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难题怎么解?胡成中代表带来一串建议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

北京,大发

胡成忠代表认为,目前,气候变化专项立法和环境法编纂都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成果尚不成熟,而减碳工作已经开展,制度建设迫在眉睫

北京,大发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忠在两会上。自去年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峰值行动计划》以来,绿色、环保、低碳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双碳”成为2021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确保在2030年前及时实现碳达峰目标,自然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会主席胡成忠认为,碳峰值和碳中和是一项对国家发展、企业管理和人民生活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工作。聚焦“双碳”目标已成为他在今年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期间提交的提案的“主线”。《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在胡成忠代表提出的1项提案和8项建议中,有1项提案围绕修改《环境保护法》以确保实现双碳目标,还有1项提案是加强动力电池生产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延伸责任。这两个主题都与“双碳”目标直接相关。目前,中国的“双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认识到行动、从行动到加深认识的持续长期过程。胡成忠认为,目前,气候变化专项立法和环境法编纂都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成果尚不成熟,而减碳已经开展,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基于这一考虑,胡成忠提交了一份关于修改《环境保护法》以确保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建议从修改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入手,让碳排放和治理有法律依据。未来,将在宪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框架下,逐步完善个别法律和配套措施。胡成忠还向记者指出,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售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1%,相应的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浪潮也已经到来。对于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取得巨大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胡成忠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相关提案——《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建议》。胡成忠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如果不科学回收利用,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稀缺资源的浪费,从而推高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正规回收渠道不畅、经济效益差、政策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胡成忠建议,在动力电池领域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者延伸责任要求,有利于推动回收行业在短期内快速步入正轨,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循环可持续发展。胡成忠告诉记者,今年这个时候向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建议,以确保实现双碳目标,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修改《环境保护法》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温室气体排放协调管理的客观需要。他认为中国……

蓝天保卫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温室气体控制和排放的重点行业和地区与大气污染防治基本相同。生态环境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对气候变化的监管责任也属于生态环境部门。全面协调的监督有利于效率最大化,但目前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胡成忠进一步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现行法律不足以协调解决国家部委、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令和权力博弈等问题。无论是通过碳交易和技术创新促进自愿减排,还是通过法律义务和责任条款强制减排,都将对相关方的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法律应优先考虑减少相关方权益的条款。党中央、国务院逐步将“1+N”双碳目标政策体系转化为政策实施;并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市场机制,以帕累托最优的方式促进碳减排。胡成忠指出,截至目前,中国还没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规定。在《环境保护法》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定,可以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法律保障,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第三个原因是,修改《环境保护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有序推动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切实举措。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胡成忠认为,这是一次系统性变革,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重大考验。为了避免“一刀切”减碳造成的社会不稳定、系统性风险和清洁能源项目无序发展,必须在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体系指导下稳步推进双碳改革。同时,胡成忠认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已经有了制度基础,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也有了政策基础。最重要的是,为期10年的碳交易试点为该法的修订提供了经验支持。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了碳减排实践。作为试点地区,北京、上海、天津等7个省市相继制定了地方立法或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 7月国家碳市场运营后,发电行业是首批纳入该行业的行业之一。经过半年的实践,一些企业的排放数据不准确,相关主体缺乏法律责任等问题浮出水面。这些尝试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支持。目前,气候变化专项立法和环境法典化都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成果尚不成熟,而减碳工作已经开展,制度建设迫在眉睫。胡成忠建议从修改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入手,为碳排放和治理提供法律依据。未来,在《宪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框架下,个别法律和配套措施将逐步完善。在讨论《环境保护法》修订方案时,胡成忠提出了三条极具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范围;

第二,在《环境保护法》第四章“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之后增加“应对气候变化”一章;

第三,加大对政府违反气候变化责任的法律责任处罚力度。强化动力电池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对我国经济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社会整体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我们有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商业化取得了巨大进展。胡成忠向记者指出,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售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1%,相应的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浪潮也接踵而至。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已达20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近80万吨。在胡成忠看来,如果不科学回收利用,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稀缺资源的浪费,这将进一步推高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正是认识到这一现实,胡成忠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与之相关的提案——《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建议》。胡成忠认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正规回收渠道不畅、经济效益差、政策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对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上述三个不足的根本原因,胡成忠表示,第一个原因是电池回收所涉及的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外部属性。产业链各方面的参与者和最终消费者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成本,缺乏有效的行政干预。其次,下游消费市场主要停留在拆解后的金属回收领域,而梯级利用、修复再生等高等级回收领域尚未形成可靠的市场。目前该领域缺乏严格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这给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等潜在用户带来了高质量和安全风险。事实上,针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现状的不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印发了《加快推进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促进上下游产业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体系等措施。然而,现有的计划大多基于原则性意见,具体实施措施仍需细化。基于国内外同类行业回收市场的成功经验,胡成忠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生产者延伸责任要求,有利于推动回收行业在短期内快速步入正轨,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动力电池领域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者延伸责任要求?胡成忠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第一项是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配套政策标准的细化和实施,特别强调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4S店、电池回收生产企业纳入同一价值链考虑。有必要明确这些参与者在电池研发设计、车辆技术和电池安装、售后服务和消费者教育中的作用。回收upst的主要责任……

am和下游方面是为了形成动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闭环价值链。胡成忠指出,在初期,建议以“责任基金”的形式,明确原制造商自建回收或第三方合法回收制造商的资金来源,促进收集网络和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商业化运营。第二个建议是,从促进动力电池回收效率和成本降低的角度,研究制定包括残值测量、组装工艺、电池管理体系等在内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加强相关信息披露。促进电池制造商、车辆制造商和回收单位之间建立统一透明的信息机制,从而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和安全风险。胡成忠表示,完善上述工作后,可以及时建立退役电池公开交易市场,巩固下游对退役电池残值、质量等方面的信心,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合法回收厂商良币驱逐劣币的目标。第三个建议是加大力度培育梯级利用、修复再生等高级回收模式的市场,建立基于“逆向物流”概念的正规回收渠道,为首次退役电池开辟下游经济汽车、备用电源、储能等市场,丰富梯级利用和修复再生电池的应用场景。同时,应尽快出台合理的梯级利用技术标准,探索安全、质量和循环经济之间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标签:北京大发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德国工厂终于获批投产每年将生产50万辆汽车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4日晚间消息,据报道,德国勃兰登堡环境部今日宣布,特斯拉已经获得有条件的许可,其位于格伦海德的电动汽车工厂和邻近的电池工厂可以开工生产。

1900/1/1 0:00:00
蔚来汽车销量掉队高端定位受质疑 两地"上市不融资"意欲何为?

查看最新行情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昊3月1日,蔚来汽车更新了销量数据,今年2月,公司交付电动车6131辆,同比增长991,环比下滑36

1900/1/1 0:00:00
“最不像大众的大众车”,上汽大众的产品经理居然这样评价凌渡L

当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为了满足新一代主力汽车用户挑剔的审美,都在外观设计上加倍努力寻找突破时,大众总是被诟病的那副“套娃”设计显然早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了。

1900/1/1 0:00:00
“三年拿不出3000元”?余额提现难倒易到用车

3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月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2月,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550844万单,环比下降218。

1900/1/1 0:00:00
UCF为电动汽车设计带电“动力服” 可使续航增加25%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NASA的先进技术,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动力套装。这种材料像钢铁一样坚固,比铝更轻,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动力能量。

1900/1/1 0:00:00
本田与索尼宣布将成立合资企业 计划2025年开始销售电动汽车

3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本田汽车和索尼周五表示,计划于今年合作成立一家新公司,联手开发和销售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