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用去离子水取代冲洗溶剂,宝马计划使用“绿色钢铁”,长城致力于建设零碳工厂。。。鉴于道路运输行业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0%,全球汽车公司已将减少碳排放作为一个关键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经济发展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业、质量、航天、交通、网络、数字中国。10月2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名誉会长傅玉武。纵观整个产业链,傅玉武指出,从上游油井和锂矿,到零部件制造、电池制造和汽车车间,最终将汽车交付给消费者,在路上行驶,实现储能和电池回收,“汽车产业链很长,实现双碳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势头不断上升,但在此期间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回顾过去,傅玉武表示,中国市场对电动化转型和双碳相关政策的实施有不同的声音。在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新局面。

傅玉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会长。傅玉武:二十大报告提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国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总体战略。同样,汽车行业也正处于这样一场大动荡之中。在上述两个指导原则下,中国提出了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方针。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更有利于节能、环保和防止全球变暖。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为双碳贡献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此,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制定生态目标路线图,并已走上向战略目标转型的道路。贝壳财经: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你认为汽车行业有必要参与环境治理吗?为什么?傅玉武:在全国碳排放份额中,交通运输业约占碳排放的11%,这个比例不小。这对运输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如今,汽车行业的双碳任务非常繁重,因为汽车行业作为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各个行业。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的行业机构和企业现在正在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实现双碳。双碳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刚性需求和约束,也将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千禧年以来,我们已经用了20年的时间将汽车行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进行了转型。现在,汽车行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基于此,中国制定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创新的转型升级之路。中国应抓住生态目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双重机遇,实现汽车产业强国梦。为了在汽车行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双碳目标,壳牌金融倡导在汽车行业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双碳。你认为双碳是如何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和实施的,从电池生产到……
将生产自动化到离线和交付?傅玉武:现在,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改造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要想在汽车行业进一步推进双碳,就必须根据现有的双碳目标明确行业边界,将目标层层分解,使整个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走上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轨道。汽车产业链很长,从油井到车轮;从制造到使用;
从整个车辆到部件。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整个行业需要合作和共同努力。以零部件为例,一辆汽车需要数万个零部件才能成型,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低碳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以铝轮毂为例,由于其重量轻、节能减排的能力,铝轮毂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从整个汽车的角度来看,汽车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移动污染的来源。因此,实现汽车的低排放和零排放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另一方面,随着车路协同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可以减少城市拥堵,从而减少碳排放。总的来说,减少汽车行业碳排放的挑战在今天意义重大。只有协调发展,各行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朝着目标前进。贝壳财经:在过去的十年里,您印象中在制定“双碳”政策的过程中是否经历过任何争议和曲折?傅玉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铝制车轮的故事。如今,汽车轮胎通常使用铝制车轮,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并且美观。然而,铝车轮的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电解铝,电解铝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者。中国河北有一家生产铝轮毂的企业,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品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然而,在双碳目标下,这家企业也必须经历痛苦而彻底的改革,以实现绿色发展。以前,电解铝通常使用火力发电,而煤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随后,该公司对战略布局进行了彻底调整,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制造铝轮毂。企业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投资。我认为非常令人兴奋的是,严重依赖火电的公司能够进行自我革命。我们还提出了许多车身是由高强度钢制成的想法。我们能否用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等取代传统材料,从而在安全、性能、绿色等方面实现双赢?例如,在我们的排放法规不断收紧的同时,2000年,当北京准备首次实施国家排放标准时,包括汽车公司和学术团体在内的许多人持保留意见,并呼吁排放法规的升级不要太快。他们希望标准会被推迟,让每个人都有一个过渡期和缓冲期。然而,政府顶住了这种压力,不断实施排放法规,这些法规现已实施到国家计划的第六年。正是这种决心推动了产业升级。贝壳财经:比亚迪自今年4月起禁止燃油车,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停止销售燃油车。与此同时,多家车企公布了实现双碳的时间表,大多在2035年和2060年。为此,你预计汽车行业何时实现碳中和?为什么?傅玉武:我国有信心在2030年实现碳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汽车工业协会还组织行业专家征求行业意见,发布节能新能源汽车路线图。总的来说,汽车行业希望提前实现碳倍增的目标,在2028年达到峰值,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一方面,汽车行业在这方面有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内在的创新活力,企业的主动升级转型非常可喜。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入海外市场。如果它们不能突破碳壁垒,满足各国的双碳要求,可能会损害它们的市场份额。因此,汽车公司也有动力制定双碳蓝图。预计到2035年,大多数乘用车将实现电气化,以取代壳牌金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正在不断加快。到目前为止,你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什么阶段?2014年……
对新能源汽车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和高度没有统一的认识。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此前,我们曾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会继续提高,但目前看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接近30%,短期内甚至可以与汽油车并驾齐驱,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大多数乘用车可能能够用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而商用车领域由于吨位大,不会被完全取代,但会逐渐渗透。2035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届时大多数乘用车将被电动化所取代。贝壳财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十年中,大量企业进入,也被淘汰。你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它将如何演变和发展?傅玉武: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一个是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出口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正在不断进行新一轮转型升级,变道超车不仅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且势头强劲。市场就像一个巨浪冲刷着沙子。中国最初批准了15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但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这个时代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政府不能也不能保护某个企业。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创新,我们只会被淘汰。此前,当中国引进特斯拉时,许多公司也对其市场地位感到担忧。然而,事实证明,只要在细分市场中找到正确的定位,中国车企也可以打入自己的空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编辑陈莉校对刘宝清
新能源汽车板块拆分为三大赛道,第一整车厂,第二是锂电池,第三就是汽车零部件板块了。
1900/1/1 0:00:00打卡长江第一港的启源芯动力10月10日,启源芯动力与江苏远洋联合研发的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池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缓缓驶离“天下第一码头”长江太仓港码头,
1900/1/1 0:00:0011月1日,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10月新车交付成绩单。
1900/1/1 0:00:0010月26日消息,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魅族在招聘网站发布汽车领域岗位招聘,储备汽车领域相关人才准备造车。针对此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明确表示,魅族不会造车,只为车企提供服务。
1900/1/1 0:00:00中国经济网10月26日讯10月24日,第四届“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如期而至,以“从预见,到不止遇见”为主题,在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及飞行汽车四大维度,
1900/1/1 0:00:00今日,五菱汽车正式公布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ev中文命名为“晴空”,并首度曝光白、蓝、灰、咖四款质感车色,解锁专属轻享生活的色彩美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