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Elle编辑| Ray NIO的新产品到货较晚,手头预算超过40万元。下定决心要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小敏并不高兴。尽管受到NIO多石的青睐,但NIO最近陷入了质量漩涡,销量排名双双下滑,这让小米对被广泛认为是“高端新能源汽车”的NIO犹豫不决。而且,纵观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40万元左右可选的新能源车不在少数。特斯拉Model Y、红旗E-HS9和高合HiPhi X也凭借各自的性能优势在市场上备受追捧。这让选择困难的小敏更加犹豫不决。众所周知,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出现之前,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话语权,市场几乎被传统车企垄断,产品也缺乏新颖性。时间一声不吭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随着“蔚来”的迅速崛起,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变革,不仅影响了产品和技术,也深刻改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如果一切都在既定轨道上发展,蔚来作为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先锋队”,应该会无限接近高光时刻。今年上半年,反复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汽车市场大幅波动,给一向漂亮的新能源汽车带来了诸多冲击。许多玩家已经进入市场,这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就像一股神秘的力量,“NIO Men”的未来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实力决定野心?蔚来汽车是中国最豪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2018年,作为中国首个在美国上市的有轨电车新动力,其企业DNA决定了其高端产品和营销路线,并首次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推高至40万元以上的高位,这在2014年NIO诞生之前是消费者始料未及的。然而,在奔腾的背后,暗流依然奔腾不息。在充电效率和里程焦虑的批评声中,NIO于2018年首次在业内推出的电池租赁模式成为无数汽车爱好者和精英愿意停止付费的原因之一。毕竟,作为一种消耗性动力电池,总有折旧和极端的生命周期。与只需5分钟更换电池的高效率相比,谁想浪费时间充电呢。
蔚来汽车微信公众号不能否认,蔚来汽车的换电池模式极大地缓解了部分车主的充电效率焦虑。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甚至是NIO的“开拓性”商业智慧。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回当下,NIO的“远水”真的能解决我们的“近渴”吗?根据NIO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7月6日,NIO已在全国完成1011个换电站和1681个充电站的建设,连接了52万多个第三方充电站,为用户提供了超过1000万次的电池更换服务和超过82万次的一键通电服务。引人注目的数据背后是大规模的成本支出。6月9日,蔚来汽车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蔚来汽车一季度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汽车销售收入92.4亿元,增长24.8%;
一季度净亏损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5亿元相比,同比增长295.5%。收入增加了,但损失反而增加了。对财务报告的仔细分析显示了一些迹象。以营销和管理费用为例,NIO花费了20.148亿元,理想汽车花费了12亿元。从直观的数据来看,NIO的费用大约是理想汽车的两倍。但为什么蔚来比其他造车新势力烧钱更多呢?事实上,NIO是唯一一家坚持“换电池”原则的家用新能源汽车公司。正是对电池交换技术和发电站的投资,使NIO的研发投资保持在行业的高点。据业内人士透露,NIO建造一座替代电站的成本约为200万元,目前NIO已经建造了1000多座替代电站。从这个角度来看,仅NIO的建设成本就高达20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理解NIO的“损失”。如何平衡客户体验和财务健康是NIO不可避免的挑战。
尽管受到外界的质疑,但人们应该抬头看星空,也应该低头看道路。6月22日,“一辆测试车撞楼导致两名测试司机死亡”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第二天发布的公告称“这是一起事故”,但两条生命的死亡仍然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NIO的官方回应立即引发了争议。毕竟,无论事故原因如何,都足以吓到像小敏这样的消费者。归根结底,这被称为意外,只要它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100%。让公众记忆犹新的是,2021 8月12日,著名企业家林文勤驾驶朗逸ES8并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后发生交通事故去世。一系列“口水战”此起彼伏,争议的焦点在于NIO推出和推广NPP是否对消费者构成混淆和误导。巧合的是,NIO汽车也经常发生自燃。此前,NIO ES8在西安一家授权服务中心自发点燃;另一辆ES8在上海安亭新城的地下车库自燃。。。关于自燃问题,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表示,电池自燃只是一个概率事件。
NIO官方微信用户端对安全问题的信任度下降显然不是NIO的最大障碍。即使在克服了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所有重大挑战后,NIO仍不得不在疫情中面临供应问题。今年4月是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一个月,大量车企产能不足。NIO是产量下降最快的汽车公司之一,当时对NIO最严格的零部件是电池、芯片和其他零部件。与此同时,长春和上海两大汽车小镇相继按下暂停键,导致众多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停产,物流运输受阻,产业链上下游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使得生产和销售难以顺利进行。李斌当时还公开表示,NIO的某些部件已经被切断,只能通过库存进行维护。幸运的是,随着销售进入新阶段,产能逐渐恢复,6月份一切都好转了。
自今年年初以来,高端自主新能源汽车不再主导NIO的市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他们的眼睛也有点模糊。在公认的“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中,除了蔚来之外,小鹏、理想在6月都显得诙谐幽默。前脚理想L9刚刚上市,售价45.98万元,号称是“500万元以下家庭最佳旗舰SUV”;
随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纯电动中大型SUV小鹏G9将于8月开始预订,自称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一位曾经惺惺相惜的同路人最终选择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两款SUV直接以NIO的价格基础定价,一切都不言自明。有新势力包围并封锁了战线,而传统车企随后开始反击。近日,吉利又增加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品牌RADAR,全面进军高端新能源皮卡市场;长城旗下的魏品牌也在尽一切努力增加布局;比亚迪(002594)或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新的高端有轨电车品牌“星空”;奇瑞传闻已久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可能也孕育了五款车型。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传统车企也对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虎视眈眈。BBA、保时捷等传统高端品牌一直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今年上半年,宝马纯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74.6%的同比增长,而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也诚意满满,来自各个品牌,仍然牢牢占据着高端生态位。世界上没有路,只有当有很多人在走的时候,才有路。尽管竞争空前加剧,但NIO也在尝试新的“战术”。据悉,蔚来汽车正在准备开拓市场,并已在内部明确表示将推出新品牌进入大众市场,以解决蔚来汽车目前的战略被动。李斌还公开表示,NIO已与合肥签署新桥工厂二期协议,准备年产50万辆大众品牌车型,售价20万元。仅仅是品牌探索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平衡主品牌和子品牌之间的关系,准确设置消费者印象中的锚点,将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嘿,说实话,环顾四周后,我决定再看一眼,等待电池技术变得更加成熟。不过,说实话,我测试过几个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们的智能性真的很棒,“肖敏感慨地说。也许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终将到来,但未来是否属于“蔚来汽车”“?也许只有消费者知道答案。商业就是这样。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海尔正在筹划造车,进入整车领域,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一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正处于筹划阶段,将采取代工的模式。截至记者发稿时,海尔方面尚未对此回应。
1900/1/1 0:00:00从主驾有安全员,到主驾无安全员,再到车内无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要来了。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8月8日上午消息,雷军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计划8月11日晚7点举办今年年度演讲,主题为“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
1900/1/1 0:00:00财联社8月8日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上周六在推特上发文称,如果推特能够给出方法来证实哪些是“真人用户”哪些是“机器人用户”,那么他的44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就应该向前推进。
1900/1/1 0:00:00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
1900/1/1 0:00:00中华网财经8月8日讯:远洋集团发布七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远洋集团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就2022年7月的协议销售额为约人民币899亿元,较上月环比下降344,同比下降约1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