著影响,导致产量和销量大幅下降。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为22个工作日,比去年9月减少一天,与今年8月持平。由于从7月中旬开始的马来西亚疫情爆发,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该疫情的确诊病例数已经越过峰值并逐渐下降。未来,芯片供应将在9月中下旬逐步改善,汽车市场的生产和销售将有所改善。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1日。假设芯片供应在9月底前恢复,这将有利于改善国庆假期前的生产和销售供应。8-9月国庆节前进入新车型上市期,有利于中高端换货需求的增长。成都车展这些年来一直很受欢迎。去年,北京车展在9月底举行,今年,成都车展又重新举行了。然而,今年的供应不确定性严重,导致新产品推出放缓,不利于9月份的增长。因此,今年的成都车展还是比较低调的。成都车展不仅延续了上海车展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度关注,还吸引了媒体和潜在客户观看广汽丰田赛纳等多款MPV车型;
但考虑到目前汽车交付的不稳定性,48V、HEV等节能减排技术明年在中大型汽车上的应用可能会更上一层楼。9月份各地区的主要城市车展也是“金九银十”汽车市场造势的重要阶段,但由于汽车资源库存不足,展会效果也有所下降。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德国汽车和智能交通展览会上,小鹏、零跑等公司都进行了最新的产品亮相,这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优势。今年9月的高基数压力进一步凸显。商业周期放缓和疫情反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8-9月的好转上。近期PPI上行压力仍然较大,而CPI增速缓慢。7月份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加快,中、中、下游小微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消费需求疲软风险加大。该行业的利润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深化改革,甚至重组都可能成为关键问题。同样受到芯片困扰的电子消费行业利润丰厚。7月,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到产品利润率提高等因素的推动,利润同比增长37.8%。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9%,但汽车业利润仅增长14%。目前,合资和豪华车企的渠道库存已经处于极低水平,车市的促销力度已经明显恢复。因此,目前正处于“供应决定需求”的特殊时期,9月的整体产销仍不容乐观。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准施策,解决汽车生产企业遇到的瓶颈和困难。首先,要接受不足,先处理,然后再弥补;
二是压缩时间,增加频率,帮助汽车公司克服芯片短缺的困难。政府有关部门为汽车企业提供高效有序的政府服务,并认为“金九银十”政策应在促进消费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将于2021 11月1日生效。国家建立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是对当前信息无序收集和相关信息滥用现象的沉重打击,也是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已经颁布,并将于2021 10月1日起实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有利于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和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汽车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首先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确保国内社会运营数据的安全合理利用。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智能网联汽车的内部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因此许多时候用户在车内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然而,智能网联汽车中的麦克风组和摄像头等信息采集功能超级强大。通过将车内人员数据与驾驶特征数据相结合,再加上与其他外部数据的匹配,可以充分挖掘大数据下的个人隐私,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风险。用户汽车信息的使用也成为热点事件中的一个主要争议点。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应坚持“车内处理”、“默认不采集”、“适用精度范围”、“脱敏处理”等数据处理原则,减少汽车数据的无序采集和滥用。随着国内外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平等竞争,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目前,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追逐也具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属性,各方可能从智能网联汽车中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源,以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因此,立法进行严格控制也是必要的。4.合资汽车公司需要加强自主意识。近两年,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表现相对优异,尤其是今年,自主品牌的生产始终保持在60万辆以上的规模。7月仍达到68.3万辆的水平,与2020年7月的52.8万辆相比增长了29%,确保了自主品牌产销双丰收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呈现出同比双增长的良好状态,这表明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能力已经充分展现。最近,一些合资品牌的生产表现相对较差,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合资企业的生产出现了持续的供应短缺,大多数合资车企每个月都比去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在5月之后,下降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今年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下降了约30个百分点。从今年1-7月全球国际车企的销售结构可以看出,一些国际车企在中国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也与一些国际车企在产品布局和芯片供应方面的差异化调整密切相关。从个别欧洲汽车公司和集团的全球表现可以看出,在需求扩大的时期,中国市场的表现往往非常强劲。但最近,芯片缺陷有所减弱……
