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梅人生的最后一年已经过去,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也进入了最后的窗口期。限时保险和锁定折扣已成为大多数汽车公司吸引消费者的常见做法。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新能源汽车直销店,一些厂家在店门口标注“国补退坡倒计时”,打出跨年欢迎、送礼等营销组合拳,年终促销活动日益火爆。此外,记者了解到,国家补贴退出在即,一些车企已经在考虑涨价。我们已经发布了内部通知,从明年1月1日开始,所有车型的价格都将上调,“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员工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预计价格将在4000元至8000元之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比亚迪(002594)率先宣布涨价的其他少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效仿,并受到补贴下降的影响。明年年初,主流车企将出现涨价趋势,这一趋势并不显著。与涨价相对应的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降价行动。汽车公司如何在销量和利润之间取得平衡,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年终促销活动可能会对明年一季度的销量产生轻微透支,但对行业的整体影响有限。在国家补贴退坡的背景下,缺乏产品力的企业将陷入“困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加剧。汽车企业将面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技术创新的挑战。这家商店推出了抢购模式。“现在是销售高峰期,有些配置有现车。你可以现在下单,先锁定价格。”比亚迪上海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店内订单堆积较多,价格以订单时间为准。根据比亚迪此前的涨价预测,比亚迪王朝、远洋和腾讯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将调整2000元至6000元不等。在2023年1月1日之前以保证金签订合同的客户不受此次价格调整的影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补贴退坡”是各家厂商用来宣传的高频词,一些店铺还在自家门口挂上写有“新能源补贴倒计时”的海报,每天更新倒计时天数。上海光启爱安的一家商店甚至制作了一个日历,用红色突出显示重要日期,以提醒消费者购车的时间范围。本月20日至21日,大部分银行开始停止放贷,借钱买车的朋友需要抓紧时间。补贴将于31日结束,所以我不需要说太多。“根据广汽埃安的销售介绍,由于下半年产能萎缩,订购周期将延长。如果你在年后的1月买车,可能要到春节后才能上牌。同样,上汽大众的门店也启动了“倒计时”“slogan,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更换纯电动ID系列有1万元补贴,也将于12月31日到期。在促销力度方面,除了限时和价格保护外,多家门店还推出了跨年活动,大力“抢单”。这应该是折扣最大的一周,”特斯拉门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计算。补贴即将到期,购车累计可节省高达3.4万元:新能源国家补贴11088元,上海油改电置换补贴1万元,特斯拉限时保险补贴4000元,特斯拉限定时间现车福利6000元。此外,通过官方渠道在上海地区购车并在上海登记注册的消费者将获得3000元的新年礼物,该礼物将根据车辆领用顺序进行登记和发放。该活动仅限3500人参加。巧合……
,文捷也在11月底宣布,2022年将新增1万元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目前有限时增程保养礼品和品牌周年限时权益政策。”文杰店工作人员表示,年底会有更多活动,希望能在国家补贴结束前抢到一波销售。自防疫政策优化以来,光顾该店的顾客数量有所改善。在过去的一周里,光顾这家商店的顾客相对较少。对于不方便光顾店铺的顾客,我们将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记者注意到,近期,新能源汽车销售圈子的更新频率有所增加,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国补降坡”的主题上,并发放了带有补贴金额的宣传海报。G3、P5和P7有少量的现有汽车资源,现在可以订购,月底可以提货。“一位小鹏汽车销售人员在他们的朋友圈中反复提到,年度必备汽车政策:12月31日24点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可以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注册时间造成的补贴差额将由小鹏汽车承担。另一位来自NIO的销售代表昨晚深夜更新了一条动态:“最近10天,我们将锁定2022年的百万元国家补贴。多个车型涨价的一个微妙之处是,尽管许多车企都在玩“限时保障”“品牌方面,只有比亚迪和其他公司正式宣布在国家补贴降级后涨价。像特斯拉这样多次降价的公司更是少数。我们实际上在11月底就在内部发布了通知,从明年1月1日开始,我们将调整相关车型的价格,预计价格会上涨。”e从4000元到8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具体价格调整通知将另行公布。该人士表示:“一位自主品牌车企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涨价已经“迫在眉睫”,但价格调整决定还有一个观察期。在此期间,我们只关注消费者购车时可能涨价的因素,也会看看其他车企会如何调整价格。”如上所述。从涨价原因来看,上述车企还将新一轮价格调整归因于两个原因:“2023年1月1日起注册的车辆将不再享受新能源补贴”和“下半年以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类似的表述也出现在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涨价通知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企人士告诉记者,特斯拉的降价促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车企的涨价行动。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在错误的位置与特斯拉和比亚迪竞争,那么限时定价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营销策略。不过,大多数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明年新能源汽车涨价仍是一个可能的事件。崔东树向记者分析称,到今年年底,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降价的趋势。受补贴退坡影响,明年初主流车企将再次出现涨价趋势。国家补贴退出后,如果车企先降价后提价,反而会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销量的发展。江西新能源技术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翔也认为,明年初新能源汽车公司将出现价格飙升,直接原因是国有补贴的退出。张翔向记者分析,车企普遍离不开原材料、电池价格等成本上涨的原因,但实际上,价格调整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需矛盾。特斯拉此前也曾提价,此次降价是因为其利润目前处于行业最高水平,存在降价空间。其次,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增加了产能,并希望进一步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
