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8智能制造国际大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苗圩指出,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三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构建标准体系、培养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苗圩表示,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的智能制造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智能制造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供应支撑能力仍然存在明显短板,应用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服务能力不强。他强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质量变革的必然要求,制造业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苗圩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着力补齐短板,把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和工业软件系统的突破,特别是填补关键短板装备,尽快提供基本部件和系统软件。二是着力推广应用,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企业从应用入手,打造子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加强集成创新。加快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促进智能制造在区域和行业的发展。第三,要打牢基础,加快智能制造标准的修订、推广和应用,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深化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5G、IPv6、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第四,要努力扩大开放,扩大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国家,企业和机构参与实施“中国制造2025”,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5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8智能制造国际大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苗圩指出,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三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构建标准体系、培养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苗圩表示,尽管中国的智能制造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进步……
ars,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智能制造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供应支撑能力仍然存在明显短板,应用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服务能力不强。他强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质量变革的必然要求,制造业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苗圩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着力补齐短板,把智能制造的供给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和工业软件系统的突破,特别是填补关键短板装备,尽快提供基本部件和系统软件。二是着力推广应用,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企业从应用入手,打造子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加强集成创新。加快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促进智能制造在区域和行业的发展。第三,要打牢基础,加快智能制造标准的修订、推广和应用,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深化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5G、IPv6、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第四,要努力扩大开放,扩大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国家,企业和机构参与实施“中国制造2025”,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乘联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3万辆全国乘联会发布2018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3万辆,比3月增31,同比增速150。
1900/1/1 0:00:00人靠眼睛看路,无人车也是。激光雷达就是无人车的“眼睛”。伴随自动驾驶的落地,原来主要用于三维扫描的激光雷达,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甚至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
1900/1/1 0:00:005月24日,由珠海市政府和拓金资本主办的2018珠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论坛将在珠海华发喜来登酒店举行。
1900/1/1 0:00:00新纶科技(002341)披露,子公司新纶复材5月7日与孚能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与采购框架协议》,将深入开展产品研发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动力锂电池铝塑膜的国产化生产供应。
1900/1/1 0:00:004月中下旬以来,受市场担忧美国制裁俄镍,供应收紧预期增强影响,伦镍和沪镍大幅上涨,刷新近三年来新高。在俄镍发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的表态后,镍价高位震荡盘整,供需紧平衡格局将使镍价偏强震荡。
1900/1/1 0:00:00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应用的亚洲最大规模的行业专业展会;6篇大会报告;27个分会场;200篇技术报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