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改装,我们普通青年想到的无非是改改外观、悬架以及排气等,不过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战斗青年则更加倾向于为自己的皮卡车上加装重机、火箭炮……那么这些新闻中常常出现的彪悍改装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武装皮卡的故事。
先来做个定义,今天我们聊的是武装改装车,也就是原本设计是不带武装的普通汽车,然后通过改装变成战斗车辆的,这种车型还有个专有的英文名——Technical vehicle。因为皮卡既能承担运兵任务,又能架设武器,是此类车中的绝对主力,所以本文也会以“武装皮卡”代之。
Technical这个名字源自90年代的索马里,当时这个国家正在陷入战乱之中,许多非政府组织会雇佣当地武装来做安保,而这笔费用则以“技术援助金(Technical assistance grants)”来报账,由于这些当地安保人员都是开着武装改装车辆,因此后来渐渐的Technical就演变成为了民间武装车辆的代名词。
如今的索马里,武装皮卡已经成为了武力的象征,要想衡量一个军阀的实力,也往往通过他所拥有的武装皮卡数量来判断,不难想象,如果你是一个有20台武装皮卡的军阀,火并时遭遇了一个有150台皮卡的,情况就不怎么乐观了。这其实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千乘、万乘之国的概念。注:周朝时四马一车为一乘,乘的数量取决于诸侯等级,大的诸侯国可以有千乘,因此被称为千乘之国。● 武装皮卡的起源
武装改装车并不是索马里人发明的,实际上早在汽车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尝试在汽车上加装武器。二战时期,北非战场的英国特种部队——如LRDG等——在执行侦查和破坏任务时,常常会在乘坐的吉普车上架一挺机,这也是早期有组织应用非武装车辆加装武器的案例。
现代武装改装车战术起源于70年代的西撒哈拉,当时谋求独立的游击队利用手里仅有的武器和越野车长途奇袭缺乏机动性的敌方正规军,并取得了不俗战果。
1987年,利比亚与乍得在乍得北部爆发武装冲突,当时利比亚军队拥有坦克、直升机等重武器,而乍得军队就比较惨了,只有400辆丰田皮卡可以称得上是大型装备。然而装备低劣的乍得军队硬是利用武装皮卡长距离穿插突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利比亚部队。
虽然有一些来自西方的援助,但人们普遍认为乍得取得胜利最大的功臣应该是丰田皮卡,因此这场战争也被史学家称为“丰田战争”。● 还有谁在用武装皮卡?
武装皮卡应用最广泛的还要数索马里,90年代政府倒台之后,索马里成为了军阀混战的战场。虽然各派武装虽然都是“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但普遍的问题是没什么家底,根本置办不起重武器,因此武装皮卡成为了主战装备。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说一部电影——《黑鹰坠落》,这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将索马里武装皮卡展示到世界面前,影片中大批索马里民兵搭乘武装皮卡,如同丧尸围城般朝孤立无援的美军涌来的画面令人过目难忘。时间进行到21世纪之后,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依然被武装皮卡怒刷了一波存在感,最初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就装备了少量武装皮卡,并且在被美国率领的联军部队摧毁前还取得了一些战果。
萨达姆政府倒台后,占领军也觉得武装皮卡是个物美价廉的东西,于是为自己训练的新政府军和警察部队提供了此类装备,甚至连美军也改装了一些丰田皮卡自用。而继续抵抗的武装分子更是以武装皮卡为主要武器。
2011年,利比亚爆发内战,在北非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对零星存在的村镇进行争夺突袭,这个活儿显然非常适合武装皮卡,而政府军和反对派双方武装也全都装备了这种武器。
2011年爆发内战的还有叙利亚,并且至今还都没有结束。叙利亚的局势非常乱套,交战的不光有政府军和反对派,还有库尔德人、伊斯兰国等各个派别,而其中除了政府军仅作少量装备外,其他各方全都对这种物美价廉的武器青睐有加。
以上所列出的只是大规模冲突中的使用者,实际上如今世界上不太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乍得、也门、黎巴嫩等地区都存在着武装冲突,而武装皮卡则是这些地区武装分子喜闻乐见的居家旅行必备物品。总结一下,使用武装皮卡的组织包括政府军、反对派、游击队等等,总之是各种不太强大、不太正规的武装力量,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恐怖分子和激进分子。● 作为武装皮卡平台的都有什么车?