中国市场的表现。为利润最高的车型提供最稀缺的资源是芯片供应的重要分配原则之一。奢侈品牌利润最高,因此它们将首先受到保护,其次是自己的全资公司,然后是合资企业。这在生产端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今年,主流合资企业的低迷与独立企业的强劲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原因还在于自主品牌独立控制产业链,并采取措施加强和补充产业链。考虑到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合资企业应加强自主意识,抓住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机遇,缓解刚性产业链的困难,实现以自身为核心的合资企业发展优势。随着合资和豪华车企芯片的持续短缺,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普及,国产品牌的产销量也将大幅提升,体现出国产品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产业优势。当前芯片短缺是疫情下的特殊情况,需要产业链协同应对。由于目前大多数汽车芯片由于产能落后而短缺,这是一种短期的供需失衡。随着工业投资的大幅增加,预计明年芯片市场供应过剩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有必要理性应对。5.自主品牌发展轿车的机会。随着近期UNI-V、影豹等自主品牌新车型的曝光,自主品牌轿车的进一步突破是业界的共同期待。国产汽车最能展示制造商的汽车制造技能。中型车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基本上都是大众、丰田、本田等实力较强的主流品牌。过去,轿车是国产品牌的软肋,其产品质量和实力不足以与合资品牌竞争。因此,国产品牌选择在SUV市场发力,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产品力和品牌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也为国产品牌带来了新的亮点。自主品牌对市场的反应比合资品牌更快,发展速度更快,更能把握国民消费的审美趋势和变化。随着“95后”消费力的增强、合资品牌知名度的减弱以及中国奇克文化的兴起,用户对自有品牌的接受度显著提高。年轻人对汽车,尤其是智能轿跑车的接受度很高,自主品牌可以在汽车外观、智能功能等方面继续发力。自主品牌的产品力提升、智能网联化、品质提升、设计突破、网红文化将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突破的新机遇。然而,考虑到传统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以换购为主的阶段,年轻人的购买力和消费群体规模相对较弱,远不及繁荣时期对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年轻人。因此,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的突破是一个逐步崛起的过程。6、新能源点促进产销加速增长。2020年6月底,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为今年企业新能源积分计算带来重大变化。新一轮新能源信贷政策将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转型升级速度,下半年将取得更好的刺激和促进效果。根据新规定,2021上半年,单车新能源总分为2.8分,比2020年上半年单车4.6分下降近40%。根据新规定,虽然2021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两倍,但总销量……
al新能源积分294万点,同比仅增长97%,与2019年相比仅增长8%。这也给新能源信贷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上半年的总积分中,合资品牌仅占新能源积分的8%,新势力占15%,自主品牌占49%。合资汽车公司在开发新能源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从下半年欧洲汽车市场爆发新能源汽车的启示来看,我们的双积分政策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增长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下半年,许多车企仍将大幅增加对新能源的投资,尤其是传统车企将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采取更大力度,以取得更好的业绩。
近日,吉利汽车公布8月销量,公告显示,吉利汽车8月总销量88348辆,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1。
1900/1/1 0:00:00近段时间,广汽传祺影豹可以说是国内车市最火爆的车型之一,搭载15T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1900/1/1 0:00:00自主三强吉利、长安和长城都加快了电动化的脚步,在未来5年规划之中,新能源领域都是浓墨重彩的部分。
1900/1/1 0:00:009月8日晚,在比亚迪e平台30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谈到了DMi车型交付慢的问题。他表示,为了DMi交付慢的问题向消费者致歉。目前产能正在爬坡,将加快交付。
1900/1/1 0:00:00自从我们开启了智能车频道,后台留言、或者笔者身边的朋友,都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在15万元附近,哪款新能源车最划算。
1900/1/1 0:00:00日前五菱汽车宣布,定于9月15日在海口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公布新物种。五菱预告,200秒,续电0焦虑。从海报来看,五菱大概率要公布的是换电方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