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路径:技术合作与共享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5月29日,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政府和吉利汽车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龙湾论坛上,李书福表示愿意与同行分享吉利现有的电动汽车技术结构,以扩大规模,提高中国汽车产能。笔者认为,李书福倡导的技术合作当然是基于自身利益,但对于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寻求产品和技术合作应该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路径。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产业成熟需要时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支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充电设施不断完善,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7.8万辆和46.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1.4万辆和11.1万辆,分别增长40.3%和39.4%。就所有权而言,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一半。然而,在火热的背后,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根本上受制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成熟和成本的高企。未来三到五年,它可能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很有可能仍将依靠补贴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成熟,降低购买门槛来培育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明显,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下降以及部分车企计提坏账准备等大量应收账款等多种因素,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需要更大的政策和产业补贴支持,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促进技术成熟和市场化。跨国汽车公司迎头赶上,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间不多了。仅从数据来看,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明显领先跨国车企一步,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基本被自主品牌占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15.9%,2018年1-3月达到18%,大幅领先合资品牌。然而,由于中国市场和环保政策的吸引力,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开始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将在加快中国“双积分”新政的过程中采取前所未有的路线,不再依靠自己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出,而是采用广汽的低成本技术开发。

Honda, BMW, Toyota, Geely automobile, concept

无独有偶,同样是日本人的本田也采用了类似的路线。本田宣布,2018年将是本田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第一年,由广汽本田和本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一个纯电动汽车概念品牌也将于今年推出,使用相同的合资品牌,而不是本田品牌。与日本车企相比,以宝马为代表的德国车企更激进、更凶猛。5月28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在沈阳正式破土动工,这是华晨宝马继去年10月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投产后,推动新能源战略本土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Honda, BMW, Toyota, Geely automobile, concept

虽然不能判断中国品牌已经失去了先行者的优势,但毫无疑问,一旦跨国汽车的盈利能力、品牌溢价……

d系统的能力远远超过其自有品牌,这将给其自有品牌带来巨大挑战。在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模式是没有出路的。李书福在龙湾论坛上发表演讲,李书福宣布吉利愿意共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专用架构模块。一方面,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开放的产品和技术平台。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吉利有望在产业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像谷歌控制安卓一样。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对吉利还是全中国车企来说,寻求技术共享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而理性的选择,甚至可以称之为必要的选择。正如李书福坦言:五年后,中国汽车产业将全面放开,中国汽车企业将面临更直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汽车业将面临真正的挑战。“我们43%的市场份额是低端的,不赚钱;

56%的人属于中高端人群,他们既赚钱又赚很多钱。它具有领先性和独创性。我们中的许多人不是原创的,许多人是不可持续的。”“一家公司的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而吉利只有100多万辆。“显然,规模问题影响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研发能力、成本优势、质量管理能力、可持续性、话语权等。可以说,对于中国所有的汽车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数十亿的投资和大量的人力投入,就不可能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盈利能力较弱,资源有限,中国品牌必须寻求协调发展,其中产品和技术平台的共享与合作无疑是关键。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品牌在行业内外最大的战略机遇。然而,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中国品牌行业来说,要与规模数倍于自身的跨国汽车企业竞争,竞争不是自己快速招兵买马,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和战略协调,以技术共享与合作为重点,从而巩固先行者优势,赢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领先地位。5月29日,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政府和吉利汽车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龙湾论坛上,李书福表示愿意与同行分享吉利现有的电动汽车技术结构,以扩大规模,提高中国汽车产能。笔者认为,李书福倡导的技术合作当然是基于自身利益,但对于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寻求产品和技术合作应该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路径。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产业成熟需要时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支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充电设施不断完善,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7.8万辆和46.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1.4万辆和11.1万辆,分别增长40.3%和39.4%。就所有权而言,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一半。然而,在火热的背后,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根本上受制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成熟和成本的高企。未来三到五年,它可能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很有可能仍将依靠补贴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成熟,降低购买门槛来培育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明显,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下降以及部分车企计提坏账准备等大量应收账款等多种因素,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需要更大的政策和产业补贴支持,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促进技术成熟和市场化。跨国汽车公司迎头赶上,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间不多了。仅从数据来看,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明显领先跨国车企一步,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基本被自主品牌占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15.9%,2018年1-3月达到18%,大幅领先合资品牌。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环保政策,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

