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针对美国政府基于301调查单方面认定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不合理行为,中国政府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如农产品、汽车、化学品和飞机。贸易摩擦的战争将烧毁美国的汽车工业。首先,美国汽车业早已失去了它的魅力。189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动力汽车。在随后的70年里,美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霸主。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合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控制着美国的汽车行业,三大汽车巨头总部所在的底特律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之都”。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高效的日本小型汽车开始崛起。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汽车大规模进入美国,对其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巨头陷入了长期衰退。1980年,他们34年来首次遭受损失。从1980年到1982年,总损失达到33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临破产。2008年,次贷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成为美国第三大企业、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和第二大涉及破产员工人数的企业。与此同时,这是继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汽车巨头的又一次破产。2013年12月3日,在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的拖累下,底特律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市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此后,随着日本和欧洲汽车的崛起,美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全球的份额也有所下降,与当年的风光相去甚远。其次,贸易摩擦将使美国汽车业雪上加霜。目前,美国40%的汽车市场受到日本、欧洲和韩国产品的挤压。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美国汽车制造商及时进入,取得了巨大利润。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汽车28.02万辆,金额130.77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汽车的27%;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5.3万辆,总额14.3亿美元,顺差113.17亿美元。从销量来看,2017年美国车企对华出口订单为福特(林肯)、菲亚特克莱斯勒、特斯拉和通用汽车(凯迪拉克)。根据通用汽车自己的统计,其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额的40%以上;
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为20%,仅次于美国。如果没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将成为二流公司。目前,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的税包括:关税(25%)、增值税(17%)、消费税(按排量1%-40%)和超豪华汽车消费税(130万零售价以上10%)。如果征收这一关税,美国汽车出口到中国的税率将高达70%,这对美国汽车行业,尤其是三巨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日本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借此机会,凭借其价格优势抢占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美国汽车制造商将在中国市场重复其本土市场的失败,这无疑将对美国汽车业雪上加霜。第三,美国汽车业将继续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沉重代价。目前,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明确提出了禁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新的产业转型。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美国在这一领域并不占优势。3月29日,美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召回(回收和免费维修)2016年4月之前生产的12.3万辆“Model S”,相当于该公司累计销量的40%以上。2018年3月18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撞伤,不幸身亡。这是世界上第一起自动驾驶汽车导致死亡的事故。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公然发动对华贸易摩擦显然是不明智的。在这份中国对美国和加拿大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除了越野车和乘用车外,所有类型的电动汽车都在列,这无疑是对美国及其汽车巨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大打击。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此时,美国政府应加强本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通过交换所需商品尽快弥补新领域的不足,而不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它不仅在技术领域停滞不前,限制了外国投资,而且在未来冒犯了世界上最大的客户,并继续破坏其汽车行业的未来。简而言之,尽管贸易摩擦没有赢家,但始作俑者应该受到谴责并为此付出代价。美国汽车业由盛转衰的实践证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继续将本国产业和企业推向衰退的深渊,而真正的对策是悬崖勒马、弥补不足。4月4日,针对美国政府的不合理行为,中国政府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如农产品、汽车、化学品和飞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贸易摩擦的战争将烧毁美国的汽车工业。首先,美国汽车业早已失去了它的魅力。189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动力汽车。在随后的70年里,美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霸主。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合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控制着美国的汽车行业,三大汽车巨头总部所在的底特律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之都”。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高效的日本小型汽车开始崛起。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汽车大规模进入美国,对其汽车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巨头陷入了长期衰退。1980年,他们34年来首次遭受损失……
从1980年到1982年,总损失达到33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临破产。2008年,次贷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向纽约破产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成为美国第三大企业、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和第二大涉及破产员工人数的企业。与此同时,这是继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汽车巨头的又一次破产。2013年12月3日,在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的拖累下,底特律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市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此后,随着日本和欧洲汽车的崛起,美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全球的份额也有所下降,与当年的风光相去甚远。其次,贸易摩擦将使美国汽车业雪上加霜。目前,美国40%的汽车市场受到日本、欧洲和韩国产品的挤压。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美国汽车制造商及时进入,取得了巨大利润。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汽车28.02万辆,金额130.77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汽车的27%;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5.3万辆,总额14.3亿美元,顺差113.17亿美元。从销量来看,2017年美国车企对华出口订单为福特(林肯)、菲亚特克莱斯勒、特斯拉和通用汽车(凯迪拉克)。根据通用汽车自己的统计,其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额的40%以上;
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为20%,仅次于美国。如果没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将成为二流公司。目前,中国对进口汽车征收的税包括:关税(25%)、增值税(17%)、消费税(按排量1%-40%)和超豪华汽车消费税(130万零售价以上10%)。如果征收这一关税,美国汽车出口到中国的税率将高达70%,这对美国汽车行业,尤其是三巨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日本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借此机会,凭借其价格优势抢占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美国汽车制造商将在中国市场重复其本土市场的失败,这无疑将对美国汽车业雪上加霜。第三,美国汽车业将继续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沉重代价。目前,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明确提出了禁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新的产业转型。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美国在这一领域并不占优势。3月29日,美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召回(回收和免费维修)2016年4月之前生产的12.3万辆“Model S”,相当于该公司累计销量的40%以上。2018年3月18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撞伤,不幸身亡。这是世界上第一起自动驾驶汽车导致死亡的事故。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公然发动对华贸易摩擦显然是不明智的。在这份中国对美国和加拿大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除了越野车和乘用车外,所有类型的电动汽车都在列,这无疑是对美国及其汽车巨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大打击。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此时,美国政府应加强本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技术合作,通过交换所需商品尽快弥补新领域的不足,而不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它不仅在技术领域停滞不前,限制了外国投资,而且在未来冒犯了世界上最大的客户,并继续破坏其汽车行业的未来。简而言之,尽管贸易摩擦没有赢家,但始作俑者应该受到谴责并为此付出代价。美国汽车业由盛转衰的实践证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继续将本国产业和企业推向衰退的深渊,而真正的对策是悬崖勒马、弥补不足。
据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斯拉公司计划从2019年11月开始生产ModelY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与此同时,还计划于2021年开始在中国生产。
1900/1/1 0:00:004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53074个,通过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车桩相随信息数据393103条,共计充电桩约64万个。
1900/1/1 0:00:00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昆明基地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云南滇中新区杨林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园举行。项目一期规划产能5万台新能源汽车,2020年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1900/1/1 0:00:00优步今天宣布在美国匹兹堡开始尝试运营,无人驾驶的沃尔沃SUV在主要道路上接送真实乘客。当然车上还是会有专门的工程师监督其运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优步从今年5月份开始,一直在不断的测试无人驾驶车。
1900/1/1 0:00:00微软车库(MicrosoftGarage)的技术人员采用了一种安全的新方法,教会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相关的驾驶操作,其所采用的驾驶模拟理念似乎有点过时。
1900/1/1 0:00:00当特斯拉完成硬件升级,搭载了多个传感器级后,其车载Autopilot系统的摄像头将呈现何种视觉效果?许多特斯拉车主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