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上汽845万辆,一汽650万辆,东风500万辆,长安300万辆,广汽350万辆,吉利365万辆,长城400万辆。。。这些数字是国内主要汽车公司和集团为2025年设定的销售目标。五年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如何?这些数字描绘了一个粗略的轮廓。每个企业都雄心勃勃。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上述企业集团和几家新造车行业龙头公司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高达3800万辆。如果加上奇瑞、北汽等尚未公布销售目标的大集团,未来五年各大企业的销售目标将超过4000万辆。不过,业内预测,2025年国产汽车的产销量可能达到3000万辆。两者相差1000万辆车。当然,部分销量将流向海外,但从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销量同比翻一番至95万辆的规模来看,距离1000万辆仍有很大差距。疯狂的销售目标数字背后,还有各家车企发起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所产生的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同样令人瞠目结舌。在新能源方面,以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为例。计划到2025年,80%的汽车销售将是新能源汽车。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在5年内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20%的市场份额。如果计算2025年每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目标,这个数字可以达到1557.5万辆,占行业预测的2025年3000万辆产销量的52%,远超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20%的目标。如果每个企业都能按预期实现既定目标,那么毫无疑问,五年后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将发生重组。那些几年前不被看好的造车新势力,目标并不比其他企业少。谁将在2025年成为主流?没有人知道这是否是一个新的数字游戏。一些公司未能实现五年前宣布的宏伟战略目标,从激进转变为今天的保守。目标宏大:销量目标数量惊人,新能源销量占比大,这是各大车企2025年目标最直观的特点。除了销售目标数字外,各汽车公司和集团也对收入和利润以及公司的行业地位抱有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个汽车集团都设定了“进入世界前十”或“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目标。面向2025年,大多数汽车公司都是激进的。以中国一汽为例,其2025年的目标是实现营收突破万亿元,销售650万辆,利润突破680亿元。其中,国产品牌销量突破200万台,红旗品牌销量突破100万台。据了解,红旗品牌在2018年至2020年间的销量翻了40多倍,达到20万辆,今年已投放40万辆。如果到2025年实现100万辆,红旗品牌将在未来三到四年翻一番以上。东风汽车的目标也相当雄心勃勃。今年4月,东风汽车(600006,股吧)启动了“东风旗”计划,并启动了聚焦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的“飞跃行动”。制定了三个“100万”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自动驾驶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20%以上。根据这一推测,其2025年的总目标是500万辆汽车。长城汽车是民营企业之一,是所有企业中最大胆的。2021 6月,长城汽车在第八届科技节发布的“2025战略”中提出,到2025年,长城汽车将实现营业收入6000多亿元,年全球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目前,总年……
长城汽车的销售额约为110万辆。新能源汽车80%的销量目标,让长城汽车在众多传统车企中脱颖而出。据记者梳理,关于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目标,大多数汽车集团保持在20%-35%之间,高于20%的政策预期。上汽集团计划实现27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整个集团销量的32%以上。广汽的数据为25%,一汽和东风为20%,长安为35%。单从每个集团的自主品牌新能源目标来看,这个数字会变得更高。广汽计划到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全面电动化,销量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的50%。上汽的计划是38%,而一汽的计划是30%。东风表示,到2025年,岚图和风神将实现100%电动化。事实上,每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都与其当前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有关。自去年年底以来,上汽五菱宏光MINI先后击败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多款车型,连续一年称霸排行榜。而广汽Aian S在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排行榜上一直稳居前十,这让上汽和广汽在新能源领域有了更大胆的期待。广汽甚至提高了新能源发展目标。广汽集团(601238,股吧)曾在2020年11月发布“十四五”规划:到“十四五“期末,广汽的目标是实现产销量350万辆;整个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6000多亿元,利税总额66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超过12%;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汽车总产销规模的20%以上。但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它将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提高到了25%以上。既有超重的人,也有保守的人。吉利在2015年宣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占比65%,纯电动汽车占比35%。但在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5.2%,该计划基本上已经失败。今年10月31日,吉利汽车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总销量365万辆,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将达到90万辆,占比30%。随着极氪品牌的加入,吉利新能源产品的整体销量将占比超过40%。从六年前的90%到今天的40%,吉利已经从激进转变为保守。保守派的另一个代表是长安汽车(000625,股吧)。长安曾在几年前启动了宏伟的“香格里拉计划”,但到目前为止,其新能源发展并不理想。今年8月,长安汽车提出,到2025年,长安品牌将实现年销量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35%。到2030年,该公司计划将销量增加到45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60%。格局转型:除了传统车企制定2025年目标外,成立仅几年的造车新势力也制定了自己的目标,野心更大。目前,各造车新势力的月均销量仍徘徊在1万辆左右,但一些公司已设定了数百万辆的年销量目标。2021 2月,理想汽车(Ideal Automobile)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翔(Li Xiang)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函,表示该公司2025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电动汽车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对此,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男曾向媒体解释,理想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年销量160万辆。与上述传统车企相比,这一目标仅次于长城和上汽。巧合的是,2021 7月,小鹏汽车在香港上市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25年,该公司将占据电动汽车10%的市场份额。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在全国的渗透率将达到35%。按照2025年3000万辆的产销规模计算,小鹏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105万辆的交付量。这一目标与长安汽车不相上下,但也超越了东风和广汽。另外两支新部队的目标相对较少,但绝对数量也不低。零跑汽车表示,其2025年的目标销量为80万辆;内扎汽车计划到2025年每年销售40万至50万辆汽车。新车制造商目前的销量增长趋势是他们信心的来源之一。其中,小鹏汽车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截至今年10月底,小鹏历史上交付量超过10万辆;
