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产能规划已超6TWh!动力电池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3年,中国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长率可能会下降,随着动力电池公司释放新产能,电池供应肯定会过剩。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自东在广汽2022动力电池论坛上强调了电池产能过剩问题。事实上,不仅董王子,亿纬锂能(300014)董事长刘金成也曾公开表示,整个电池产业链预计最迟在次年会出现产能过剩。早些时候,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Ouyang Minggao)在今年3月公开预测,中国的电池容量将在2025年面临过剩。行业对电池产能过剩隐忧的最直接原因是近两年动力电池企业的疯狂扩张。根据王子东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全国电力和储能电池产能计划已超过6480GWh,其中包括来自宁德时代(300750)、福地电池、蜂巢能源等80多家电池和汽车制造商的248个项目。SKI、LG、三星和松下等外国电池公司的产能尚未包括在内。

宝马,埃安,比亚迪,广汽集团,蔚来

图片来源:现场截图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尽管新能源汽车激增,但每年的电池出货量只有几百GWh。有行业机构预测,中国电力(600482)今年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90GWh,同比增长117%。与上述超过6480GWh的数字相比,全国电池相关企业的整体产能将增长13倍。新能源汽车市场真的能在两三年内承载这么多电池容量吗?如果产能过剩,电池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格局转型?电池公司和汽车公司都在瓜分万亿美元的市场“蛋糕”。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动力电池公司一直在投资扩大产能。扩大生产的原因与动力电池未来的市场规模密切相关。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此前预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4800GWh。如果1GWh的电池价值是10亿元,那么动力电池市场将是一块价值近5万亿元的“蛋糕”。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引发的“电池短缺”、抢占更多客户资源的产能提前储备、地方政府对电池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等因素,都促使动力电池公司加快投资扩产。其中,主流电池公司对扩大生产的决心最大。据公开信息显示,到2025年,宁德时代预计产能将达到1000GWh,成为全球首个TWh级电池工厂;比亚迪(002594)基于自身和外部未来需求,初步预测2025年计划电池产能将超过600GWh;中航锂电在去年年底更新了产能目标,将2025年产能计划从300GWh提高到500GWh;欣旺达(300207)到2025年的全球计划总产能为500GWh;国轩高科(002074)计划2025年产能达到300GWh;

力神电池的产能计划到2025年达到125GWh。从上面可以看出,到2025年,中国只有一些主流动力电池公司的产能计划超过3TWh。

宝马,埃安,比亚迪,广汽集团,蔚来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电池供应链的安全考虑和防止失去领导力,汽车公司也在积极准备在不久的将来进军电池领域。NIO此前披露了其在电池领域的布局。目前,该公司已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电池研发团队,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大规模生产电池。宝马也将其触角伸向了动力电池。近日,宝马全新动力(310328)电池项目启动,沈阳基地将进行大规模动力电池扩产,投资金额达100亿元。此外,不想为宁德时代工作的广汽集团(601238)于今年3月开始建设其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生产线,包括从浆料制备到电池组的完整电池生产流程。该官员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从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参与的趋势可以看出,未来的电池行业不仅会被主流电池制造商分为“蛋糕”,汽车公司的加入可能会搅动未来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动力电池的产能将面临过剩的风险。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扩张过程包括首先融资,然后设计定制的生产线、调试和提高产能。如果顺利的话,整个过程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而电池企业的扩张和电池承载的应用之间通常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差,这意味着电池公司过去两年的大部分计划产能将在2024年或2025年建成投产。动力电池的生产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如前所述,国家电力和储能电池产能计划已超过6480GWh,因此适应这些产能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至关重要。王子东认为,动力电池公司公布的产能目标主要有利于竞争、促进和争取地方优惠政策。未来的产能计划可能并不总是实现,而且其中有很多水。根据他的预测,2025年实际电池产能将在1500-1800GWh的范围内。但目前来看,即使消除了电池规划产能可能出现的泡沫,电池产能也将面临未来过剩的风险。关键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不确定性和车型结构的变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保守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600617)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市场份额有望接近40%。如果将其预测与中国汽车协会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650万辆的预测进行比较,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可能会放缓。王子东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政府补贴政策和高油价的双重推动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渗透率是通过透支近期市场需求获得的。因此,他很难判断未来新能源市场是否会继续突破增长,2023年的增长率很可能会下降。此外,动力电池企业集中释放新产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电池供过于求。此外,新能源车型的分布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需求。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动力电池装机量的90%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占80%……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10%。在王子东看来,未来增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渗透率将逐渐提高,尤其是随着市场区域的向下渗透,插电式混动车型在二三线城市的增长将更快。这一变化将导致电池需求的整体下降。总之,与电池公司疯狂扩张生产相比,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在变化可能会逐渐反映出产能过剩的隐忧。未来,电池公司将专注于技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也许电池公司最引以为傲的是产能蓝图,这有助于他们赢得更多的汽车客户。但当未来产能真的面临过剩的局面时,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会发生什么?电池公司应该怎么做?王子东在论坛上表示,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对行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整合。大规模供应经验不足的二三线电池生产企业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部分企业也可能因产能利用率低而进行兼并重组。在董王子看来,电池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产能优势,而是技术。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并扩大其可用性至关重要。事实上,电池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各种技术路线,如钠离子电池、无钴电池、半固态电池等。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的不断完善,不同定位车型采用的电池技术路线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技术能否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电池公司的订单和生产。格施汽车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指出,未来的电池技术路线将与产品定位和使用相结合。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将在经济层面得到广泛应用,而性能型和高端型将以三元正极+硅碳负极为主,长期技术将是固态电池和无钴电池。除了呼吁电池公司重视技术创新,董王子还建议电池公司加快海外扩张,与外国车企建立合资关系。据其统计,到2028年,欧洲和北美的动力电池供应短缺将分别达到378GWh和284GWh。与此同时,欧美汽车公司正在继续扩大电动汽车的产品阵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池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也迎合了产业链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总体而言,未来产能将只是电池公司实力的一个维度,主导的技术话语将是未来竞争的焦点,这也考验着电池公司的创新和战略能力。

标签:宝马埃安比亚迪广汽集团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特全球召回超63万辆汽车:全是三缸发动机 有严重安全隐患

11月25日消息,据报道,福特汽车正在全球召回超过634万辆SUV,原因是喷油器破裂。

1900/1/1 0:00:00
特斯拉召回包括部分国产Model 3在内车型 或存在动力中断隐患

11月25日消息,特斯拉今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包括国产Model3在内的部分车型。

1900/1/1 0:00:00
至少损失5千万!上海一车店着火 劳斯莱斯等豪车被烧无人伤亡 特斯拉自燃引起?

11月24日,多位知名汽车博主发布消息称,上海一汽车装潢店疑似发生火灾,店内包含迈凯伦、劳斯莱斯、特斯拉modelY等10余辆豪车被烧毁。

1900/1/1 0:00:00
博主曝特斯拉台州事故:现场撞击惨烈 有车三箱变两厢

有博主在社交平台称特斯拉台州出现了事故,从现场看撞的非常惨烈,一辆宝马尾部被撞坏,当然另外一辆车直接尾部后备箱被撞没了,三箱变两厢。

1900/1/1 0:00:00
“薅羊毛”的最后时机?比亚迪官宣多个系列车型涨价,网传这家新能源车也涨价,吉利汽车:假的!

凭借畅销产品的实力,比亚迪002594决定在补贴退出后涨价,与相对疲软新能源车市形成反差。

1900/1/1 0:00:00
韩媒称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原料上仍高度依赖国内厂商

11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增加,对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当前全球主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主要在国内和韩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