前面讲过,我们用“武装皮卡”这个词只是因为皮卡在其中比较主流,其实武装改装车还不仅有皮卡,比如前面所说的二战时北非的英国特种部队,他们的座车就包括威利斯吉普车和雪佛兰的WB 30 CWT巡逻卡车。
70年代西撒哈拉游击队用来改装成武装车辆的则是路虎越野车,这些车辆基本都是来自敌人的敌人阿尔及利亚的援助。另外,如今很多专业军车的范畴了。前面讲到的都是比较早期的武装改装车,时间进入80年代后,战乱地区武装皮卡的主流无疑就是丰田皮卡了。原因也很简单,会使用武装改装车的大都不是家底雄厚的正规军,这些武装分子没有能力购置重型武器,同时连基本的保养能力都没有,这时候经济实惠、皮实耐用的丰田皮卡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一提到丰田皮卡,不少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战场上的武装丰田车都是Hilux,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至少是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东和北非沙漠中的武装皮卡大都是丰田兰德酷路泽家族的产品。从早期的LAND CRUISER 40,到后来的经典款LAND CRUISER 70,兰德酷路泽成为了各派武装分子手中真正的“陆地巡洋舰”。
除了兰德酷路泽系列,最近一些年丰田的Hilux也越来越多了起来,比起方方正正的老陆巡,全新的Hilux也为武装分子们增加了一些动感和时尚感。由于丰田的曝光率太高,而装备它们的又有太多激进分子,因此美国财政部也曾为此质询丰田,为什么如此多的丰田皮卡会流入激进分子手中?丰田对此一脸无辜——怪我咯!
这些年美国一直在中东打仗,打完了之后还帮着重建,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军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新政府军警部门提供的皮卡就不是丰田,这些车型的主力是福特Ranger皮卡,毕竟钱不能都让日本人赚了不是?
Ranger并非出现在战乱地区的唯一美系皮卡,早先有报道显示伊斯兰国发动袭击时搭乘的竟然是高大上的福特F-250。这则消息令美国朝野震惊,人们纷纷猜测这些福特皮卡是如何流入恐怖分子手中的。后来追查到这曾经是美国一个公司的工作车,后来车主用它以旧换新置换了新款,至于怎么到的中东,这就是个谜了。除了福特,在战乱地区的新闻图片中我们也能看到道奇皮卡的身影,不过这就更是少数了。比起高大上的美系皮卡,丰田以外的日本品牌日产皮卡在战乱中出现的机会还是会更高一些。
比起通用机,重机火力大,但重量也大,普通步兵携带起来太费劲,不过装在皮卡货厢里却刚刚好。深受武装皮卡车主们青睐的还要数苏式KPV重机。这种机重49kg,全长1980mm,发射的弹为14.5×114mm重机弹,这种弹药与二战时苏联红军的反坦克步弹相同,发射全金属外壳硬化钢芯穿甲燃烧弹时可以在500m内击穿32mm均质装甲,其有效射程更是高达3000m。
以上提到的只是武装皮卡上比较主流的机,其实这些武装分子对他们的车载机兵不挑剔,前苏联在二战时使用的DShK重机和美国老将勃朗宁M2重机也有有少量装备。另外,更大的火力能让武装分子更加有优势,因此双联装,乃至四联装的防空机也经常被他们装在皮卡的货厢里。
如果你是一名中东的武装分子,你的对手已经在皮卡后面装上了四联装机,你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搞到比他更猛的武器。找来找去,机关炮成了不错的选择。苏联设计的ZU-23-2双管防空炮在中东地区保有量很大,因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皮卡货厢的乘客。
这种防空炮口径23mm,重量达到0.95吨,全长4570mm的它基本上已经是皮卡的极限了。当然了,武装分子装备防空炮主要目的并不是打飞机,而是调成平射状态打击地面敌军,有点隆美尔用88mm高炮打盟军坦克那意思。
当然,没有人能阻止武装分子追求更大火力的决心,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当事人的身家性命。能够装到皮卡后面的更大口径的火炮算了算也就只有无后坐力炮了,比如苏式的SPG-9 73mm无后座力炮。
在武装皮卡的世界中,无后座力炮版本还不是最夸张的,进近来网络上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车,它的货厢里被安装了一个大大的支架,而支架顶端竟然是一座苏式BMP-1步兵战车的炮塔。这座炮塔上的主武器是一门73mm低压滑膛炮,在实战中它发射的高爆反坦克弹曾击毁过美制M60坦克。
除了机和火炮,武装分子们还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把一切可以放到皮卡货厢的武器都放了进去,比如某种不明型号的多管火箭筒,任劳任怨的大皮卡一下变成了脾气火爆的喀秋莎;如果得到了海外大国的援助,武装分子们甚至可以在皮卡上架设便携式防空导弹或反坦克导弹,这时飞机坦克都要怕它三分了。● 总结:虽然非常简陋>>点这里·看精彩汽车生活<<
经济观察网记者高飞昌这是一则撩拨了整个汽车圈的传闻。
1900/1/1 0:00:00赛车运动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耐力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它不仅测试了赛车部件的可靠性,还考验着参赛选手的体力。本文,我们就来聊聊耐力赛的前世今生。
1900/1/1 0:00:00现在喜欢硬派SUV的人越来越多,车友们也越来越关注硬派SUV的性能,还有一些发烧友对车型性能进行升级改装。
1900/1/1 0:00:00沃尔沃品牌于1927年在瑞典创立,两年之后,第一辆沃尔沃豪华轿车进入市场。从最初的PV651到最新的S90,在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旗舰轿车始终作为沃尔沃品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900/1/1 0:00:00铃木是一家特别有个性的日本车厂,除了在世界摩托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外,汽车事业方面始终以“小”字著称,即便SUV也是如此。
1900/1/1 0:00:00当今世界上有约六分之一的人信奉天主教,教皇作为最高领袖,在全世界天主教徒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