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是一个奇怪的圈子,潮流总是不断地重复出现。回顾10年前,汽车市场的主流实际上是轿车,SUV相对小众。然而,随着CRV和途观的相继推出,SUV突然流行起来。对于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威马汽车副总裁林世涵表示非常有意思。“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开始更喜欢轿车作为个性化产品。”追赶潮流不是一项技能,但预见潮流确实很罕见,威马对市场趋势有自己的想法。多年前,“128战略”就预见到了汽车“AI+硬件+软件+服务”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多年后,纯电动轿车市场空间进一步释放的信号,也再次印证了威马的市场敏感性。EX5、EX6和W6三款产品的推出,使威马实现了15万至25万元SUV市场的全覆盖。在主流SUV市场站稳脚跟后,轿车市场已成为威马的下一个驱动力。10月22日,威马首款全场景智能纯电动轿车M7正式发布。作为Master系列的第一款产品,备受期待的威马M7显然是威马产品布局的驱动力,填补了轿车市场的空白。
新车发布的背后,是威马推出“SUV+轿车”双线布局的战略决策,也是威马“技术包容性”的关键部署。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离不开威马勇往直前的决心。站在新势力的前列,是威马乃至所有新势力的共同期待。那么,这款装备齐全的轿车M7会是开启魏玛新篇章的关键吗?在创始人沈晖看来,威马M7是一个新的起点。01|科技普惠升级,M7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我们想称之为‘全球首个全场景智能移动空间’。在威马创始人沈晖看来,威马M7的智能性能有着与生俱来的‘生活感’。随着车辆架构与智能系统交互的加强,软硬件的融合越来越紧密nt技术也推动了电子电气架构、传感器、智能芯片等硬件的不断升级。。。在汽车的智能系统中,感知周围场景的硬件设备是实现高水平智能的基础。从车载摄像头到激光雷达,都是智能系统的产品。与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设备相比,激光雷达由于其更准确的感知和更高的智能计算能力而备受车企青睐。继NIO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轿车ET7发布后,小鹏搭载激光雷达后的P5也于本月开始交付,极狐、智己等老牌车企也发布了其激光雷达产品计划。当然,激光雷达的优点和缺点也很清楚。虽然检测精度在厘米级以内,但其高昂的价格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其不可忽视的缺点。然而,决心走“科技普惠”路线的威马,凭借其独特的M7,克服了激光雷达价格和技术上的重重障碍,成为全球首款搭载三个自动变焦高精度超视觉固态激光雷达和四个Orin-X顶级自动驾驶芯片的车型。M7配备的固态激光雷达具有自主变焦特性,最大功率为1016 Tops,基于不同智能驾驶场景对环境感知的不同重视程度,可以实现产品智能场景的全覆盖。
被神器包围的威马M7,同样拥有超强感知力、超强算力、超强进化力的独特生命力。作为首款全场景智能驾驶纯电动轿车,威马M7凭借领先的智能驾驶感知硬件、超算平台和持续的算法优化,率先实现“全场景停车-城市道路-城际高速公路”智能场景全覆盖。尽管威马M7的硬件标准再次将行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这一切都离不开……
沈晖“技术包容”的初衷。在“技术包容性”方面,智能手机市场是最好的先例。智能汽车目前所处的环境与十年前智能手机的情况相似。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苹果等早期智能产品的价格很高。随着后期技术的进步,价格下行、体验上行的理想已经出现,汽车市场也是如此。360创始人周鸿祎提出的“技术平权”与“技术惠普”类似:“用户规模越大,个人使用成本越小,这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稀释边际成本。”此外,两种观点也存在细微差异。在努力降低门槛的同时,“科技惠普”将改善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体验和价格都很难兼得,但“科技普惠”多年来一直是威马的品牌定位。沈晖承认,尽管现阶段“技术包容性”的影响力仍然相对有限,这种造车理念仍然值得坚持:“随着主流市场的进入,我们的标签将变得更加明显,就像小米开始制造手机时,公众的意识非常模糊,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小米自己的特点。”值得为威马对智能产品的思考鼓掌,沈晖的“全球首个全场景智能移动空间”——威马M7在硬件和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看似超越了大多数新势力阵营,同时以“技术包容性”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02|扎根主流,威马在行业预测中推出了“SUV+轿车”战略布局,沈晖确实有所斩获。第一个预测是沈晖在把威马引入公司造车时做出的,他把所有的筹码都放在了新兴的新能源市场上。多年后,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行业预期,但沈晖的预测却一鸣惊人。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正加速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IHS Markit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十年,15万至25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从3%提高到40%,到2030年,15至25万的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正是针对新能源市场的这一价格区间,威马自成立以来推出了EX5、EX6和W6三款主要车型。其中,威马EX5定位为15万元的A级纯电动SUV,威马EX 6定位为25万元的B级纯电动SUV。全球首款纯电动SUV威马W6覆盖15万至25万元市场。
