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低速电动车管理必须给出定论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社会和行业都会掀起一波关于低速电动车的舆论高潮。低速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涉及民生、消费、产业、经济甚至地缘的综合性话题,是否以及如何发展引起了一场口水战,但也给政府的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问题。今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启动了自2007年禁摩以来市区最严厉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联合整治行动,明确规定这些车辆无论无证上路还是无证上路,都将按照机动车标准进行处罚;与此同时,许多低速电动汽车供应商已经关闭。同样在7月,山东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消息称,山东拟实施禁止和限制低速电动汽车的管控政策。随后,该省菏泽、泰安等地也出台了地级市层面的低速电动车管控政策。

在此之前,许多地方已经发布或计划在今年推出低速电动车上路管制措施。这些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很快被一些人解读为“痛下杀手”、风向改变、彻底衰落,尤其是山东和河南这两个低速电动车产销大省的地位,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各地控制低速电动车的直接原因显然是安全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山东省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低速电动车相关交通死亡人数占全部交通死亡人数的25.6%,受伤人数占33.1%,呈逐年上升趋势。作者认为,面对令人震惊的数据,地方政府在没有标准可循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性治理措施是无奈和现实的,这是应该理解的。如果只是非理性地批评和反对,给自己贴上“懒政”的标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各方矛盾。但与此同时,负面声音的出现也提醒相关管理部门,缺乏标准的局面需要扭转。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将低速电动车纳入规范管理,早已是行业内外的共识。然而,政策的反复难产使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变得不那么耐心,更加情绪化。如何管理低速电动汽车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产品标准;第二是道路管理。两者是独立的,但关系密切。前者的核心是其法律“身份”的确定,这直接决定了后者的责任和权利。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身份认同”,争议的焦点也在于“身份”。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是否应被纳入普通乘用车类别或作为一个独立类别尚未确定。前者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成本飙升,这将使这个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特殊行业面临大洗牌;

后者涉及方方面面,从零开始制定游戏规则,增加类别意味着增加管理和执行的难度,在制造新矛盾的同时,不利于产业升级。大多数支持前者的人认为,由于低速电动汽车是机动车产品,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秩序,首先确保安全,其次是环境保护。结合现有的机动车管理系统,将有效降低管理难度,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支持后者的人搬出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的经验,在广大农村市场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和出行需求的支持下,希望为这个行业和企业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两者之间,产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突出。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并不是完全相反,有四个方面的共识是可以达成的。首先,他们都肯定了这个行业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对于消费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来说,低速电动车既经济又环保,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二,低速电动汽车是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条件下多元化出行的产物,它改善了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刺激了当地经济,扩大了就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第三,低速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行业正在进行自我进化和升级。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模块化生产,积极创新科技,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第四,道路混乱、安全风险、拥堵加剧、电池污染和法治意识淡薄,决定了政府必须照顾低速电动汽车行业,决不能让其疯狂发展和盲目扩张,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只有在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减少偏见的怀疑和无用的争论,客观地审视和思考低速电动车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首先,低速电动汽车的管理应充分考虑中国的能源、资源、环境、交通、人文、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并做出综合决策。其次,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在特定区域的微型、短途、低速、载客定位,明确区分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的技术标准,并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实际因素提高门槛,促进融合。此外,给予企业一定的调整和适应期,以调整和升级产品结构。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不合格库存车辆,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全面禁令,制定合理的过渡计划,鼓励更换和淘汰。此外,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低速电动车上路管理办法。最后,国家有关部门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明确的思路,推动相关标准法规的及时出台,不让管理无法可依,不让企业无所适从,错过转型的机遇期。目前,从时间上看,低速电动车管理的标准化已经进入倒计时。自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部、交通运输部提出低速电动车管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以来,2016年10月,国家标准委员会明确制定了《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标准,制定周期为24个月。2018年3月,《新能源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8年gy车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制定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标准的通知》中提到,据推测,低速电动汽车国家标准最早将于今年10月底公布c车辆可以尽快结束,时间不应延误。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社会和行业都会掀起一波关于低速电动车的舆论高潮。低速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涉及民生、消费、产业、经济甚至地缘的综合性话题,是否以及如何发展引起了一场口水战,但也给政府的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问题。今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启动了自2007年禁摩以来市区最严厉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联合整治行动,明确规定这些车辆无论无证上路还是无证上路,都将按照机动车标准进行处罚;与此同时,许多低速电动汽车供应商已经关闭。同样在7月,山东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消息称,山东拟实施禁止和限制低速电动汽车的管控政策。随后,该省菏泽、泰安等地也出台了地级市层面的低速电动车管控政策。

