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决,宣布知名汽车品牌宝沃汽车的复兴之路正式宣告破灭。这个曾自诩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不相上下的德国汽车品牌,在经历破产后,于2014年在资本的帮助下进入中国市场,以重振品牌活力。然而,在全球汽车产业革命和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成熟的双重背景下,产品竞争力不足、管理不善的宝沃汽车最终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宝沃汽车的破产虽然令人遗憾,但并没有让业界感到意外。近年来,铃木、雷诺、吉普等外国汽车品牌相继在中国市场失利;华晨、众泰、力帆等中国汽车品牌相继破产重组;拜腾、赛麟、绿车等新造车企业相继“失败”。。。一个个汽车品牌纷纷离开市场,反映出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预测,未来的竞争将比今天更加激烈。未来5年,只有5个中国品牌可能在中国市场生存下来。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非进即退”的淘汰赛早已开始。在充分认识到挑战甚至危机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宝沃”是车企无法回避的话题。以古代为参照,我们可以知道其兴衰;向他人学习可以揭示得失。通过梳理“宝沃”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这些汽车品牌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往往依靠市场趋势起步,但没有不断磨练自己的内功,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力方面,缺乏可持续性。当市场快速变化,特别是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来临时,这些汽车品牌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不足以支撑它们跟上行业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市场淘汰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以造车为名别有用心的新势力。有了这个初心,进入汽车行业几乎注定会有走不远的命运。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剧竞争、优胜劣汰并不残忍。相反,这可以极大地促进行业的“新陈代谢”,迫使各个汽车品牌巩固自己的技术、产品、营销等优势。目前,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轨道已经很清晰。在改善发展前景的过程中,全球汽车品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原材料、半导体等关键资源的供应链紧张和供需失衡。这进一步考验了汽车公司的决心、能力和竞争力。分析指出,在中国正式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发生新一轮淘汰竞争。近期,包括比亚迪(002594)和爱安在内的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涨价,以应对补贴下调的影响。在缓解短期痛苦的同时,这些新能源车企也有必要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新一轮淘汰赛。
为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鉴别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眼镜镜片、地毯等7类产品的能力,科学选购和使用相关产品,近日,
1900/1/1 0:00:0012月5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预计,成品油价格或“两连跌”,迎来下半年最大跌幅。本轮油价调整后,92号汽油或重回“7元时代”。
1900/1/1 0:00:00大众汽车表示,Cupra将在大众安徽工厂投产其首款纯电动SUVTavascan,并将于2024年起销往欧洲市场。
1900/1/1 0:00:0012月2日,宇通客车600066发布2022年11月产销快报,11月份宇通客车生产量为3553辆,环比增长218,销售3586辆,环比增长243,同比增长19
1900/1/1 0:00:00每经评论员黄辛旭一个月之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可能进入“无补贴时代”。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李明珠见习记者安宇飞车企提升议价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想自己造电池也需要跨过一定“门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