通过降价。对于比亚迪的涨价,张翔认为,随着供需关系的调整,比亚迪可以通过涨价来匹配新的价格和新的品牌价值。跷跷板国家补贴对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和利润下降带来的连锁效应仍在持续。无论是否提高价格,无论增加多少,大多数公司都会在销售额和利润之间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崔东树告诉记者,在国家补贴不景气的背景下,不少车企推出了限时保险、锁单优惠等活动。这种营销方式对终端消费有很好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消费者及时下单,锁定明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严景辉认为,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大多会抓住国家补贴下调前的最后一波红利,这些消费者的需求会提前释放。尽管一些车型明年可能会涨价,但今年的销量扩张不会对明年的销量产生严重影响, “他说。根据2022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现行补贴政策,每辆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最高为1.26万元,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为4800元。这意味着,国家补贴退出后,这一差额将由车企和消费者承担。至于双方承担的金额比例,不同的汽车公司也会有不同的选择。目前,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价格上涨了2000元至6000元不等,而广汽埃安则将价格调整了3000元至8000元。不同车型的具体增长率还有待进一步公布。如果你不涨价,你会死,如果你涨价,你可能会死得更快,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张云在描述一些汽车公司可能面临的困境时说。张云告诉记者,对于一些自身实力不足的公司来说,价格上涨会使汽车销售更加困难,如果不提高价格,公司将失去利润价格调整仍然是供求关系。“许多汽车,即使亏损,也不敢涨价。他指出,对于一线品牌来说,他们有信心涨价,而对于二三线品牌来说,涨价的信心不足。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一样,销售和利润在不断博弈,试图保持不平衡。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600030)指出,补贴对车企利润的整体影响是客观的,但不是主要因素。对汽车公司最大的影响仍然是其自身的销量能否达到增长预期。从动态角度来看,车企还将通过适当提高价格和优化销售结构,实现数量与利润的更好平衡。尽管国家补贴衰退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但问题的另一面是,近年来,补贴金额在单车价格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对国家补贴的依赖性正在降低,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2017年至2021,新能源汽车获得国家补贴的比例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78%降至2020年的63%,2021进一步降至47%。崔东树表示,尽管新能源补贴面临退出,但新能源汽车发展形成的综合消费环境体系仍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未来,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将继续快速增长。业内对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也抱有乐观的预期。中国汽车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8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汽车670万辆,同比增长90.3%,2023年汽车总销量2760万辆,增长3%;
其中,新能源汽车900万辆,同比增长3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史建华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重点的市场化新阶段,国有补贴的退出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的影响有限。2023年,国家补贴退出后,是时候与新能源汽车公司竞争真正的技能了。补贴衰退意味着企业需要从市场上寻求更多利润,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当利润率在无形中下降,如何降本增效,如何改变价格保护政策,都考验着车企的硬实力。由于高端车主的价格敏感性较低,补贴下调对高端车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档纯电动车型的影响更大。“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尽管碳酸锂价格有所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由于车企面临成本压力,补贴下调可能由消费者和车企共同承担。明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题之一是降低成本和新技术。”上述分析师表示,为应对国家补贴的下降,汽车公司仍需努力降低成本。一些车企明年不排除会简化配置或取消终端优惠政策。财通证券研报认为,产品盈利能力的差异可能导致车企选择不同的冲动策略。盈利能力更强的公司可能能够更好地应对终端价格的变化;同时,产品力的强弱可能决定车企的成本传导能力。产品实力较强的公司可以通过涨价部分传导成本上升和补贴下降带来的价格压力。在各种促销活动下,一些消费者仍持观望态度。比起提高或降低成本,我们更关心国内需求的驱动作用。除了成本端的压力,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也向记者表达了对终端消费的担忧。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领先的独立车企将通过自身的产品定义能力、稳定的供应链能力等,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依靠规模经济来摊薄成本,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话语权,降本增效,它们可以实现更高的利润弹性,预计这将抵消补贴下降的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近日,蔚来集团发布公告,就数据泄露相关信息作出回应称,蔚来对此事深表歉意,将持续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调查此事,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潜在损失。
1900/1/1 0:00:00日前,特斯拉通过其推特账号发布消息,其柏林工厂上周仅生产了3000余辆ModelY车型。马斯克曾在14个月前表示,柏林工厂的预期产量为每周500010000辆,但如今距离这一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1900/1/1 0:00:00在得到广州车展将恢复举办消息后,多家车企已经开始准备参展的相关工作,多款新车将在广州车展亮相。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梅双再过10天,延续了十几年的国补将正式作别历史的舞台。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补等政策的保驾护航。
1900/1/1 0:00:00李想表示,“90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1900/1/1 0:00:00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2月13日,小摩减持小鹏汽车W098688396487万股,每股作价416481港元,总金额约为350亿港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