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680亿元80GWh 万向的“野心”与“压力”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3月25日,总投资68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电池储能项目在萧山区正式开工。根据新闻稿,投产后将形成80G瓦时电池的年生产能力。万向创新集聚城项目主要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将实现“实体+数字”的深度融合。独特的是,区块链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680亿元生产80GWh,如此庞大的数量显示了万向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雄心,但与此同时,软包装领域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2012年,万向集团整体收购A123,开启万向国内动力电池业务。其子公司万向123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123)专注于软包装动力电池的电池芯、模块和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在12V启动-停止电池、48V微型锂离子电池和高能密度三元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覆盖高低压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根据GGII的数据,2018年,新能源汽车柔性电池总装机功率约为7.62GWh,占总装机功率的13.4%。其中,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公司装机容量为6.31GWh,占总装机容量的82.8%。万向123在软包装电池装机容量方面排名第四,并批量供应给上汽、广汽、吉利、上汽通用、奇瑞和长安等原始设备制造商,总装机容量为601014KWh,同比大幅增长。目前,公司现有动力电池产能为4GWh,到今年年底产能将增至8.3GWh。在产品方面,万向123主要专注于三元软电池。该公司研发的NCM523/622系统三元软电池已量产,单体比能达到230wh/kg以上。其中,52AhVDA电池单体产品的比能接近260wh/kg,常温功率10s的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500W/kg,高温寿命预计达到1500次以上,并通过了USABC(美国先进电池联盟)EUCAR2针刺测试。与此同时,万向123还在2017年底启动了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追赶计划,并设立了2.08亿美元的专项研发基金,用于开发新一代高比能动力蓄电池。NCM811的比能为280wh/kg的高镍三元电池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在大功率锂电池方面,大功率48V微混合电源系统采用万向123自主超磷酸盐(超级纳米磷酸盐)专利技术开发的电池,单体电池功率密度达到5800瓦/公斤,电源系统功率密度超过2000瓦/公斤。2017年,万向123还中标了上海通用260万套48V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订单金额超过10亿美元。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定向计划第一批项目名单,万向年产123台57万套大功率48V微混合供电系统项目入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比能和大功率电池,万向123也在积极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万向不仅投资了固体能源公司Solid Power和专注于固体电解质的美国离子材料公司Ionic Materials,还在内部进行了固体电池技术的研发。值得注意的是,万向在柔性电池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包括孚能科技和杰为动力在内的柔性电池企业在获得上市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巨额投资后,大幅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并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合资公司,这将挤压万向123的市场。另一方面,……

包括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纬锂能、国轩高新、力神电池等在内的方形电池巨头也在积极增加更灵活的电池。甚至开发出了高比能300wh/kg的软电池,并获得了戴姆勒、现代、日产等国际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长期软电池订单,这也将直接挑战万向123。3月25日,总投资680亿元的万向创新聚能城电池储能项目在萧山区正式开工。根据新闻稿,投产后将形成80G瓦时电池的年生产能力。万向创新集聚城项目主要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建设项目,将实现“实体+数字”的深度融合。独特的是,区块链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680亿元生产80GWh,如此庞大的数量显示了万向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雄心,但与此同时,软包装领域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2012年,万向集团整体收购A123,开启万向国内动力电池业务。其子公司万向123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123)专注于软包装动力电池的电池芯、模块和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在12V启动-停止电池、48V微型锂离子电池和高能密度三元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覆盖高低压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根据GGII的数据,2018年,新能源汽车柔性电池总装机功率约为7.62GWh,占总装机功率的13.4%。其中,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公司装机容量为6.31GWh,占总装机容量的82.8%。万向123在软包装电池装机容量方面排名第四,并批量供应给上汽、广汽、吉利、上汽通用、奇瑞和长安等原始设备制造商,总装机容量为601014KWh,同比大幅增长。目前,公司现有动力电池产能为4GWh,到今年年底产能将增至8.3GWh。在产品方面,万向123主要专注于三元软电池。该公司研发的NCM523/622系统三元软电池已量产,单体比能达到230wh/kg以上。其中,52AhVDA电池单体产品的比能接近260wh/kg,常温功率10s的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500W/kg,高温寿命预计达到1500次以上,并通过了USABC(美国先进电池联盟)EUCAR2针刺测试。与此同时,万向123还在2017年底启动了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追赶计划,并设立了2.08亿美元的专项研发基金,用于开发新一代高比能动力蓄电池。NCM811的比能为280wh/kg的高镍三元电池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在大功率锂电池方面,大功率48V微混合电源系统采用万向123自主超磷酸盐(超级纳米磷酸盐)专利技术开发的电池,单体电池功率密度达到5800瓦/公斤,电源系统功率密度超过2000瓦/公斤。2017年,万向123还中标了上海通用260万套48V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订单金额超过10亿美元。工信部公布了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定向计划第一批项目名单,万向年产123台57万套大功率48V微混合供电系统项目入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高比能和大功率电池,万向123也在积极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万向不仅投资了固体能源公司Solid Power和专注于固体电解质的美国离子材料公司Ionic Materials,还在内部进行了固体电池技术的研发。值得注意的是,万向的竞争力很强……

在柔性电池领域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包括孚能科技和杰为动力在内的柔性电池企业在获得上市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巨额投资后,大幅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并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合资公司,这将挤压万向123的市场。另一方面,包括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纬锂能、国轩高新、力神电池等在内的方形电池巨头也在积极添加更具柔性的电池。甚至开发出了高比能300wh/kg的软电池,并获得了戴姆勒、现代、日产等国际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长期软电池订单,这也将直接挑战万向123。

标签:长安奇瑞日产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外媒:戴姆勒委托高盛拟增持北汽股份

据路透社3月21日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戴姆勒已要求高盛集团帮助其增持在华合资伙伴北京汽车的股份。这意味着戴姆勒将成为第二家拥有多数中国车企股权的外国汽车制造商。

1900/1/1 0:00:00
朱骏为贾跃亭“雪中送炭” 两大徒能擦出什么火花?

与恒大分手后,FaradayFuture(下称“FF”)迎来了新金主。

1900/1/1 0:00:00
特斯拉借黑客大赛找漏洞,送出Model 3与奖金

据印度《经济时报》3月24日报道,由安全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Fluoroacetate”在温哥华黑客大赛中成功查找到Model3汽车系统的漏洞和缺陷,由此获得一辆Model3汽车和3

1900/1/1 0:00:00
布局智能网联 比亚迪与华为展开合作

3月25日,华为与比亚迪在深圳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汽车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慧云轨、智慧园区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与轨道交通的创新发展、助力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1900/1/1 0:00:00
理想ONE今日上市 7座大空间/告别里程焦虑

理想品牌首款新车ONE将于4月10日在常州工厂上市,新车全系仅有一款配置,价格将于8301300之间公布。理想ONE定位中大型SUV车型,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驱动,综合工况续航可达700km。

1900/1/1 0:00:00
全球电动汽车竞赛潮流下 英国为何落后?

在全球电动汽车竞赛中,英国正努力赶上其竞争对手。由于汽车制造商优先考虑在本土市场开发新技术,对英国的新投资正在减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