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多事之秋,从2003年第一辆阳光汽车下线到后百万时代的开启,从年销量6万辆到100万辆,从偏安一隅的花都工厂到全国五大生产基地,从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到超过1万人的庞大团队,19岁的东风日产精神饱满,展现了“东风日产速度”。2008年,有100万辆汽车;2013年,450万辆汽车;2017年,900万辆汽车;2018年,1000万辆汽车;2022年,它以1500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总销量达到1500万辆时间最短的合资车企。12月11日,东风日产位于广州的高级商务园,随着一辆ARIYA纯电动汽车缓缓驶入,东风日产1500万辆汽车阵列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了。突破1500万大关后,东风日产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中国最快实现1500万元的合资车企,也是首家实现1500万的日本合资企业,稳居行业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的日本合资车企中,只有东风日产达到了1500万辆,领先优势为500万辆。尤其是在疫情反复、供应链波动、核心短缺的多重考验下,东风日产凭借全价值链体系实力和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更是难能可贵。事实上,对于所有车企来说,品牌力的快速提升和通过跑赢市场快速积累销量都是值得称赞的。但面对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新四化浪潮的深入和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旧世界的竞争规律被迅速解构,汽车制造商必须面对新产业周期的潜在挑战——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依靠用户思维和新商业模式探索新的运营方式,传统车企转向并加速电动化转型,90后、95后等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流,等等,如何“防守”,如何在变革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定位,如何跨越新时代合资的新周期,成为需要负责人思考的课题。现在,这艘高速前进的巨轮提供了答案——“未来,东风日产将采取‘多品牌、多赛道’的发展战略,在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之间形成凝聚力和协同效应,并在1500万用户基础上寻求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东风汽车(600006)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国林。,有限公司和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加速1500万元:多品牌协同运营,多赛道全面布局。19年前,一群南向创业者扎根于风神大道8号,敢于思考,勇往直前。尽管合资初期困难重重,但中外双方在沟通和调整中寻找彼此的“文化脉络”,实现了东风日产“合资、合作、合作”的跨越和融合。从那时起,东风日产开始蓬勃发展。19年后,曾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断转型:从领先半步的快速发展时期,到有强大基础和凝聚力的稳定发展时期,再到以产品和价值力为基础,以整个价值链体系的力量为企业构筑“护城河”的时期。“人、车、生活方式”的理念也被东风日产18000名员工和1500万用户传承,成为燎原之火。东风日产的发展史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发展史的一半。在封神时代,我们扩大了我们的领土;在合资初期,我们顺风顺水,取得了快速发展;
进入行业转型期,我们也稳步前进,连续七年高质量突破百万元的销售门槛。高国林感慨道。在当前消费新趋势和行业发展坐标系悄然转移的时代,面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东风日产通过多品牌协同运营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以更全面的系统实力参与智能出行时代的竞争。2021年初,奇晨重返东风日产之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于今年年初宣布,东风英菲尼迪将作为独立的业务总部纳入东风尼桑的管理体系,成为东风日桑旗下的第三个品牌,与日产和奇晨品牌齐名。此时,合资、独立、豪华的级联布局,全新的东风日产即将问世。今年6月,东风日产发布《和谐、融合、起风行动》,日产、启辰、英菲尼迪三大品牌以新的定位和战略正式迎来市场竞争。具体而言,东风日产以日产品牌为骨干巩固技术,启辰品牌为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的先锋力量,英菲尼迪品牌进一步挖掘豪华车市场机遇,拓展边界,相得益彰,有效融合。他们各自的使命已经非常明确。此外,“双碳”目标加速汽车产业链转型重建,汽车市场多元化成为热点。每一家汽车公司都在寻找通往“罗马”的道路。面对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东风日产提出了一条融合燃料、电动和纯电三大技术路线的多轨动力路径。其路径是以VC Turbo超可变发动机引领燃油动力市场,以e-power和零排放日产纯电形成低碳时代的绿色力量,抓住“双碳”目标,向绿色低碳转型。正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史所言,“东风日桑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利用先进技术创造优秀产品,为用户带来超乎预期的产品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全面向新能源过渡的时候,今年9月底推出的ARIYA ARIYA已成为东风日产起步的关键。这款产品融合了日产“最好”的创意,预示着东风日产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国产品牌发展迅速,但尚未站稳脚跟。