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财联社报道称,尽管工业化仍需要时间,但固态电池似乎已经提前确认了其未来。该集团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固态电池。1月17日,吉利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不仅与蔚来新能源建立了固态电池布局的投资合作关系,还成立了专门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正在与多家动力电池制造商进行联合实验。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如果固态电池能够利用和增强其部分安全优势,努力占据能量密度优势,并进一步优化倍率、循环寿命和可加工性,就可以在优势场景中巩固其核心潜在客户,如果性能和成本进步显著,那么其市场空间将扩大,并成为锂电池的关键技术路线。吉利“探路者”的两份招标文件提供了吉利固态电池布局的更多信息。去年5月,吉利汽车研究院启动了2022年固态电池材料合成实验线项目的公开招标,计划建设一条完整的固态电池材料综合实验线,以支持固态电池新材料的研发。作为交钥匙工程,该项目要求在当年8月完成配套设施的安装调试;
今年1月10日,吉利公开招标智行科技创新固态电池实验室设计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固态电池实验室的设计建设。文件显示,本项目的投标人是浙江绿色之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计划通过3-5年的技术研发,实现固态电池芯材料的批量生产和固态电池芯产品的示范应用。吉利表示,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是省创新中心下属的研发单位之一,将专注于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固体电解质和关键电池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招标文件显示,浙江省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省首批获批建设的六个创新中心之一。根据天眼茶APP,浙江绿色之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浙江吉利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吉利控股集团正努力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论坛上表示,作为一家致力于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科技型企业集团,吉利控股集团正专注于电池技术创新、电池材料。充换电运营、光伏绿电和回收利用等领域已经发展壮大与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形成生态布局。目前,吉利的电池布局包括原材料、电池芯、模块、电池组、电池回收,甚至电池租赁等领域。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构建如此完整的电池产业链的公司。然而,尽管吉利有大量的投资布局,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吉利的投资失败了,也许固态电池的应用是其重点。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另一个机会。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成熟的产品和技术的出现能够满足整车的需求,产品进入稳定期,是汽车公司介入电池领域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的优势是技术更新速度减慢,产品成熟度高。汽车公司只需要提高其产品的本地性能,对研发能力的要求较低。目前,能够满足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性能的产品概率为固体电池,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将实现300wh/kg的能量密度;到2025年将达到400wh/kg,到2030年将达到500wh/kg。对于最大能量密度约为300-350Wh/kg的锂离子电池,只有通过分组等物理手段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大多数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00-500Wh/kg。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体电池的下一代技术,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银河证券指出,固态电池具有更稳定的电解液机械和化学财产,其静态和循环寿命将大大提高;对温度不敏感,能够在-50℃至200℃的温度下保持放电功率,可以大大缓解冬季电池容量下降的问题;能量密度大大提高,预计将达到目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如果说动力电池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驱动力”,那么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方向之一,是“必争之地”的“高地”。以汽车“国家队”为例,在2022年广州车展上,包括东风汽车(600006)、长安深蓝在内的多家车企宣布加快部署固态电池。其中,东风汽车表示,正在研发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2023年上半年量产搭载,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长安深蓝表示,将加快发展半固态电池,并于2025年搭载汽车应用。一汽,也被称为汽车“国家队”,于去年12月由红旗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开发部成功组装了10Ah大容量全固态电池。据记者统计,今年东风、上汽、蔚来、高合等主流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旗下近10款电动汽车将搭载固态电池。在国外,丰田、现代、日产、宝马、大众和戴姆勒等国际汽车公司也在加大固态电池的研究和商业化力度。所有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0年间应用,目前很明显,第一辆配备固液混合电池的汽车是第一辆。前述业内人士表示,顶级电池公司可能会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将其固液混合电池样品提供给主机制造商进行安装测试和小规模制造,确保有兴趣进行安装应用的车企能够按照计划时间推出新车。预计今年半固态电池将进入量产和安装的关键时间点,并在2025年前继续迭代和突破,有助于半固态和固态电池实现长期的重大发展。”《中国证券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各类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可能达到数百至数千GWh或数千亿元。“然而,根据华安证券(600909)的研究报告,尽管固态电池的研发已经近半个世纪,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遥遥无期,主要面临技术流程不成熟、制造成本高、产业链协同要求更高等挑战。
特斯拉自砍“一刀”挑起价格战后,外界将目光对准“蔚小理”。理想明确“不跟”,蔚来按兵不动,此前被销量逼到墙角的小鹏“跟了”。
1900/1/1 0:00:00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大众汽车中国区总裁拉尔夫布兰德施塔特表示,公司希望在中国市场同时增加高端和低端车型。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e公司讯,小鹏汽车消息,自2023年1月17日1400起,将启动G3iP5P7的新年新价格体系,起售价分别为1489万,1569万和2099万。
1900/1/1 0:00:00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汽车研究集团LMCAutomotive和EVVolumes
1900/1/1 0:00:00大众中国CEO称欲在中国市场扩大提供高端和低端车型1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成长45至2300万辆,
1900/1/1 0:00:00财联社1月17日讯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激增,达到了一个关键里程碑,市场份额首次达到了1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