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在刚刚过去的9月,创造了国产汽车品牌的新历史,市场份额一举超过50%。乘联会发布的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9月国内品牌批发量市场份额达到50.4%,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1-9月,国产品牌累计占比达到48%,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今年4月,国内汽车品牌的批发销售份额超过50%,达到57.7%。但当时的行业背景是,上海和长春这两个主要的汽车小镇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几家领先的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汽车大幅减产。缺乏“品质”的自主品牌才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9月作为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自主品牌仍占据着一半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指标意义。将时间线延长十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未达到50%,而是在40%左右徘徊了多年。自2017年以来的连续十多个月里,该份额持续下降,数次跌至40%以下,创造了一个黑暗时刻。从2015年到2017年,得益于SUV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国产品牌迅速抢占了市场,并在2017年达到了44%的高份额。之后,随着SUV热潮的消退,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直到2020年,自主品牌的份额开始在第二波浪潮中上升。但这一次,增兵的速度和强度远远领先于他们。在疫情的影响下,企业迅速做出反应和采取行动至关重要。相对而言,自主品牌在决策速度、行动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供应链控制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化危为机,扩大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近年来,自主品牌持续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投入巨资,逐渐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后发优势。资深汽车分析师梅松林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分析称。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与自主汽车品牌份额的增加相对应的是,德国、日本和美国等过去强大的合资品牌的份额不断被侵蚀。自主品牌命运从“落后挨打”到“强势反击”的转变,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突破50%份额边界后,国产品牌的韧性到底有多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是自主品牌对市场份额增长贡献最大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1-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新能源汽车增速远超乘用车整体增速。而自主品牌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数据显示,9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份额为67%,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份额仅为5.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新势力占比为14.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特斯拉的份额下降了2.9个百分点,降至12.7%。如果我们粗略地将新势力计算为自主品牌,那么9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占81.6%。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量主要由自主品牌贡献。在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中,前15名中有13家是国产品牌车企,另外两家是特斯拉和一汽大众。其中,比亚迪(002594)月销量超过20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长安汽车(000625)、上汽乘用车和奇瑞汽车月销量均超过2万辆。从渗透率来看,9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31.8%,比2021 9月份的21.1%渗透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在国产品牌中的渗透率为55.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4.2%。除了新能源汽车的助力,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提高更多地与自身技术质量和品牌美誉度的提高有关。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独立车企推出了一批中高端新品牌,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而一批高端新能源品牌也在与传统豪华车竞争。这些新品牌都采用了来自不同公司的最先进和最前沿的技术。从价格发展曲线来看,国产品牌已经从过去的10万元攀升到现在的三四十万元,身份也从“低端”向豪华迈进。另一个重要的增长引擎是出口。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1-9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整车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超过去年出口总额。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在中国出口海外的整车中,自然有一些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车型,但主力军仍由自主品牌贡献。当前汽车市场仍不断受到疫情和供应链中断的干扰,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结构仍有变化。对于主要汽车集团来说,自主品牌通常能够优先于合资品牌进行资源配置,这实际上是提高自主品牌份额的另一个主要“幸运”因素。本田等合资品牌在9月份受到零部件供应进展的显著影响,销量下降了30%, “中国铁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最近的一次产销数据分析会上表示。自主车企新领导者的出现,导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50%,自主车企的内部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品牌的规模迅速扩大,而另一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有所下降。”有些人越来越落后。比亚迪是无可争议的独立明星公司,今年9月销量突破2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第一家月销量超过20万辆的独立车企。比亚迪销量跃居国内车企榜首,打破了前三大市场由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主导的格局。1-9月,比亚迪的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一汽-大众。就在五年前的2017年,比亚迪的年销量仅为41万辆,月均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1.37万辆,占比27.7%。截至今年年底,比亚迪上半年的销量早已超过去年全年。1-9月累计销量约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月均销量达到13万辆,是5年前的3倍多。比亚迪也占据了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统计数据显示,比亚迪9月份的销售额几乎是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制造商的销售额之和,市场份额超过30%。除比亚迪外,家族占据主导地位的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也表现出色,9月国内乘用车销量跃升至第四和第五位,超过上汽集团……