理想汽车的最高月交付量在8月份接近1万辆大关。行业对新能源的整体乐观是各车企新能源标的占比较高的原因,也是自称“颠覆者”的新势力的信心所在。与几年前相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展发生了重大变化。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1万辆。2020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36.7万台,五年内增长了两倍多。盖世汽车研究所所长王贤斌,他表示:“从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行业整体来看,2021 1-9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渗透率超过14%,预计全年将达到16%-18%。总体而言,预计2022-2023年左右将提前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20%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对手还包括豪华车公司。在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下,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凯迪拉克、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纷纷公布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但随着吉利氪、岚图、阿维塔、吉利福克斯、智己等一批新的高端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面临挑战。极氪这家单一公司计划到2025年销售60万辆汽车,这接近BBA目前在中国的年销售规模。王贤斌认为,随着吉利极氪、长安阿维塔等自主中高端新品牌以及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等新玩家的不断进入,以及外国品牌的新平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未来整体市场格局将出现重大变化。由于国内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应用、生态含量、软件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预计未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占比将更高。“业态变化:自动驾驶已成为现实。除了新能源汽车,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技术也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2025年已成为许多车企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时间表。中国一汽的计划是到2025年,L3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0%,L4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率达到5%。如果按照一汽到2025年实现650万辆销量的计划计算,一汽需要在2025年销售32.5万辆L4级智能网联汽车,才能实现5%的渗透率。长城汽车计划到2025年实现先进自动驾驶前装渗透率超过40%,但长城汽车尚未解释以先进自动驾驶后装为代表的自动驾驶水平。更多其他车企尚未设定具体的销售目标,但总体而言,许多车企计划到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和商业化。上汽表示,到2025年,计划实现Robotaxi 1万辆的规模,并在2025年量产L4级智能驾驶汽车。东风汽车计划在智能驾驶技术上采取渐进式和跨越式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并表示到2025年,L2-L3新车的渗透率将提高到50%以上,L4级智能驾驶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示范运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东风将在“十四五”期间投入1000亿元进行研发,重点加强新能源智能网联和软件能力建设。广汽集团还将投资850亿至1000亿元,实施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三电研发相关重大项目,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特定场景L4级智能驾驶商业运营。长安和吉利加大了投资。两家公司都表示,未来五年将投资1500亿元进行研发,以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加快软件和智能能力的建设。与其他人相比,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对……的未来更加乐观……
自主驾驶。何小鹏曾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我们需要在2025年之前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他还预计在2025年之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许多业内人士对自动驾驶的发展持谨慎态度。奥维咨询的管理合伙人张俊义判断,“有一些公司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但他们需要考虑供应链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商业化定义。”在分析了18家中国汽车企业集团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计划后,招行国际汽车研究部认为,L2和L3级辅助驾驶将是未来两年乘用车市场的主要趋势,预计到2025年,L2+L3级高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将达到60%。然而,L4级商业化的实施和运营可能慢于市场预期,数据积累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路边基础设施和运营体系不明确。预计2025年将有一个真正的实施,渗透率约为1%。
经济观察报记者濮振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诸如某个车型停产这样的事情,早已变得司空见惯,通常不可能获得外界太多关注,甚至即便是某个品牌、某家车企退出市场,也未必能在舆论上掀起什么涟漪。
1900/1/1 0:00:00汽车全产业链条的领军人物、标杆企业、优秀品牌、精英座驾共50多例示范案例发布汽车产业变革中,谁能把握机遇?“造车”风口下,
1900/1/1 0:00:002021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视频第一门户30秒懂车发起的第三届《启视2021中国汽车跨界营销峰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峰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和寰球汽车集团为指导单位,
1900/1/1 0:00:0011月19日晚间,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11月19日和配售代理签订了配售与认购协议。
1900/1/1 0:00:0011月19日,在第十九届广州车展上,广汽传祺重磅发布“混动化智能化“双核发展战略,并首次亮相全新概念车EMKOO。
1900/1/1 0:00:00财联社讯,欧洲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本周突然开除前CFOWolfgangSchaefer的事情又有了进展:他的问题已经升格为刑事调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