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国内上市车企中出现了一波“股权激励”。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粗略统计,仅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上汽集团不少于15亿元,不超过30亿元,吉利约为45亿香港元,长城汽车约为180亿元。股权激励制度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上述公司已经上市多年了。为什么他们现在必须密集地出售股权激励计划?一个不难想象的原因是天赋。设计股权激励制度的初衷也是为了为企业留住人才。在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和跨界造车技术公司几乎从创业之初就设计了股权激励机制,再加上他们的高薪,这导致过去几年大量行业人才涌入造车新团队,而传统汽车公司则处于“流血”状态。但没有人愿意坐视不管。在电动智能的广阔赛道上,竞争仍在继续,新的变化正在酝酿。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在机制和制度上进行激进改革,引入外部融资来改变股权结构,在内部推行股权激励,形成员工利益共同体。现在,人才开始回流,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在逐渐增加。传统汽车公司的股权激励正在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9月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0亿元。巧合的是,8月30日,吉利汽车(Geely Motors)在香港联交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了总计3.5亿股的股权激励计划,并将向该计划下的第一批10000多名员工发放1.67亿股。以吉利当天26.90港元的收盘价计算,上述1.67亿股市值约为45亿港元。吉利汽车表示,股票奖励计划旨在鼓励选定的参与者继续为集团的长期增长做出更大贡献,从而增加公司及其股票的价值,使股东受益,并吸引和留住贡献有利于集团增长和发展的高素质员工。与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的股权激励计划相比,长城汽车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更为“慷慨”。7月22日,长城汽车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5月提出的第二份股权激励计划,拟向8878人授予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授予股份总数44028.5万股。以当日长城汽车A股51.03元计算的收盘价计算,该股权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价值为180亿元。加上长城汽车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的受益人数,两项计划的授予对象总数已超过1万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6.89%。长城汽车希望通过这样做,在内部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与中高级干部和核心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吉利汽车将股权激励计划融入了“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6月25日,吉利控股宣布启动吉利共同富裕计划。7月3日,吉利控股发布《共同富裕计划行动纲领》,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包括全员收入增长计划、全员家庭健康保险计划、全员职业晋升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实现共同富裕。“汽车公司现在正在进行股权激励和股份激励,以适应共同富裕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人们团结一致,泰山在移动。为了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很多人文因素……
事实上,汽车行业早就存在股权激励和股票奖励等长期激励机制。广汽集团(601238,国八)、上汽集团、长安汽车(000625,国八已全部实施高管和关键人员持股政策。但从规模上看,此前的股权激励规模较小,覆盖面有限。以光启集团为例,其分别于2014年9月、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实施了第一、第二和第二次预留股权激励计划。2020年12月,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授予相关事项的议案》,同意向2872名激励对象授予2.042亿股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按照议案通过当日13.13元计算的收盘价计算,2.042亿股价值约26.79亿元。除了股权激励,还有新的公司机制,如混合股权改革和员工持股更多的公司。其中,传统车企新成立的新能源业务板块表现最为突出。例如,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底引入了四家战略投资者,长安汽车的持股比例降至48.9546%,放弃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广汽集团8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计划对广汽埃安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招行国际研究部经理、汽车行业分析师白一阳表示,本轮汽车公司股权激励与以往基本相同,但吉利相对独特。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省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将浙江选为试点地区,充分考虑了浙江的经济发展和平衡水平。吉利发布股份奖励计划,积极响应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召,具有较高的导向,体现了李书福的情怀。汽车行业对人才和股权激励的竞争并不是激励公司员工的新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引入了股权激励制度,此后该制度在中国迅速发展。具体来看,在汽车行业,2012年3月,上汽集团率先推出了类似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基金计划。2015年,上汽集团正式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同年11月,公司发布“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对2000多名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总金额不超过116745万元。在上汽集团之前,广汽集团已于2014年9月实施了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此外,2016年,长安汽车首次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最终因业绩不佳未能行使权利。