通用汽车。在这些车企的销售中,新能源汽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1-9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达到7.8%,而五年前的2017年这一比例仅为1.6%。长安汽车的市场份额为5.9%,五年前为4.3%。而五年前,李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为5.7%。此外,蔚来、理想、小鹏、零跑、Nezha等新车制造商,尽管其绝对交付量尚不显著,但也为自主新能源销量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在自主品牌份额增加的同时,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下降。今年前九个月,上汽大众的市场份额为6%,而五年前为10.5%;
上汽通用的市场份额为5.1%,高于五年前的9.5%。随着竞争加剧和汽车消费升级,一些竞争力不足的国产品牌也纷纷退出。五年前,众泰汽车(000980)和北汽幻速在国内品牌销量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实现了约30万辆的销量。然而,由于销售额迅速下降,工厂停止了生产,现在已经破产重组。高点过后,自主品牌面临的新挑战是跨越50%的“红线”,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经无忧了?自主汽车品牌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是否会面临合资品牌的反弹?这些也是持续受到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实是,当国产品牌依靠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站稳脚跟时,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也在暗中积蓄力量,伺机夺回自己的地位。以大众为例,目前大众ID.4系列车型的销量持续增长,显示出良好的竞争力。大众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只是合资车企发起反击的一个启动信号。截至目前,几乎所有国际品牌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计划。最新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已拨款至少47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开发和生产,而宝马、Stellantis和通用汽车等公司也计划分别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投资至少350亿美元。此外,福特目前正在准备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生产约300万辆电动汽车,相当于总出货量的一半。丰田此前曾表示,将投资700亿美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和电池生产。与国产品牌相比,跨国和合资品牌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品牌背书和长期的用户积累。当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大量上市时,市场可能会面临激烈的混战。尽管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品牌的高端化发展仍在路上,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市场上大量自主品牌车型仍处于低价区,品牌溢价有限。例如,上汽通用五菱最畅销的MINIEV最低售价不到3万元,而比亚迪最畅销的新能源车型也要10万至15万元。在新造车企业中,最近占据上风的还有产品价格较低的车企,如内扎汽车和零跑汽车。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以及传统自主车企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目前都处于突破自主品牌价格上限的前沿。这些新企业的产品价格已经涨到了30万元甚至40万元以上。但国产品牌的高端本土化才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牢固扎根。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降价,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在的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最高降价3.7万元。市场普遍认为,这将给一批新车品牌和自主高端品牌带来巨大压力。自主品牌能否守住新占领的50%市场份额红线?梅松林乐观地认为,如果疫情影响持续,供应链依然紧张,国产品牌继续在研发上投入巨资,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仍有望达到更高水平。从中期来看,国产品牌很可能占据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同时占据低端市场和中端市场。然而,国产品牌要占领高端和豪华汽车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根据平安证券发布的预测,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步恢复,未来几年汽车更新周期有望加快。再加上汽车公司全球战略的加速,预计中国汽车年销售空间仍将较大,自主品牌的份额有望大幅提升至60%-70%。
10月31日,欧拉闪电猫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为18982698万元。作为一款中型纯电动轿车,其有着独特的外观设计和极具科技感的内饰,动力与续航方面的表现也不俗。
1900/1/1 0:00:002022年10月21日,长城发布Q3财报,单季度营业收入37346亿元,同比增长2936;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074,毛利率22
1900/1/1 0:00:0011月1日,HORWIN“X0之夜”在重庆圆满落幕,正式发布基于一体化智能底盘打造的全球首台高性能电动城市ADV和全球首台电动超级旅行车,结合两轮辅助驾驶技术平台的惊艳亮相。
1900/1/1 0:00:00有网友向中国网汽车问:日前有消息称,理想汽车智能驾驶AI算法负责人、AI首席科学家王轶伦将于近期离职。
1900/1/1 0:00:00财联社11月2日讯今天汽车走势呈现分化态势,从个股走势来看,理想汽车早盘大幅走高,包括广汽集团601238、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企业亦维持涨势,而小鹏汽车、蔚来分别小幅下跌291、1
1900/1/1 0:00:00OPPO“多人合作通关”游戏,有多少玩家愿意入场?文智能相对论作者叶小安新能源汽车市场内迎来了新的挑战者OPPOCarlink。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