在不断深耕15-20万元主流市场、扩大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威马三款产品已基本覆盖主流SUV市场,“技术普惠”理念得以落地和渗透。第二个预测是基于沈晖在赢得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判断。正如沈晖所预期的那样,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也促成了市场结构的变化。如今,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纯电动SUV。数据显示,轿车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70%以上。2021上半年,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排名前十。除A00级轿车外,轿车占4款,SUV仅占2款。随着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小鹏P7、比亚迪汉、蔚来ET7纷纷入局,使纯电动轿车市场成为最有前景的蓝海。大多数纯电动品牌都实现了“轿车+SUV”的双线布局。威马首款全场景智能纯电动轿车M7的发布,也标志着威马“SUV+轿车”双线布局的正式开启。率先进入主流轿车市场的威马M7,凭借“全配”智能化能力,成为智能纯电动轿车市场的开拓者。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
新势力进入主流燃油车市场并不容易。NIO和小鹏的顶级阵营从高端市场起步,五菱和零跑则从低端市场起步。威马独自一人进入了敌人的阵营,显然处境更加艰难。但幸运的是,这种勇气得到了市场的回报。今年1-9月,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9043辆,超过了去年的总销量,提前实现了销量同比正增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威马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7万辆。从市场角度来看,威马“SUV+轿车”的战略布局确实是新能源领域的主要趋势。轿车市场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新赛道,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终点”。各大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抢占轿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在特斯拉将推出售价15万至20万元的紧凑型掀背车被曝出后,蔚来子品牌和小鹏P5也将15万至25万元的大众市场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如今,随着许多新势力与特斯拉、NIO和小鹏展开竞争,沈晖将目光放得更远:“在用户属性方面,我们需要瞄准小鹏的用户,在市场目标方面,我们要瞄准通用、大众和丰田的用户。”除了新势力的内耗,沈晖表示,他想与市场上的顶级燃油车公司竞争:“我们希望将丰田、通用和大众的燃油车用户转变为智能电动汽车用户,否则在市场份额远低于燃油车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没有意义竞争。”根据沈晖的精确预测,威马已经在主流市场生根发芽;精准定位,成功对标大众、丰田等燃油时代巨头;凭借其硬件技术,凸显了其独特的智能化优势;凭借各种优势,威马将赢得智能军备竞赛的最后一分。目前,新能源市场正在“从高端市场渗透到主流市场”。只有真正抓住主流市场的用户,我们才能成为智能军备竞赛的领导者。决心改变主流燃油车市场份额的威马,正在稳步履行“2022年重返第一阵营”的承诺|谁在结论中获得智慧,谁就获得世界。”“科技普惠”是一场无法直接看到终点的马拉松,但站在赛道上的沈晖知道,智能技术具有改变时代的意义,这项艰巨的任务值得坚持。在技术创新的杠杆作用下,智能浪潮席卷而来。尽管威马等新势力正在加速探索,但传统燃油车公司显然没有太多时间做出回应。
中华网财经10月27日讯,昨日特斯拉大涨1266,报收102486美元,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成为首家市值破1万亿美元的汽车企业。随着特斯拉市值变动,其背后老板马斯克的身家也再度飙升。
1900/1/1 0:00:00如今的电动车市场,一年比一年“繁华”,新老车企接连不断推出新电动车。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将ModelS长续航版、ModelX长续航版车型的售价分别上调了5000美元,现分别为94990美元和104990美元。
1900/1/1 0:00:00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电池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其续航里程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焦点之一,为了解决续航焦虑,各大车企也纷纷采取各种解决方案,此前我网也曾报道过个别车企有续航里程虚标的情况。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0月25日电25日,比亚迪股价延续涨势,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比亚迪涨幅578,报收于31735元股。
1900/1/1 0:00:00日前,国内调研机构杰兰路咨询公司发布了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声量调查情况,包含知名度、熟悉度、美誉度和推荐度等四个指标。其中一个与推荐度相关的调查指标引发了网友关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