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百万级超豪华汽车市场一直被外国车企和传统燃油车牢牢占据。多年来,品牌向上发展一直是中国本土汽车公司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几年里,吉利领克和长城WEY相继崛起,试图突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挑战主流合资品牌。然而,在燃油动力汽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由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溢价的价格差异,自主品牌依靠SUV主导中低端市场的效果并不显著。得益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不断深化,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存量竞争,也面临着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特斯拉、蔚来等新品牌的迅速崛起,向外界展示了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突围的可能性。近两年,北汽ARCFOX、东风岚图、广汽埃安、吉利极氪、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等新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各大自主车企全面踏上了第二次增长之旅。随着NIO、理想和极氪等新品牌开始在30万至50万元的价格区间稳步获得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开始再次崛起。广汽埃安、宾利汽车、比亚迪(002594)等进一步向传统豪华品牌更深的腹地发起进攻,先后发布了超级豪博、碧昂斯、扬王等百万豪车品牌。然而,百万元左右的超豪华汽车市场一直被外国车企和传统燃油车牢牢占据。作为燃油车时代的追随者,中国车企能否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先发优势,在高端豪华电动市场突破壁垒,追求成功?比亚迪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高端品牌,价格区间在8-15万元之间,这一消息触及百万元价格的“天花板”近一年后,比亚迪期待已久的高端品牌近日揭开面纱。11月8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命名为扬旺,专注于安全和性能。据了解,养旺的品牌定位高于腾势,价格区间在80万-15万元之间。首款车型定位为硬派越野车,对标梅赛德斯-奔驰大G。最近,网上流传着扬王新车系列的疑似外观专利图片。11月16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利用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打造全新的百万级高端品牌——扬王,该品牌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首款车型。在现有“四位一体”安全系统的基础上,比亚迪计划进一步升级并推出一项非常安全的黑科技,该技术将首次搭载在高端品牌的新车型中,胡晓青担任品牌销售部总经理。据公开消息人士透露,他于2007年4月加入比亚迪,曾担任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品牌和公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腾势公司销售和营销副总裁。高端品牌正在成为自主向上移动的核心,与比亚迪以硬派越野进入百万市场不同,广汽埃安选择了以超级跑车进入。今年9月,广汽埃安发布了全新车标,并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浩博。其首款车型Hyper SSR推出了两个版本,预售价分别为128.6万元和168.6万元。我们希望打造一款全新的高端车型,以高质量、高价格的路线全面打开市场。Hyper品牌瞄准了25万元甚至30万元的市场,与现有的Aian系列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今年,爱安车型的平均售价在18万元左右。“广汽埃安总经理顾慧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埃安超级跑车生产线已经开工建设,预售价128.6万元的Hyper SSR将于明年10月正式生产并交付。Hyper SSR是自主设计、研发和智能制造的,其竞争对手价值超过500万元。”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Hyper SSR是市场的领导者,明年将推出一系列30万级轿跑车GT Hyper GT、一款大型五座SUV-Hyper SUV和Hyper MPV,以及四款超级跑车SSR车型。关于建造超级跑车的问题,肖勇直言不讳地表示,燃油车领域的国产品牌一直是追随者,十二缸发动机和强大的变速器等技术制约了中国汽车行业抓住这颗闪亮的明珠。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和中国产业体系的发展,自主品牌在电池、电机、电控等自主研发技术上不断突破。中国汽车一定会生产出能够与世界竞争的世界级品牌。10月30日,继光启爱安之后,由前大众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明创立的宾利信息科技正式推出新车品牌BeyonCa,瞄准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在新闻发布会上,其首款概念车型Gran Turismo Opus 1正式亮相。这是一款专注于豪华和智能的四门纯电动跑车,与保时捷Taycan对标,预计售价约为100万元。碧昂斯计划在2023年春季发布其首款车型,并宣布该品牌的中文名称。第一款量产车型将于2024年推出。我认为真正的电动汽车S曲线的上升阶段是在2025年左右,最合适的时期是2025年到2030年,因为技术和供应链相对成熟,成本相对稳定,质量可以控制。因此,S曲线开始上升,但不会永远上升,在达到一定阶段后会稳定下来。S曲线的上升阶段为5至6年,苏伟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BeyonCa有一个机会期,在3-5年内实现年销量10万辆。年销售额10万辆是行业判断一个新品牌能否跨越“生死线”的参考“门槛,而在此之前,苏伟明和碧昂斯仍面临未知的考验。下一个蓝海市场?目前,超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进展缓慢。尽管他们有百年的品牌积累,但他们仍然专注于燃油车领域。他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他们的技术积累n不足,产业链不够完整。全国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为中国品牌的崛起留下了空间,超豪华品牌的推出将填补高端电动化市场的空白。