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GBT功率器件的使用蓬勃发展,OEM对新一代半导体材料SiC供应的竞争已经开始。最近,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与两大半导体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一家是科锐,成为大众FAST(未来汽车供应轨道)项目SiC碳化硅独家合作伙伴。第二,英飞凌已经成为大众FAST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专注于大众MEB电力驱动控制解决方案中的电源模块。科锐是SiC材料和晶圆的国际大供应商,大众的锁定无疑为其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了大众。Cree会加大产能扩张吗?大规模投资扩大生产对降低SiC成本非常重要。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当SiC的成本降低到Si的2倍左右时,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大规模使用SiC将迎来拐点。英飞凌在MOSFET和IGBT等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排名前三。2018年,全球最畅销的20款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有15款使用了英飞凌电源装置。以大众为代表的主机厂需求很大,大众的电动车量级规划应该是各大主机厂中最突出的。保证零配件的及时和大规模供应,影响其电动车的时间、规模和成本。这也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在电动车市场保持传统汽车市场的优势。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从内燃机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虽然传统的代工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快,但是电动汽车的战略也是有威胁的,比如大众的MEB项目。大众一再扩大MEB项目,正如集团采购负责人Michael Baecker先生所说:“奥迪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发布近70款新的电动汽车,而此前只有50款。在此期间,基于奥迪ag电动汽车平台生产的汽车数量将从1500万辆增加到2200万辆。”除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目标销量,大众还拉开了电动汽车平台共享的序幕:“未来向第三方全面开放MEB平台”。换句话说,它们在部件方面将是通用的。在采购时,两大汽车巨头可以凭借采购量大的优势与零部件供应商讨价还价,争取比其他汽车公司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和价格。于是,大众开始疯狂签单,从电池原料,电池等。,到对DC/DC、OBC、电机控制器等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有较大影响的IGBT、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在上游原材料层面,今年4月,大众宣布与江西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10年,大众将从赣锋获得纯电动汽车电池的锂原料供应。除了锂材料供应协议,双方还将在电池回收和固态电池等未来问题上进行合作。在电池层面,大众表示将购买价值5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并已确定韩国SKI、LG Chem、三星SDI和中国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为战略电池供应商。IGBT、SiC、锂原料、电池都是电动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货源或多或少的不足,货源一般集中在头部供应商。流行的IGBT车间有一个传言,IGBT功率模块大量采购后,市场上严重缺货,其他主机厂开不出高价。虽然不知道详情,但是这个谣言带来一个信息:动力设备缺货,有需求。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数据更直观的展示出来。据法国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development统计,2017年功率半导体大幅增长,其中IGBT模块全球市场规模为10.29亿美元,最高增速为20.0%。它预测,到2023年,IGBT模块将增长到14.3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根据三大电子元件分销商之一的未来电子有限公司的统计……全球,2018年,车辆级IGBT模块最长交付周期已经达到52周(正常情况下,IGBT的交付周期为8-12周)。2018-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但同期车辆级IGBT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7%。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汽车IGBT市场的供应将会越来越紧张。在汽车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动力装置,尤其是新能源汽车。IGBT功率模块通常用于高压部件,如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充电/逆变器和电动空调驱动。此外,OBC和DC/DC已经转向使用基于碳化硅的电力设备。低压元件还是用MOSFET。虽然MOSFET以前是广泛使用的功率半导体,但由于其耐压低,在高压大电流应用中损耗大,不能用于大功率操作。因此,导通压降小、耐压高、输出功率大的IGBT吞噬了MOS的份额。对于电动汽车,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中直流和交流的转换,决定了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目前,IGBT是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动力装置。已经被汽车零部件企业和半导体厂商视为重要战场。英飞凌、三菱电机等。仍然是中国许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首选IGBT供应商,但其产能限制暂时赶不上国内电动汽车需求的上升速度。这给了国内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一个绝佳的机会,比如比亚迪去年正式推出IGBT 4.0,与英飞凌等供应商争夺国内市场。SiC市场的刺激和反应是显而易见的,IGBT荒引发的焦虑已经蔓延到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SiC。OEM和模组供应商抢货,SiC碳化硅材料供应商相应增加投资规模。就拿——大众最近选择合作的主角之一Cree来说,这两年它的SiC供应和产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2月,科锐与英飞凌签署了1亿美元的长期协议,为英飞凌生产和供应Wolfspeed SiC碳化硅晶片。