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江编辑|蓝梅尔出品|蓝媒财经。7月4日,上海钢联(300226)发布的数据显示,今日部分锂电池材料报价下跌,电解钴下跌0.9-10500元/吨,碳酸钴下跌1万元/吨;六氟磷酸锂增加1万元/吨。6月以来,国内电解钴价格持续下跌,跌幅超过17%。氯化钴和硫酸钴等钴氧化物的价格也持续下跌。同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稳定在47万元/吨左右。原材料的波动正在微妙地改变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钴价大幅下跌,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差异缩小,三元蓄电池卷土重来;传统的三元体系也有望回归,高镍和高电压相辅相成。然而,由于“宁王”未来增长潜力的差异,外国投资大幅抛售了宁德时代(300750)。截至5月底,持仓文件显示,最大的海外中资股票基金安联中国A股基金在5月减持了宁德时代,减持幅度高达17.98%。今年4月和5月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电池负载比例一度下降,其主导竞争力已不强。特斯拉是其最大的客户,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交付量环比下降的情况。然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600617)在6月份仍将大卖。在变化和不变之间,动力电池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磷酸铁锂不再芳香了吗?科梅尔定律指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一切都有改革的空间。这也被称为“不完善的法律”。评估新能源动力电池优缺点的主要指标是续航里程、安全性、成本和能量密度。按正极材料划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这四项指标也符合“不完美定律”。2021,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将实施,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一旦推出就无法回收。当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在已装车中的比例将首次超过三元电池,并保持至今。到今年4月,磷酸铁锂电池在汽车总装机中的比例达到峰值,占汽车总装机的67.0%,三元电池的比例降至32.9%。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磷酸铁锂电的价格优势不再那么明显。
7月4日,上海钢联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1万元/吨。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磷矿石每吨平均价格最近突破了千元大关,6月份增长率超过20%,同比增长率超过100%。在这一点上,续航里程的指标相对更为重要,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里程的三元电池重新获得了市场认可。除了华东地区的疫情有所缓解外,今年5月三元电池的装载量大幅增加。数据显示,5月三元电池装车量为8.3GWh,环比增长90.3%;
磷酸铁锂电池负荷为10.2GWh,环比增长15.1%。从产量来看,五月份三元电池环比增长58.2%,磷酸铁锂电池环比仅增长3.3%。与此同时,5月份,三元电池负载比例上升至44.7%,而磷酸铁锂的比例下降至55.1%。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的行动表明,磷酸铁锂不再受欢迎。6月14日晚间,华友钴业(603799)发布公告称,正式终止对内蒙古盛钒科技的收购,并计划放弃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千亿“钴茂”为何彻底抛弃磷酸铁锂,专注于三元锂电池产业链。对此,华友钴业表示,锂离子三元材料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高镍已成为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6月16日,容百科技(688005)董事长白厚山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云上宜宾”高端对话会上表示,在电池安全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后,电池的首要焦虑是里程焦虑。这意味着,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提高电池的比能,增加整车的续航里程是未来电池的方向。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前景不乐观是恰当的吗?过度投资?这种不乐观情绪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6月24日晚间,科力源(600478)(600478。上海)宣布,公司计划在宜丰县工业园区投资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和6万吨大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投资不低于25亿元。在过去,这样的积极消息会推动股价上涨,但在科力,这远远不是“从积极到消极”。6月27日,其股价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在早盘交易中,它迅速下跌,并短暂跌破跌停。最终,它收于8.70元,下跌6.45%。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股价继续下跌,直到7月4日稳定下来,收于8.80元,上涨5.26%。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同样宣布启动磷酸铁锂项目的惠云钛业21日短暂上涨15.72%,收于13.25元。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它出现了波动和调整,6月30日收于12.08元。7月4日上涨5.44%。汇运钛业20日宣布,公司将主导投资约62亿元,重点投资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并支持上下游产业项目。这是A股“化工转锂”的又一典型案例。但锂的激增已经停止。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元锂概念股大多大幅上涨。自6月16日以来,容百科技的股价已从105元上涨至135元,涨幅为25.71%,接近此前的高点。例如,当盛科技(300073)自16日以来股价已从81元上涨至93元。两者都是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领导者,最近的趋势使股价摆脱了之前低点调整的限制,回到了上涨通道。此外,振华新材料创下新高,孚能科技、厦门钨业新能源也表现不俗。事实上,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新(002074)等电池制造商都在增加磷酸铁锂的产能。同时,大量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跨境投资磷酸铁锂项目,如龙柏集团、中核钛白粉(002145)、湖北宜化、云天化(600096)、云图控股(002539)、新洋丰(000902)、川发龙芒等化工企业。
