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来、比亚迪(002594)等中国车企宣布进军德国等欧盟国家市场。与之前进入被称为“桥头堡”的挪威市场一样,这些车企仍然选择以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在燃油动力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在技术、成本控制、排放等方面与欧洲百年车企相比没有优势,难以进入欧盟。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车企的唯一选择,也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内一家汽车公司的管理层周鹏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2020年前后,欧洲国家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如免费充电、停车、免征购置税、通行费,以及提供数千欧元的购车补贴,使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otive行业普遍认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欧洲汽车制造商相对缓慢的转型,为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窗口。周鹏表示,挪威不是欧盟国家,在税收和政策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更为友好。国内也没有汽车品牌,用户对海外品牌的接受度更高。中国汽车公司进入法国和德国等老牌工业大国的挑战将更大。认购和租赁成为新选择,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19年,在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55.8万辆;
到2021,汽车保有量将攀升至226.34万辆。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在电池、电控、智能网联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取得了一些差异化优势。相当一部分中国汽车公司希望抓住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开拓欧洲市场。自9月下旬以来,比亚迪和蔚来先后宣布了进军欧洲的具体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不仅专注于向普通欧洲用户销售产品。其中,比亚迪已与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购买至少10万辆新能源汽车。首批数千辆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第一阶段合作市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和荷兰。一位熟悉欧洲汽车运营的人士告诉记者,SIXT和EUROCAR等汽车租赁公司目前非常“饥饿”,迫切需要更换更多的新车和新能源汽车。然而,由于欧洲新车供应紧张,中国车企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向租赁公司出售10万辆汽车的好处不仅是在欧洲创造10万辆的销量,而且未来许多比亚迪产品将出现在欧洲街头,帮助比亚迪提高知名度和关注度, ”上述人士表示。在10月8日举行的NIO柏林会议上,NIO宣布其产品、全系统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将在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市场推出。此外,NIO已与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平台LeasePlan签署合同,推出订阅租赁业务。NIO总裁秦Lihong表示,NIO在包括德国在内的四个欧洲市场实施的“订阅模式”探索了一种“一价全包”的新商业模式。与其他汽车公司推出的“订阅模式”不同,NIO在上述四个欧洲国家的租赁价格包括除收费外的所有其他费用,而其他汽车公司使用的租赁价格将汽车与其他服务区分开来。“NIO董事长李斌表示,汽车本身将成为一种服务。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到2030年,欧洲和美国的订阅市场可能达到500万至600万辆,占新车销量的15%,价值300亿至400亿美元,欧洲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订阅市场在欧洲D、E和F级别的高端汽车市场,订阅、租赁和其他使用权市场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在NIO之前,中国品牌领克已经在欧洲测试了订阅模式,提供订阅和购买两种车辆渠道。尽管订阅模式不包括维护和其他费用,但它更强调共享。领英免费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汽车需求向其他会员借车,为购车者和订阅会员带来额外收入。领英表示,截至2022年9月,“订阅型”会员数量已超过15万。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领克国际首席执行官魏思兰表示,基于订阅的车型收入已占领克在欧洲市场零售额的90%至95%。如果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知名度较低,那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并建立品牌知名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铁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NIO在欧洲市场推广订阅系统,以及比亚迪与欧洲知名汽车租赁公司的合作,都有助于增加响应品牌在欧洲道路上的曝光率,从而优化欧洲用户对该品牌的理解一家汽车公司的Sines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表现最好的国内汽车公司是上汽集团的MG品牌。然而,MG的经验很难被其他品牌复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MG最初是一个英国品牌,在欧洲有一定的知名度;
无论是订阅、租赁还是销售汽车,这都让更多的中国品牌汽车出现在欧洲的道路上,建立了更好的声誉和关注度,这将为未来进一步扩大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长期原则以提高品牌声誉和知名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与汽油车进入欧洲的时代相比,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缩小了与海外车企的差距,并获得了一些差异化优势。不过,张磊认为,尽管现在有一个窗口期,但中国车企要想在欧洲站稳脚跟,必须坚持长期原则。Insideevs数据显示,6月至8月,欧洲市场电动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未能保持去年同期的强劲增长势头。9月中旬,外媒报道称,德国的快充价格已升至每千瓦时1欧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俄乌冲突等事件导致的欧洲电价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张磊告诉记者:“短期内,能源价格的变化将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一定影响。然而,欧盟已经实施了相应的立法来促进汽车的碳减排和新能源转型,能源价格不会改变欧洲新能源的总体趋势。“欧洲汽车市场是除中美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也是世界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车企要想真正走出去,就需要抓住欧洲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浪潮。”一些欧洲用户非常务实,现有汽车的可用性和高性价比已成为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品吸引欧洲用户的重要原因。“张磊告诉记者,早些时候的核心短缺问题、俄乌冲突导致的零部件短缺等问题已经让欧洲车企非常疲惫。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动力,畅销车基本上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交付周期。拥有现车已经成为中国车企的一大优势。近几个月来,欧洲车企一直受到俄乌冲突导致的天然气和零部件短缺的困扰,这延长了中国车企进入欧洲的窗口期。然而,窗口期可能转瞬即逝,中国车企需要坚持长期原则,才能在欧洲站稳脚跟。品牌应努力实现本地化适应,改善使用和维护场景,确保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当地用户的满意度,避免汽车服务不完整的现象, ”崔东树表示。与早期单纯通过外贸出口产品不同,中国汽车公司已开始专注于系统地进入海外市场。包括上汽、比亚迪、蔚来等在内的中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建立海外运营、销售和研发分公司,建立了更全面的服务体系opean汽车销售运营部门向记者介绍,欧洲车企之间的竞争是系统实力的竞争,产品和渠道只是系统实力的组成部分。“欧洲人不必购买大众和雷诺。大多数欧洲人都属于实用主义。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企业不应该犯错,而是应该对市场保持谦逊,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迅速采取行动。“周鹏表示,现代和起亚在进入欧洲之前可能已经失去了十多年的立足时间。这群进入欧洲的中国车企需要坚持长期原则,5年或8年后不能退出,用户也找不到修理汽车的地方。
中国网财经10月11日讯据乘联会10月11日消息,乘联会发布9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据“乘联会”公众号11日消息,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
1900/1/1 0:00:00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万辆,同比增长65,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超过30万辆。
1900/1/1 0:00:00在燃油车时代难以实现的事情,在电动车时代发生了。多年以来,国内车市销冠宝座被南北大众以及上汽通用轮流占据,长城哈弗H6则是SUV市场雷打不动的霸主。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严翠在政策及市场需求等多方合力下,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延续,9月多家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增,进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新冠疫情、复杂国际局势下依然保持高景气度。
1900/1/1 0:00:00吉利汽车00175HK9月总销量130528部同比增长约26吉利汽车00175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