已经开始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将在加快中国“双积分”新政的过程中采取前所未有的路线,不再依靠自己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出,而是采用广汽的低成本技术开发。

Honda, BMW, Toyota, Geely automobile, concept

无独有偶,同样是日本人的本田也采用了类似的路线。本田宣布,2018年将是本田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第一年,由广汽本田和本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一个纯电动汽车概念品牌也将于今年推出,使用相同的合资品牌,而不是本田品牌。与日本车企相比,以宝马为代表的德国车企更激进、更凶猛。5月28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在沈阳正式破土动工,这是华晨宝马继去年10月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投产后,推动新能源战略本土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Honda, BMW, Toyota, Geely automobile, concept

尽管不能判断中国品牌已经失去了先行者优势,但毫无疑问,一旦盈利能力、品牌溢价和系统能力远远超过自主品牌的跨国汽车,将给自主品牌带来巨大挑战。在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模式是没有出路的。李书福在龙湾论坛上发表演讲,李书福宣布吉利愿意共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专用架构模块。一方面,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开放的产品和技术平台。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吉利有望在产业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像谷歌控制安卓一样。但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对吉利还是全中国车企来说,寻求技术共享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而理性的选择,甚至可以称之为必要的选择。正如李书福坦言:五年后,中国汽车产业将全面放开,中国汽车企业将面临更直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汽车业将面临真正的挑战。“我们的43%(市场份额)是低端的,不赚钱;56%的人是中高端的,既赚钱又赚很多钱。这是领先的,也是原创的。我们中的许多人不是原创的,很多人是不可持续的。”“一家公司的年产量超过1000万,吉利只有100多万。”显然,规模问题影响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研发能力、成本优势、质量管理能力、可持续性、话语权等。可以说,对于中国所有的汽车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数十亿的投资和大量的人力投入,就不可能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盈利能力较弱,资源有限,中国品牌必须寻求协调发展,其中产品和技术平台的共享与合作无疑是关键。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品牌在行业内外最大的战略机遇。然而,对于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中国品牌行业来说,要与规模数倍于自身的跨国汽车企业竞争,竞争不是自己快速招兵买马,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和战略协调,以技术共享与合作为重点,从而巩固先行者优势,赢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领先地位。

标签:本田宝马丰田吉利汽车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国车牌竞拍及政策补贴为电动车推广创建良好环境

据外媒报道,尽管中国及其他地区的买家仍偏向于内燃机车,但中国的电动车政策为比亚迪、北汽等中国车企以及宝马、特斯拉等国外车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1900/1/1 0:00:00
补贴下滑,日韩豪强环伺,比亚迪现在开放晚了吗

比亚迪正在阵痛之中。一季报显示,比亚迪(002594SZ01211HK)扣非后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下滑17358,这是2015年以来,比亚迪一季报中首次出现负值。

1900/1/1 0:00:00
混改方案全票通过,奇瑞未来何去何从?

传言似乎总成真。

1900/1/1 0:00:00
澳大利亚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专门法律,2020年实施

自动驾驶技术汽车很快就会出现在澳大利亚的街头,因此立法者们无论喜欢与否,都必须要为新技术的到来做好准备。

1900/1/1 0:00:00
腾势8年亏损超27亿,比亚迪戴姆勒不离不弃再“输血”

日前,比亚迪发公告称,在5月2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双方各向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4亿元,增资后,双方持股仍为5050。

1900/1/1 0:00:00
斥资400万美元 捷豹路虎在澳大利亚为捷豹I-PACE部署充电站网络

据外媒报道,捷豹路虎计划斥资400万美元,于今年末在澳大利亚推出150个充电站。捷豹已指定澳大利亚充电网络供应商JetCharge为其安装电动车充电网络,其中包括捷豹路虎的新总部及展示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