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各家厂商公布的磷酸铁锂扩产规模,结合现有产能,已超过500万吨。相比之下,2021国内氧化铁锂发货量为47万吨。从一月到三月……
仅他一年,国内就有9个磷酸铁锂材料项目,计划产能119万吨。GGII指出,随着磷酸铁锂和磷酸铁产能的快速释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从优质产能不足转向磷酸铁锂产能过剩。预计到2022年年中,磷酸铁产能将从不足转为过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磷酸铁锂不受市场青睐的原因。监管机构也主要关注此类投资项目。6月27日,科力源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要求“结合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说明大规模投资碳酸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数字核心材料等生产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是否与公司当前业务存在协同效应”。汇运钛业在公告发布后,也于6月21日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进一步阐述项目建设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相关产能的消化能力,以及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3除了产能过剩和续航时间短之外,三元锂电池的卷土重来是磷酸铁锂电池无法逾越的“软肋”。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是低端新能源汽车的首选电池。三元电池的优点是密度高、耐寒,但其安全性能较弱。同时,由于钴和镍的存在,成本也很高。高密度和长续航里程使三元电池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在动力电池行业,当能量密度≥160Wh/kg时,三元电池绝对占主导地位。高端Model 7车型配备了三元锂电池。
白厚山表示,电池供应链将很快稳定下来,镍价格将在未来迅速下降。预计2023年金属镍市场供需过剩将超过40万吨,明年镍价将从每吨2万美元降至每吨1.5万美元以下。因此,三元高镍电池将重新获得综合性价比优势,成为汽车电池的主导方向。招商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期镍期货价格迅速下跌。在过去的一周里,上海镍业和伦尼分别下跌了12.3%和13.9%。自6月以来,上海镍业和伦尼分别下跌18.7%和21.8%。钴价格自6月以来也持续下跌,其中MB钻石价格下跌11.6%,国内电解钴和硫酸钴价格也分别下跌10.1%和15.9%。根据6月24日镍和钴金属的估计价格,5/6系列高压和8系列电池的镍金属成本约为68元、75元和97元/千瓦时,钴金属成本约为63、58和28元/千瓦时,对应5/6系列高压电池和8系列电池的主要材料成本约为721、705和701元/千瓦小时,与6月1日相比分别减少了23、24和25元/千瓦h,进一步缩小了与铁锂电池的成本差异。6月30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当日氧化钴报价下跌5000元/吨;三元前驱体价格下跌8000元至11000元/吨。据行业报价网站数据显示,近期国内磷矿石每吨均价突破千元大关,6月涨幅超过20%,同比涨幅超过100%。同期,磷矿石的国际市场价格在1500元/吨左右。上述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三元锂电池与铁锂电池成本差异的不断缩小,三元车型的上市数量将持续上升,带动装机反弹趋势继续显现。数据显示,5月份,三元电池装机容量为8.3GWh,环比增长90.3%;
磷酸铁锂电池负荷为10.2GWh,环比增长15.1%。就增长速度而言,三元电池的复苏意义重大。7月4日,孚能科技一位人士表示,这一趋势预计将在6月持续。近日,光大证券(601788)关于“加快高压技术布局,迎接三元正极降成本机遇”的研究报告指出,高压正极以中镍三元材料为基础,在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处理成本。三元正极材料有望迎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机遇。在行业中,高镍和高电压是锂离子三元材料升级的两条主要途径,服务于动力电池系列。高压正极基于中镍三元材料,通过增加其电压平台,去除更多的锂,从而实现更高的比容量和平均放电电压,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正极制造商和部分电池制造商已经向高压正极方向布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厦门钨业新能源、长源锂科技、振华新材料、中国创新航空等。上述研究报告称,厦门钨业新能源开发了一种新型4.4V高压6系三元材料,并成功应用于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长期锂离子技术在高镍方面有早期布局,高电压也迅速跟进。其高压4.3V和4.35V三元正极材料已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4V三元正极正逐渐应用于数字电池领域。振华新材料于2018年推出了第一代中高镍低钴单晶产品,4.35V的能量密度优于同电压下的NCM523。该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已于2019年底完成。在电池制造商方面,中新航空专门生产高压三元产品。2022年,它在全球率先量产了采用高压三元电池材料技术的590模块电池,并在其主要客户广汽爱昂设计的爱昂LX车型上实现了安装。
在过去钴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高镍电镀路径是电池制造商的选择。目前,三元电池市场仍以NCM为主。三种元素的量比构成了三元锂电池的类型,如NCM333,镍钴锰含量分别为30%;