一些豪华品牌管理层人士认为,豪华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并没有超出燃油车的定义,从产品到营销服务都没有创新,因此没有卖点,没有利润点,也没有需求。事实上,一直被视为汽车市场晴雨表的豪华车,由于其高溢价吸引力,在增长方面普遍领先于整个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豪华车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9%,远高于乘用车市场5.8%的增长率。然而,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上半年豪华车市场的批发和零售额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深入,一些电动汽车品牌正在加速蚕食BBA等豪华汽车的市场份额,重塑豪华汽车尤其是豪华电动汽车的市场格局。与发达国家豪华品牌25%-30%的市场份额相比,中国豪华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潜在的机遇和空间也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平安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自主新能源品牌崛起的关键在于实现中高端突破。扩大产品线,开发高端豪华汽车产品,已成为许多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明确战略。除了永旺和比亚迪,更多的汽车公司也在努力。今年8月,红旗品牌首款全尺寸硬核SUV红旗LS7推出了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36.58万元和146.58万美元……
人民币;在成都车展上,高合汽车的第二款车型HiPhi Z上市,四座版售价63万元,五座版售价61万元;10月,吉利汽车推出了路虎旗下首款纯电动SUV ELETRE,两款车型售价82.8万至10.28万元;11月,吉克龙旗下首款纯电动MPV吉克龙009定价58.8万元,预计2023年1月正式交付。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长远来看,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高端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关键在于产品能否真正触达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它不仅满足了交通需求,而且我们不会以现有的电动汽车市场为最终目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来,阿罗的超豪华汽车市场nd 100万元基本上被外国汽车公司和传统燃油车牢牢占据。在2021国内百万元豪华车销量排名中,保时捷Cayenne、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宝马7系分别以30000辆、25000辆和22000辆的年销量排名前三。前十名由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和路虎等海外汽车公司签约。保时捷在前十名中占据了四个位置,只有排名第七的保时捷Taycan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纯电动车型。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梅赛德斯-奔驰GLS在今年上半年分别以12500辆和9169辆的豪华车销量位居第一和第三。保时捷卡宴以11500辆位居第二,前十名还被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宝马、路虎和其他公司承包。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当前汽车消费日益成熟的时代,车企可以走低端路线生存,但很难用低端产品不断扩大规模。”有了高端产品,处于顶端的车企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利润率。虽然国产品牌从平价到高端的逐步转型符合市场趋势,但也有观点认为,从50万到80万元的市场直接跳到100万元的奢侈品市场“卖得太快”。在消费者心目中,国产品牌的品牌力还无法支撑其高端定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BBA在50万至80万元的价格区间仍然占据绝对地位。今年10月,宝马5系、梅赛德斯-奔驰E级等车型的月销量达到1万辆左右,远高于蔚来、兰道等同级车型。但可以肯定的是,依托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展现的技术优势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之路正在加速。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金公司前瞻汽车电子行业趋势认为,在科技赋能下,汽车产业正驶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电子产业整体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稳步推进。
1900/1/1 0:00:00北京正在抢占智能网联汽车高地。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2009年我国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北京便成为首批参与城市。这一年,北京亦率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制度。
1900/1/1 0:00:00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考“测试牌照”、机械臂正在新能源车间忙碌生产、氢燃料车加氢站的制备图纸被反复模拟,还有的研究员在琢磨如何通过激光雷达推动L5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1900/1/1 0:00:0011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众汽车将推出全电动IDAERO轿车。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11月28日,长安汽车000625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阿维塔科技独立发展,高度市场化运作,并深度整合战略合作伙伴资源,未来有独立上市计划。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11月28日,有消息称,针对集度科技公司注册成立一事,集度汽车回应称,新公司定位为研发中心,未来将主要承担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互联网产品与工程等技术研发工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