传统汽车公司姗姗来迟,但来势汹汹,ARIYA的到来恰逢其时。根据计划,未来5年,东风日产旗下的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将推出20多款新车,涵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到2025年,东风日产将在9款车型中部署包括零排放和e-POWER在内的电动化技术,使电动化车型的销量达到40%。面对更年轻的启辰品牌,它将成为“绿色先锋”。从2023年开始,它将推出多种新能源系列产品,并向电动化全面转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ProPILOT将在2023年搭载70%的核心车型,并将在未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车型。1500万元的新高度:探索第二条发展曲线,打造合资企业价值模式,从跌跌撞撞的起步到屹立不倒,“从后来者进入第一集团军,从一颗种子长成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目前,东风日产已成为东风公司和东风股份有限公司最具吸引力的业务单元之一,从一开始年销量就达到6.5万辆,累计产值超过1.9万亿元,累计纳税2400亿元,产能布局为全国六个地区的七家工厂,销售终端覆盖率超过92%。但东风日产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深刻把握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不断改变发展方向和模式,跨越行业转型周期,保持领先……
ding位置。一方面,面对席卷全球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正在加速车企新一轮洗牌,年轻消费群体成为刺激汽车市场进一步反弹的主流。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汽车消费具有很强的韧性,并将开启新的增长曲线;另一方面,过去两年,疫情、核心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汽车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系统实力和战略韧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洞察,东风日产继续探索第二条发展曲线,通过全面的电动驱动战略和整合重建的数字化升级措施,寻找新的价值锚,塑造跨越周期的信心。在用户运营层面,东风日产将从“产品导向”向“用户导向”全面转型,以“东风日产超级App”为中心聚集用户。届时,用车服务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融合购车、用车、社区互动等多种功能,不断拓展人、车、生活等消费场景,实现汽车与消费者的体验式交流,成为消费者生活的共同参与者。在智能“智能”制造层面,东风日产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投资,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并至少再引入两个新能源汽车平台。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并进一步加大政企合作力度,共建智能网联测试点,共同打造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的双重努力,把握新的增长曲线。在供应链体系层面,东风日产致力于构建规模超过百万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并将其分为计划体系、保障体系和应急体系。未来,东风日产将加快车辆设计的平台化、零部件设计的模块化和通用化,减少供应商数量,并推动备份解决方案的实施;并继续推动当地工厂供应商的本地化,在工厂附近构建汽车供应链圈。同时,东风日产将数字化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重构汽车研发、制造、营销、渠道、服务等全产业链。从客户出发,连接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触点,构建更智能的“人、车、生活”生态系统。东风日产披荆斩棘,遇水架桥,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危机,他们都不会放弃。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表示,站在1500万辆汽车的新起点上,19岁的东风日产以“多品牌、多轨道”为发展战略,积极拥抱变革,以高质量的全价值链体系寻求突破,继续展示东风日产神话,开启后合资时代的新篇章。
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向瑞士23家公司出口47辆、8月份宣布向德国的7家公司供应27辆之后,现代汽车的XCIENT氢燃料电池重卡,也将出口到以色列。
1900/1/1 0:00:00中国网汽车12月15日讯据外媒报道,斯柯达CEO劳斯泽尔默KlausZellmer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捷克汽车制造商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1900/1/1 0:00:00中国网汽车12月15日讯记者日前从工信部发布的第36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获悉一组飞凡F7换电式纯电动车型申报图,新车作为飞凡品牌旗下的全新纯电中大型车轿车,
1900/1/1 0:00:00据悉,为了尽快缩小与行业龙头特斯拉和比亚迪002594等企业在产品价格、性能上的差距,丰田或将调整其电动化战略。
1900/1/1 0:00:00崔东树:11月批发增速大幅强于零售12月12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其公众号发文表示,11月车市遭遇疫情防控下的市场人气低迷,销量表现偏离季节规律,走势相对异常,乘用车各细分市场增速均较平稳,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网讯,德邦证券指出,我国新能源600617乘用车市场持稳,新车型推出密集,明年高景气度有望维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