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1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6.6%!上汽集团单靠五菱宏光MINI EV还不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600104)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两位数增长,但公司股价未能延续上涨趋势,呈现波动下跌趋势。在氢能业务发展方面,该公司还需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MINI,飞凡汽车,长城,奇瑞,荣威

投资时报研究员董林最近公布了有限公司11月份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该公司11月份的汽车总销量为601000辆,同比下降6.61%;今年1-11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480.3万辆,同比下降1.06%,降幅较前十个月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上汽集团实现营收5527.13亿元,同比增长10.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5亿元,同比增长22.24%。尽管业绩稳步增长,但该公司的业绩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信心。在二级市场,上汽集团的股价一直在波动和下跌。自2018年创下历史新高以来,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了30%以上。今年以来,尽管汽车行业大幅上涨,但上汽集团股价波动较大,全年整体跌幅超过10%。截至12月17日收盘,上汽集团股价收于20.95元/股,总市值2448亿元。为什么市场对该公司的股价反应更加冷静?《投资时报》的一位研究员注意到,尽管上汽集团旗下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对公司利润的贡献不足;同时,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旗下高端产品增长相对较慢,品牌优势尚不明显;

在氢能业务发展方面,该公司仍需面临激烈的竞争。2018年以来上汽集团股价走势

MINI,飞凡汽车,长城,奇瑞,荣威

数据来源:Wind的高销售额很难换取高利润。《投资时报》的研究人员注意到,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近年来销量逐渐下滑。2018年至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分别为207万辆、166万辆和160万辆。今年前11个月,该公司实现了144万辆的销量。2020年7月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下滑。去年7月至12月,该车型累计销量达到12.77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销量王。进入2021后,五菱红光迷你EV继续保持其之前强劲的市场表现。根据该公司10月产销报告,今年10月,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达到20万辆,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近4.8万辆,同比增长131.9%。该车型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超过32万辆,占上汽通用五灵总销量的1/4。尽管五菱宏光MINI EV让公司的整体销售数据非常可观,但过度依赖低端车型明显削弱了上汽通用五菱的整体利润。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60万辆,实现营收729.2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1.42亿元,净利润率不足0.2%,平均单车利润仅89元。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营收32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水平有所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此外,五菱宏光MINI EV目前在市场上有大量竞争对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E-Star、雷丁芒果和科乐威CLEVER等车型。最近推出的奇瑞QQ冰淇淋也成为了它的有力竞争对手之一。随着低端车型红利期逐渐消退,其他低端品牌不断加入,五菱宏光MINI EV能否继续脱颖而出?中高端产品增长乏力值得注意的是,低端产品的成功也可能给上汽集团在中高端市场的努力增加阻力。2018年8月,上汽集团推出荣威Marvel X,定位于高端新能源车型。然而,在推出后,漫威X的最高月销量仅为1185部。自那以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甚至一度出现了负销售额。2020年,上汽集团在荣威Marvel X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高端纯电动品牌“R品牌”,即非凡汽车的前身。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9月,Marvel R的月销量保持在400至900辆之间;今年10月,漫威R共售出398台,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3719台。或者可能是由于R车的销售状况不佳,上汽集团将R车的销量目标从之前的3万辆下调至今年的2万辆。10月29日,公司R品牌宣布计划成立非凡汽车技术公司,“R品牌”更名为非凡汽车,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据悉,非凡汽车未来的产品定位将主要围绕价值20万至40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智能化方向。然而,更名后的情况似乎并没有改善。官方数据显示,2021 10月,飞帆汽车品牌总销量达到1675辆,其中ER6销量1278辆,占76.3%;前10个月,非凡ER6的累计销量为6716辆,同比仅增长1%。在2021 10月同价位新能源车型前10名中,飞凡ER6的销量排名第7,与排名第一的友邦S相比,差距为5668辆。同时,可以推断,飞凡汽车调整后的年销售目标2万辆之间仍存在差距。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由多方势力主导,特斯拉和国内新造车势力各有优势;

在传统车企中,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601633)等多家传统车企的中高端品牌也处于强势地位。面对市场竞争,上汽集团的高端产品能否在众多车企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有效拉动公司利润的正增长?目前,随着氢能业务的分拆上市,对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政策支持正在加大。今年9月,国家五部委将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城市群确定为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重点区域。如果在示范期内实现目标,示范城市群最高可获得18.7亿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和氢能供应奖励。在此背景下,上汽集团于11月26日宣布,计划对子公司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改造,并将其拆分为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投资时报》的一位研究员发现,去年9月,该公司率先启动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氢能战略”,其中包括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建立一支拥有1000多人的燃料电池研发和运营团队,到2025年形成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为了实现其在氢能行业的目标,该公司已将其子公司捷氢科技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氢和氢燃料电池业务上市平台。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氢燃料电池堆、系统和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上汽集团表示,通过分拆捷氢科技并在科创板上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核心技术的投资,实现氢能和氢气燃料电池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提高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倾斜程度越来越高,许多车企正在抢占氢能竞赛的先机。长城、广汽、北汽等多家国内老牌车企已将氢燃料作为进入新能源市场的切入点。2020年,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燃料电池正式亮相并投入示范运营;今年3月,长城汽车正式发布氢能战略,年内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沙龙”;在最近结束的2021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还推出了最新的氢燃料技术,如中国版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此外,吉利、奇瑞和东风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了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发展路线中,纯电动一直是核心路线。由于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阶段的原因,高成本的氢气生产和运输是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商业化道路上的最大商业阻力。目前,捷氢科技尚未实现盈利。2018年至2020年,捷氢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1.12亿元和2.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亏损516.68万元、337.01万元和9305.84万元。今年上半年,捷氢科技的亏损进一步加剧,亏损金额达8310.47万元,接近去年全年的亏损规模。未来,在氢能源汽车的争夺中,上汽集团单独上市氢能源业务能否拯救新能源业务,还有待观察。上汽集团2021第三季度报告主要会计数据

MINI,飞凡汽车,长城,奇瑞,荣威

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标签:MINI飞凡汽车长城奇瑞荣威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比亚迪智能手表将发布:完美代替车钥匙 还支持睡眠监测

智能化时代,控制车辆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起来,越来越多的车型支持通过手机、卡片和智能手表等设备控车。

1900/1/1 0:00:00
覆盖全国228城 小鹏超充站累计建成661座: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充电

今日,快科技从小鹏汽车官方获悉,11月份,小鹏共上线111座超充站,环比增长201,累计建成超充站数量达到661座。

1900/1/1 0:00:00
阿尔法罗密欧车主遇尴尬一幕!车牌悬挂在右侧识别不了

说到阿尔法罗密欧,很多车主都知道这款车的外观设计非常个性,单单车头的车牌就是挂在侧面的,而且引入国内后,在国内的销量不怎么高。

1900/1/1 0:00:00
20万内最速量产车 雪佛兰迈锐宝XL纪念版上市:19.59万元起售

要问20万内最速量产车是哪款,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君威GS、领克03,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迈锐宝XL。

1900/1/1 0:00:00
分析师:特斯拉存在失去市场主导地位的风险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投资巨头古根海姆公司分析师阿里法格里警告称,虽然特斯拉目前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受到威胁,但是投资人不应该因此而掉以轻心。

1900/1/1 0:00:00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我们需要在中国推动更广泛的合作

12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一年一度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对话会以视频方式举行,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在发言中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