在此之前,许多地方已经发布或计划在今年推出低速电动车上路管制措施。这些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很快被一些人解读为“痛下杀手”、风向改变、彻底衰落,尤其是山东和河南这两个低速电动车产销大省的地位,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各地控制低速电动车的直接原因显然是安全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山东省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低速电动车相关交通死亡人数占全部交通死亡人数的25.6%,受伤人数占33.1%,呈逐年上升趋势。作者认为,面对令人震惊的数据,地方政府在没有标准可循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性治理措施是无奈和现实的,这是应该理解的。如果只是非理性地批评和反对,给自己贴上“懒政”的标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各方矛盾。但与此同时,负面声音的出现也提醒相关管理部门,缺乏标准的局面需要扭转。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将低速电动车纳入规范管理,早已是行业内外的共识。然而,政策的反复难产使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变得不那么耐心,更加情绪化。如何管理低速电动汽车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产品标准;第二是道路管理。两者是独立的,但关系密切。前者的核心是其法律“身份”的确定,这直接决定了后者的责任和权利。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身份认同”,争议的焦点也在于“身份”。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是否应被纳入普通乘用车类别或作为一个独立类别尚未确定。前者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成本飙升,这将使这个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特殊行业面临大洗牌;

后者涉及方方面面,从零开始制定游戏规则,增加类别意味着增加管理和执行的难度,在制造新矛盾的同时,不利于产业升级。大多数支持前者的人认为,由于低速电动汽车是机动车产品,因此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秩序,首先确保安全,其次是环境保护。结合现有的机动车管理系统,将有效降低管理难度,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支持后者的人搬出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的经验,在广大农村市场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和出行需求的支持下,希望为这个行业和企业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两者之间,产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突出。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并不是完全相反,有四个方面的共识是可以达成的。首先,他们都肯定了这个行业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对于消费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来说,低速电动车既经济又环保,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二,低速电动汽车是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条件下多元化出行的产物,它改善了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刺激了当地经济,扩大了就业,促进了产业发展。第三,低速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行业正在进行自我进化和升级。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模块化生产,积极创新科技,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第四,道路混乱、安全风险、拥堵加剧、电池污染和法治意识淡薄,决定了政府必须照顾低速电动汽车行业,决不能让其疯狂发展和盲目扩张,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只有在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减少偏见的怀疑和无用的争论,客观地审视和思考低速电动车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首先,低速电动汽车的管理应充分考虑中国的能源、资源、环境、交通、人文、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并做出综合决策。其次,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在特定区域的微型、短途、低速、载客定位,明确区分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的技术标准,并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实际因素提高门槛,促进融合。此外,给予企业一定的调整和适应期,以调整和升级产品结构。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不合格库存车辆,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全面禁令,制定合理的过渡计划,鼓励更换和淘汰。此外,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低速电动车上路管理办法。最后,国家有关部门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明确的思路,推动相关标准法规的及时出台,不让管理无法可依,不让企业无所适从,错过转型的机遇期。目前,从时间上看,低速电动车管理的标准化已经进入倒计时。自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部、交通运输部提出低速电动车管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以来,2016年10月,国家标准委员会明确制定了《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标准,制定周期为24个月。2018年3月,《新能源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8年gy车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制定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标准的通知》中提到,据推测,低速电动汽车国家标准最早将于今年10月底公布c车辆可以尽快结束,时间不应延误。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国对美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正式实施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中方对美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于23日12:01正式实施。

1900/1/1 0:00:00
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不断增长 三元材料前景看好

近年来,在政策利好推动下,全国锂电池和相关上下游产业迎来了投资热潮。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1900/1/1 0:00:00
不惧贾跃亭兜底传闻被澄清 乐视网两连板意犹未尽

有故事的个股,往往容易借力而牛气冲天。低迷的股市中,乐视网连续两日强势涨停,酷似打了鸡血。而其起因就是一则“乐视控股与乐视网达成40多亿偿债方案,剩余的十几亿债务贾跃亭兜底”的报道。

1900/1/1 0:00:00
广汽新能源GE3 530上市 腾讯车联覆盖新能源汽车领域

8月27日,搭载腾讯车联“AIinCar”智能解决方案的首款新能源车广汽传祺GE3530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
现代摩比斯投资AI传感器初创公司 合作研发深度学习摄像头

为了增强在未来汽车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现代摩比斯(HyundaiMobis)决定投资该领域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StradVision。

1900/1/1 0:00:00
华晨中国上半年净利增54% 称2028年前宝马无法改变股比

近期因外资股比调整备受困扰、股价应声下跌的华晨中国,打出一记漂亮的反击拳。华晨中国01114HK上周五公布的2018年中期财报显示,股东应占中期溢利(净利润)增长543至3566亿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