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增量不增利 比亚迪的新能源事业怎么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18年,比亚迪共销售新车52.07万辆,同比增长27%。但比亚迪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79万元,同比下降31.37%。增量不增利的比亚迪,让外界对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怀疑。

BYD

新能源汽车的利润较低,增量没有增加。由于整体汽车市场的负增长,许多车企在2018年都出现了年度销售目标未完成、营收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拥有新能源产品和市场优势的比亚迪,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4.7万辆,占总销量的47.59%。在营收利润方面,比亚迪面临着大幅下滑的困境。根据比亚迪2018年10月底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27.27亿元-31.27亿元,上年同期为40.66亿元,同比下降32.94%-23.1%。此外,比亚迪近日发布的2018年年度销售报告显示,比亚迪2018年营业总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79万元,同比下降31.37%。比亚迪分析指出,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行业下滑带来的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燃油车业务的盈利能力,给集团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一定压力。此外,光伏业务的亏损在本年度有所扩大。对此,中华全国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尽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增长,但在价格点上,行业内新能源汽车的自行车利润远不及燃油车,这也导致比亚迪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只体现在数据层面,没有体现在资本层面。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指出,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依靠补贴。如果有更多的补贴,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可以保持与燃油车类似的利润。然而,由于补贴每年都在下降,新能源汽车的利润也会下降。“补贴退出后,自行车的利润将继续下降。2020年补贴完全退出后,汽车仍需以市场可接受的价格销售,这对比亚迪乃至整个新能源车企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贾新光说。同时,在贾新光看来,新能源汽车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高。根据常识,数量越高,价格就越低。但事实上,金属锂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涨,锂电池的价格在短期内很难下降。此外,由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补贴大幅下降的传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被透支了。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有待市场检验。多线投资支出较大,影响了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比亚迪目前的业务包括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手机零部件及组装、动力电池、光伏、云赛道等,形成了具有比亚迪特色的产业集群。尽管业务很丰富,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能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此前,比亚迪2018年销售快报显示,由于行业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订单和利润压力较大;

光伏业务也受到政策和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亏损扩大。此外,比亚迪引以为傲的云赛道业务也投入了巨资。据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云赛道业务上的投资成本为每公里1.5亿至2.5亿元。因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目前的汽车业务(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可能很难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电子帝国”。比亚迪的另一条重要业务线,动力电池业务,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压力。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越比亚迪,成为行业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一优势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面对竞争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比亚迪去年也多次扩大产能,以增强行业竞争力。2018年6月,比亚迪青海南川电池厂一期1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正式投产。8月,比亚迪投资与重庆市璧山区政府签署了年产20GWh动力电池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9月,比亚迪计划投资120亿元在Xi的高新区建设一个30GWh动力电池项目。多方的巨额资金投入使得比亚迪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并没有那么健康。在比亚迪看来,无论是动力电池业务,还是光伏、云赛道等业务,都是长期布局。业内人士指出,在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等业务的长期发展也将为其汽车业务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提供更强大的优势。2018年,比亚迪共销售新车52.07万辆,同比增长27%。但比亚迪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79万元,同比下降31.37%。增量不增利的比亚迪,让外界对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怀疑。

BYD

新能源汽车的利润较低,增量没有增加。由于整体汽车市场的负增长,许多车企在2018年都出现了年度销售目标未完成、营收利润大幅下降的问题。拥有新能源产品和市场优势的比亚迪,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4.7万辆,占总销量的47.59%。在营收利润方面,比亚迪面临着大幅下滑的困境。根据比亚迪2018年10月底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27.27亿元-31.27亿元,上年同期为40.66亿元,同比下降32.94%-23.1%。此外,比亚迪近日发布的2018年年度销售报告显示,比亚迪2018年营业总收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22.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79万元,同比下降31.37%。比亚迪分析指出,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快速增长,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行业下滑带来的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燃油车业务的盈利能力,给集团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一定压力。此外,光伏业务的亏损在本年度有所扩大。对此,中华全国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尽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增长,但在价格点上,行业内新能源汽车的自行车利润远不及燃油车,这也导致比亚迪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只体现在数据层面,没有体现在资本层面。此外,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指出,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依靠补贴。如果有更多的补贴,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可以保持与燃油车类似的利润。然而,由于补贴每年都在下降,新能源汽车的利润也会下降。“补贴退出后,自行车的利润将继续下降。2020年补贴完全退出后,汽车仍需以市场可接受的价格销售,这对比亚迪乃至整个新能源车企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贾新光说。同时,在贾新光看来,新能源汽车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高。根据常识,数量越高,价格就越低。但事实上,金属锂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涨,锂电池的价格在短期内很难下降。此外,由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补贴大幅下降的传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被透支了。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有待市场检验。多线投资支出较大,影响了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比亚迪目前的业务包括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手机零部件及组装、动力电池、光伏、云赛道等,形成了具有比亚迪特色的产业集群。尽管业务很丰富,但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能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此前,比亚迪2018年销售快报显示,由于行业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订单和利润压力较大;光伏业务也受到政策和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亏损扩大。此外,比亚迪引以为傲的云赛道业务也投入了巨资。据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云赛道业务上的投资成本为每公里1.5亿至2.5亿元。因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目前的汽车业务(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可能很难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电子帝国”。比亚迪的另一条重要业务线,动力电池业务,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压力。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越比亚迪,成为行业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一优势在2018年进一步扩大。面对竞争对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比亚迪去年也多次扩大产能,以增强行业竞争力。2018年6月,比亚迪青海南川电池厂一期1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正式投产。8月,比亚迪投资与重庆市璧山区政府签署了年产20GWh动力电池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9月,比亚迪计划投资120亿元在Xi的高新区建设一个30GWh动力电池项目。多方的巨额资金投入使得比亚迪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并没有那么健康。在比亚迪看来,无论是动力电池业务,还是光伏、云赛道等业务,都是长期布局。业内人士指出,在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等业务的长期发展也将为其汽车业务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提供更强大的优势。

标签: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七部委印发2019年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新能源汽车在列

近日,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方、各部门要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各自领域、区域发展重点,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

1900/1/1 0:00:00
投资FF未获利 恒大新能源亏损17亿元

恒大与FF的恩怨在上年度末已告一段落,但盈亏情况又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1900/1/1 0:00:00
Waymo路测已超2000万公里 自动驾驶却为何还没成为日常?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走在行业前沿的谷歌兄弟公司Waymo,已经配备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车,并且正在美国多地进行路测,测试里程目前可能已经超过了2000万公里。

1900/1/1 0:00:00
特斯拉回应:Model 3被海关暂停放行系铭牌打印错误导致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海关已经暂停放行特斯拉Model3。对已经放行的车辆,海关将通知企业不得销售、使用。国家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于3月1日发出警示通报,提到上述要求。

1900/1/1 0:00:00
“抢滩”特定商用车市场 宁德时代设立专用车和工程机械事业部

近日,我们从行业人士处获悉,宁德时代正式成立专用车和工程机械事业部,该部门将全面聚焦于新能源专用车和工程机械领域。

1900/1/1 0:00:00
交通运输部:全国已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8万本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28日指出,目前已有11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了经营许可,全国已经发放了网约车驾驶员证68万本,车辆运输证45万本,应该说网约车规范进程比较良好顺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