如今,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民营车企也纷纷进入股权激励行列,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也在加大激励力度。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传统车企都面临着造车“后起之秀”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包括股权结构、销售额和市值等看得见的方面,也包括人才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等更隐含的方面。在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蔚来、小鹏、理想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自进入汽车行业以来,通过多项股权激励计划,向大量中高级管理人员分配了部分股权,这对汽车行业的人才产生了很高的吸引力。与传统车企相比,“蔚小理”的股权激励更加开放和灵活。以蔚来汽车为例,据TigeESOP统计,蔚来汽车分别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发布了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上述四项股权激励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最高数量分别为4626万股、1800万股、3300万股和2300万股,最高奖励为1.2亿股。短短几年时间里,随着多种车型的推出和销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美国和香港股市的上市,“NIO百合”已经占据了传统汽车公司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则陷入了转型缓慢、人才流失的“悲剧”境地。但情况并非一成不变。2020年上半年,由于当时的“融资寒冬”时期,造车新势力经历了人才外流。仅在2020年3月,就有几起新车制造商的高管转向传统汽车公司的案例。其中,联合汽车原市场营销副总裁邓凌加盟上汽大通;博骏汽车前市场营销副总裁陈曦加入奇瑞汽车;
蔚来汽车消费者中心原副总裁赵宇辉加盟长城汽车。如果我们看看车企之间的竞争,新势力的加入带来了组织形式的变化。许多新势力都有股权激励计划,赋予一线员工更高的决策权,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车企也需要相应的组织变革,以应对组织形式竞争,防止核心人员流失, ”白一阳表示。造车新势力不仅为了留住人才,多年来一直扮演着颠覆者的角色,如今行业形势也变得更加多元。业内普遍认为,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更全面、更系统的竞争,包括技术产品体系、人才团队体系、组织机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融资市值体系等。现在,还远远不是确定赢家的时候。从各家上市车企的市值变化来看,车企市值有资本重估的迹象。去年下半年,包括蔚小理和长城汽车在内的大多数汽车公司的股价都大幅上涨。但从2020年12月开始,汽车上市公司整体股价进入调整分化期。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股价在经历了短期下跌后,于今年4月开始上涨,并不断刷新股价。例如,长城汽车8月30日股价达到67.77元,较2020年6月30日收盘价7.65元上涨786%,市值超过6000亿元。随着传统车企在未来十年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行业对它们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今年7月初,长城汽车发布了2025战略:到2025年,实现年销量400万辆,营收6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80%;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总共投入了1000亿元用于研发。吉利汽车在8月18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布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其市场份额将保持中国品牌第一,销量将达到365万辆,智能电动汽车占比将超过30%;到2025年,吉利极氪汽车将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全球前三的市场份额,销量将达到65万辆。也许是为了配合上述宏伟目标的实现,长城汽车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和吉利汽车的股权激励计划已于近日实施。传统汽车公司在电动智能的新赛道上表现出了强劲的态势。吉利吉利、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高端电动车品牌纷纷推出新车。他们还引入了员工持股和用户共创的规则,作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此外,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与消费者成为朋友等“用户时代”的新玩法也正在成为主流趋势。在此过程中,股权激励制度是保持车企内生发展动力的“标配”。新时代的全面系统竞争注定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最近,因工厂落地而传闻不断的小米汽车开出了三倍的高薪,从大公司招聘人员。谁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1日,智能城市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HaydenAI宣布,其在TYHVentures领投的A轮融资中筹集了2000万美元,
1900/1/1 0:00:00原标题:年报造假、虚假文件取债核准,华晨汽车被罚5360万元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华晨汽车集团被证监会处以5360万元罚款。
1900/1/1 0:00:00特斯拉16万新车再传新消息。日前,有媒体曝光了一组特斯拉全新紧凑型车假想图,该车有望于2023年亮相,主打纯电紧凑型两厢车市场,售价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万起步。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经济观察网记者李晓丹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汽车工业作为消耗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重点产业,节能减排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1900/1/1 0:00:00蘑菇车联正成为自动驾驶行业中难得的标杆。蘑菇车联,这个此前未被广泛关注的自动驾驶公司,从今年开始,正频繁见诸业界。
1900/1/1 0:00:00目前,因为缺芯全球车企都缺少芯片,现车成为了不少4S店望眼欲穿的商品。即便是特斯拉,也饱受缺芯之苦。美国本土工厂所生产的车辆,已经不能满足美国当地市场的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