NCM523,比例为50%、20%、30%等。市场缩写为3系列、5系列、8系列和9系列。8系列和NCA被称为高镍三元锂。为什么三元锂电池要向高镍含量方向发展。原因是钴非常昂贵,对环境有重大影响,而镍没有这个问题。此外,高镍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这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目前,Lunni的报价为每吨22770美元,而钴的价格仍在每吨37万美元以上。然而,高镍也有明显的缺点,即稳定性差,导致安全性差,加工工艺复杂。随着钴价格的大幅下跌,高压路径可能占据上风。6月30日,洛阳钼业(603993)宣布,其位于刚果的KFM铜钴矿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投资18.26亿美元。公告显示,KFM铜钴矿是全球最大、品位最高的未开发铜钴矿项目之一。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运营,未来满负荷时预计每年平均新增9万吨铜金属和3万吨钴金属。洛阳钼业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金属的需求旺盛,钴金属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公司KFM项目的建设可以缓解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对钴金属的紧张需求,减少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对钴金属供应不足的担忧。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锂涨钴跌”现象仍在持续。受下游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影响,钴价在连续下跌三个月后继续下跌。7月4日,关于外国投资者出售“宁王”的消息激增。根据知名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底,德国资产管理巨头安联投资旗下安联中国A股基金5月减持了其在宁德时代的股份,减持幅度高达17.98%。减持后,宁德时代从该基金最大的重仓股跌至第五大重仓股。与此同时,海外第二大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会基金等产品最近减持了11.29%的宁德时代。为什么外国投资者会大量抛售宁王?一是今年1月以来,新能源板块不断调整,外资持股账面收益转为负值;其次,今年4月和5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的电池装机比例有一定下降;第三,外资对宁德时代成长性和股价上涨的预期存在差异;
第四是仓库调整的必要性。根据之前的报道,柏基中国成长信托基金经理Sophie Earnshaw表示,减持宁德时代的原因是股价已经上涨太多。为成长型投资者提供无与伦比的机会。如果你不投资中国的成长型公司,你就错过了关键点。对于成长型投资者来说,这是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当然,上文提到的国外抛售发生在5月份,自6月份以来,宁德时代的股价已经上涨了30%。
在此期间,宁德时代发布了CTP第三代麒麟电池。与4680系统相比,该电池的体积利用率超过72%,能量密度为255Wh/kg,电池容量增加了13%。系统集成达到了全球新高。与传统的“电池模块电池组”三级结构相比,CTP(CellToPack)技术可以直接省略模块组装过程,将电池单元集成到电池组中,达到提高整体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的效果。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麒麟电池是一种结构创新,其255Wh/kg的能量密度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竞争力。《中国金融研究报》也表示,本轮以电池结构为主的技术周期将稳定顶级电池制造商的领先地位,并拉大顶级与二三线制造商的利润差距;但与此同时,综合实力较强的优质二线厂商也有望抓住结构性机会突围,实现份额提升。鲁福能源科技拥有大量生产的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为285Wh/kg;亿纬锂能去年开始生产4680电池,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历史。此前,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6万辆和44.7万辆,同比增长1.1倍。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3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随着新电动汽车车型在车企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因疫情推迟的需求,预计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4.3万辆至55.3万辆。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这是一个不变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的是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它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低的成本等综合性能创新。世界是多样化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也是如此。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任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蓝媒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异议,请披露、转载、合作或加入小组。欢迎添加公众号负责人戚秋实。微信:onlyqqs1992长期招聘记者,请在后台回复“总裁”了解
0
1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媒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去年开始,法系车在中国市场全线发力,“入门即高配”的凡尔赛C5X可谓是一炮而红,最高月销5000台以上,即使在疫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保证了月销3000台以上的成绩。
1900/1/1 0:00:00Hello,30秒懂车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话不多说,直接上道来自凯迪拉克的硬菜,首款原生纯电SUVLYRIQ锐歌。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7月6日,日产中国宣布,受全行业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影响,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2022年16月销量为546020辆,同比下降22
1900/1/1 0:00:007月6日,恒大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恒驰5正式开启预售,综合补贴后预售价17
1900/1/1 0:00:007月4日,AITO问界M7在华为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一度冲上微博热搜。AITO问界是小康股份601127旗下塞力斯603716汽车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在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产业快速恢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