该协议显示,科锐将向英飞凌供应150 mm SiC碳化硅晶圆,这将有助于英飞凌在包括光伏逆变器和电动汽车在内的高增长市场扩大产品供应。去年10月,科锐与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力设备公司”签署了价值超过8500万美元的长期战略协议,生产和供应其Wolfspeed 150 mm碳化硅管芯和外延片。今年1月,科锐与意法半导体签署了一项多年协议。它将为意法半导体生产和供应Wolfspeed碳化硅SiC晶片。协议内容包括,在当前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超常规增长和需求的时期,科锐将向意法半导体提供先进的150mm碳化硅裸芯片和外延片,价值2.5亿美元。科锐对这些订单的直接回应是,5月7日宣布投资10亿美元,大幅提高SiC MOSFET和晶圆的产能。与2017年相比,这一扩张可以带来30倍的SiC碳化硅晶片制造能力和30倍的材料产量。yole dédevelopment在《Power SiC 2018:材料、器件与应用》报告中预测,主逆变器采用碳化硅将导致“2017-2023年SiC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Yole发现,未来几年,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会在主逆变器中使用SiC。特别是,所有中国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考虑采用SiC。当然,并非所有型号都采用SiC。价格是决定SiC何时在新能源电机控制器上批量使用的关键因素。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四事业部电控厂厂长杨光明认为,高端SUV和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高端轿车可能在2021年开始使用SiC,小型SUV和中型轿车可能在2024年开始使用部分SiC,低端轿车可能在2025年之后。就比亚迪而言,其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的布局上投入了巨资,拥有……更好的性能,并有望在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汽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特斯拉Model 3应该是第一款采用SiC MOSFET的电动车。作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它正在迅速刺激基于SiC的功率器件的应用。戴姆勒和保时捷也有兴趣使用SiC。为了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提高车载电压平台是必然趋势。比如戴姆勒正在将驱动电压从400V提高到800V左右,保时捷也打造了800V高压平台PPE。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必不可少。毫无疑问,SiC的市场正在爆炸式增长。真正的问题是,供应链准备好迎接市场的加速了吗?随着IGBT功率器件的使用蓬勃发展,OEM对新一代半导体材料SiC供应的竞争已经开始。最近,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与两大半导体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一家是科锐,成为大众FAST(未来汽车供应轨道)项目SiC碳化硅独家合作伙伴。第二,英飞凌已经成为大众FAST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专注于大众MEB电力驱动控制解决方案中的电源模块。科锐是SiC材料和晶圆的国际大供应商,大众的锁定无疑为其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了大众。Cree会加大产能扩张吗?大规模投资扩大生产对降低SiC成本非常重要。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当SiC的成本降低到Si的2倍左右时,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大规模使用SiC将迎来拐点。英飞凌在MOSFET和IGBT等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排名前三。2018年,全球最畅销的20款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有15款使用了英飞凌电源装置。以大众为代表的主机厂需求很大,大众的电动车量级规划应该是各大主机厂中最突出的。保证零配件的及时和大规模供应,影响其电动车的时间、规模和成本。这也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在电动车市场保持传统汽车市场的优势。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从内燃机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虽然传统的代工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快,但是电动汽车的战略也是有威胁的,比如大众的MEB项目。大众一再扩大MEB项目,正如集团采购负责人Michael Baecker先生所说:“奥迪公司计划在未来10年发布近70款新的电动汽车,而此前只有50款。在此期间,基于奥迪ag电动汽车平台生产的汽车数量将从1500万辆增加到2200万辆。”除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目标销量,大众还拉开了电动汽车平台共享的序幕:“未来向第三方全面开放MEB平台”。换句话说,它们在部件方面将是通用的。在采购时,两大汽车巨头可以凭借采购量大的优势与零部件供应商讨价还价,争取比其他汽车公司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和价格。于是,大众开始疯狂签单,从电池原料,电池等。,到对DC/DC、OBC、电机控制器等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有较大影响的IGBT、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在上游原材料层面,今年4月,大众宣布与江西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10年,大众将从赣锋获得纯电动汽车电池的锂原料供应。除了锂材料供应协议,双方还将在电池回收和固态电池等未来问题上进行合作。在电池层面,大众表示将购买价值5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并已确定韩国SKI、LG Chem、三星SDI和中国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为战略电池供应商。IGBT、SiC、锂原料、电池都是电动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供应量更多的还是l……s不足,供应一般集中在头部供应商。流行的IGBT车间有一个传言,IGBT功率模块大量采购后,市场上严重缺货,其他主机厂开不出高价。虽然不知道详情,但是这个谣言带来一个信息:动力设备缺货,有需求。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数据更直观的展示出来。据法国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development统计,2017年功率半导体大幅增长,其中IGBT模块全球市场规模为10.29亿美元,最高增速为20.0%。