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疯子”李书福有新动作吗?
最近,网易吉利集团旗下的手机公司湖北兴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收购了手机制造商魅族,目前正处于交付阶段。与此同时,这一消息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我们暂时不会对这些市场传言进行任何评估。如果有明确的信息,我们将尽快予以确认。高端手机新产品的进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5月6日,星基时代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公司将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通过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并购、战略合作,构建“护城河”和生态。
对于收购的消息,魅族表示“不予置评”。
与双方的冷静表态相比,上述传言出人意料地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一位网友开玩笑说:“也许将来你可以在4S店免费贴膜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吉利收购魅族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魅族可能会通过此举获得强大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吉利还将大幅加强其软件研发能力,无论是共同进入手机市场,还是为车机智能互联做出贡献,双方都将为用户带来巨大利益。
不是吉利制造手机
现在是制造手机的明星时代
外界的传言和说法总是不准确的。应该说,生产智能手机的不是吉利,而是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亲自投资的星基时代,”星基时代负责人告诉记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七星报数据,星际时报成立于2021 9月,注册资本7.15亿元。定位于高端手机行业,法定代表人王勇,董事长李书福。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是星际时代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3%;李书福本人的持股比例为6.15%。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星河时代的产业是互联网及相关服务。其业务范围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移动通信设备销售、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以及集成电路芯片相关和5G通信技术服务相关业务。
星时代致力于XR眼镜、星时代互联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等多设备的智能集成,以及多模式仿生交互技术的研发,连接虚拟与现实、现在与未来,为消费者提供高度艺术化的驾驶和驾驶连接,以及整个场景的无缝和愉快体验,”《星际时代》的负责人说道。
收购魅族或实现双赢
目前,经过长时间的充分竞争,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形成了苹果、华为、三星、OV和小米等几家手机制造商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市场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魅族成立于2003年。自第一代智能手机M8发布以来,魅族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精致的路线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其自主创新的Flyme系统也获得了好评。
但经过长时间的竞争,魅族逐渐落败,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品牌。投资魅族的A股上市公司天音控股(000829)显示,2015年魅族科技总资产72.25亿元,总负债88.93亿元,净资产为负16.68亿元;营收168.01亿元,净亏损10.38亿元;
2016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3.04亿元。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魅族的亏损已经超过了13亿。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一文此前告诉记者,吉利和魅族之间的潜在交易在战略上是双赢的。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魅族的季度出货量基本在50万台以下。魅族的行业积累可以加速吉利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布局,吉利可以为魅族团队提供扩大规模或坚持高端战略所需的资源,”吴毅文表示。
图片来源:记者张健摄
目前,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手机和汽车之间的交叉越来越普遍。小米、苹果、华为等手机公司正在加速向汽车行业渗透,与此同时,车企也开始“逆向”思维,进军手机行业。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汽车最终将成为“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一样,属于物联网的末端。目前,各大车企正在打造“智能汽车”,加入物联网生态系统,并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以“买买买”著称的吉利,此时对魅族的迷恋也并不奇怪。对于“跨界”的吉利来说,手机制造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收购魅族可以快速开展这项业务,从而构建生态系统和“护城河”。
事实上,近年来,吉利积极布局其未来的技术领域,包括飞行汽车、低轨卫星、芯片研发等。现在它也进入了手机领域,旨在打造全方位的智能生态系统,抓住物联网的关键节点。
智能汽车和手机是行业内可见的竞争业态,卫星链是大数据流量的核心节点。卫星链不仅是汽车产业的节点,也是物联网的核心节点。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物理整合为化学整合的过程在于数据,包括卫星链的核心节点。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已经从抢占有形的汽车,到抢占移动流量,再到抢占万物和汽车。互联互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孙童童
编辑|程鹏、孙磊、盖媛媛
标签:汉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日前,玛莎拉蒂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作者董武英编辑夏益军新能源汽车发展看电池,电池发展看资源。自诞生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场动力电池原材料资源争夺战。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报记者王帅国截至5月5日,国内全部28家整车上市企业中已有21家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综合来看,乘用车企业绩表现整体好于商用车企。
1900/1/1 0:00:00相关新闻:高合行车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私上热搜网友:这,不犯法吗?新浪科技讯5月7日早间消息,针对“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的爆料,高合汽车发布声明,
1900/1/1 0:00:00疫情当下,芯片紧缺、电池原材料紧缺,导致车圈迎来了一波“涨价潮”。
1900/1/1 0:00:005月7日,高合汽车因行车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私登上热搜。对此,高合在其官博发布声明称,引发争议的“车车互联”功能属于车队出行、车路协同系统的组成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