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现在可以拥有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这与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纵观动力电池的发展路径,尽管可以通过新材料的迭代来提高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所涉及的研发成本和时间已成为其快速普及的重要障碍。毕竟时不我待,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成为行业共同的发展目标。
6月23日,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正式发布CTP3.0麒麟电池。据介绍,电池系统集成度创世界新高,体积利用率超过72%,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里程。并且通过全球首个大规模核心冷却技术,麒麟电池可以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和10分钟快速充电。
据EV Vision报道,这款名为“麒麟电池”的新产品将于明年量产上市。此外,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麒麟电池发布后不久,开通了平台“宁德时代”,并在微博上评论称“明年见”。随后,宁德时代微信公号转发了李想的微博,并评论称“麒麟有理想”。此后,阿维塔(Avita)和内扎(Nezha)等汽车公司也曾就麒麟电池与宁德时代进行过互动。那么,受到众多车企青睐的麒麟电池有哪些优势呢?让我们来详细谈谈麒麟电池背后的“秘密”。当电池芯倒置且密度增加时,首先要解释的是,麒麟电池不是电池芯技术,而是电池系统技术。早在2019年,宁德时代就突破了早期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由电池芯、模块和电池组组成的障碍。它率先在全球创建了无模块电池组CTP,率先突破了电池容量利用率50%的门槛。在以前的CTP电池组上,当顶盖向上放置时,电池组需要为结构保护、高压连接和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留出空间。
如今,在麒麟电池上,通过精确的计算和仿真,宁德时代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点。通过大数据演示后,它将电池组内部的电池单元倒置,允许多个功能模块共享底部空间。通过该技术,结构保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实现智能化分布,进一步增加6%的能源空间。这意味着同一空间的麒麟电池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减少了电池组内的“共享面积”,自然提高了能量密度。根据EV Vision的说法,对麒麟电池的技术改进可以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提高到255Wh/kg,从而在续航、快速充电、安全、寿命、效率和低温性能方面实现全面提高。俗话说:“简化复杂的任务是一种贡献。”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实现了简化复杂的目标。
为了确保更好的安全性和散热性,与传统的CTP电池组相比,麒麟电池取消了原来的横梁和纵梁、水冷板和隔热垫的独立设计,将三者集成为一个多功能弹性夹层。在夹层内部构建微桥连接装置,灵活配合堆芯的呼吸,实现自由膨胀和收缩,提高堆芯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性。此外,该夹层还可以用作传统CTP电池组中的结构构件。由电池单元和多功能弹性夹层组成的集成能源单元构建了一个垂直于驱动方向的更稳定的承载结构,提高了电池包层结构的强度和冲击能力。快速温度控制和制冷翻倍现在最常用的电池组使用底部水冷面板来散热……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最终,从微观世界的模拟计算到电池内部结构的简化,麒麟电池在新技术上可以说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打破了制约电池寿命发展的技术壁垒。它的出现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目前,中国的理想汽车、Nezha汽车和阿维塔汽车都对麒麟电池感兴趣。不仅如此,国外厂商也纷纷向宁德时代抛出橄榄枝。据悉,起亚将在其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使用中国的宁德时代电池,这是起亚首次在其国内市场使用其他国家的电池。”路特斯汽车在其官方微博上转发了关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信息,并评论道:“我们将站在创新的顶端,展望未来。路特斯将与我们的好伙伴一起出发,踏上新的征程,“这意味着路特斯可能会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典范力量”,宁德时代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推动了中国电池公司的进步,这无疑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普及和发展,并起到了推动作用。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车东西作者地途编辑Juice首席智行官大会暨机器之心AI科技年会将于3月23日下午1点30开幕,据了解,大会主办方邀请了整车、芯片、自动驾驶,无人物流等领域的十余位产业内人士参与访谈,
1900/1/1 0:00:0011月19日,路特斯在广州车展上带来了旗下最后一款燃油跑车Emira参数询价,并正式公布了首发版“FirstEdition”的售价,该版本将搭载AMG的M1392
1900/1/1 0:00:00近一两年,频频可以看到手机企业与汽车行业的联系联系越来越密切,就如小米造车、华为“口嫌体直”在造车、OPPO疑似要造车等等。
1900/1/1 0:00:00车东西作者木米编辑晓寒麒麟电池要量产了车东西8月27日消息,宁德时代今日正式官宣了两家麒麟电池合作车企:极氪与赛力斯。
1900/1/1 0:00:00在Radford发布了复刻版路特斯Type62赛车622之后,官方于近日发布了该车的内饰设计。
1900/1/1 0:00:00目前自动驾驶感知系统通常分为视觉感知和融合感知两大流派,Tesla便是视觉感知方案的典型代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融合感知方案更受大部分车企的宠爱。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