它预测,到2023年,IGBT模块将增长到14.3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据全球三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之一的Future Electronics LTD统计,2018年,汽车级IGBT模块最长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52周(正常情况下,IGBT的交付周期为8-12周)。2018-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但同期车辆级IGBT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5.7%。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汽车IGBT市场的供应将会越来越紧张。在汽车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动力装置,尤其是新能源汽车。IGBT功率模块通常用于高压部件,如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充电/逆变器和电动空调驱动。此外,OBC和DC/DC已经转向使用基于碳化硅的电力设备。低压元件还是用MOSFET。虽然MOSFET以前是广泛使用的功率半导体,但由于其耐压低,在高压大电流应用中损耗大,不能用于大功率操作。因此,导通压降小、耐压高、输出功率大的IGBT吞噬了MOS的份额。对于电动汽车,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中直流和交流的转换,决定了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目前,IGBT是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动力装置。已经被汽车零部件企业和半导体厂商视为重要战场。英飞凌、三菱电机等。仍然是中国许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首选IGBT供应商,但其产能限制暂时赶不上国内电动汽车需求的上升速度。这给了国内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一个绝佳的机会,比如比亚迪去年正式推出IGBT 4.0,与英飞凌等供应商争夺国内市场。SiC市场的刺激和反应是显而易见的,IGBT荒引发的焦虑已经蔓延到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SiC。OEM和模组供应商抢货,SiC碳化硅材料供应商相应增加投资规模。就拿——大众最近选择合作的主角之一Cree来说,这两年它的SiC供应和产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2月,科锐与英飞凌签署了1亿美元的长期协议,为英飞凌生产和供应Wolfspeed SiC碳化硅晶片。该协议显示,科锐将向英飞凌供应150 mm SiC碳化硅晶圆,这将有助于英飞凌在包括光伏逆变器和电动汽车在内的高增长市场扩大产品供应。去年10月,科锐与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力设备公司”签署了价值超过8500万美元的长期战略协议,生产和供应其Wolfspeed 150 mm碳化硅管芯和外延片。今年1月,科锐与意法半导体签署了一项多年协议。它将为意法半导体生产和供应Wolfspeed碳化硅SiC晶片。协议内容包括,在当前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超常规增长和需求的时期,科锐将向意法半导体提供先进的150mm碳化硅裸芯片和外延片,价值2.5亿美元。科锐对这些订单的直接回应是,5月7日宣布投资10亿美元,大幅提高SiC MOSFET和晶圆的产能。与2017年相比,这一扩张可以带来30倍的SiC碳化硅晶片制造能力和30倍的材料产量。yole dédevelopment在《Power SiC 2018:材料、器件和应用》报告中预测,采用碳化硅……n主逆变器将导致“2017-2023年SiC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Yole发现,未来几年,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会在主逆变器中使用SiC。特别是,所有中国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考虑采用SiC。当然,并非所有型号都采用SiC。价格是决定SiC何时在新能源电机控制器上批量使用的关键因素。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四事业部电控厂厂长杨光明认为,高端SUV和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高端轿车可能在2021年开始使用SiC,小型SUV和中型轿车可能在2024年开始使用部分SiC,低端轿车可能在2025年之后。就比亚迪而言,已投入巨资布局性能更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预计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特斯拉Model 3应该是第一款采用SiC MOSFET的电动车。作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它正在迅速刺激基于SiC的功率器件的应用。戴姆勒和保时捷也有兴趣使用SiC。为了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提高车载电压平台是必然趋势。比如戴姆勒正在将驱动电压从400V提高到800V左右,保时捷也打造了800V高压平台PPE。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必不可少。毫无疑问,SiC的市场正在爆炸式增长。真正的问题是,供应链准备好迎接市场的加速了吗?
5月14日消息,日产汽车有意投资一家中国电动车初创企业,并希望收购25的股份。
1900/1/1 0:00:00汽车工厂大同小异,这只是表面那所有新势力聊到的面向未来,面向的是什么样的未来?多车混线不仅仅提升制造效率,保障品质一致性,还提供了更多定制空间。
1900/1/1 0:00:00(2019年5月27日)6月11日,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Asia)将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1900/1/1 0:00:00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更进一步。5月9日,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旗下移动服务公司DaimlerMobilityServicesGmbH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
1900/1/1 0:00:00看了很多80后、90后的新能源汽车故事,是时候听听70后的声音了。今天与大家分享故事的是蔚来ES8车主桂老师。
1900/1/1 0:00:001、工信部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优化标准体系及时更新路线图阅读原文5月15日,工信部官网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1900/1/1 0:00:00